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五四前後女性知識分子的女性意識
作者:李曉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ao-jung Li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張光甫
余嬪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女性知識分子女性意識五四知識女性educated womanfeminist consciousnessintellectaul femaleMay Fourt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4)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4
本研究旨在探究五四前後女性知識分子及其女性意識的發展。晚清至五四思想遞嬗,造成中國社會傳統與現代文化的推移,激進與保守社會的對峙,以及婦女解放思潮的興起。綜觀晚清至五四前後女權觀與女性意識發展,充斥著國族主義、仿男主義、多源主義及賢妻良母主義的色彩。
女性知識分子是婦女解放時潮下的產物。本研究分別從婚姻的自主、教育的啟發、經濟的獨立,探討女性知識分子女性意識覺醒及其歷史意義。婚姻自主方面,女性知識分子以退婚、逃婚及新式婚戀方式,展現她們掙脫父權包辦舊婚制的決心。少數女性雖受離婚之苦,而離婚反成知識女性人生的轉捩點。獨身女性知識分子跳脫世俗婚姻的桎梧,將個人智慧能力轉化為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教育啟發方面,女性知識分子起初要求受教育,主要是出自於她們個人想求知上進的內在動機,以及外在社會環境的衝擊。在新式學校接受教育階段,女性知識分子除勤求知識外,她們也參加或倡導反抗學校的風潮以及社會上愛國與婦女運動。她們在留學時期,女性知識分子個人主體意識更加清醒,她們立定貢獻國家社會的決心,參與政治和改造社會活動。經濟獨立方面,面對不支持女性參與經濟或職業公共領域的社會環境,女性知識分子勇於突破困境,積極追求自己經濟獨立自主,改變傳統女性不勞而食或受雙重壓迫的附庸地位。知識女性以自己經濟獨立的經驗和理念,教導下階層或職業婦女參與經濟活動獲得獨立生活及社會尊重。
然而,五四新女性的女性意識雖經覺醒,卻有女子教育流俗化、女性群體層級化與主體意識附庸化的問題,值得省思。
關鍵詞:女性知識分子、女性意識、五四、知識女性
The Intellectual Females’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the May Fourth Era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females’ feminist consciousness during the year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Chinese patriarchal society, women were subordinated to the male’s authority and suffered by their biological inferiority, illiteracy, female passivity, and economical dependence. New Culturalists’ critiques of various aspects of woman’s oppression under Confucian culture and advocacy of national salvation urged woman to be aware of herself as a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The emergence of women’s emancipation of the early 1920s not only illustrated the overwhelming collap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ystem, but also vivified the rapid growth of a newly formed female intellectual group. That is, the educated new women acted aggressively for their subjectivity in modern China. In other words, the self-arranged marriage, the right of receiving the education as equal as men and gender equalities in employment constituted the core of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of the May Fourth intellectual females. Intellectual Females strived for women’ autonomy in arranging their marriage. After much hard struggle, they had right to carry on their love and dream. To pursue education that no more aimed at good-wife-and-virtuous motherism, would empower and make women modern citizens. As well as to secure a capacity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affairs, intellectual females proclaimed to achieve economic independence or financial self-reliance, and a concern for other women oppressed.
Although, the new women’s consciousness was prevailed at last, the vulgarized girls’ education, the segregated women’s group and the subordinated women’s subjectivity became another problems to be solved.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of the May Fourth intellectual females was unique and meaningful for Chinese people and in the women’s history as well.
