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歷史演義:文體生發與虛實論爭
作者:劉靜怡
作者(外文):Ching-yi Liu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康來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歷史演義(小說)演義觀文體定位虛實論虛構真實historical fiction / novelsfictionalized viewgenre orientationtheory on fact or fictionrealityfictionalize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論文提要
由於「歷史演義卅小說」之構成,乃建基於對「歷史」取材的必要性及「小說」創作的虛構性,因此,「歷史演義卅小說」與「歷史」間此種不解之緣的聯繫,便造成了諸多批評者對「歷史演義(小說)」文體屬性認知的爭議,亦即,「歷史演義」是「歷史」?還是「小說」?的問題。也正是基於對歷史演義文體屬性認知的歧異,因此導致了諸家評論對「虛」、「實」內涵的不同理解,進而成為影響作品價值的關鍵命題,故而「虛實論爭」便成為歷史演義批評中極具重要性的討論議題。
而鑑於與明清歷史演義(小說)虛實理論相關的序跋、筆記、評點之研究論述中,對於「虛」、「實」概念及其內涵的認知,往往被以「常識」性的定義限制,從「現象」、「客觀」的「選材依據」層面去界定,其所達成的共識乃在於以人物、事件是否於史有據,作為定義「真實」與「虛構」的標準。然選擇由此一角度作為虛實意涵的判定與定位「小說」文體屬性的標準,卻容易忽略了虛實意涵在主觀精神層面之審美性情的感發作用與價值判斷之理念追求的意識體現。故以此認識為基礎,本文旨在透過對古典小說批評中關於歷史演義(小說)虛實論爭的研究,釐清此一爭議發生的問題點,並探究虛實理論之於歷史演義(小說)的價值意義與重要性,以期能對此文類的定位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
故本文的研究進行,首先是從對「歷史演義」生成的考察,指出虛實論爭發生的原因,並將各家對於歷史演義文體屬性的認知加以分析說明;繼而就諸家主張之「虛」、「實」觀點提出說明並重新省察,指出其於主、客觀面的指涉與意涵。另以儒家文藝觀為理論根據,分析虛實操作的審美意識於歷史演義創作之運作,且以小說文本為例,論證「虛」、「實」作用的審美機制與虛構操作之於歷史演義的重要性與意義。最後的結論則在於提出,由主觀精神層面的角度切入,對虛實意涵進行掘發,其價值在於能使論者跳脫由選材的虛實及其於內容比例之分配的形式面之相對性限制,進入到心靈內在真情實感之精神體悟的絕對真實境界。而透過審美意識的角度分析虛實概念的意蘊,對於虛構操作之於歷史實錄精神傳達之重要性與必然性的理解,方可能超越現象的侷限而達致對虛實意涵的本體掌握。
關鍵字:歷史演義(小說)、演義觀、文體定位、虛實論、真實、虛構。
Thesis Abstract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fiction / novels is 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taking materials from “history” and the fictionalized nature of “novel” creation, the intricate connections between “historical fiction / novels” and “history” have caused the controversy of critics over the nature of the genre “historical fiction / novels.” In other words, are “historical novels” categorized as “history” or “fiction?”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the historical fiction genre, different critic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fiction” and “reality.” This is a key point that affects the values of such literary works; thus, competing ideas in the theory on fact or fiction have become important subjects for discussion in the criticism of historical fiction.
In view of the forewords, notes, and viewpoints in research discourse of Ming-Ching historical fiction / novels and the theory on fact or fiction, understanding of these concepts and their content are often limited by “common sense” definitions that demarcate based on the “selection criteria” of “phenomenon” or “objectivity.” The consensus at which it arrives is based on whether the characters and events indeed happened in history as the standard for defining “reality” and “fiction.” However, using this angle to determine and orient standards for the “fiction” genre can overlook the inspiration of aesthetics on the subjective spiritual level, and the conscious realization of pursuit of value judgments. Thus, using this understanding as the ba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controversy over historical fiction / novels and the theory on fact or fiction, and explore the valu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on fact or fiction on historical fiction / novels, in hopes of prompting deeper thought on the orientation problem of this type of literature.
Thus the research of this study begins with an evalu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novels,” points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controversy of theory on fact or fic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oncepts of the historical fiction genre. Then, the viewpoints on “fiction” and “fact” are explained and reevaluated, pointing out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ferences and meaning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uses the Confucian literary view as theoretical basis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fact-fiction manipulation in historical fiction, and uses fictional texts as examples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and meaning of fact and fiction aesthetics and fictionalization in historical fiction. The conclusion points out that by using the angle of subjective spiritual aspects to derive meaning from fiction, it is possible to allow for an escape from the relative limits of fact or fiction material selection and the content ratios, and to enter an absolutely genuine realm of the feelings of the psyche. Usage of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concepts of reality and fiction can convey the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f fictionalized historical chronicles, and it is possible to transcend phenomenal limits and allow for a re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fact and fiction.
參考資料


