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滿漢」到「中西」:1644~1861清代《春秋》學華夷觀研究
作者:蕭敏如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Min-Ru Hsia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夏長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清代春秋華夷民族天朝中體西用QingSpring and Autumn Annalsnationhermeneu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6
  民族意識與「民族國家」蔚為風潮,是近代最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與清代民族意識或者說華夷心態的變化息息相關。整個清王朝,是一個文化衝突與融合不斷進行的時代。從清王朝從努爾哈齊建國至溥儀遜位,漫長的兩百餘年之間,中國始終都處於一個文化與異文化之間不斷對話的社會情境之中。開國之際的滿漢文化衝突,直至道、咸、同、光時期中華與西洋之間的文化拉扯,在長期漢文化與異文化之間密切不斷地衝突與對話的過程中,構成了「民族」意識蔚為風潮的要件。
  在十九世紀中葉清代「天朝」體系與「天下」世界觀崩潰之前,中國缺乏一個在意義上與近代「民族」概念能準確對應的詞彙。清代前中期民族意識的演變,反映在清代的「華夷」論爭上。但,中國傳統的「華夷」概念並不完全等同於「民族」。在傳統的「華夷」詮釋裡,「華夷」有時會被解讀為一種「知禮」與否的文化差異,如韓愈在原道中所說的「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有時,「華夷」又被解讀為血緣、種族等較近似「民族」的概念,如王夫之〈讀通鑑論〉「狄之於我非類也」之論點。為了避免陷入以「後設」觀點來想像前代的問題,因此本文選擇以清代「華夷」概念在《春秋》學詮釋中的演變與發展為主題,探討清代民族意識的演變過程。
  近代中國華夷意識的發展,可以說是從「滿漢」過渡到「中西」的過程。然而這樣的變化又與清英鴉片戰後中國天朝體系的崩潰、「天下」世界觀的崩解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天朝」是結合文明中心與政治中心的概念,既是政治外交上的「天朝」,也是文化上的「上國」。因此天朝體系的崩潰,不僅意味著中國天朝地位的失落,也意味著中國傳統世界觀的改變,這使得原本附著在天朝體系下的華夷觀面臨空前的挑戰。咸豐十一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在外交舞台上正式宣告傳統「天朝」時代的結束,外交地位平等的「萬國」時代由此展開,這也直接導致「民族國家」意識的興起與傳統「華╱夷」觀的沒落,因此本文,選擇以咸豐十一年作為本篇論文研究時代上的斷限,探討清初至咸豐十一年華夷問題由滿漢過渡到中西的演變脈絡。
  本文從以下幾個角度,對清代《春秋》學華夷詮釋進行探討:一、從時代的斷限來看,大致上可以分為清初(順、康、雍三朝)、乾嘉、道咸三個時期;二、以詮釋者的身分及其觀點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官方觀點與士人觀點的不同;三、華夷論述指涉、隱喻的對象來看,大致上可以分為清初的「滿漢」、與道咸以降的「中西」;四、從華夷論述的基本態度來看,由清初的「用夏變夷」,到道咸年間鴉片戰後開始發展出「師夷長技」、「中體西用」等,華夷之間「文明」地位的變化。希望能透過對清代《春秋》學中華夷詮釋觀點的變化,尋繹出清代民族與華夷意識發展的過程。
一、古籍原典
(一)經學類
◎杜預集解、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注疏》,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胡安國:《春秋胡氏傳》,上海涵芬樓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四部叢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胡安國:《胡氏春秋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何休注、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顧炎武:《左傳杜解補正》,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王夫之:《春秋世論》,收於《船山全書》第五冊,長沙:嶽麓書社,1993年。
◎王夫之:《春秋家說》,收於《船山全書》第五冊,長沙:嶽麓書社,1993年。
◎王夫之:《春秋稗疏》,收於《船山全書》第五冊,長沙:嶽麓書社,1993年。
◎毛奇齡:《春秋屬辭比事記,收於《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日講四書解義•日講論語解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張廷玉等奉敕修校:《日講春秋解義》,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
◎惠士奇:《春秋說》,收於《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惠棟:《左傳補注》,收於叢書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91。
◎傅恆奉敕撰:《御纂春秋直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莊存與:《春秋正辭》,收於《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孔廣森:《春秋公羊通義》,收於《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劉逢祿:《春秋公羊何氏釋例》,收於《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劉逢祿:《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收於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阮元:《皇清經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62年。
◎阮元:《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張應昌:《春秋屬辭辨例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劉文淇:《春秋左傳舊注疏證》,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抉經心室主人:《清儒春秋彙解》,台北:鼎文書局,1972年。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葛士濬:《皇朝經世文續編》
(二)史學類
◎天都山臣:《女直考》,四部禁燬書叢刊本史部第三十六冊,據上海圖書館藏清鈔本景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王夫之:《讀通鑑論(《宋論》合刊)》,台北:里仁書局書局,1985年。
◎王夫之:《黃書》,收於《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長沙:嶽鹿書社,1992年。
