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明山水小品美學研究
作者:陳忠和
作者(外文):Chen,Zhonhe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江聰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晚明山水小品The Late MingLandscapeEssa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7
晚明社會風行山水審美活動,上自文人士大夫,下迄黔首庶民,均對山水趨之若鶩,以郊遊、園遊、遨遊、臥遊等方式領略山水之美。頻繁而深切的山水審美活動造就豐碩的藝術結晶,從山水小品、山水詩、山水畫到園林、盆景均有耀眼的成就。就山水小品而言,字裡行間不僅承載當代士人的遊興、遊情,更承載其遊道,透顯出關懷個體生命的自適理想,誠為反映晚明時代精神的明鑑。藉由本文的闡述與論證,晚明山水小品所呈現的審美思想、審美方法與審美文化可概括如下:
一、在陽明心學的影響下,晚明士人認為心性本體具有情感功能,肯定人的感性存在,試圖化解理性本體實踐與感性山水審美之間的對立,讓山水審美的超越性價值在山水賦予人的自得之樂中獲得詮證。此一山水審美意識促使晚明士人積極投身於山水審美的實踐,先是擺落聞見道理的牽繫,培養純粹的審美心境,繼之以山水遊歷與山水小品的創作體現貴真的理想、個體的尊重、感性的愉悅與生命的活潑,宣揚性靈思想。
二、由於受到佛教真常觀念的浸染,晚明士人認為心性本體賦有恆常性與創生性,能決定萬物的現象起滅與價值存廢。此一認知致使晚明士人在文學創作中採取「以我觀物」的審美感應模式,懷著主觀情感意志的「我心」觀照物象,將現實生活的熱烈情感流貫在山水的意象中,營造出「有我之境」,體現一種率真、新奇、變幻的「非中和之美」。就時代精神而言,「以我觀物」的審美感應模式反映出晚明士人對個體生命價值與感性行為的關注;就藝術成就而言,「以我觀物」的審美感應模式促使晚明士人在創作山水小品時追求自我性靈的真實表現,在唐宋文學靜穆渾融的意境之外別造率真、新奇、變幻的意境,形成獨特的文學類型,與古典散文頡頏競秀。
三、晚明士人對心性本體有深度理解,又賦予文體新的美學規範,因此形成一種「遊貴有言」的審美表現理念,肯定山水小品創作的價值。就藝術創作對個體生命的意義而言,晚明山水小品作者將「遊貴有言」的審美表現理念寄寓在作品中,以自然美的詮釋與記錄來印證心性本體的創生性與真常性,一方面建立人的主體意識,豁顯個體生命的價值、自由與靈慧;另方面則擺脫世事的詭變與死亡的威脅所引起的焦慮,超越生命現象的興衰起滅,使個體生命獲得終極的真樂。就藝術創作對文學發展的意義而言,「遊貴有言」的審美表現理念促使龐大的創作群投入山水小品的創作,突破山水文學重詩輕文的傳統格局,提升遊記的文學史地位,並牽引出後世對遊記創作的熱忱。
四、晚明士人以佛教修習法門建構審美心靈,使胸中廓然無一物,不受主觀或客觀因素的干擾,精神處於專心致志的狀態,保持心性本體的虛靈明覺。此一主體修養方法在其山水審美活動中發揮三種作用:其一、使其得以容納現實中的千景萬象,避免主觀而片面的設限;其二、使其得以精準掌握事物的本質,認清事物的內在規律;其三、使其得以靈感湧現,馳騁藝術想像。除主體修養方法外,晚明士人又提出分品別類、掌握宜稱、越位觀摩、對比映襯、精慎取捨、長居久宿等在品評山水的方法。分品別類法啟示後人如何辨別美感的雅俗,比較美感的次第,區分美感的特質,歸納美感的類型。掌握宜稱法啟示後人如何掌握觀照的時間、氣候、距離、角度、襯景等。越位觀摩法啟示後人如何借他山之石,攫取另一種美感以建立審美客體的美感,讓讀者在體驗美感時能引申出更豐富的聯想。對比映襯法啟示後人如何以辯證思維確立美的存在。精慎取捨法啟示後人如何在感官作用的侷限下取捨審美對象。長居久宿法啟示後人如何進行內在屬性與外在環境的深度觀察。
五、關於物質條件在山水審美中的重要性,晚明士人鑽研甚深,不僅著眼於經濟能力,更大費周章的考究各式遊具,闡明遊具在山水審美活動中的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從飲饌、服飾、舟車到游藝,多元而精緻的遊具為晚明士人的山水審美活動增添許多美感效益,也提升其山水小品的藝術價值。
六、遨遊型態與臥遊型態為晚明士人山水審美活動的重要遊歷型態,兩者反映出不同的社會心理與價值取向。崇尚遨遊者認為遊歷主體應置身物外,棄絕百事,不斷探險搜奇,才能漸入忘生死、泯物我之境,體現遊道。崇尚臥遊者則認為遊歷主體不必在客觀世界探險搜奇也能入於忘生死、泯物我之境,只要破除形式與現象之假,心靈自由無待,便可體現遊道。崇尚遨遊者表現出尚奇、貴真的社會心理與尊崇審美的價值取向,崇尚臥遊者則表現出好逸、重情、趨利、全生的社會心理與的尊崇玄理的價值取向。
Abstract(1)
This thesis is first to examine how the comprehension of noumenon has influenced the psychophysics and to demonstrate the literati in the late Ming believed that human’s minds were the essence of objects, and they strongly held up the idea to observe objects only with one’s own mind. The thesis then, accord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Wang Yangmin’s theory about human’s emotions and will power, tries to demonstrate the literati at that time adopted “the empathic observation” as the source of creating. They thought art originated from author’s mind, and its value depended on how sincerity the author would reveal in their work. Lastly the thesis analyzed how those literati applied the mode to the creation of landscape essays. From the analyses between aesthetic conceptions and creation we inferred the historical meanings, which were carried through “the empathic observation” by literati of late Ming. Therefore, we