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禧《左傳經世鈔》研究
作者:陽平南
作者(外文):Yang Ping-Na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張高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註作箋註研究者春秋類書評點切入點魏禧左傳經世鈔左傳經世易堂左傳會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8
論 文 提 要
本論文研究魏禧(1624-1680)《左傳經世鈔》,這部書今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凡二十三卷,443頁。魏禧處於易代之際,明亡後隱居江西翠微,以二十年歲月,深入《左傳》研究,成《左傳經世》一書,自許為「二千餘年所僅有」;然而此書列為清廷禁燬書目,久不能傳,故未見學者研究,幸賴《續修四庫》之纂修,吾人得見其書面貌。歷代以「經世」二字繫於《左傳》者,魏禧為其首,此書唯其一。魏禧鈔選《左傳》史事精要事跡,輯為358則。除了《左傳經世鈔》,魏禧〈自敘〉謂其「評註之餘」,尚有據《左傳》史事所寫的多篇史論,課諸生之〈雜問〉以及左氏〈兵謀〉、〈兵法〉等,相關諸作今收於《魏叔子文集》中,亦列入本論文主要研討對象。
全文共分五大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為導論。說明問題意識之形成,對「經世」義界及史學經世先作闡說,並探究《左傳經世鈔》的經世與權變觀點,資料取材與研究現況、研究之範圍與方法。
第二部分(第一章)為知人論世的研究,就明清之際易堂士風與學風作背景之描繪。讀古人書,當先論世逆志,本文視魏禧為一位史學研究者,史學研究者是歷史認識活動的主體,因此史學研究者的思想和意識,或者其立場和目的,不僅關係到歷史認識的內容和角度,也關係到歷史認識的結果,從而影響到史學功能的實際發揮。故有必要對其生平、交游及明清易代帶給士人衝擊等文化氛圍、學術風尚和學術環境,先做了解和分析,才能解答魏禧何以會取「史之太宗」《左傳》為對象,進行其經世的關懷。
第三部分(第二章至第六章),進入以《左傳經世鈔》為核心的論述。再區分為三:
其一、先作《左傳經世鈔》外緣的研究,探究其卷數、版本,介紹其成書始末及編纂情形,主要藉由該書敘、跋、凡例引入,析其著作緣由、編纂情形、教授概況、鈔選原則、批注評點等,並對該書典籍之歸類作考察,將全書358則史評內容綜述概說外,並舉人事褒貶若干事例說明魏禧史評觀點。
其二、整理《左傳經世鈔》的評家,分為兩類,一是魏禧所徵引歷代評家;一為當代評家,他們都是圍繞在魏禧身旁的人物,包括易堂九子、魏禧友朋和子侄門人等,這類評點文字是構成該書評點的大宗,也可以說他們是完成《左傳經世鈔》的共同參與者,這些人物也可反映出明亡以後魏禧的生命情調與生活狀態。
其三、探論《左傳經世鈔》所欲傳遞的經世關懷訊息究竟有哪些內涵?論文將結合《左傳經世鈔》和《文集》中與《左傳》相關的作品共同探討,並從魏禧〈自敘〉揭示之「所貴」者作切入點,因其書名謂之「鈔」,其鈔選內容哪些是魏禧認為可以「經世」者?將分別在第四至第六章,從人材之造就、治道與治法、戰爭與兵謀兵法三大項目,舉《經世鈔》相關各篇之評註內容作條分縷析地詳細闡述,彰明魏禧的經世觀點與經世關懷。
第四部份(第七章)是《左傳經世鈔》的評價和影響:包括魏禧友朋對《左傳經世鈔》的評價,評論魏禧〈自敘〉所云《經世鈔》內容所略的兩部份,以及無評註的選篇。又,日本學者竹添光鴻的《左傳會箋》多引用此書評註作箋註,本論文將檢視其影響該書之狀況。
第五部份(第八章)為結論。旨在綜合以上各部分做總結。
魏禧這本經世之志的著作,是明清注重實學的產物,易代之後,時移事變,此書的命運也因魏禧不降故志的不願仕清,被禁燬而湮沒數百年,但卻傳至日本,為學者竹添光鴻《左傳會箋》大量徵引入其書中,世人但知有《會箋》,不知有《經世鈔》,兩書之命運如此,令人感嘆。
筆者研究《左傳》多年,捧讀這本亂世的經世書之餘,對魏禧及易堂諸子為時人所傾倒之情形也感到驚異,其人其書或許已為人所淡忘,筆者作此論文,期盼能填補明清研究《春秋左氏傳》所失落之一角,或者魏禧以史經世的觀點,能讓今人後人從中獲得啟示和借鑑。又因其卷帙浩繁,尚多有可論說者,筆者不敏,論文中謬誤瑕疵與未盡言者猶多,尚祈博雅方家指正,裨補闕漏。
關鍵字:魏禧 左傳經世鈔 左傳 經世 易堂 左傳會箋
【參考文獻舉要】
【說明】
一、參考文獻依圖書、單篇論文、博碩士論文排序。
二、圖書部份,第一部分區分為「魏禧及與其交游者著作」,與上述人物相關之「方志、年譜、傳記」兩類;第二部分區分為「春秋、左傳、經學」,「史學」,「兵學」三類,不屬於上述者,一律列入其他專著。單篇論文,區分為「易堂相關人物」及「春秋、左傳」類,除此皆列入其他。
三、圖書部份依朝代為主,再依能搜羅到的版本年代為輔,作為排序依據。
四、圖書類初版不註明,再版以上則加以註明,時間則均換算為西元年份。
五、單篇論文、博碩士論文皆依時間排序。
【圖書】
第一部分
◎魏禧及與其交游者著作
清.魏 禧《左傳經世鈔》,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20冊
清.魏 禧《魏叔子文集外篇》《魏叔子日錄》《魏叔子詩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08.1409冊
明.魏 禧《魏叔子文集清初刊》(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12月
清.魏 禧《魏叔子文集(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清.李騰蛟《半廬文稿》,《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124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清.林時益輯《寧都三魏全集》,《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4.5.6冊,北京: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1997年6月
清.彭士望《恥躬堂文鈔》,《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52冊,北京: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1997年6月
清.邱維屏《邱邦士文集》,《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52冊,北京: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1997年6月
清.謝文洊《謝程山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別集類209冊,北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臺南縣: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6月
清.梁 份《懷葛堂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別集類236冊,北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臺南縣: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6月
清.彭 任《草亭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別集類236冊,北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臺南縣: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6月
清.曾 燦《六松堂集》,《四庫全書未收書輯刊》七輯第25冊,北京: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2000年
清.魏際瑞、魏禧、魏禮撰,邱維屏輯《易義選參二卷》,《四庫全書未收書輯刊》第參輯第一冊,北京: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2000年
清.楊文彩《楊子書繹》,《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書類)第55冊。臺南縣: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6月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臺北:樂天出版社, 1973年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稿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3年

