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公務人員人事分類與任用制度之演進與分析(1949-2005年)
作者:郭樹英
作者(外文):kuo,Shu-Yi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陽山
徐有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公務人員人事制度人事分類制度任用制度civil servantpersonnel systempersonnel classification systemappointment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
中文摘要
歷史有其演進之脈絡可尋,我國公務人員人事制度亦有其演進軌跡。我國一般行政機關之人事制度,肇建於民國初年,其後逐步成型並漸具規模。自政府遷臺後,我國公務人員人事制度曾歷經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改革是民國43年配合憲法施行,貫徹考試用人原則;第二次改革是民國58年,為求公務人員專才專業,適才適所及同工同酬,政府遂引進國外職位分類制度移植到國內;第三次改革是民國76年,因為簡薦委制度及職位分類制度兩種制度併行所產生之諸多缺失,經主管機關彙整各方建議後,遂決定將以人為中心之簡薦委制度,及以事為中心之職位分類制度予以整合,成為現行之官等職等併立制度。此三階段之改革,均有其階段性的目的,對於促進我國文官制度的現代化,發揮積極作用。
當今世界各國政府機關施政績效之良窳,與其公務人員人事制度完善與否,具有密切之關聯性。揆諸現代世界各國政府,所推動的政府再造以及行政革新工作,都以建立有效率的政府為首要目標。為成為有效率的政府,自必須建立完善的公務人事制度。公務人事制度是管理公務人員辦事的一整套體系完整的制度,內容包括人事分類、考選、任用、俸給、考績、保險、訓練、進修、退休、養老、撫卹等一系列有關之人事管理工作。公務人事制度健全,對於政府機關的運作,必能事半功倍,反之則否。公務人員人事制度之次級系統的人事分類制度與任用制度,係公務人員人事制度中最重要部分,故本論文以公務人員人事制度中之人事分類制度與任用制度二者之演進與分析為研究對象,以中央政府遷臺後之1949年至2005年亦即民國38年至94年此一時期為範圍。藉由法規制度及其他研究途徑作歷史回顧,將我國公務人員人事分類制度與任用制度,依據主要法規詳述其修正沿革及演進方向,釋論關鍵性轉變過程,以期完成我國公務人員人事分類與任用制度演進之系統性、完整性及學術性研究。
本研究為周延起見,並參酌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及日本等國,現行公務人員人事分類及任用制度之現況加以比較分析,以供我國借鏡。最後依據研究結果,並參採訪談所獲取之資料,提出檢討與建議,俾供主管機關作為修法及研議改革人事制度之參考。
關鍵字:公務人員、人事制度、人事分類制度、任用制度
The evolution and analysis of personnel classifica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 within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in Taiwan(1949-2005)
Abstract
History has its way of evolution, so does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in Taiwan.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the executive agencies was established at the early year of the nation was founded. It developed to a more mature and concrete structure as the time went on. After government relocated itself to Taiwan in 1949,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the executive agencies was undertaken three major reforms. The first major reform was an act to harmoniz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in 1954. The key point of this reform was to carry out the principle of appointment by examination. The second reform took place in 1969 for the purposes of professionalizing civil servant; appointing individual at the proper position; and equalizing payment arrangement based on the job contents. To facilitat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reform, government introduced the foreign ranking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to our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the executive agencies. In 1987, the third major reform was needed due to various flaws originated from the dualistic program of bureaucratic hierarchy system and job classification system. After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collected recommendations from all aspects, it decided to combine these two systems. Thus, the modern civil service system has these two pillars coexisted. These three major reforms with its own individual purpose had actively facilitated the modernization of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the executive agencies in Taiwan.
Nowadays, it is critically vital to judge the government efficiency in the world’s perspective to be based on the perfection of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Furthermore, many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have determined the improve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as their top priority when it comes to the government reform. In order to become an energetic government, it is vitally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flawless personnel system. The personnel system is a whole set of program to manage various affairs regarding the career of a civil servant. It includes the personnel classification, examination, appointment, compens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surance, training, further education, retirement, welfare, and pension...etc. The perfection of the personnel system would multiply the efficiency in terms of governmental function; without it, it would be on the contrary side.
The sub-systems of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the executive agencies are the personnel classifica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 that play the essential roles in the whole civil service system. Thus, this dissertation chose to examine the evolu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se two sub-systems. The time frame is bounded from 1949 to 2005. The works relied on the retrospection of regulations and other research approaches regarding the system in the past, discussing and expl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nel classifica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s based on the evolutions of the regulations. Finally, the works are expecting to provide the systematic, completeness, and academic elements in Taiwan’s civil personnel classifica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s.
For the purpose of conducting this research thoroughly, this dissertation also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present personnel classifica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s in nations like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France, Germany and Japan. The concrete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 originated from this dissertation will be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along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interviews that conducted in the course of the writing. Finally, the study would like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paper to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that intend to reform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the executive agencies in Taiwan.