◎王夫之:《搔首問》,收於《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長沙:嶽麓書社,1992年。
◎多爾袞:《多爾袞攝政日記》,收於《歷代日記叢鈔》,第十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南明史料(八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鄭亦鄒:《鄭成功傳》,收於《鄭成功史料合刊》),台北:海東山房刊行。
◎翁洲老民:《海東逸史》,收於《中國歷史研究資料叢書》,上海:上海書店,1982年。
◎溫睿臨:《南疆逸史》,收於《中國野史集成》第三十五冊,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雍正:《大義覺迷錄》,四部禁燬書叢刊本,史部第二十二冊,據清雍正朝內府刻本景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張廷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
◎馬戛爾尼:《1793乾隆英使覲見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托津:《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六十七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
◎沈之奇:《大清律輯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魏源:《魏源全集》,長沙:嶽麓書社,2004年。
◎魏源:《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籌辦夷務始末》,台北:國風出版社,1972年。
◎梁廷枬:《夷氛聞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朝鮮王朝實錄》,首爾:朝鮮國史編纂委員會。
◎曾國藩:《曾文正公(國藩)全集》,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集》,第一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王之春:《清朝柔遠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清朝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許地山:《達衷集》(鴉片戰爭前中英交涉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清代文字獄檔》,上海:上海書店,2007年。
◎《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潘喆、孫芳明、李鴻彬編:《清入關前史料選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
(三)學案類
◎江藩《漢學師承記》,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
◎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長沙:嶽麓書社,1991年。
◎徐世昌《清儒學案》,收於《儒藏》,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向奎:《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
(四)文集、札記類
◎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顧炎武:《日知錄》,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台北,漢京文化,1984年。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謝國楨等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雍正:《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蔣良騏:《東華錄》,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趙翼:《陔餘叢考》,台北:新文豐出版,1975年。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昭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劉逢祿《劉禮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碑傳合集(碑傳集、續碑傳集、碑傳集補、碑傳集三編)》,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
◎錢儀吉:《碑傳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俞樾:《茶香室叢鈔》,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人考訂筆記(七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澧《東塾集》,收於陳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書》,第四十七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
◎魏源:《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魏源《海國圖志》,收於《魏源全集》,湖南:嶽麓書社,2004年。
◎俞正燮:《癸巳類稿》,叢書集成續編,子部,第九十三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譚廷獻:《復堂類集》,叢書彙編第一編之七,《半厂叢書》,台北:華文書局,1970年。
◎王之春:《椒生隨筆》,《近代中國史料刊》,第二十九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章太炎:《訄書:初刻本、重訂本》,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徐珂:《清稗類鈔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年。
二、後人研究(依姓名筆順排序)
(一)專著
◎Benedict R.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1999年。
◎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艾爾曼(Benjamin Elman):《經學、政治和宗教──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Evelyn S. Rawski: The Last Emperors: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年。
◎Gil Delannoi著,鄭文彬、洪暉譯:《民族與民族主義Sociologie de la Nation》,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