◎方志、年譜、傳記
清.鄭昌齡等修纂《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輯.道光寧都直隸州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5月
《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輯.同治贛州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5月

清.張 穆編《顧亭林先生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臺一版
溫聚民《明魏叔子先生禧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7月
湯 中編著《清梁質人先生份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5月
任道斌編著《方以智年譜》,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6月
羅 熾《方以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君燦《方以智》,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8月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增訂版,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10月北京二刷
謝國楨編《黃梨洲(宗羲)年譜》,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影印本,臺北縣:文海,1972年
張西堂《王船山(夫之)年譜》,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影印本,臺北縣:文海,1972年
唐 鑑撰輯《清學案小識》,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7年4月三版
李 桓編《國朝耆獻類徵初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6年
趙爾巽.柯劭忞編纂《清史稿(標點校勘)》,臺北:洪氏,1981年
趙爾巽《清史稿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
國史編《清史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
施隆民《朱彝尊年譜及文學理論》,臺北:書銘公司,1981年7月
周駿富輯《清儒學案小傳》(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
周駿富輯《明遺民錄》(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
楊向奎《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6月
美A.W.恆慕義主編《清代名人傳略》,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
謝正光編著《明遺民傳記資料索引》,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年12月
潘富恩.徐餘慶《呂祖謙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二刷
第二部分
◎春秋、左傳、經學
晉.杜 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
晉.杜 預注《春秋經傳集解》,臺北:新興書局,1990年8月
宋.劉 敞《春秋權衡》,《通志堂經解》19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劉 敞《春秋劉氏傳》,《通志堂經解》19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劉 敞《春秋意林》,《通志堂經解》19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趙鵬飛《春秋經筌》,《通志堂經解》20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陳傅良《春秋後傳》,《通志堂經解》21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呂祖謙《春秋集解》,《通志堂經解》21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呂祖謙《左氏傳說》,《通志堂經解》22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張 洽《春秋集注》,《通志堂經解》23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家鉉翁《春秋詳說》,《通志堂經解》24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呂祖謙《足本東萊左氏博議》,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2月再版
宋.胡安國《春秋胡傳》,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4月
元.李 廉《春秋諸傳會通》,《通志堂經解》26冊,臺北縣:漢京出版社
元.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吳 澄《春秋纂言》,《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姜 寶《春秋事義全考》,《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6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邵 寶《左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明.魏 校《春秋經世》,《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明.季 本《春秋私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明.陸 粲《左氏春秋鐫》,《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9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明.傅 遜《春秋左傳註解辨誤》,《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9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明.凌稚隆《春秋左傳註評測義》,《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26.12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明.姜希轍《左傳統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31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明.穆文熙《春秋左傳評苑》,《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163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明.陸 粲《左傳附注》,《欽定四庫全書》經部161冊
明.傅 遜《春秋左傳屬事》,《欽定四庫全書》經部163冊
明.王道焜.趙如源同編《左傳杜林合注》,《欽定四庫全書》經部171冊