learned that the mode of aesthetic telepathy about “ the empathic observation” was significant to both the Zeitgeist and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on the one hand it reflected the literati in the late Ming were interested in personal lives and sentiments, on the other hand it made the literati at this time effuse their mind to germinate the unvarnished, nouvell, romantic aroma,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essays in the previous dynasties, such as the Tang and the Sung.
Abstract(2)
It’s prosperous that authors in the late Ming favor to write essays about the landscape; consequently the number of such works is much more than those of the previous dynasties. This tide started when the literati at this time began to have a thorough comprehension of noumenon. They used the principle to renew writing models, which then germinated the inclination of aesthetic expression about “the worth of travels”. They subsequently confirmed the worth of creation of the landscape essays. This thesis is first, from the anthologies and works of the landscape in the late Ming, to demonstrate author’s consciousness of aesthetic expression. Then it searched the source of the consciousness from contemporary literati’s thoughts. It verified the creativity and imperishability of the noumenon, which the literati tried to do by reading and expressing the beauties of nature. We learned the inclination of aesthetic expression about “the worth of travels” was significant to both individual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one hand it made people construct their 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lity and transcend life’s birth and death, on the other hand it made landscape essays exceed the traditional style and become prosperous.
Abstract(3)
There are all-embracing forms of travel in the Landscape Essays of the Late Ming. This thesis attempted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forms of explorative travel and spiritual travel, and confirmed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values. The distance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form of explorative travel are different from the form of spiritual travel. These differences made the literatus in the late Ming argue the genuine travel and sham travel. The literatus who favor the explorative travel thought people should be not afraid of death, and throw away the obsession in the life, but the literatus who favor the spiritual travel thought people are unnecessary to adventure as long as they threw away the dependence on formalities to roam in the imaginary world. By the differences, we searched two kinds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values. The literatus who favor the explorative travel were curious, forthright, and interested in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The literatus who favor the spiritual travel were reluctant to leave the easy life, the sentiments, the achievement, the being, and the mystic truth.
