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南宋富民參與祠廟活動
書刊名:淡江史學
作者:楊宇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Yu-hsu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25
頁次:頁109-133
主題關鍵詞:南宋祠廟信仰民間宗教富民豪民地方勢力Southern SongFolk religiousRich peopleTyrannical peopleLocal forc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
  • 點閱點閱:157
南宋富民參與祠廟活動,除了請求冊封賜額外,還有三種現象值得留意:一是捐助興修,從建廟興造到經營運作;二是輪值會首,擔任祠廟活動的都會首;三是率錢集資,為了募集經費而採取攤派科率,信眾有自願也有被迫的。此外,還會討論祠廟活動如何模仿官方威儀,藉此增加其正當性。隨著地方公共事務的增多,富民填補部分基層社會的權力縫隙,支配少許的鄉里資源。他們既是基層的統治協助者,也是被統治者。迎神活動不僅是祠廟香火之爭,也是一種地方榮譽之爭。富民可以透過這些活動,從而駕馭或利用這股民間信仰力量,擴大自己在當地的影響力,將有形的經濟財富轉換成無形的社會地位。祠廟的迎神賽會,除了具有嘉年華會狂歡發洩的文化意義外,也是富民宣示其權力及資源的場域之一。另外,部分的富民將神祇護庇私有化與獨占神像法力,他們不僅將田畝和錢財私有化,也試圖將神祇護佑法力加以私有化。其次,賜號封爵的祠神,其祠廟活動模仿官方威儀,有的地方官不以為意,放任其行;有的認為僭越禮法,且有治安威脅,加以取締。
Rich people participated in folk religious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four phenomena were worth noting: First, the donor beefing temple, the second point, the rotation of the office of leadership, the third point, raise funds, Fourth, folk religious imitate official etiquette.The size of the temple activities, which was the believers honor of competition, also was the place of honor of competition. Through these activities, the rich could take advantage of folk religious, to expand their influence in the local.
期刊論文
1.王華豔、范立舟(2004)。南宋鄕村的非政府勢力初探。浙江社會科學,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賈芳芳(2009)。宋代的豪強勢力及其與地方官府的關係。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慶中(20091200)。《名公書判清明集.懲惡門.豪橫類》中的豪民。中正歷史學刊,12,11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田澤濱(1983)。試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豪民”經濟。中國史研究,1983(3),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曾瑜(1987)。宋朝鄉村賦役攤派方式的多樣化。晉陽學刊,1987(1),80-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銘德(20041200)。宋代商賈墓誌銘中所見士人觀念中的商賈形象與典範。東吳歷史學報,12,197-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須江隆(199406)。唐宋期における祠廟の廟額.封號の下賜について。中國--社會と文化,9,96-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松本浩一(1993)。中國村落における祠廟とその變遷--中國の祠廟に關する研究動向問題點。社會文化史學,31,27-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宇勛(20030600)。宋代的布衣上書。成大歷史學報,27,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水越知(2002)。宋代社會と祠廟信仰の展開--地域核としての祠廟の出現。東洋史研究,60(4),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刁培俊(2005)。宋代的富民與鄉村治理。河北學刊,2005(2),149-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刁培俊(2004)。宋代鄉村精英與社會控制。社會科學輯刊,2004(2)=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麗(2008)。宋代的豪強形勢戶。天中學刊,20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谷更有、尹子平(2004)。宋代豪民與官吏勾結對國家的內耗性分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育哲(2004-00-00)。宋代摧制豪強政策之形成(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永卉(2006)。宋代豪横研究(碩士論文)。安徽師範大學,合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銘德(2009)。義利之間:宋代士大夫眼中的富民(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小瓔(2005)。南宋地方社會勢力的研究-以福建路佛教與地方菁英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志鴻(1992)。宋代祠廟與祠祀--個社會史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煌達(2001)。南宋吏制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沈宗憲(2000)。國家祀典與左道妖異--宋代信仰與政治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譚景玉(2010)。宋代鄉村組織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密(1997)。閩鄞二廟。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文勛、谷更有(2005)。唐宋鄉村力量與基層控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谷更有(2006)。唐宋國家與鄉村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善軍。強宗豪族與宋代基層社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瞿同祖、范忠信、晏鋒(2004)。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脫脫等(1983)。富人豪族。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見川、皮慶生(2010)。中國近世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元弼(1966)。作邑自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餘(1983)。王顯論謝知府占廟地。勉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章偉(2006)。文明世界的魔法師--宋代的巫覡與巫術。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祥光(2005)。兩宋士人與卜算文化的成長。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宇勛(2003)。取民與養民:南宋的財政收支與官民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端義(198205)。貴耳集。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馮俊杰(2002)。山西戲曲碑刻輯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Feuchtwang, Stephan、趙旭東(2008)。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郝春文(2006)。中古時期社邑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皮慶生(2008)。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徐松(198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黎明(2004)。宋代民間巫術研究。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Hansen, Valerie、包偉民(1999)。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心傳(1988)。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卜正民、張華(2005)。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寬重(2008)。兩宋政策與士風的變化。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文勛(2008)。中國古代"富民"階層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鄭銘德(2008)。宋代富民釋疑。宋代研究集刊。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熹(1979)。勸女道還俗膀。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須江隆(2001)。祠廟の記錄が語る「地域」觀。宋代人の認識-相互性と日常空間-。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密(1987)。懲惡門‧淫祠。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智超(1987)。南宋二十戶豪橫的分析。宋史研究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寬重(2006)。從中央與地方關係互動看宋代基層社會的演變。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寬重(2009)。宋代基層社會的權力結構與運作--以縣為主的考察。中國史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08)。唐宋的“富民”階層及其在鄉村社會中的地位。宋史研究論文集2008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宇勛(2011)。宋朝民間對救荒榜的正負反應。宋史研究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深甫(2002)。賦役門一。慶元條法事類。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梓(1996)。御吏篇第五。官箴-做官的門道。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淳(1983)。鬼神。北溪字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黎靖德(1980)。朱子八。朱子語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洪邁(1982)。林夫人廟。夷堅志。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銘銘(2005)。象徵與儀式的文化理解。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銘銘(2009)。明清時期的區位、行政與地域崇拜。走在鄉土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竇儀(1985)。賊盜律。宋刑統。臺北:新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孟堅(1983)。金山順濟廟英烈錢侯碑文。彝齋文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巖(1990)。祠廟。仙溪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文天祥(1990)。龍泉縣太霄觀梓潼祠記。文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柳田節子(1995)。宋代鄉原體例考。宋代の規範と習俗。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自牧(1983)。八日祠山聖誕。夢粱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韓明士、皮慶生(2007)。三仙信仰興起之解釋。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道教、民間信仰和神靈模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敏枝(1989)。宋代寺田的來源與成立。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沈義甫(2006)。曹昭靈侯廟神應記。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震(1994)。濃浦廟記。黃氏日抄。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986)。神明門‧祠山神顯。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馬蓉等(2004)。臨汀志。永樂大典方志輯佚。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理查•馮•格蘭、陳仲丹(2006)。財富的法術:江南社會史上的五通神。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周秉秀(2004)。生辰。祠山志。揚州:廣陵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淳(2005)。代王迪父上真守論塔會。北溪大全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應李(2002)。神祠門。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金井德幸(1993)。南宋の祠廟と賜額について--釈文珦と劉克莊の視点。宋代の知識人--思想.制度.地域社會。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