明.王 樵《春秋輯傳》,《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6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清.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9月
清.方 苞口授.王兆符傳述《左傳義法》,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1月
清.王崑繩《左傳評》,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8月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12月
清.吳闓生評注《左傳微》,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0年3月臺一版
清.馬 驌著.徐連城校點《左傳事緯》,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6月
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9月二刷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6月
清.李文淵《左傳評》,《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45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清.鍾文烝《春秋穀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7月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湖北七刷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北京一刷

劉伯驥《春秋會盟政治》,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2年3月
張其淦《左傳禮說》,臺北:力行書局,1970年
洪鈞培《春秋國際公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2月
石光霽《春秋書法鉤元》,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10月
薛虞畿《春秋別典》,臺北:老古出版社,1978年4月
戴君仁《春秋辨例》,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年12月再版
韓席籌編註《左傳分國集注》,臺北:華世出版社,1978年12月二刷
〔日〕重澤俊郎編《左傳人名地名索引》,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7月三版
林琴南選《左傳擷華》,高雄:復文書局,1981年10月
張高評《左傳導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
洪順隆編著《左傳論評選析新編》,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10月
高葆光《左傳文藝新論》,臺中:私立東海大學出版,1983年8月四版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二刷
傅隸樸《春秋三傳比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5月
章太炎《春秋左傳讀》、《春秋左傳讀敘錄》,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4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會注》,高雄:復文出版社,1986年8月
張端穗《左傳思想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年1月
葉政欣《春秋左氏傳杜注釋例》,臺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66年5月
葉政欣《杜預及其春秋左氏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10月
張高評《左傳之文學價值》,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
程發軔《春秋要領》,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4月
〔日〕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臺北:廣文書局,1990年7月再版
程發軔編著《春秋人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12月
沈玉成譯《左傳譯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9月四刷
程元敏《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8月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臺一版七刷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日〕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1993年5月
張高評《左傳之文韜》,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4年10月
張高評《左傳之武略》,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4年10月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4月
〔日〕安井小太郎等著,連清吉.林慶彰合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6年10月
蔣伯潛.蔣祖怡《經與經學》,上海:上海書店,1997年5月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劉師培《讀左劄記》、《左盦集》(收於《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二刷
劉正浩《左海鉤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11月
周予同《中國經學史講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5月二刷
章權才《宋明經學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劉麗文《春秋的回聲.《左傳》的文化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1月
趙生群《〈春秋〉經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吳智雄《穀梁傳思想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6月new window
簡宗梧、周何編輯《左傳、春秋公羊、春秋穀梁、春秋總義論著目錄》,臺北:洪葉文化,2000年6月
吳雁南《清代經學史通論》,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二刷
陳蘇鎮《漢代政治與春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3月
方朝暉編著《春秋左傳人物譜》(上、下),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8月
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陽平南《左傳敘戰的資鑑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1月new window
姚曼波《春秋考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戴 維《春秋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龔留柱《春秋弦歌──《左傳》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史學