參考書目


說明:
1、參考書目概分為專書及論文兩大部分,專書包含古代文獻及現代著作兩項,論文則包含期刊論文及學位論文兩項。
2、出版資料標示如下:古籍原刻本註明刊刻年、刊刻者;古籍影印本註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影印依據;現代排印本註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書目編排方式如下:古代文獻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每一部之下先依作者年代排序,再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現代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為次。

壹、專書

一、古代文獻
(一)經部
(周)孔丘述,弟子記;(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張文彬分段標點,《論語注疏》,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第19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據阮元刻本影印。
(周)孔丘述,弟子記;(宋)朱熹注,《論語集注》,濟南:齊魯書社,1992。
(周)孔丘述,弟子記;(清)劉寶楠正義;(清)劉恭冕補,《論語正義》,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5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清同治刻本影印。
(周)左丘明撰;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書局,1991。
(周)孟軻撰;(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林礽乾分段標點,《孟子注疏》,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第20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據阮元刻本影印。
(周)作者佚;(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許錟輝分段標點,《尚書正義》,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第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據阮元刻本影印。
(周)作者佚;(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田博元分段標點,《禮記正義》,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第10―1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據阮元刻本影印。
(周)作者佚;屈萬里注釋,《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4。
(清)紀昀等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2―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二)史部
(周)作者佚;郭人民校注,《戰國策校注繫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249―25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梁)沈約撰,《宋書》,(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257―25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箋校,《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唐)李延壽撰,《北史》,(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266―26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268―27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王士性撰;周振鶴編校,《王士性地理書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明)李贄撰,《藏書》,台北:學生書局,1974。
(明)耿定向撰,《先進遺風》,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徐宏祖撰;朱惠榮校注,《徐霞客遊記校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
(明)陳子龍等選輯,《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據明崇禎年間雲間平露堂刊本影印。
(明)黃省曾撰,《吳風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據明隆慶王文祿輯刊百陵學山本影印。
(明)劉侗、于奕正撰;孫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明)錢謙益撰,《列朝詩集小傳》,台北:世界書局,1965。
(清)周承弼等修;王慰等纂,《公安縣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9,據清同治十三年刊本、民國廿六年石印本影印。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297—30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黃宗羲撰,《明儒學案》,(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45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黃虞稷撰;瞿鳳起、潘景鄭整理,《千頃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三)子部
(周)李耳撰;嚴靈峰注解,《老子達解》,台北:華正書局,1992。
(周)荀卿撰;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
(周)莊周撰;(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釋文;(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94。
(周)墨翟撰;張純一集解,《墨子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周)管仲撰;王冬珍等校注,《新編管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漢)董仲舒撰;陳蒲清校注,《春秋繁露》,長沙:岳麓書社,1997。
(漢)劉向撰;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漢)劉安撰;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涅槃部第12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1983。
(北齊)顏之推撰;蔡宗陽校注,《新編顏氏家訓》,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劉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齊)謝赫撰,《古畫品錄》,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梁)蕭繹撰,《金樓子》,(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84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陳)姚最撰,《續畫品》,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唐)宗密答;(唐)裴休問;張春波釋譯,《禪門師資承襲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
(唐)張彥遠撰,《歷代名畫記》,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宋)邵雍撰,《皇極經世書》,(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80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邵雍撰,《漁樵對問》,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洪邁撰,《容齋隨筆》,台北:大立出版社,1981。
(宋)郭熙撰,《林泉高致》,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元)鄒鉉撰,《壽親養老新書》,裘沛然主編,《中國醫學大成三編》第2冊,長沙:岳麓書社,1994。
(明)文震亨撰,《長物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田藝衡撰,《留青日札》,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2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萬曆三十七年刻本影印。
(明)朱國禎撰,《湧幢小品》,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72―117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天啟二年刻本影印。
(明)李日華撰,《六研齋筆記╱二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86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李詡撰,《戒庵老人漫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7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李樂撰,《續見聞雜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2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李贄撰,《道古錄》,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27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呂柟撰;趙瑞民點校,《涇野子內篇》,北京:中華書局,1992。
(明)何良俊撰,《四友齋叢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3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據明萬曆七年龔元成等刻本影印。
(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編》,台北:新興書局,1976。