◎尼爾.史美舍Neil J. Smelser著,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社會學Sociology》,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圖書,1996年。
◎Paul A. Cohen(柯文)著,杜繼東譯:《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R.J. Johnston:《地理學與地理學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艾柯等著:《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恩斯特•卡希勒著、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年
◎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
◎史景遷:《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台北:時報,2002年。
◎丁守和主編:《中國近代啟蒙思潮》,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年。
◎丁原基:《清代康雍乾三朝禁書原因之研究》,台北:華正書局,1983年。
◎文廷海:《清代春秋穀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著:《清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王俊義:《清代學術探研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王家儉:《晚清公羊學的演變與政治改革運動》,台北:中央研究院,1986年。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3年。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續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年。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
◎王鍾翰:《清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王鍾翰:《中國民族史概要》,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鍾翰:《清史滿族史講義稿》,福州:鷺江出版社,2006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出版公司,2001年。
◎王開璽:《隔膜、衝突與趨同:清代外交禮儀之爭透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5年。
◎王繼平:《近代中國與近代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石元康:《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
◎方豪︰《中西交通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
◎朱維錚:《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朱雲影:《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年。
◎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義(1858∼189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汪榮祖:《從傳統中求變:晚清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沈嘉榮:《顧炎武論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年。
◎何信全:《晚清公羊學派的政治思想》,台北:經世出版社,1984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出版,1997年。
◎何冠彪:《戴名世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余梓東:《清代民族政策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香港:香港新亞研究所,1972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吳雁南:《清代經學史通論》,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吳連堂:《清代穀梁學》,高雄:復文圖書,1998年。
◎周陽山、楊肅獻等編:《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1970年。
◎周可真:《顧炎武年譜》,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台北:學生書局,1994年。
◎林慶彰、張壽安:《乾嘉學者的義理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3年。
◎林仁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衝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9年。
◎林拓:《文化的地理過程分析》,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
◎岡本さえ:《清代禁書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侯外廬:《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徐迅:《民族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馬廉頗:《晚清帝國視野下的英國──以嘉慶、道光兩朝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馬積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長沙:湖南人民,2002年。
◎陳其泰:《清代公羊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陳文豪:《廖平經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陳捷先:《清史論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陳捷先:《清史雜筆》,台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