周.左丘明撰.吳.韋 昭注《國語》,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12月
漢.司馬遷〔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書局,1972年再版
漢.班 固.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1月八版
晉.陳 壽.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6月八版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9月八版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6月
後晉.劉 昫等《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1月三版
宋.范 曄.唐.李 賢等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3月七版
宋.歐陽修.宋 祁《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10月八版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6月六版
元.托 托等《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6月八版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9月

陸懋德《史學方法大綱》,獨立出版社,1945年(《民國叢書》第三編61冊)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年11月臺九版
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8月new window
翦伯贊《史料與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9月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
王爾敏《史學方法》,臺北:東華書局,1986年11月四版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8年6月六刷
沈剛伯《史學與世變》,臺北:水牛出版社,1989年9月new window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2月十五刷
吳懷祺《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8月
杜維運《憂患與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new window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11月
〔英〕柯林烏著,陳明福譯《歷史的理念》,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4月
瞿林東《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6月
王樹民《中國史學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9月
吳懷祺主編《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2月
曾凡英《史家龜鑒──《史通》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王旭東《史學理論與方法》,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二刷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周少川《元代史學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0月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7月new window
田昌五《國學舉要》(史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孟 森《明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二刷
錢茂偉《明代史學的歷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10月
張顯清.林金樹《明代政治史》(上、下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白壽彝《史學遺產六講》,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
吳懷祺《易學與史學》,北京:中國書社,2004年3月
劉志琴《晚明史論──重新認識末世衰變》,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6月
童書業《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二刷
瞿林東《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康 樂.彭明輝主編《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4月
〔德〕約恩.呂森著,綦甲福.來 炯譯《歷史思考的新途徑》,上海:上海世紀,2005年10月

◎兵學
春秋.孫 武撰,三國.曹 操等注《十一家注孫子》,臺北:里仁書局,71(1982)年10月
春秋.孫 武撰.三國.曹 操等注《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3月
明.陳禹謨輯《左氏兵略》,臺北:武學書局,(不註出版年月)
明.茅元儀輯《武備志》,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年5月
明.陳禹謨《左氏兵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兵家類)32.33冊, 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明.曾 益《左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兵家類)34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明.宋徵璧《左氏兵法測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兵家類)34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清.李元春輯《左氏兵法》(《正統謀略學彙編》第14冊),臺北:老古出版社,1978年8月
清.胡林翼著.劉瑞符評釋《讀史兵略評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70(1981)年2月
黃浩然《中國古代兵學思想》,高雄:黃埔出版社,1959年5月
王雲五主編《宋刊本武經七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6月臺四版
劉申寧編《中國兵書總目》,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
劉 展主編《中國古代軍制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6月
柴宇球主編《謀略庫》,臺北:書泉出版社,1993年1月
柴宇球主編《謀略論》,臺北:書泉出版社,1993年3月
陳恩林《中國春秋戰國軍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高 銳《中國上古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
趙國華《中國兵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其他專著
