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消寒新詠》研究
作者:謝俐瑩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Ying Hsieh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曾永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消寒新詠》品題文化花譜戲曲表演花雅Xiaohan Xinyongappraisal culturechronicals of flowerstraditional opera performancevulgar and refined ton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0
在清代乾嘉時期的北京劇壇,開始流行著一種對戲曲藝人加以品評的筆記專著。在當時花部和雅部聲腔藝人已開始競先爭勝的劇壇,無疑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些筆記除了展現當時劇壇的盛況之外,並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戲曲史料。在眾多的品題書寫中,《消寒新詠》是極有特色的一本。除了與其他品題書寫相同,他們均從「觀眾」的視角出發,對藝人、對演出、對戲曲表演藝術提出一己之識見,且這群觀眾俱是「文人」。更特別的是,《消寒新詠》以特殊的品題體例,及其對表演藝術深入的分析討論,使得它鶴立於清代眾多的品題書寫之上。
《消寒新詠》在這一波品花專著中,以其別出心裁的品題方式,「以花比色,以鳥比聲,托物賦形,分題合詠」(〈擷芳道人序〉)。花鳥之擬不僅指涉藝人之聲色形貌、身段情態,更兼之對於藝人之性情品格、生平軼事均予以涵括;同時,在品評藝人外在形象、內在人格之餘,更兼之由「外」溯形其「內」──也就是其身為藝人之表演藝術、表演境界,亦均含概在所擬之物的意象內。也就是說,《消寒新詠》一書所採用的批評方式,正是魏晉以來文人常用的意象批評,意象所指涉的意涵往往有言外之意、象外之趣。
就這點上來看,有別於同類型的品題書寫,《消寒新詠》是一部很難得的除了對戲曲藝人形貌色相的興趣之外,專注於戲曲及表演本身的書。作者群顯然是看戲成癡的觀眾,對於人物體認頗有真知灼見。這本書展現了清代乾嘉時期在北京的某一群文人對於劇壇與戲曲藝人的喜好、意見及關注。將之置於戲曲史中觀照,則可發現它處於一個戲曲偏好的轉換時期:由崑曲霸占數百年流行的劇壇,漸漸地被各地方戲曲聲腔所取代,也就是所謂「花雅之爭」;既而聲腔融合、新的多聲腔劇種崛起,京劇因而形成。在這關鍵的時刻,《消寒新詠》記錄了北京都城內的班部、藝人及其演出概況,無疑是為「花雅之爭」的歷史留下一頁精彩的記錄。同時,以作者對雅部崑腔的喜好,也反映出當時文人階層對流行文化的品味與其他階層不同,更趨近帝室宮廷的品味。筆者擬從《消寒新詠》這部品題專書著手,管窺清乾隆時期的劇壇一隅,一方面檢視當時劇壇的演出情況與聲腔發展,一方面藉以探討該書反映的文化現象與審美情趣,同時,由《消寒新詠》對表演藝術與折子戲大量的批評與分析,也足以展現當時的演劇美學。
Since Emperor Qianlong and Jiaqing eras in the Qing dynasty, appraisal comments on traditional opera performers had become so popular among the traditional opera circle in Beijing that they undoubtedly spurred the sprouting competition between performers of hua bu (vulgar) and ya bu (refined) tones in traditional opera theatre troupes then. These comments not only demonstrated the prosperous scenes of traditional opera performances during that time, but also preserved a lot of valuable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later generations. Among numerous appraisal writings, Xiaohan Xinyong (Killing Chill with New Appraisals) is a prominent work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Like other appreciation writings, it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viewpoints of certain spectators who, all being men of letters, contributed their insights on performers, performances, and the art of traditional opera to this work. However, what makes Xiaohan Xinyong excel other appraisal writings are its unique evaluative style and in-depth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performing art of Kun opera.
