:::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後鄉土小說初探
作者:范銘如 引用關係
書刊名:臺灣及其脈絡;廖炳惠, 孫康宜, 王德威 (主編)
頁次:221-254
出版日期:2012
出版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主題關鍵詞:後鄉土小說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王家祥(1995)。臺灣本土自然寫作中鮮明的「土地」。中外文學,23(12)=276,6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大川(19931100)。序.山海世界。山海文化雙月刊,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淑卿(20020200)。書寫原住民歷史災難--「倒風內海」的空間歷史與《一九四七高砂百合》的歷史空間。中外文學,30(9)=357,57-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許俊雅(1996)。戰後台灣小說的階段性變化。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77-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文訊雜誌社(1994)。鄉土與文學:台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鄉土與文學:台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台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順星(2000)。社區的誕生:對社區總體營造的知識社會學分析(碩士論文)。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正芳(2002)。臺灣魔幻現實現象之「本土化」(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呂則之(1983)。海煙。臺北市: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則之(1984)。荒地。臺北市: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哲生(2000)。秀才的手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家祥(1996)。小矮人之謎。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家祥(2002)。魔神仔。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霍斯陸曼.伐伐(1997)。玉山的生命精靈。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童偉格(2005)。無傷時代。臺北:印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雪(2004)。橋上的孩子。臺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明益(2003)。臺灣自然寫作選。臺北:二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素芬(1994)。鹽田兒女。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玉慧(2004)。海神家族。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文化土壤,接力深耕:文建會二十年紀念集。臺北: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霍斯陸曼.伐伐(2006)。玉山魂。臺北:印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家祥(1997)。倒風內海。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秀(1996)。井月澎湖。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淑瑤(1999)。海事。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淑瑤(2004)。地老。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德威(1988)。眾聲喧嘩。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施叔青(2003)。行過洛津。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凌煙(1990)。失聲畫眉。臺北:自立報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家祥(1996)。山與海。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霍斯陸曼.伐伐(1997)。那年我們祭拜祖靈。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甘耀明(2003)。神祕列車。台北:寶瓶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廖鴻基(2000)。山海小城。臺北:望春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昂(2003)。看得見的鬼。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夏曼.藍波安(1993)。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吳豐秋(1995)。後山日先照。台北:躍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文訊雜誌社(1994)。藝文與環境--臺灣各縣市藝文環境調查實錄。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文訊雜誌社(2006)。臺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湘琦(1988)。無卵頭家。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呂則之(1983)。憨神的秋天。臺北:草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韋助(2005)。安平之春。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盧建榮(19990000)。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佳宏(20060800)。臺灣獨立運動史。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王甫昌(20030000)。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呂正惠(1995)。七、八〇年代台灣現實主義文學的道路。戰後台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拓(1980)。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有關「鄉土文學」的史的分析。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芳明(2002)。歷史的歧見與回歸的歧路--鄉土文學的意義與反思。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茂桂(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銘如(2005)。輕.鄉土小說蔚然成形。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臺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瓦歷斯.諾幹(2003)。從臺灣原住民文學反思生態文化。臺灣原住民漢語文學評論選集。臺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德威(1993)。華麗的世紀未。小說中國。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明益(2003)。虎爺。虎爺。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芬伶(2007)。歷史感與再現--後郷土小說的主體建構。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1945-2006)。臺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童偉格(2002)。王考。王考。臺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邱貴芬(2003)。「後殖民」的台灣演繹。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邱貴芬(1997)。族國建構與當代臺灣女性小說的認同政治。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亮雅(2006)。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甘耀明(2005)。尿桶伯母要出嫁。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臺北:寶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廖炳惠(2001)。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另類現代情。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