南齊.劉勰原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5月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宋.真德秀《文章正宗》,《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5.13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明.陳子龍等編《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3月二刷
清.王 源《居業堂文集》(《叢書集成初編》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朱彝尊張廣慶等點校《經義考》,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1998年4月
清.尚 鎔《聚星札記》(《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施閏章《施愚山集》(四冊),合肥:黃山書社,1992-1993年
清.顧炎武周蘇平.陳國慶點注《日知錄》,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7年11月

胡秋原《復社及其人物》,臺北:學術出版社,1968年8月
杜維運《學術與世變》,臺北:環宇出版社,1970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10月臺一版
黃俊傑《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問學出版社,1977年9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2月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1991年11月17版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2月
朱義祿《從聖賢人格到全面發展──中國理想人格探討》,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發行,1992年6月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81(1992)年12月new window
許懷林《江西史稿》,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5月
李才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
陳鼓應.辛冠潔.葛榮晉主編《明清實學簡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9月
葛榮晉主編《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劉乃和主編《歷史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方祖猷.滕 復主編《論浙東學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2月
朱義祿《逝去的啟蒙──明清之際啟蒙學者的文化心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88-1992年),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5年6月
楊鑫輝.李才棟主編《江西古代教育家評傳》,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劉 翔《中國傳統價值觀詮釋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2月
何懷宏《世襲社會及其解體──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4月
方祖猷《清初浙東學派論叢》,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7月
王錦貴《中國歷史文獻目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王錦貴《中國紀傳體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朱敬武《章學誠的歷史文化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6年10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4月五刷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10月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
陳伯海主編《中國近四百年中國文學思潮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10月
楊布生.彭定國《書院文化》,臺北縣:雲龍出版社,1997年12月
楊燕起.高國抗主編《中國歷史文獻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12月二刷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7(1998)年四版new window
〔美〕戴衛.赫爾曼主編,馬海良譯《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二刷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1月new window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王運熙等主編《清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1月
孫廣德《明清政治思想論集》(上.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9年5月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6月
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0月
左東齡《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4月
尚學鋒.過常寶.郭英德《中國古典文學接受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鄭鶴聲.鄭鶴春《中國文獻學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
洪漢鼎《理解的真理──解讀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Robert K.Yin《Case Study Research》(《個案研究法》)尚榮安譯,臺北:弘智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2月
洪漢鼎主編《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5月
木 齋.張愛東.郭淑雲《中國古代詩人的仕隱情結》,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年6月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new window
周積明《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10月
趙 園《易堂尋蹤──關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3月
韓 震.孟鳴岐《歷史.理解.意義──歷史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
李建盛《理解事件與文本意義──文學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93-1997年),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4月
張高評《黃梨州及其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5月二刷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二刷
鄒雲湖《中國選本批評》,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7月