◎陳捷先:《明清史》,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陳登原:《國史舊聞》,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莊吉發:《清史論集(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莊吉發:《清代史料論述(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徐海松:《清初士人與西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梁啟超《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馮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論》,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陶東風編:《文化研究精粹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北京:三聯書店,1958。
◎郭成康、林鐵鈞:《清朝文字獄》,北京:群眾出版社,1990年。
◎章中和:《清代考試制度資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湯志鈞:《莊存與年譜》,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湯志鈞:《近代經學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張素卿:《清代漢學與左傳學:從「古義」到「新疏」的脈絡》,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張壽安:《龔自珍學術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研究院近史所,1994年。
◎張廣慶:《武進劉逢祿年譜》,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
◎張學強:《明清多元文化教育硏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張錫勤著:《中國近代思想史》,台北:萬卷樓圖書,1993年。
◎張忠利:《中西文化概論》,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黃愛平:《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思想與文化卷》,戴,瀋陽:遼瀋書社,1998年。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黃愛平:《樸學與清代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94年。
◎黃枝連:《東亞的禮義世界──中國封建王朝與朝鮮半島關係型態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黃枝連:《朝鮮的儒化情境構造──朝鮮王朝與滿清王朝關係型態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彭林編:《清代經學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楊旭輝:《清代經學與文學:以常州文人群體為典範的硏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楊學琛:《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楊學琛:《清代民族關係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費孝通:《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1989年。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葛榮晉、魏長寶,《一代儒宗顧亭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樊克正:《龔自珍年譜考略》,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鄭吉雄:《龔自珍「尊史」思想研究》,台北:台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96年。
◎蔣國保:《晚清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
◎寧靖:《鴉片戰爭史論文專集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劉學銚:《歷代胡族王朝之民族政策》,台北:知書房,2005年。
◎劉小楓、陳少明主編:《經典與解釋的張力》,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
◎錢穆:《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羅炳良:《清代乾嘉歷史考證學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2007年。
◎羅炳良:《清代乾嘉史學的理論與方法論》,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羅鋼、劉象愚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香港:龍門書店,1977年。
◎顧衛民:《中國天主教編年史》,上海:上海書店,2003年。
(二)期刊論文
◎Benjamin Elman:〈清代科舉與經學的關係〉,故宮博物院院刊,1996年4期,1996年11月。
◎艾爾曼(Benjamin Elman)著,王志弘譯:〈中國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討論的意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2期,1992年5月。
◎Stephen Durrant: A Comparison of the 1677 and 1756 Manchu Translations of Lun YuThe Sixth East Asian Altaistic Conference, Taipei: 1983年
◎Martin Gimm:〈滿洲文學述略〉,收於閻崇年編《滿學研究》,第一輯,長春:吉林文史,1992年。
◎Evelyn S. Rawski: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5:4, 1996年
◎Gertraude Roth: The Manchu-Chinese Relationship, 1618-1636Jonathan D. Spence & John E. Wills, Jr. eds.,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th-Century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年
◎丁亞傑:〈皮錫瑞、康有為、廖平公羊學解經方法〉,元培學報,6,1999年12月。
◎王玉華:〈清代春秋公羊學異內外義例與大一統思想〉,哲學與文化,29卷3、4期,2002年3、4月。
◎王立新:〈胡文定與王船山的春秋學說〉,鵝湖月刊,29卷10期,總346期。
◎王鍾翰:〈康熙與理學〉,歷史研究,1994年第3期,1994年。
◎王世光:〈「通經」、「致用」兩相離──論清代「通經致用」觀念的演變〉,人文雜志,2001年3期。
◎王明珂:〈族群歷史之文本與情境——兼論歷史心性、文類與範式化情節〉,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6期。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年5期。
◎王晴佳:〈論民族主義史學的興起與缺失(上)(下)——從全球比較史學的角度考察〉,河北學刊,2004年4~5期。