Key words:educated women,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tellectual female, May Fourth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大公報(1919)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簡章,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
三 四(1989)我們底姊妹。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134-152。上海:上海書局。
Y D(1921)職業與婦女。婦女雜誌,7(11),8-11。
Y D(譯)(1922a)近代的戀愛觀。婦女雜誌,8(2),7-12。
Y D(1922b)告失戀的人們。婦女雜誌,8(5),27-30。
Y D(譯)(1989)勞動婦女底解放。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二冊,頁32-34。上海:上海書局。
王 政(1996)評介柯臨清著《從社會性別角度來看中國革命》。近代婦女史研究,4,337-350。
王奇生(1993)民國初年的女性犯罪(1919-1936)。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63-86。new window
王炳照(主編)(1994) 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貞儒(1987)對於女界愛國同志會的幾點回憶。見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與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 (頁76-84)。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王家儉(1988)民初的女子參政運動。見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 —第二輯(頁 577-60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王鳳喈(1990)中國教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王曉波(1989)論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一個中國民族自救運動的思想史考察。中國論壇,28(3),22-37。
王警濤(1922)女子經濟獨立問題。婦女雜誌,8(1),16-18。
世 衡(1989)戀愛革命論。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四冊,頁73-81。上海:上海書局。
四 珍(譯)(1920)愛情與結婚。婦女雜誌,6(3),1-12。
甘 陽 (1989) 自由的理念:「五四」傳統之闕失面-為「五四」七十周年而作。見於見李澤厚與林毓生(等著)五四:多元的反思 (頁62-81)。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白 瑜 (1979) 向警予楊開慧的側面觀。傳記文學,35(2),64-67。
向警予(1923a)中國婦女運動雜評。前鋒,2,141-146。
向警予(1923b)中國最近婦女運動。前鋒,1,58-48。
向警予(1924) 中等以上女學生的讀書問題。婦女雜誌,10(3),448-453。
向警予 (1981a) 女子解放與改造的商榷。見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 (頁68-77)。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向警予 (1981b) 女子發展的計劃(給陶毅的信)。見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 (頁284-287)。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存 統(1989)廢除婚姻問題。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四冊,頁195-199。上海:上海書局。
羊憶蓉 (1989) 女性知識分子成長歷程中的衝突。見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女性知識分子與臺灣發展 (頁43-8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伯 西(1921)婚姻問題。婦女雜誌,7(5),11-14。
伯 西(1922)婦女勞動者的工資問題。婦女雜誌,8(11),42-45。
余英時 (1991) 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書局。
吳鐘孟 (2000) 共和革命的挫折:從孫中山到毛澤東。歷史月刊,150,29-60。
呂士朋(1983)辛亥前十餘年間女學的倡導。辛亥革命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呂芳上 (1979) 朱執信與新文化運動。見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 (頁327-38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呂芳上 (1989) 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呂芳上 (1994) 抗戰時期的女權辯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81-115。new window
妙 然(1989)婦女勞動問題。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二冊,頁34-41。上海:上海書局。
李 達(1981)女子解放論。見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 (頁35-4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李人傑(1989)男女解放。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68-90。上海:上海書局。
李又寧 (1981) 中國新女界雜誌的創刊及內涵。見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一輯 (頁179-241)。臺北,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又寧(1980)近代中華婦女自敘詩文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又寧(1992)《女界鐘》與中華女性的現代化。近代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下冊,頁1055-1082。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1995) 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上、下冊。臺北:龍文出版社。
李光業(1921)家庭之民本化。婦女雜誌,7(2),1-4。
李光業(1922)今後的女子教育。婦女雜誌,8(2),20-22。
李宗武(1921)獨身問題之研究。婦女雜誌,7(8),1-6。
李國彤(1995)明清之際的婦女解放思想綜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143-161。new window
李曉蓉(2000)清末民初中國婦女形象之探討。教育研究,7,205-214。
杜維明(1989)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沈 睿(2002)她者的眼光:兩本女性主義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著作。二十一世紀雙月刊,69,142-148。
沈玄廬(1989)女子解放從那做起。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107-108。上海:上海書局。
沈亦雲(1971)亦雲回憶。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
沈仲九(1989)女子解放從那做起。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103-107。上海:上海書局。
狄君武(1989)我對於婚姻問題底意見。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四冊,頁160-168。上海:上海書局。
周 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周昌龍(1995)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臺北:時報文化。
周建人(1921a)家庭生活的進化。婦女雜誌,7(5),1-5。
周建人(1921b)中國舊家庭制度的變動。婦女雜誌,7(6),1-5。
周建人(1922a)戀愛結婚與將來的人種問題。婦女雜誌,8(3),2-7。
周建人(1922b)中國女子的覺醒與獨身。婦女雜誌,8(10),7-9。
周策縱(1993)五四運動史(上)(下)。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周漢光(1986) 清末的女子教育。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8,241-269。new window
周慧玲 (1996) 女演員、寫實主義、「新女性」論述:晚清到五四時期中國現代劇場中的性別表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87-133。new window
周質平(1998)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易君左(1980)火燒趙家樓。臺北:三民書局。
易家鉞(1989)中國的離婚問題。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五冊,頁5-26。上海:上海書局。