王俊義《清代學術探研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8月
錢 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
馮天瑜.黃長義《晚清經世實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章培恆.王靖宇主編《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二刷
潘德榮《文字.詮釋.傳統──中國詮釋傳統的現代轉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10月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月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1月北京二刷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
陳祖武主編《明清浙東學術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11月北京二刷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劉家和《史學、經學與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對於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5年1月
樊樹志《晚明史》(上.下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三刷
李清良《中國闡釋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二刷
程 潮《儒家內聖外王之道通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8月北京一刷new window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單篇論文】
◎易堂相關人物
蔡愛仁〈寧都易堂魏叔子論詩〉,《暢流》,民67(1978)年5月
蔡愛仁〈述寧都易堂九子〉,《江西文獻》,民67(1978)年7月
蔡愛仁〈寧都易堂九子述略〉,《華學月刊84期》,民67(1978)年12月
林保淳〈魏禧論作者與作品的關係〉,(《古典文學》(四)學生書局),民71(1982)年12月
冒懷辛〈方以智、易堂九子與理學〉,《中國史研究》,1987年第4期
孟繁舉〈清初古文三大家(上、下)〉,《書和人》,民77(1988)年1月、2月
孟繁舉〈易堂九子行誼學述〉,《蘭女學報》,民77(1988)年4月
姚品文〈談新發現的清抄本《魏叔子文鈔》〉,《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1
黃明娣〈略論魏禧軍事著作中的哲學思想〉,《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5
鄒自振〈論清初散文大家侯方域〉,《中州學刊》,第6期(總120期),2000年11月
熊申英.朱昌徹〈魏禧之為〉,《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
黃明娣.朱昌徹〈魏禧社會啟蒙思想初探〉,《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趙 明〈魏禧與《兵跡》〉,《南方文物》,2001年1
秦 良〈彭士望的文論和散文批評〉,《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2卷第5期,2001年10月
秦 良〈論彭士望的散文〉,《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2年8月
王檢生〈易堂九子與清初文稿〉,《南方文物》,2003年第1期
黃明娣〈魏禧倫理思想初探〉,《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鐘俊昆.劉信波〈魏禧文藝美學思想初探〉,《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10期
周建華〈易堂九子的思想內核是宋明理學〉,《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周建華.曾光敏〈客家和客家人對理學的特殊貢獻〉,《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鐵 晶.王其亨〈梁質人小傳〉,《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第6卷第2期,2005年6月
戴 峰〈論唐甄的散文藝術〉,《廣西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2005年7月
程碧英〈論唐甄的為學觀〉,《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3期,2005年5月
郭春林〈魏禧的雜記文評述〉,《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6卷第2期,2005年4月
蕭烽〈斷腸碎肝的哀悼曲〉──魏禧〈祭伯兄文〉賞析
李聯〈魏禧卒年及字號考〉,《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3卷第2期,2006年6月
支金平〈深諳韜略的學者魏禧〉,《文史天地》,2006年第6期
杜華平〈論魏禧與賀貽孫的「若不相知」〉,《江漢論壇》,2006年第8期

◎春秋、左傳
李一遂〈《左氏春秋》著錄書目研究〉,《書目季刊》25卷第3期,民80(1991)年12月
張素卿〈章沖《春秋左氏傳事類始末》述略──《左傳》學的考察〉,《國家圖書館館刊》,民85(1996)年6月new window
張高評〈《春秋》經傳研究選題舉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6月(第2期)
張師高評〈《春秋》經傳研究之未來展望〉,《文與哲》孔仲溫教授紀念專號,第三期,頁65-88,2003年12月
林慶彰〈竹添光鴻《左傳會箋》的解經方法〉,收於張寶三.楊儒賓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頁47-70)
夏維新〈從《左傳》看「禮」在春秋時期的社會價值〉,《伊犁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5年3月
張 強〈司馬遷與《春秋》學之關係〉,《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黃覺弘〈劉知幾論《左傳》〉,《江漢大學學報》,第24卷第2期,2005年4月
黃覺弘〈論東漢《左傳》地位之變遷〉,《江南大學學報》,第3卷第3期,2005年6月
黃覺弘〈劉歆爭立《左傳》始末略論〉,《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葛煥禮〈論啖助、趙匡和陸淳《春秋》學的學術轉型意義〉,《文史哲》,2005年第5期(總290期)
趙伯雄〈朱熹《春秋》學考述〉,《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
張師高評〈臺灣近五十年來《春秋》經傳研究綜述〉(上),《漢學研究通訊》23卷第3期(總91期),頁1-18,2004年8月
張師高評〈臺灣近五十年來《春秋》經傳研究綜述〉(下),《漢學研究通訊》23卷第4期(總92期),頁1-10,2004年11月
吳秉坤〈事與義之間──《左傳》與《春秋》之間的張力〉,《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6卷第4期,2006年8月
孫赫男〈掇其精粹,訂補申說──《左傳會箋》影響《春秋左傳注》的幾種方式〉,《學習與探索》,2005年第3期(總158期)
孫赫男〈《左傳會箋》文字訓詁論略〉,《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4卷第2期,2006年3月
孫赫男〈再論《左傳會箋》影響《春秋左傳注》的幾種方式〉,《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第2期(總163期)

◎其他
王爾敏〈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1984年