(明)吳從先撰,《小窗自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52―253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計成撰;黃長美撰述,《園冶》,台北:金楓出版公司,1987。
(明)姚廣孝等監修,《永樂大典》,台北:世界書局,1962。
(明)唐志契撰,《繪事微言》,台北:國家圖書館,1974,據國家圖書館藏書舊鈔本影印。
(明)高濂撰,《遵生八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據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
(明)袁宏道撰,《西方合論》,《明版嘉興大藏經》第3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據明萬曆間五臺等地刻徑山藏版影印。
(明)屠隆撰,《考槃餘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據清乾隆馬俊良輯刊本影印。
(明)屠隆撰,《冥寥子游》,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據明萬曆繡水沈氏尚白齋刻寶顏堂秘笈本影印。
(明)屠隆撰,《婆羅館清言》,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明)屠隆撰,《鴻苞》,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8―90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據明萬曆三十八年茅元儀刻本影印。
(明)陶珽撰,《說郛續》,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89―119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清順治三年宛委山堂刻本影印。
(明)陸廷燦撰,《南村隨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3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清雍正十三年陸氏壽椿堂刻本影印。
(明)陸樹聲撰,《陸學士雜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63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陳繼儒撰,《巖棲幽事》,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費元祿撰,《晁采館清課》,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18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鄭瑄撰,《昨非庵日纂》,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9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衛泳輯,《枕中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52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據明刻本影印。
(明)謝肇淛撰,《五雜俎》,上海:上海書店,2001。
(清)陳夢雷纂輯;(清)蔣廷錫等編,《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1977,據清雍正間內府銅活字排印本縮小影印。

(四)集部
(周)屈原等撰;蔣天樞校釋,《楚辭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周)屈原等撰;馬茂元主編;楊金鼎等注釋,《楚辭注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魏)阮籍撰,《阮嗣宗集》,台北:華正書局,1979。
(魏)曹植撰;(清)丁晏編;黃節注,《曹子建集評注》,台北:世界書局,1998。
(魏)嵇康撰,《嵇中散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0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晉)王羲之撰,《晉王右軍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1,據明崇禎間刊漢魏百三家集本影印。
(晉)陸機撰;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7。
(劉宋)謝靈運撰,《謝康樂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04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萬曆十一年沈啟原刻本影印。
(齊)謝朓撰;洪順隆校注,《謝宣城集校注》,台北:中華書局,1969。
(梁)釋僧祐編,《弘明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04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梁)劉勰撰;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唐)王昌齡撰,《詩格》,顧龍振編,《詩學指南》,台北:廣文書局,1973。
(唐)王勃撰;何林天校注,《重訂新校王子安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唐)王維撰;曹中孚標點,《王維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弘法大師撰;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唐)司徒空撰;祖保泉、陶禮天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唐)杜甫撰;(清)楊倫箋,《杜詩鏡銓》,台北:華正書局,1981,據戊辰孟夏月成都志古堂用望三益齋本再校重刊本影印。
(唐)李白撰;鮑方校點,《李白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唐)李商隱撰;朱鶴齡箋註;沈厚塽輯評,《李義山詩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
(唐)柳宗元撰;曹明綱標點,《柳宗元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唐)高適撰;孫欽善校注,《高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唐)皎然撰;周維德校注,《詩式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唐)賈島撰;李嘉言校訂,《長江集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唐)齊己撰,《白蓮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08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唐)劉禹錫撰;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宋)李清照撰;徐北文主編,《李清照全集評注》,濟南:濟南出版社,1990。
(宋)李覯撰,《李覯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
(宋)契嵩撰,《鐔津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據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明弘治未刊本影印。
(宋)姚鉉編,《唐文粹》,(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343―134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郝經撰,《陵川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19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陸游撰;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
(宋)黃庭堅撰,《山谷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11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程顥、程顥撰,《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
(宋)歐陽脩撰;李逸安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宋)蘇軾撰;傅成、穆儔標點,《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宋)蘇轍撰;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嚴羽撰;郭邵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里仁書局,1997。
(元)王惲撰,《秋澗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200―120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元)朱德潤撰,《存復齋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3,據清黃蕘圃明初刻本影印。
(元)許有壬撰,《圭塘欸乃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36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王心一撰,《蘭雪堂集》,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0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清乾隆刻本影印。
(明)王世貞撰,《弇州四部稿》,(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279―128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王守仁撰;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王艮撰,《王心齋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79,據日本嘉永元年刻本影印。
(明)王思任撰,《王季重集》,明萬曆天啟間遞刊本。
(明)王思任撰,《王季重雜著》,台北:偉文圖書公司,1977,據明刊本影印。
(明)王思任撰;蔣金德點校,《文飯小品》,長沙:岳麓書社,1989。