林秋敏(2000)從不纏足運動談女性自覺的萌芽。歷史月刊,135,59-64。
林毓生 (1986) 中國自由民主運動的回顧與前瞻。中國論壇,22(3),10-14。
林維紅 (1981) 同盟會時代女革命同志士的活動。見李又寧與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一輯 (頁 129-17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維紅(1982)婦女與救國:清季到五四女權思想的發展。幼獅月刊,353,27-29。
林語堂(1980)吾國吾民。臺北:喜美出版社。
俞慶堂 (1981) 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女子教育。見李又寧與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一輯 (頁 343-37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春 華 (1989)經濟獨立問題的我見。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二冊,頁1-9。上海:上海書局。
胡 適 (1922) 女子問題(二)。婦女雜誌,8(5):6-9。
胡 適(1979a)美國的婦女:在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講演。胡適文存,第一集。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胡 適(1979b)三百年中的女作家:清閨秀藝文略序。胡適文存,第三集。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胡 適(1979c)祝賀女青年會。胡適文存,第三集。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胡 適(1979d)慈幼問題。胡適文存,第三集。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胡 適(1986a)新思潮的意義: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胡適文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胡 適(1986b)女子教育之最上目的。胡適留學日記(三),頁215。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胡 適(1989)女子解放從那做起。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90-92。上海:上海書局。
胡 適(1998)大學開放女禁的問題。胡適文集11-胡適時論集,頁4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漢民(1989)女子解放從那做起。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92-94。上海:上海書局。
范銘如(2002)眾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出版。
孫 濌(1923)中國婦女運動之進步。婦女雜誌,9(1),248-252。
孫康宜(1998)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徐彥之(1981)北京大學男女共學記。見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 (頁262-274)。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高 山(1923)今日女子教育的缺陷。婦女雜誌,9(6),2-4。
高 銛(1989)戀愛獨立。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四冊,頁56-72。上海:上海書局。
張 灝(1986)如何了解「五四」。中國論壇,22(3),15-16。
張 灝(1996)再論中國共產主義思想的起源。見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 (頁55-6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 灝(2000)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三郎(1986)五四時期的女權運動:一九一五-一九二五。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小紅(1997)性別的美學/政治:當代台灣女性主義文學研究。見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 (頁117-138)。臺北:里仁書局。
張玉法(1982)清季的革命團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玉法(1992)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家庭問題的討論,1915-1923。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邦梅(1996)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臺北:智庫文化。
張若名(1981)「急先鋒」的女子。見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 (頁49-5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張愛玲 (1998) 更衣記。張愛玲全集3:流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戚世皓 (1983) 辛亥革命與知識婦女。辛亥革命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梁啟超(1978a)論女學。飲冰室文集之一。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梁啟超(1978b)倡設女學堂啟。飲冰室文集之二。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梁啟超(1978c)人權與女權。飲冰室文集之三十九。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梅 生(1989)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上海:上海書局。
許文堂(1994)向警予與中共早期婦女運動。近代中國婦女研究,2,65-80。new window
許慧琦(1997)梁啟超與胡適的女性論述及其比較初探。清華學報,27(4),423-458。new window
陳友琴(1924)婦女經濟獨立的基礎。婦女雜誌,10(1),51-57。
陳東原(1994)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陳哲三(1980)清代革命書刊中有關女權運動的記述。近代中國,15,138-146。
陳敬堂(譯)(1991)超越障礙:張若名與安德列˙紀德。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3,149-164。
陳獨秀(1916)一九一六年。青年雜誌,1(5),1-4。
陳獨秀(1919)本誌罪案之答辯書。新青年,6(1):1-4。
陳衡哲(1975)我幼時求學的經過-紀念我的舅父莊思緘先生。傳記文學,62(4),84-88。
陳衡哲(1980a)紀念一位老姑母。見李又寧(編著)近代中華婦女自敘詩文選 (頁512-51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衡哲(1980b)川行瑣記:一封給朋友的公信。見李又寧(編著)近代中華婦女自敘詩文選(頁530-55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陸秋心(1989)婚姻問題的三小問題。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四冊,頁106-112。上海:上海書局。
陶 潔 (1997) 新時期的大陸女作家與女性文學。見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 (頁139-156)。臺北:里仁書局。
單德興(譯)(1997)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出版。
喻蓉蓉 (1987) 五四時期之中國知識婦女。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喬 峯(1922)中國離婚法。婦女雜誌,8(4),86-90。
喬繼堂(1993)中國人生禮俗。臺北:百觀出版社。
曾寶蓀(1989)曾寶蓀回憶錄。臺北:龍文出版社。
游鑑明(1996)近代中國女子體育觀初探。新史學,7(4),119-158。new window
游鑑明(1998) 婦女。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上冊,頁161-233。臺北:國史館。
黃嫣梨(1993)張若名與五四時期的天津婦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19-34。new window
楊步偉(1983)一個女人的自傳。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
楊國樞(1986)知識分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中國論壇,265,151-156。
楊默夫(編譯)(1984)五四運動史。臺北:龍田出版社。
瑟 廬(1922)文明與獨身。婦女雜誌,8(10),2-6。
董竹君(1997)我的一個世紀。北京:三聯書局。
資耀華(1922)現代結婚之要素:戀愛與文化。婦女雜誌,8(5),18-23。
廖仲愷(1989)女子解放從那做起。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94-95。上海:上海書局。