◎王晴佳、依格爾斯:〈中西史學思想之比較——以西方歷史哲學與儒學為中心〉,學術研究,2004年5期。
◎王星慧,〈康熙二年顧炎武在山西與曹溶、李因篤的交游考──兼論顧亭林的交游思想〉,雁北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6年8月。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34卷3期,1995年9月。
◎王開璽:〈試論中國跪拜禮儀的廢除〉,史學集刊,2004年2月。
◎王瑞、張立勝:〈清末守舊派的外交思想芻議〉,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5期。
◎王進駒:〈從文字獄檔案材料看清代「盛世」中下層文人的病態心理〉,北方論叢,2002年6期。
◎王俊義:〈雍正對曾靜、呂留良案的出奇料理與呂留良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院研究生院學報,2001年第二期。
◎王傑:〈文化的轉型、抉擇與發展──對中國17世紀以來文化演進歷程的回眸與思考〉,中西文化研究,2期,2006年12月。
◎尹彤雲:〈康熙十七年博學鴻詞科略論〉,寧夏社會科學,1995年3期,1995年5月。
◎文瑤、潘新輝:〈王夫之民族思想對曾國藩的影響〉,船山學刊,2002年2期。
◎方曉:〈視角、概念、文化──評《歷代胡族王朝之民族策》〉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卷2期,2006年4月。
◎古偉瀛:〈顧炎武對《春秋》及《左傳》的詮釋〉,台大歷史學報,第28期, 2001年12月。
◎孔定芳:〈明遺民的身份認同及其符號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院研究生院學報,2005年第3期。
◎孔定芳:〈「博學鴻儒科」與晚年顧炎武〉,學海,2006年3期
◎孔定芳:〈論清聖祖的遺民策略──以「博學鴻儒科」為考察中心〉,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1期。
◎孔定芳:〈明遺民與「博學鴻儒科」〉,《浙江學刊》,2006年2期。
◎孔立:〈論清代的文字獄〉,中國史研究,1979年第3期。
◎白新良:〈乾隆朝文字獄述評〉,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年3期,1991年9月。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國家」的型態〉,東吳大學歷史學報,第1期,1995年4月。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士族與國家的關係〉,新史學,2-3期,1991年9月
◎史革新:〈陳壽祺與清嘉道年間閩省學風的演變〉,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6期。
◎安部健夫:〈清朝史のと構造その動因〉,收入安部健夫《清代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1年。
◎何冠彪:〈清代前期君主對官私史學的影響〉,漢學研究,16卷1期,1998年6月。
◎何冠彪:〈清高宗對南明歷史地位的處理〉,新史學,7卷1期,1996年3月
◎何冠彪:〈明史編纂雜考〉,明代史研究,27,1999年4月。
◎何冠彪:〈清朝官方的「明亡於萬曆」說〉,國立編譯館館刊,28卷1期,1999年6月。
◎何炳棣: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1, 1998年
◎何孝榮:〈論康熙提倡程朱理學〉,史學集刊,1996年2期,1996年5月。
◎李憲堂:〈大一統秩序下的華夷之辨、天朝想象與海禁政策〉,齊魯學刊,2005年4期。
◎李尚英:〈公羊學派「大一統」理論與洪承疇評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年2期。
◎李健美:〈試析嘉道之際清代學術變向〉,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卷2期,2002年4月。
◎李凌:〈乾隆時期的文字獄〉,炎黃春秋,2001年第8期。
◎李海叶:〈漢士族與慕容氏政權〉,《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4期,2001年8月。
◎李先國:〈王船山與曾國藩:不同文化沖突中的處世抉擇〉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2期
◎李朝津:〈論清末學術中經學與史學的交替──章太炎民族史學的形成〉,思與言,第36卷 第1期,1998年3月。
◎金良年:〈清代武英殿刻書述略〉,文史,31,1989年。
◎金觀濤、劉青峰:〈從「天下」、「萬國」到「世界」──晚清民族主義形成的中間環節〉,二十一世紀雙月刊,94期,2006年4月。 
◎林吉玲:〈常州學派與公羊三世說之變異〉,學術交流,總97期,2001年4期,2001年7月。
◎林乾:〈滿族形成時期的二元文化特質與清的統一〉,民族研究,1996年3期,1996年5月。
◎吳彰裕:〈王船山華夷思想〉,空大行政學報,1995年。
◎吳康:〈晚清今文經學及其代表康有為之思想〉,孔孟學報,11期
◎吳康:〈晚清今文經學代表康有為之改制大同思想〉,孔孟學報,12期
◎吳澤、陳鵬鳴:〈常州學派史學思想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3期。
◎吳志鏗:〈清代前期薙髮易服令的施行〉,台師大歷史學報,23,1995年6月
◎吳志鏗:《清代前期滿洲本位政策的擬訂與調整》,台師大歷史學報,22,1994年。
◎吳洪琳:〈試論雍正帝的民族思想──《大義覺迷錄》新解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卷6期,2004年11月。
◎邵東方:〈清世宗《大義覺迷錄》重要觀念之探討〉,漢學研究,17卷2期,1999年12月。
◎周婉窈:〈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臺灣史研究,10卷1期,頁33-83,2003年6月。
◎胡發貴:〈王夫之夷夏觀新論〉,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卷3期,2004年9月
◎孫衛國:〈從正朔看朝鮮王朝尊明反清的正統意識〉,漢學研究,第22卷第1期,2004年6月。
◎孫占元:〈晚清學術與經世思潮〉,理論學刊,2004年3期,2004年3月。
◎孫文良:〈論清初滿漢民族政策的形成〉,遼寧大學學報,1991年1期,1991年1月。
◎高翔:〈論清初理學的政治影響〉,清史研究,1993年3期,1993年9月。
◎徐立望:〈清中期公羊學復興與經世之檢討〉,浙江學刊,2005年6期。
◎徐永斌:〈淺析清廷對洪承疇的評價變化〉,安徽史學,2005年1期。
◎徐光台:〈明末清初中國士人對四行說的反應〉,漢學研究,17卷2期,1999年12月。
◎馬莉:〈歷史構建中的民族歷史和社會記憶〉,甘肅理論學刊,2005年5期。
◎郭成康:〈試析清王朝入關前對漢族的政策〉,民族研究,1983年3期,1983年5月。
◎陳其泰:〈公羊三世說與龔自珍的古代社會史觀〉,浙江學刊,1997年3期
◎陳其泰:〈今文公羊學說的獨具風格和歷史命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6期
◎陳其泰:〈劉逢祿對公羊學說的出色建樹〉,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5期。
◎陳其泰:〈晚清公羊學的發展軌迹〉,歷史研究
◎陳其泰:〈春秋公羊「三世說」:獨樹一幟的歷史哲學〉,史學史研究,2007年2期。