In Xiaohan Xinyong, the ingenious appraising style that “metonymizes feminine charm to flowers and voices to birds, delineates metonymized objects, and appraises various topics collectively” (preface by Jiefang Daoren) marks its precious value. The analogies of flowers and birds not only refer to the performers’ voices, appearances, figures, and manners, but also portray their characters and anecdotes. In addition, this style contains both their “outer” figurations and “inner” talents, which means that their performing art and artistic states are also included. In other words, the critique approach adopted in Xiaohan Xinyong is that of figurative criticism which had been widely used by literati since Wei and Jin dynasties. Figurative indications almost always involve connotations and delights beyond words and imag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Xiaohan Xinyong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other similar appraisal writings in a rare focus on traditional operas and performances, even though it also shows interests in performers’ appearances and feminine charm. The authors were obviously engrossed spectator fans who had true insight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s. This work displayed a group of literati’s love and opionions of and concerns on performances and performers in Beijing during Qianlong and Jiaqing eras in the Qing dynasty. When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history, this book revealed that the era was a turning point of traditional opera preference: Kun opera, which had been the popular performance genra for hundreds of years, was being gradually replaced by local theatrical tones—which caused the so-called “contention of vulgar and refined tones”—and that Beijing opera, a genre of new multiple tones was arisen. In this critical period, Xiaohan Xinyong documented on the general overviews of theatre troups, performers, and performances in the city of Beijing, which is itself a fabulous record in the history of “contention of vulgar and refined tones”. Moreover, the authors’ preference for ya bu Kun opera reflected the literati’s taste that wa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social statuses and was closer to that of the royals. This dissertation wil start from the appraisal work of Xiaohan Xinyong with a focus on this traditional opera performance phenomenon during the era of Emperor Qianlong, examining the conditions of performances and development of tones, as well as investigating the cultural phenomena and aesthetic interests reflected from this work.
書目
一、古籍專著
[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宋]朱熹集註:《詩集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1年)
[宋]孟元老等著,周峰點校:《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元]夏庭芝:《青樓集》,《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二
[明]魏良輔:《曲律》,傅惜華編:《古典戲曲聲樂論著叢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
[明]王驥德著,陳多、葉長海注釋:《曲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明]潘之恆著,汪效倚輯注:《潘之恆曲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明]馮夢龍:《情史》,《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清]戴璐:《藤陰雜記》,《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3年)
[清]李調元:《劇話》,《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八
[清]焦循:《花部農譚》,《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八
[清]王正祥:《新定十二律京腔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善本戲曲叢刊》據清康熙甲子1684停雲室原刊本影印)
[清]陳森:《品花寶鑑》(臺北市:廣雅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
[清]鐵橋山人等撰、周育德校刊:《消寒新詠》(北京:中國戲曲藝術中心,1986年)
[清]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葉堂編訂:《納書楹曲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清]《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昭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清代史料筆記叢刊)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清代史料筆記叢刊)
[清]李綠園著,欒星校注:《歧路燈》(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二、近人專著
天柱外史氏:《皖優譜》(安徽:安徽省文化局劇目研究室翻印,不著出版年月)
王曉傳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說戲曲史料》(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潘光旦(題為潘光文):《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二版)
戴璐:《藤陰雜記》,《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3年)
臺靜農編:《百種詩話類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曾師永義:《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張次溪:《北平歲時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王家熙、許寅等整理:《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
張庚、蓋叫天等:《戲曲美學論文集》(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6年)