廖秀真(1988)清末女學在學制上的演進及女子小學教育的發展。見李又寧與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二輯 (頁203-255)。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趙淑萍(1997)民國初年的女學生(1912-1928)。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蒨 玉(1989)女子解放從那做起。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95-96。上海:上海書局。
劉 紅(1999)孫中山先生與中國近代女權運動。近代中國,129,19-35。
劉人鵬(1999)「中國的」女權、翻譯的慾望與馬君武女權說譯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7,1-42。new window
劉人鵬(2000)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劉大白(1989)女子解放從那做起。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96-97。上海:上海書局。
劉清揚(1987a)有志開發女子職業的諸姊妹速起。見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與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 (頁349-350)。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劉清揚(1989b)列寧的精神:清揚在列寧追悼會中的講演。見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與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 (頁356-359)。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劉紹唐(1989)民國人物小傳(一六八):向警予。傳記文學,54(2),152。
嘯 風(1940)中國女子教育的路線-作為復興民族的女子教育。中國婦女,2(1),8-10。
潘 毅(1997)主體的呼喚與失落:五四時期的婦女解放。見張妙清、葉漢明與郭佩蘭(合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 (頁245-266)。臺北:稻香出版社。
蔡玫姿(1998)發現女學生:五四時期通行文本女學生角色之呈現。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鄧穎超(1981)五四運動的回憶。見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 (頁1-7)。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鄧穎超(1987a)錯誤的戀愛。見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與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 (頁76-84)。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鄧穎超(1987b)張嗣婧傳。見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與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 (頁268-274)。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鄧穎超(1987c)姊妹們起來喲。見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與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 (頁274-277)。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鄧穎超(1987d)受了婆婆教訓的一個同學。見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與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 (頁328-329)。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魯 迅(1991)關於婦女解放。魯迅作品集:南腔北調集。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魯 迅(1993) 娜拉走後怎樣。魯迅作品集:墳。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魯 迅(1996a)自序。魯迅作品集:吶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魯 迅(1996b)狂人日記。魯迅作品集:吶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魯開榮(1987)五四時期的天津婦女運動。見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與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 (頁129-155)。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盧燕真(1989)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賴芳伶(1989)晚清女權小說的淵源及其影響。文史學報,19,55-72。new window
鮑家麟(1981)秋瑾與清末婦女運動。見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頁 242-27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鮑家麟(1997)俞正燮論中國婦女。見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合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 (頁 201-216)。臺北:稻香出版社。
鮑家麟(1999a)民初的婦女思想(一九一一~一九二三)。見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 (頁 305-336)。臺北:稻香出版社。
鮑家麟(1999b)辛亥革命時期的婦女思想。見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頁 266-295)。臺北:稻香出版社。
鮑家麟(1999c)李汝珍的男女平等思想。見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頁 221-238)。臺北:稻香出版社。
戴季陶(1989a)中國女子的地位。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64-68。上海:上海書局。
戴季陶(1989b)女子解放從那做起。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一冊,頁97-103。上海:上海書局。
謝冰瑩(1985)女兵日記。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簡瑛瑛(1998)中西現代文學中的新女性形象。見張小紅(編)性/別研究讀本 (頁135-166)。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羅 谿(1989)女子職業問題。見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二冊,頁27-32。上海:上海書局。
羅家倫(1919)婦女解放。新潮,2(1),1-21。
蘇雪林(1969)我的生活。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蘇雪林(1977)棘心。臺中:光啟出版社。
蘇雪林(1991)浮生九四:雪林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
顧燕翎(1989a)五四婦運的質變。中國論壇,327,47-52。
顧燕翎(1989b)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見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女性知識分子與臺灣發展(頁91-134)。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顧燕翎(1997)秋瑾的女性經驗和女性主義思想。見張妙清、葉漢明與郭佩蘭(合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 (頁217-244)。臺北:稻香出版社。
英文部份
Gilmartin, C. K. (1994). Gender, political culture and women’s mobilization. In C. Gilmartin, G. Hershatter, L. Rofle&T. White (eds.), Engendering China:Women, Culture and the State (pp.195-225). Cambridge,MA:Harvard Univ. Press.
Hayhoe, Ruth (1992) Cultural tradition and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Lessons from the Republican Era. In R. Hayhoe (Ed.), Education and moderniz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 (pp.47-72). Oxford, England:Pergamon Press.
Wang Zheng(2000). 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 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