(明)王慎中撰,《遵巖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27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王煒撰,《鴻逸堂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33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清初刻本影印。
(明)王畿撰,《王龍溪全集》,台北:華文出版社,1970,據清道光二年刻本影印。
(明)史鑑撰,《西村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25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江盈科撰;黃仁生輯校,《江盈科集》,長沙:岳麓書社,1997。
(明)朱之俊撰,《朱太史吳越遊草》,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7輯1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據明末至清初刻清匯印本影印。
(明)朱賡撰,《朱文懿公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9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天啟刻本影印。
(明)李流芳撰,《檀園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29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李開先撰,《李中麓閒居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40―134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刻本影印。
(明)李夢陽撰,《空同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26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李濂撰,《嵩渚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0―71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嘉靖刻本影印。
(明)李贄撰,《焚書╱續焚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4。
(明)沈守正撰,《雪堂集》,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7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明崇禎沈尤含等刻本影印。
(明)吳懷賢撰,《吳翼明先生存集》,明崇禎三年序刊本。
(明)祁彪佳撰,《祁彪佳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
(明)祁彪佳撰,《祁忠敏公日記》,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明)周忱撰,《雙崖文集》,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第3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據清光緒四年山前崇恩堂刻本影印。
(明)周亮工撰,《因樹屋書影》,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3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清康熙六年刻本影印。
(明)范守己撰,《御龍子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2―163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萬曆十八年侯廷珮刻本影印。
(明)胡直撰,《衡廬精舍藏稿》,(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28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姜寶撰,《姜鳳阿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27―128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徐問撰,《山堂萃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54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嘉靖二十年張志選刻崇禎十一年徐邦式重修本影印。
(明)徐渭撰,《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明)祝允明撰,《祝氏詩文集》,台北:國家圖書館,1971。
(明)袁中道撰;錢伯城點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袁宏道撰;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明)袁宗道撰;錢伯城標點,《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屠隆撰,《白榆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5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萬曆龔堯惠刻本影印。
(明)屠隆撰,《由拳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6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陶望齡撰,《歇庵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6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萬曆喬時敏等刻本影印。
(明)陸雲龍等選評;蔣金德點校,《明人小品十六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明)陸樹聲撰,《陸文定公集》,明萬曆丙辰華亭陸氏家刊本。
(明)張大復撰,《梅花草堂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張岱撰;馬興榮點校,《西湖夢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4。
(明)張岱撰;馬興榮點校,《陶庵夢憶》,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4。
(明)張岱撰;夏咸淳校點,《張岱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明)張鼐撰,《寶日堂初集》,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76―7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明崇禎二年刻本影印。
(明)陳仁錫撰,《陳太史無夢園初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81―138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崇禎六年張一鳴刻本影印。
(明)陳函輝撰,《小寒山子集》,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8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陳淳撰,《陳白陽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6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萬曆四十三年陳仁錫閱帆堂刻陳沈兩先生稿本影印。
(明)陳第撰,《五嶽遊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78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萬曆會山樓刻一齋集本刻本影印。
(明)陳勳撰,《陳元凱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79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天啟二年呂純如刻本影印。
(明)陳繼儒撰,《白石樵真稿》,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6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陳繼儒撰,《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明末武林湯氏簡綠居刊本。
(明)陳繼儒撰,《陳眉公先生全集》,明崇禎間華亭陳氏家刊本。
(明)陳繼儒撰,《陳眉公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萬曆四十三年史兆斗刻本影印。
(明)陳繼儒撰,《晚香堂集》,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6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曹于汴撰,《仰節堂集》,(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29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曹學佺撰,《石倉文稿》,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6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湯顯祖撰;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明)黃汝亨撰,《寓林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68―136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天啟四年吳敬吳芝等刻本影印。
(明)黃省曾撰,《五嶽山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4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嘉靖刻本印影印。
(明)焦竑撰;李劍雄點校,《澹園集╱續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明)程嘉燧撰,《松圓偈庵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38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董其昌撰,《容臺集》,台北:國家圖書館,1968,據明刊本影印。
(明)鄭元勳輯,《媚幽閣文娛》,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7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衛泳編輯;沈亞公校,《冰雪攜》,上海:中央書店,1935。
(明)錢希言撰,《松樞十九山》,明萬曆二十八年刊本。