◎陳其泰:〈西學傳播與近代史學的演進〉,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3期。
◎陳其泰:〈20世紀初民族觀的歷史演進——兼論歷史文化認同在中國近代的發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5期。
◎陳其泰:〈對清代多民族統一局面的及時總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4期。
◎陳福濱:〈清代公羊學與晚清的變革〉,哲學與文化,32卷11期,2005年11月。
◎陳居淵:〈清代的家學與經學──兼論乾嘉漢學的成因〉,漢學研究,第16卷第2期,1998年12月。
◎陳生璽:〈剃髮令對清初的政治影響〉,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
◎梁宗華:〈論康有為公羊學及對儒學發展的意義〉,寧夏黨校學報,3卷1期,2001年1月。
◎梁紹傑:〈龔自珍學術思想淵源新探〉,大陸雜誌,94卷6、7期,1997年6、7月。
◎莊吉發:〈漢文古籍滿文譯本的語文資料價值〉,滿族文化,12,1989年6月。
◎莊吉發:〈清高宗乾隆時代的鄉試〉,大陸雜誌,52卷4期, 1976年4月。
◎莊吉發:〈清高宗禁燬錢謙益著述考〉,大陸雜誌,47卷5期,1973年11月。
◎莊吉發:〈王錫侯字貫案初探〉,史原,4,1973年10月。
◎莊吉發:〈從數目名字的演變看清代滿族的漢化〉,故宮文物月刊,11卷11期,1994年2月。
◎莊吉發:〈清代前期對天主教從容教政策到禁教政策的轉變〉,收於莊吉發《清史論集(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郭成康:〈也談滿族漢化〉,清史研究,2000年2期,2000年5月
◎郭成康:〈帝王心理與文字獄〉,尋根,2003年第2期。
◎高日暉、洪雁:〈漢、宋春秋學與政治的關係〉,大連大學學報,27卷1期,2006年2月。
◎高翔:〈清初滿漢衝突與北方區域文化之變遷〉,清史研究,1994年2期,1994年2月。
◎祝春亭:〈明清時期中國人眼里的西方形象〉,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5期。
◎崔世平,〈崔芬墓誌與南北爭戰下的青州崔氏〉,南京曉莊學院學報,第21卷1期,2005年1月。
◎張學智:〈王夫之春秋學中的華夷之辨〉,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2期。
◎張壽安:〈龔自珍與常州公羊學〉,書目季刊,13卷2期,1979年11月。
◎張素卿:〈惠棟的《春秋》學〉,臺大文史哲學報,57期,2002年11月。
◎張永儁:〈清代公羊學思想之形成、擴大與影響〉,哲學與文化,第32卷11期,2005年11月。
◎張昭君:〈章太炎的《春秋左傳》研究〉,史學史研究,第1期,2000年。
◎張杰:〈四庫全書與文字獄〉,清史研究,1997年1期,1997年3月。
◎張火慶:〈清初學風與乾嘉考證之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5卷第6期,1982年6月。
◎張賽群:〈晚清中西文化沖突的哲學軌跡〉,玉林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1期。
◎張曉靈:〈晚清西書的流行與西學的傳播〉,檔案與史學,2004年1期。
◎張羽新:〈清代前期各民族統一觀念的歷史特徵〉,清史研究,1996年2期,1996年6月。
◎湯志鈞:〈從莊、劉到龔、魏:晚清啟蒙思想生發之軌跡〉,學術月刊,2007年2期。

◎黃開國:〈莊存與《春秋》學新論〉,哲學研究,2005年4期。
◎黃朴民:〈論何休的民族思想及其特色〉,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卷1期,2001年1月。
◎黃進興:〈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研究:政治化的「道統觀」〉,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58本第一分,1987年3月。
◎黃克武:〈理學與經世──清初切問齋文鈔學術立場之分析〉,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6期,1987年6月。
◎黃愛平:〈明史纂修與清初史學──兼論萬斯同、王鴻緒在明史纂修中的作用〉,清史研究,1994年2期,1994年6月。
◎黃一農:〈印象與真相──清朝中英兩國的覲禮之爭〉,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78本1分,2007年3月。
◎黃美娥:〈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2006年3月。
◎喬治忠:〈大清一統志的初修與方志學的興起,齊魯學刊,1997年1期,1997年2月。
◎喬治忠:〈清代國史館考述〉,文史,39,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葉高樹:〈清初言論控制政策中的漢文化因素〉,史耘,第2期,頁67-88, 1996年9月。
◎葉高樹:〈滿文繙譯儒家典籍的探討〉,輔仁歷史學報,第10期,1999年6月。
◎葉高樹:〈乾隆皇帝「稽古右文」的圖書編纂事業〉,故宮學術季刊,21卷2期, 2003年12月。
◎葉高樹:〈清入關前統御漢官的策略〉,《史耘》第1期,1995年9月。
◎葉高樹:〈乾隆時代官修史書的教化功能:兼論乾隆皇帝統御漢人的策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1994年6月。
◎葉高樹:〈詩經滿文譯本比較研究──以周南、召南為例〉,台師大歷史學報,20,1992年6月。
◎葉建華:〈論清初明史館館臣的史學思想〉,史學史研究,1994年4期,1994年12月。
◎楊向奎:〈清末今文經學三大師對《春秋》經傳的議論得失〉,管子學刊,1997年2期、3期。
◎楊妍:〈畛域與融合——試析「夏夷之辨」政治心理對中國早期現代化之影響〉,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3期。
◎楊玉良:〈清代中央官纂圖書發行淺析〉,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年:4,1993年11月。
◎楊海英:〈康熙博學鴻儒考〉,歷史檔案,1996年1期,1996年2月。
◎董鐵松:〈論清代今文經學的歷史作用〉,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1期。
◎賈小葉:〈晚清督撫西學觀念的演進——以沿江沿海督撫為中心的考察〉,中州學刊,2003年5期。
◎趙毅、欒凡:〈文化邊緣地區與邊緣文化──明代女真地區文化特徵探析〉,史學月刊,2000年2期,2000年3月。
◎趙剛:〈康熙博學鴻詞科與清初政治變遷〉,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年1期,1993年2月。
◎趙志強:〈論清代的內翻書房〉,清史研究,1992年2期,1992年6月。
◎趙沛:〈廖平的兼治三傳與晚清經學的時代特徵〉,求索,2006年9期。
◎路新生:〈今文經學與晚清民初的史學「轉型」,孔孟學報,83期,2005年9月。
◎路新生:〈論龔自珍學風〉,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3期。
◎熊錫元:〈民族意識的過程:由「自在」到「自為」〉,黑龍江民族叢刊,1999年第2期。
◎劉新春:〈王夫之「夷夏之說」的精神內核〉,船山學刊,2003年4期。
◎劉蘭肖:〈魏源集公羊春秋論作者補證〉,近代史研究,2003年4期。
◎劉原池:〈劉逢祿在春秋公羊學發展史上的地位〉,哲學與文化,第32卷11期,2005年11月。