Key words: civil servant, personnel system, personne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ppointment system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一、書籍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撰委員會,《臨時政府公報》,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精裝三冊,1968年。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編,《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及中共公務人員訓練制度暨法規彙編》,台北: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印,1999年。
江大樹,《國家發展與文官政策》,台北:憬藝企業有限公司,1997年。
江岷欽、劉坤億,《企業型政府》,台北:智勝文化,1999年。
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主編,《中華民國銓敘制度》上、下冊,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
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主編,《建國八十年之考銓制度》台北:考試院印,1992年。
考試院編,《二十一世紀文官體制發展國際會議實錄》,台北:考試院印,2003年。
考試院編,《中華民國九十年考試院統計提要》,台北:考試院印,2002年。
考試院編,《考試院大事記》,台北:考試院印,2002年。
考試院編,《考試院施政編年錄》上、中、下冊,台北:考試院印,1945年。
考試院編,《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彙編(四)》,台北:考試院印,2002年。
考試院編,《考銓法規彙編》,台北:考試院印,1999年。
考試院編,《考銓報告書》,台北:考試院印,2003年。
考試院編,《考銓詞彙》,台北:考試院印,2000年。
考試院編,《考銓精選輯第一輯》,台北:考試院印,1999年。
考試院編,《建國九十年之考銓制度》,台北:考試院印,2002年。
考試院編,《當前文官體制重要問題之探討會議實錄》,台北:考試院印,2001年。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編,《中日兩國文官制度之重點比較》,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印,1993年。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編,《各國行政改革之動向》,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印,2002年。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編,《歐美各國公務員制度概要-美英德法之現狀》,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印,2002年。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譯(編),《世界各國重要國家暨我國大陸地區人事制度一覽表》,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印,1995年。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編著,《行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9年。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new window
吳瓊恩,《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李飛鵬,《現行人事法規沿革及釋例》,台北:作者自印,1979年。
李華民,《各國人事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李華民,《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周世輔、周陽山著,《中山思想新詮-民權主義與中華民國憲法》,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林水波主編,《組織理論》,台北:智勝文化,1999年。
林明鏘,《公務員法研究(一)》,台北:學林文化,2000年。new window
林紀東,《行政法》,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
邱創煥,《文官制度論叢》,台北:中華民國國家發展策進會,1993年。
侯暢,《中國考銓制度》,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3年。
孫本初,《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2001年。
徐有守,《公務職位分類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正中書局,1979年。
徐有守,《考試權的危機》,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徐有守,《考銓制度》,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徐有守,《考銓新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徐有守,《我國當今人事制度析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翁岳生,《行政法》上、下冊,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國民政府文官處公報室編,《國民政府公報》,國民政府文官處印鑄局出版,1946年7月1日至1947年6月。
國民政府秘書處編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公報》,國民政府文官處印鑄局出版,第1冊(1925年7月1日)至第222冊(1948年5月19日)。
張金鑑,《人事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張金鑑,《中國吏治制度史概要》,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張家洋,《行政法》,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張潤書,《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許南雄,《人事行政學》,台北:商鼎文化,1997年。
許南雄,《各國人事制度》,台北:商鼎文化,1999年。
許南雄,《考銓制度概論》,台北:商鼎文化,1997年。
許濱松,《人事行政》,台北:華視文化,1989年。
許濱松,《各國人事制度》,台北:華視文化,1993年。
陳炳生,《新人事制度析論》,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
陳德禹,《行政管理》,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傅肅良,《各國人事制度》,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
傅肅良,《考銓制度》,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
彭錦鵬主編,《文官體制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6年。
黃廷合,呂日新,《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全華出版社,2002年。
黃臺生,《公共管理:英國文官體制的再造》,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new window
楊百揆,《西方文官系統》,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楊樹藩,《中國文官制度史》,國立編譯館主編,1982年。
管歐,《行政法精義》,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銓敘部主編,《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一輯至第十六輯》,台北:睿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10月至2002年7月。
銓敘部主編,《銓敘行政報告書》,台北:銓敘部印,1994年。
銓敘部編,《中華民國九十一年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印,2003年。
銓敘部編,《公務人員任用狀況之研究分析》,台北:銓敘部印,2002年。
銓敘部編,《銓敘法規釋例彙編》,台北:銓敘部印,2002年。
銓敘部編,《銓敘部行事紀要》第一輯至第十七輯,台北:銓敘部印,2003年。
銓敘部編譯,《各國人事法制叢書第一至第五輯》,台北:銓敘部印,1989年7月-1996年6月。
蔡良文,《人事行政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盧瑞鍾,《中國政治思想史分論(一)人性論、天命論與義利之辨》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