張 灝〈宋明以來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1984年
張 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民73(1984)年4月
李澤厚〈經世觀念隨筆〉(《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縣:漢京文化公司,民76(1987)年2月
詹海雲〈清初實學思潮〉(《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所編,民78(1989)年11月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運用〉,《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7月
姜廣輝〈「實學」考辨〉,《國故新知: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詮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
鄭吉雄〈論章學誠的「道」與經世思想〉,《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6月new window
林慶彰〈「實學」概念的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3年4new window
嚴恩萱〈贛南儒學文化史概述〉《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3期
李穎科〈孔子與經世致用之學的起源〉,《西北大學學報》,第25卷(總89期),1995年第4期
葛志毅〈經世致用傳統對中國古代史學發展的誤導〉,《北方論叢》(總135期),1996年第1期
陳 東〈馬驌史學試評〉,《齊魯學刊》,1996年第4期
郭英德〈向後倒退的革新──論明末清初的求實文學觀念〉,《湖北大學學報》,1996年第6期
胡迎建〈清初江西三大學派岐同述略〉,《江西社會科學》,1996年第12期
張玉璞〈縱橫上下,出入馳驟──論蘇洵的散文藝術〉,《棗莊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
商慶夫.陳 虎〈馬驌與清代的史學和考據學〉,《東岳論叢》,1997年第3期
黃長義〈略論晚明經世思潮的興起〉,《江漢論壇》,1997年第6期
李焯然〈論儒家的經世精神〉,(杜維明主編《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頁465-490,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7月
吳偉逸〈東林黨爭與晚明清流士大夫的歷史命運〉,《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第16卷第4期,1997年11月
陳國燦〈南宋浙東事功學派學術思想淵源探析〉,《孔子研究》,1998年第2期
高克勤〈蘇洵的「長議論」與「好權術」〉,《蘇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區志堅〈從明人編著經世文編略探明代經世思想的涵義〉,《中國文化研究》(總23期),1999年春之卷
曹 濤〈對贛文化的回顧與期盼〉,《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2期,2000年4月
董恩林〈歷史編纂學論綱〉,《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39卷第4期,2000年7月
鄧鴻光〈對史學批評性質與作用的再思考〉,《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39卷第4期,2000年7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研究的新視野:儒家詮釋學芻議〉,《臺大文史哲學報》53期,2000年11月new window
陳志雲〈科舉制度與兩宋贛文化〉,《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1年2月
陽平南〈《史記》兵謀初探──以所載兵家和徵引兵法為範圍〉,《「第二屆戰史與戰爭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90(2001)年3月16日
王 傑〈論明清之際的經世實學思潮〉,《文史哲》(總265期),2001年第4期
黃俊傑〈傳統中國歷史思想中的「時間」與「超時間」概念〉,《現代哲學》,2002年1月
張高評〈《史記》敘戰之義法──兼談與《左傳》敘戰之關係〉,《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洪葉文化,2002年3月
熊憲光〈蘇洵與「縱橫」〉,《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8卷第3期,2002年5月
趙 園〈談兵(上、下)──明清之際一種文化現象的分析〉《黃河科技大學學報》,下:第4卷第2期,2002年6月
廉 敏〈明人史論專書敘錄〉,《歷史學》,2002年第9期
黃進興〈「文本」與「真實」的概念──試論德希達對傳統史學的沖擊〉,《新史學》,第13卷3期,2002年9月new window
方志強〈歷史事實──「事實」與「解釋」的互動〉,《新史學》,第13卷第3期,2002年9月new window
姜勝利〈明遺民與清初明史學〉,《安徽大學學報》,第27卷第1期,2003年1月
李紀祥〈中國史學中的兩種「實錄」傳統──「鑒式實錄」與「興式實錄」之理念及其歷史世界〉,《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民92(2003)年12月new window
孔定芳〈清初的經世致用思潮與明遺民的訴求〉,《人文雜志》,2004年第5期
方如金.張敏卿.趙瑤丹〈論南宋浙東事功學派的史學思想〉,《溫州大學學報》,第17卷第6期,2004年12月
孔定芳〈明遺民的身份認同及其符號世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5年第3期
孔定芳〈清初遺民的「雲游」行為及其意蘊〉,《人文雜志》,2005年第3期
黃進興〈閱讀理論與史學理解〉,《新史學》第16卷第2期,2005年6月new window
戴 峰〈清初經世文風的鼓蕩與轉折──以唐甄《潛書》為中心〉,《重慶社會科學》(總127期)2005年第7期
廖肇亨〈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明清之際逃禪遺民精神圖像的衝突與融合〉,《「臺灣與遺民儒學:1644與1895」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5年9月8日
黃俊傑〈論東亞遺民儒學的兩個兩難式〉,《「臺灣與遺民儒學:1644與1895」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5年9月8日new window
謝仁真〈方以智的人性論:至善統善惡──初探遺民心靈的超越途徑〉,《「臺灣與遺民儒學:1644與1895」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5年9月8日
潘朝陽〈從儒家遺民的憂患意識看甲申〔1644〕和乙未〔1895〕兩慘變的儒家憂患型回應〉,《「臺灣與遺民儒學:1644與1895」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5年9月8日
陽平南〈明代《左傳》學兵家類著述初探〉,《經學論叢》第二輯(頁401-452),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3月

【博碩士論文】
林保淳《魏禧的思想與文論》,臺大中文系碩士論文,民69(1980)年
李時銘《馬驌之生平與學術》,政大中文系博士論文,民73(1984)年new window
林煌崇《明末清初之經世學風與史學思想》,政大中文系碩士論文,民80(1991)年
夏健文《南宋永嘉永康學派之經世致用論》,政大中文系碩士論文,民80(1991)年
陳仕桐《魏了翁及其《春秋左傳要義》研究》,北市師範學院應文所碩士論文,民90(2001)年
蕭敏如《東林學派與晚明經世思潮》,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民91(2002)年
戴文和《晚明經世學鉅著《皇明經世文編》及其相關問題研究》,民92(2003)年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