◎劉家和:〈從清儒的臧否中看《左傳》杜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5期。
◎劉蘭肖:〈《魏源集•公羊春秋論》作者補證〉,近代史研究,2003年4期。
◎劉再華:〈今文經學與晚清文學革命〉,中國文學研究,2006年2期。
◎劉潞:〈康熙的文化政策〉,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年1期,1984年2月。
◎劉家駒:〈清高宗纂輯四庫全書與禁燬書籍〉,大陸雜誌,75卷2~3期,1987年8~9月。
◎劉德鴻:〈滿漢學者通力合作的成果──通志堂經解述論〉,清史研究,1995年2期,1995年6月。
◎劉潞:〈康熙與西方傳教士〉,收於劉潞《清代皇權與中外文化──滿漢融合與中西交流的時代》,香港:商務印書館,1998年。
◎管東貴:〈滿族入關前的文化發展對他們後來漢化的影響〉,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40本上冊,1968年10月。
◎管東貴:〈關於滿族漢化問題的意見的討論〉,大陸雜誌,40卷3期,1970年2月。
◎管東貴:〈滿族的入關與漢化〉,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43本第三分,1971年11月。
◎樂愛國:〈從儒家文化的角度看「西學中源」說的形成〉,自然辯證法研究,18卷10期,2002年10月。
◎鄧樂群:〈王船山民族思想的變異之音〉,衡陽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1期
◎鄧樂群:〈黃書與辛亥革命〉,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卷4期,2001年12月
◎鄭傳斌:〈從思想史角度論明清之際夷夏觀念的嬗變〉,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3卷6期,2003年11月。
◎賴惠敏:〈論乾隆朝初期之滿黨與漢黨〉,收於《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2年。
◎盧明輝:〈康乾盛世:中原文化與北方民族文化間的交流發展〉,內蒙古社會科學,1990年1期,1990年1月。
◎潛苗金:〈略論《春秋》大義及夷夏之辨〉,紹興師專學報,15卷3期。
◎盧明東:〈論《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中的尊王思想〉,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6年3期,2006年5月。
◎魏秀梅:〈清代之鄉試考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期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
◎鍾玉發:〈阮元與清代今文經學〉,史學月刊,2004年9期。
◎謝正光:〈從明遺民史家對崇禎帝的評價看清初對君權的態度〉,新亞學術集刊,第2期,1979年。
◎謝正光:〈清初的遺民與貳臣──顧炎武、孫承澤、朱彝尊交遊考論〉,漢學研究17卷2期,1999年12月。
◎羅雄飛:〈俞樾公羊思想發微〉,清史研究,2004年3期,2004年8月。
◎羅素英:〈中國文字獄述論〉,求是學刊,2002年6期。
◎羅麗達:〈清初江南地方行政上的滿漢政治衝突──張伯行、噶禮互參案研究〉,新史學,7卷3期,1996年9月。
◎羅慶泗:〈皇太極與滿漢民族聯合政體〉,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3期,1990年7月。
◎嚴迪昌:〈從《南山集》到《虯峰集》──文字獄案與清代文學生態舉証〉,文學遺產,2001年第5期。
◎嚴亞明:〈傳統民族意識與早期現代化論析〉,安順師專學報,3卷2期,2001年6月。
◎顧真:〈查嗣庭案緣由與性質〉,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年1期,1984年2月。

(三)會議論文╱論文集
◎T. S. Fisher(費思堂):〈清代的文字迫害和「製造異己」模式〉,收於《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瀋陽:遼寧人民,1990年。
◎王戎笙:〈科舉制度在清代從鼎盛走向衰亡〉,陳捷先、成崇德、李紀祥主編《清史論集》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丹:〈清初「旗民分居」政策對北京文化的影響〉,收於陳捷先、成崇德、李紀祥主編《清史論集》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爾敏:〈滿清入主華夏及其文化承緒之統一政術〉,收於《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 年
◎王鍾翰:〈清代民族宗教政策〉,收於《王鍾翰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99年。
◎王鍾翰:〈清代八旗中的滿漢民族成分問題〉,收於《王鍾翰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99年。
◎《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
◎古偉瀛︰〈明末清初耶穌會士對中國經典的詮釋及其演變〉,收於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
◎李紀祥:〈清史儒林傳纂修之學術史反思──由國朝漢學師承記到清代學術概論〉,收於陳捷先、成崇德、李紀祥編《清史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2年。
◎杜家驥:〈滿族入主中原對清朝歷史之影響略談〉,收於朱誠如主編《清史論集──慶賀王鍾翰教授九十華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村田雄二郎:〈王朝、国家、社会──近代中国の場合〉,收於溝口雄三、濱下武志、平石直昭、宮嶋博史編《アジアから考える(四):社会と国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会,1994年。
◎余梓東:〈論清朝對後金政權民族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收於朱誠如主編《清史論集──慶賀王鍾翰教授九十華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林慶彰:《清代經學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6年。
◎姜勝利:〈清代私家明史學的興衰及其背景〉,收於《第二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屈六生:〈試論清代的翻譯科考試〉,收於《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瀋陽:遼寧大學,1993年。
◎孫文良:《論清初統治的因革與變化》,收於《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瀋陽:遼寧人民,1990年。
◎《清代經學國際硏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4年6月。
◎陳鴻森:〈乾嘉學術小記〉,收於《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
◎陳捷先:〈滿文譯書與中西文化交流〉,收於陳捷先《清史雜筆》,7,台北:學海,1988年。