蕭全政,《重建文官體制》,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
錢端升,《民國政制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年。
羅志淵,《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正中書局,1977年。
二、論文及期刊
丘昌泰,<重建全民導向的文官體制-『政府改造』運動的啟示>,《公訓報導》,第69期,1996年。
丘昌泰,<管制影響分析-活化文官體系>,《公務人員月刊》,第83期,2003年5月。
朱雲漢、江大樹,<論考試院組織與職權之調整>,《國家政策雙週刊》,第29期,1992年3月。
江明修等,<考試院定位與組織功能之省思和展望>,《公務人員月刊》,第四期,1996年10月。
吳泰成,《我國公務職位分類制度檢討與改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吳基安,《我國公務人員職務列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林志忠,《我國公務人員任用制度之研究─政府再造之觀點》,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清江、李光雄撰,<英國文官體制,考選培訓制度之改革>(上)(下),《人事行政季刊》,1999年。
邱華君,<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發展>,《考銓季刊》,第3期,1995年。new window
施能傑,<人事政策改革是行政改革的核心>,《人事月刊》,第21卷第3期,1995年9月。
施能傑,<政府人事政策改革的思考架構及當務之急>,《人事月刊》,第20卷第4期,1995年4月。
高永光,<考試權獨立行使之研究>,《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彙編(四)》,2002年。
高永光,<台灣地方派系研究中訪談法的運用>,臺灣研究的基礎與前沿學術研討會,2005年7月。

徐有守,<人事制度的內容與模型>,《考銓季刊》,第4期,1995年10月。new window
徐有守,<公務人事制度的行政意義與政治意義>,《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三輯,1988年6月。
徐有守,<銓敘之意義與價值>,《公務人員月刊》,第85期,2003年7月。
陳德禹,<當前人力資源的新政策取向>,《公務人員月刊》,第72期,2002年6月。
陳春生,<孫中山的文官制度理論>,《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四輯,1989年6月。
許南雄,<各國人事主管機關體制之比較>,《思與言雜誌》,第26卷第5期,1989年1月。new window
許南雄,<各國人事制度的發展趨向>,《公共行政學報》,第5 期,1989年12月。new window
許南雄,<我國人事行政機關體制之改進途徑>,《中國行政評論》,第1卷第1期,1991年12月。new window
許南雄,<我國人事行政機關體制之研究>,《行政學報》,第18期,1986年6月。new window
郭樹英,《我國現行特別人事制度之研究-以司法官與警察人員人事制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天生,《我國海關人事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1971年。
陳庚金,《我國現行公務人員任用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年。
曾介宏,<行政機關臨時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再造之釐探>,《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14輯,2000年。
劉昊洲,《我國當前公立大專教師任用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鄭安國,《我國人事行政改革過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謝惠琴,《我國新人事制度制定過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顏良恭,《臺灣省屬行庫人事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顏秋來,《我國高級文官甄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顏秋來,<論公務人員任用法之修正>,《公務人員月刊》,第69期,2002年3月。
關中,<考試院在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角色與任務>,《公務人員月刊》,第4期,1996年。
關中,<跨世紀國家發展中考試院的角色與功能>,《考銓季刊》,第11期,1997年。new window
貳、英文部分
Berbach, Joel D., Robert D. Putnam, & Bert A. Rockman , Bureaucrats and Politicia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Brberis, P., The Civil Service in an Era of Change ,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Dessler, 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94.
Elliott, Robert H. ,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A Values Perspective , Virginia: 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85.
Fry, G. K., Reforming the Civil Servic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3.
Fry, Geoffrey K., Policy and management in the British Civil Service,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5.
Garrett, J., Managing the Civil Service, London: Heinemann, 1980.
Harris, D. M. & De Simone, R. 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exas: The Dryden Press, 1994.
Harzing, A. W. & Ruysseveldt, J. V.,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London, Sage, 1995.
Henry, Nicholas.,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Affair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Sixth ed.,1995.
Hughes, O. E., Public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2nd . ed., London: Mac Millan Press, 1998.
Klingner, D. E.,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1998.
Kobrak, Peter,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Public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3.
Lee, Yong S.,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and Constitutional Values, Westport, CT: Quorum Books,1992.
參、日文部分
日本人事院編,《平成七年公務員白書》,日本:人事院,平成七年(1995)。
日本人事院編,《平成八年公務員白書》,日本:人事院,平成八年(1996)。
日本人事院編,《平成九年公務員白書》,日本:人事院,平成九年(1997)。
日本人事院編,《平成十年公務員白書》,日本:人事院,平成十年(1998)。
日本人事院編,《平成十一年公務員白書》,日本:人事院,平成十一年(1999)。
日本人事院編,《平成十二年公務員白書》,日本:人事院,平成十二年(2000)。
日本人事院編,《平成十三年公務員白書》,日本:人事院,平成十三年(2001)。
日本人事院編,《平成十四年公務員白書》,日本:人事院,平成十四年(2002)。
日本人事院編,《平成十五年公務員白書》,日本:人事院,平成十五年(2003)。
肆、網站部分
http://www.cabinetoffice.gov.uk 英國政府內閣事務部
http://www.opm.gov 美國政府人事管理局
http://www.fonction-publique.gouv.fr 法國政府人事主管機關
http://www.bundestag.de 德國政府聯邦人事委員會
http://www.jinji.go.jp 日本政府人事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