韓幼德:《戲曲表演美學探索》(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汪效倚:《潘之恆曲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趙山林:《歷代詠劇詩歌選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張次溪:《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姚一葦:《欣賞與批評》(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蔡毅:《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布萊希特:《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阿甲:《戲曲表演規律再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孟繁樹:《中國板式變化體戲曲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丁修詢:《笛情夢邊──記張繼青的藝術生活》(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瀋陽:瀋陽出版社,1991年)
李漢飛編:《中國戲曲劇種手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年二刷)
《粟廬曲譜》(臺北:臺灣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重印,1991年)
崑劇傳習所成立七十週年紀念會組委會編:《幽情逸韻落人間──紀念崑劇傳習所成立七十週年》(坊印本,不著出版時地)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張秉戍、張國臣主編:《花鳥詩歌鑒賞辭典》(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2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93年)
章驥、程曙鵬主編:《藝海一粟──汪世瑜談藝錄》(香港:金陵書社出版公司,1993年)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徐凌雲演述,管際安、陸兼之記錄整理:《崑劇表演一得》(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
中國崑劇研究會編:《張繼青表演藝術》(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流沙:《宜黃諸腔源流探》(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年)
胡忌編:《鄭傳鑑及其表演藝術》(南京:鄭傳鑑及其表演藝術編委會,1994年)
陶慕寧:《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年)
孫崇濤、徐宏圖:《中國優伶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5年)
譚帆:《優伶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譚帆:《優伶史•優伶的來源、血緣與分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潘麗珠:《清代中期燕都梨園史料評藝三論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new window
李惠綿:《元明清戲曲搬演論研究──以曲牌體戲曲為範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童道明主編:《戲劇美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丘慧瑩:《乾隆時期戲曲活動研究──兼談花雅消長問題》(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new window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編著:《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
丁汝芹:《清代內廷演戲史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胡忌:《戲史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
傅璇琮等:《中國詩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汪詩珮:《乾嘉時期崑劇藝人在表演藝術上因應之探討》(臺北:學海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卷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陳芳:《乾隆時期北京劇壇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崑劇「傳」字輩》(蘇州:江蘇文史資料輯部出版,2000年)
張在舟:《曖昧的歷程──中國古代同性戀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陳芳:《清代戲曲研究五題》(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new window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研究資料索引》(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new window
龔鵬程:《中國文人階層史論》(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么書儀:《晚清戲曲的變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陳彬編著:《萬里巡行──周志剛、朱曉瑜伉儷的戲曲藝術》(臺北:作者自印,2006年)
岳美緹口述、楊汗如編撰:《臨風度曲•岳美緹──崑劇巾生表演藝術》(臺北:石頭出版社,2006年)
陳芳:《花部與雅部》(臺北:國家出版社,2007年)
期刊
許寄秋:〈從《歧路燈》談乾隆前後戲曲的發展狀況〉,《歧路燈論叢》(河南:中州書畫出版社,1982年)
潘仲甫:〈清乾嘉時期京師秦腔初探〉,《戲曲研究》第十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3年)
周傳家:〈論魏長生〉,《戲曲研究》第二十一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年)
衛世誠:〈清代乾嘉時期京師的秦腔──兼與潘仲甫同志商榷〉,《戲曲研究》第二十一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年)
徐扶明:〈崑劇中時劇初探〉,《藝術百家》1990年1月
流沙:〈徽班進京及徽調在南方的流變〉,《宜黃諸腔源流探──清代戲曲聲腔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年)
流沙:〈魏長生的秦腔與吹腔考〉,《宜黃諸腔源流探──清代戲曲聲腔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年)
龔和德:〈試論徽班進京與京劇形成〉,《亂彈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年3月)
吳新雷:〈揚州崑班曲社考〉,《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1期
吳新雷:〈蘇州崑班考〉,《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4期
吳新雷:〈崑曲劇目發微〉,《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1期
上官濤:〈蔣士銓花雅時期的戲曲創作〉,《藝術百家》2003年1期
王開桃:〈論歧路燈中戲曲伶人的描寫〉,《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3期
趙智旻:〈從歧路燈看花雅之爭〉,《藝術百家》2003年3期
相曉燕:〈花雅之爭中的唐英〉,《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3年4期
曾凡安:〈太平天國治下的伶人與演劇〉,《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5期
滕新才:〈明朝中後期狎妓之風與文學創作〉,《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5期(2003年9月)
胡忌:〈從鉢中蓮傳奇看花雅同本的演出〉,《戲劇藝術》2004年1期
張扶直:〈花雅之爭與境生於象外〉,《文史知識》2004年1期
范麗敏:〈南府景山承應戲聲腔考〉,《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5卷1期(2004年2月)
么書儀:〈楊掌生和他的京塵雜錄〉,《戲曲藝術》2004年1期
么書儀:〈作為科班的晚清北京堂子〉,《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3期
么書儀:〈試說嘉慶、道光年間的「花譜」熱〉,《文學遺產》2004年5期
王廷信:〈市井青樓中的崑曲演出〉,《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六卷六期(2004年11月)
范麗敏:〈關於清中葉雅部漸衰原因的幾點思考〉,《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6期
王偉康:〈焦循與地方戲曲〉,《藝術百家》2005年2期
范麗敏:〈清末北京劇壇崑劇演出研究〉,《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2期
錢志中:〈清代的戲班管理〉,《藝術百家》2005年3期
范麗敏:〈戲曲史上的花雅問題述評〉,《學術月刊》2005年6期
王寧:〈十八世紀揚州花雅演劇考論〉,《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2期
林佳儀:〈《綴白裘》之〈昭君出塞〉劇作淵源與流播〉,《臺灣音樂研究》二(2006年4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