◎陳捷先:〈從民族問題處理看清朝政權的建立〉,陳捷先《清史論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11月,初版
◎陳捷先:〈從清初中央建置看滿洲漢化〉,收於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89年。
◎陳其南:〈伝統中国の国家形態と民間社会〉,收於溝口雄三、濱下武志、平石直昭、宮嶋博史編《アジアから考える(四):社会と国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会,1994年。
◎溝口雄三:〈アジアにあける社会と国家形成〉,溝口雄三、濱下武志、平石直昭、宮嶋博史編《アジアから考える(四):社会と国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会,1994年。
◎莊吉發:〈清高宗敕譯《四書》的探討〉,收於莊吉發《清史論集(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莊吉發:〈圖理琛著《異域錄》滿文本與漢文本的比較〉,收於莊吉發《清史論集(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葉高樹:〈習染既深,風俗難移:清初旗人「漸染漢習」之風〉,近世中國的社會與文化(960-1800)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主辦,2005年12月。
◎葉高樹:〈清雍乾時期的國語騎射政策〉,《第二屆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1996年。
◎葉高樹:〈滿漢合璧《欽定繙譯五經四書》的文化意涵:從「因國書以通經義」到「因經義以通國書」〉,收於《經學研究論叢》,第13輯,共40頁,2006年。
◎葉高樹:〈滿洲統治中國的特徵:對「征服王朝」理論與「漢化」觀點的省思〉,《邁向21世紀的台灣歷史學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楊國榮:〈乾嘉學派的治學方法〉,經學研究論叢,1,台北:聖環出版社,1994年。
◎趙令志:〈清朝在東北地區實施的民族政策淺析〉,收於朱誠如主編《清史論集──慶賀王鍾翰教授九十華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蔡長林:〈清代經今文學派發展的兩條路向〉,經學論叢,第一輯,台北:聖環出版社,1994年。
◎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賴惠敏:〈論乾隆朝初期之滿黨與漢黨〉,收於《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2年。
◎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編《第二屆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1989年。
◎劉桂生:〈從莊存與生平看清初公羊學之起因〉,收於《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紀念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鍾彩鈞:〈宋翔鳳學術及思想概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6月。
◎鍾彩鈞:〈劉逢祿公羊學概論〉,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89年11月。
◎羅久蓉:〈救亡陰影下的國家認同與種族認同──以晚清革命與立憲派論爭為例〉,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1994年6月。
◎龔書鋒:〈清嘉道間漢宋學關係小議〉,收於陳捷先、成崇德、李紀祥主編《清史論集》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初版
(四)學位論文
◎丁亞傑:《康有為經學思想述評》,台北: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王玉華:《清代春秋公羊學研究》,台北:輔大哲學所博士論文,2001年。
◎竺靜華:《從正續清經解的比較論清代經學的發展趨勢》,台北:台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金榮奇:《莊存與春秋公羊學研究》,台北: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89年。
◎吳龍川:《劉逢祿春秋公羊學研究》,桃園:中央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
◎吳彰裕:《清代政治思想管制之研究──以康、雍、乾三朝文字獄案為例》,台北: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所碩士論文,2004年。
◎吳志鏗:《清初法令與滿洲本位政策互動關係之研究──以五大政令為中心》,台北:台師大歷史所博士論文,1993年。
◎徐敏玲:《劉逢祿春秋公羊學思想研究》,台中:中興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
◎彭憶濟:《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桃園:中央歷史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惠琴:《十七、十八世紀朝鮮中國觀的演變》,台北:政大邊政所碩士論文,1994年。
◎黃光亮:《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75年。
◎黃翠芬:《章太炎春秋左傳學研究》,台中:東海中文所博士論文,2004年。
◎曾聖益:《儀徵劉氏春秋左傳學研究》,台北:台大中文所博士論文,2004年。
◎傅鏡輝:《中國歷代正統論研究──依據春秋公羊傳精神的正統論著分析》,台北: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1993年。
◎張睿娟:《清代滿人的漢化問題──以清代滿文滿語的使用為例》,台中: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廣慶:《劉逢祿及其春秋公羊學研究》,台北:台灣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1997年。
◎潘志群:《清初的統治正當性問題》,台北:台大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年。
◎蔡長林:《崔適的經學思想研究》,台北: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
◎蔡長林:《常州莊氏學術新論》,台北:台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
◎鄭吉雄:《龔自珍「尊史」思想研究》,台北:台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96年。
◎魏千鈞:《顧棟高春秋大事表研究》,台北:台大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魏怡昱:《王闓運春秋學思想研究》,台中:東海史學所碩士論文,2002年。
◎蕭雅宏:《王闓運(1833-1916)的政治思想與活動》,新竹:清大歷史所碩士論文,2004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