(明)錢謙益撰;(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明)蕭士瑋撰,《南歸日錄》,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0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清光緒刻本影印。
(明)戴澳撰,《杜曲集》,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7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謝肇淛撰,《小草齋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75―176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刻本配鈔本影印。
(明)鍾惺撰;李先耕、崔重慶標校,《隱秀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鍾惺、譚元春編撰,《明詩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38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清鈔本影印。
(明)譚元春撰;陳杏珍標校,《譚元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明)顧起元撰,《嬾真草堂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據明萬曆四十二年刊本影印。
(清)王士禎撰,《漁洋山人文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27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清康熙刻王漁洋遺書本影印。
(清)袁枚撰,《隨園詩話》,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70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清乾隆十四年刻本影印。
(清)黃宗羲編,《明文海》,(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第1453―145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潘耒撰,《遂初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417―14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清康熙刻本影印。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603―160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清光緒二十年黃岡王氏刻本影印。
(清)顧苓撰,《塔影園集》,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續編》文學類第15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二、現代著作
丁福保編,《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
于 民著,《氣化諧和――中國古典審美意識的獨特發展》,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毛文芳著,《晚明閒賞美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new window
王立群著,《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王國維著;陳鴻祥編,《人間詞話注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王進祥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
王 毅著,《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史小軍著,《復古與新變――明代文人心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左東嶺著,《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左東嶺著,《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尹恭弘著,《小品高潮與晚明文化――晚明小品七十三家評述》,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
朱鈞侃、倪紹祥主編,《徐學概論——徐霞客及其遊記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朱劍心選注,《晚明小品選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成復旺著,《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
李文初等著,《中國山水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李澤厚著,《中國美學史》,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何平立著,《崇山理念與中國文化》,濟南:齊魯書社,2001。
宋克夫、韓曉著,《心學與文學論稿――明代嘉靖萬曆時期文學概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余冠英等選注,《唐宋詞選注》,台北:華正書局,1995。
易聞曉著,《公安派的文化闡釋》,濟南:齊魯書社,2003。
吳兆路著,《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吳承學著,《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吳調公、王愷著,《自在、自娛、自新、自懺――晚明文人心態》,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
周作人編;龔鵬程導讀,《明人小品集》,台北:金楓出版公司,1987。
周明初著,《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周 群著,《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夏咸淳著,《情與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夏咸淳著,《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夏咸淳著,《明末奇才——張岱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
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new window
國家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國家圖書館,1978。
章必功著,《中國旅遊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
章尚正著,《中國山水文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陳少棠著,《晚明小品論析》,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
陳水雲著,《中國山水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陳 垣著,《陳援庵先生全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
陳書錄著,《明代詩文的演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陳萬益著,《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
陳寶良著,《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曹淑娟著,《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new window
黃卓越著,《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勞亦安編,《古今遊記叢鈔》,台北:中華書局,1961。
勞思光著,《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3。
喻學才著,《中國旅遊文化傳統》,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
趙伯陶著,《明清小品——個性天趣的顯現》,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錢鍾書著,《管錐編》,台北:書林出版社,1990。
韓經太著,《理學文化與文學思潮》,北京:中華書局,1997。
羅中峰著,《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生活方式之研究》,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1。new window
羅宗陽著,《古代山水記探幽》,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
羅筠筠著,《靈與趣的意境——晚明小品文美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Kurt Koffka著;黎煒譯,《格式塔心理學原理》(“ Pinciple of Gestalt Psychology ”),台北:昭明出版社,2000。


貳、論文

一、期刊論文
毛文芳著,〈閱讀與夢憶——晚明旅遊小品試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3期,2000。new window
李青春著,〈士人與自然——中國古代山水文學價值觀之文化底蘊〉,《文學評論》第3期,1995。
巫仁恕著,〈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2003。new window
周振鶴著,〈徐霞客與明代後期旅行家群體〉,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江陰市人民政府編,《徐霞客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1997。
夏咸淳著,〈明人山水趣尚〉,《學術月刊》第4期,1997。
陳水雲著,〈審美感應與山水文化〉,《湖北大學學報》第21卷1期,1994。
喻學才著,〈袁中郎遊道之研究〉,張國光、黃清泉主編,《晚明文學革新派公安三袁研究》,武漢:華中師大出版社,1987。
喻學才著,〈鍾、譚的山水學理論〉,張國光主編,《竟陵派與晚明文學革新思潮》,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
劉紹瑾著,〈山水文化與中國美學傳統〉,《暨南學報》第20卷3期,1998。
龔鵬程著,〈遊人記遊——論晚明小品遊記〉,《中華學苑》第48期,1996。new window

二、學位論文
張嘉昕著,《明人的旅遊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