一、小說文本
丁錫根 點校:《宋元平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干寶:《搜神記》(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
不題撰人:《三國志平話》(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不題撰人:《五虎平西前傳》(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不題撰人:《東西晉演義》(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不題撰人:《隋唐兩朝史傳》(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3年。)
余邵魚:《春秋列國志傳》(台北市:天一出版社,1985年。)
吳沃堯:《兩晉演義》(台北市:博遠出版社,民國76年10月。)
吳敬梓:《儒林外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吳璿:《飛龍全傳》(台北市:天一出版社,2001年。)
吟嘯主人:《平虜傳》(北京市:中華書局,1990年。)
李雨堂:《萬花樓演義全傳》(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3年。)
杜綱 編次《北史演義》(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杜綱 編次《南史演義》(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酉陽野史 編次《新刻續編三國志後傳》(台北市:天一出版社,1985年。)
周游:《開闢衍繹通俗志傳》(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3年。)
侯忠義 主編:《明代小說輯刊》之《今古奇觀》(成都市:巴蜀書社,1999年。)
施耐菴:《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河南省: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
柳栩之 編《大宋宣和遺事》(台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7年5月。)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台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9年6月。)
徐文長 批評《隋唐演義》(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3年。)
草亭老人 編次《娛目醒心編》(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3年。)
袁于令:《隋史遺文》(台北市:天一出版社,1985年。)
梅溪遇安氏:《後三國石珠演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許盤清、周文業:《三國演義、三國志對照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
陳邦俊 編《廣諧史》(台北市:天一出版社,1985年。)
紫陽道人:《續金瓶梅》(台北市:台灣大英百科,1995年。)
馮夢龍:《古今小說》(台北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台北市:三民書局,民國88年11月。)
馮夢龍:《喻世明言》(台北市:光復書局,1998年8月。)
馮夢龍:《新平妖傳》(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馮夢龍:《新列國志》(台北市:天一出版社,1985年。)
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市:三民書局,民國72年10月。)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台北市:博遠出版有限公司,民國76年10月。)
熊大木:《新刊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台北市:天一出版社,1985年。)
熊鍾谷 編集《唐書志傳通俗演義》(台北市:天一出版,1985年。)
甄偉:《東西漢通俗演義》(合肥市:黃山書社,2008年。)
褚人獲:《隋唐演義》(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齊東野人 編《隋煬帝艷史》(台北市:天一出版社,1974年。)
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 主編《南北兩宋志傳》(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年。)
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唐書志傳題評》(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劉世德、陳慶浩主編《列國志傳評林》(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潘鏡若 編次《三教開迷歸正演義》(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3年。)
錢彩 編次《說岳全傳》(上海市:古籍出版社。)
鍾惺 編輯《盤古至唐虞傳》(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市:老古文化,2004年5月。)

二、古典文獻與典籍注疏
《中國史學叢書續編》(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4年10月。)
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月。)
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9月。)
司馬遷:《史記》(台北市:宏業書局,民國72年10月。)
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民國85年11月。)
朱 熹:《朱子語類》(台北:漢京文化,民國69年7月。)
朱 熹:《孟子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
朱 熹:《詩經集註》(台北市:華正書局,1974年。)
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濂:《元史》(台北市:藝文藝書館)
李贄:《焚書》(台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3年5月。)
汪中:《述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阮 元:《十三經注疏8》(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86年8月。)
周亮工 輯《賴古堂尺牘新鈔》(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民國61年11月。)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屈原 等:《楚辭》(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長孫無忌 等:《隋書經籍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俞樾:《茶香室三鈔》(台北市:新文豐,1996年。)
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卷32(合肥市:黃山書社,2008年。)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市:世界書局,民國69年5月。)
范 曄:《後漢書》(台北市:鼎文書局,1999年。)
郎 瑛:《七修類稿》卷23(上海書店,2001年。)
班 固:《漢書》(台北市:鼎文書局,1997年。)
真德秀:《文章正宗》(台北市:台灣商務,1975年。)
荀況:《荀子》(台北市:黎民文化,1996年。)
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台北縣:德志出版社,民國51年10月。)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0年4月。)
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
章學誠:《文史通義等三種》(台北市:世界書局,民國73年8月。)
章學誠:《文史通義新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章學誠:《章氏遺書》(台北市:漢聲,民國62年。)
章學誠:《章實齋札記四種》(台北市:廣文書局,民國60年8月。)
揚 雄:《法言義疏》卷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焦 竑:《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焦 循:《劇說》(台北市:廣文書局,民國59年12月。)
程餘慶:《史記集說》(清光緖間(1875-1908)陽湖錢氏朱絲欄鈔本)
程樹德:《論語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87年11月。)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8年11月。)
黃永武 主編《杜詩叢刊》(台北市:台灣大通書局,1974年。)
楊士奇:《文淵閣書目》(台北市:廣文書局,1969年2月。)
楊伯峻:《孟子譯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民國76年1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1月。)
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
雷瑨 輯《清人說薈》(台北市:廣文書局,1969年。)
趙翼:《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
劉 勰:《文心雕龍》(台北市:錦繡文化,民國81年。)
劉安:《淮南子》(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社,2000年。)
劉知幾 :《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1993年)
劉知幾:《史通》(台南縣:莊嚴文化,1996年8月。)
劉昫:《舊唐書》(台北市:鼎文書局,1992年。)
劉寶楠:《論語正義》(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10月。)
劉獻廷《廣陽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0月。)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台北市:鼎文書局,1992年。)
潘岳:《潘黃門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2月。)
鄭玄:《禮記》(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鄭樵:《通志》(台北市:新興,1963年。)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台北:台灣商務,1979年。)
謝肇淛:《五雜俎》(台北市:偉文圖書出社,民國66年4月。)
鍾惺:《史懷》(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韓愈:《韓昌黎全集》(台北市:新文豐,1977年。)
羅燁:《醉翁談錄》(合肥市:黃山書社,2008年。)
蘇 軾:《東坡志林》(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顧炎武 撰,黃汝成 集釋《日知錄集釋》(台北市:世界書局,民國73年11月。)

三、工具書
孔另境:《中國小說史料》(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民國71年3月。)
文鏡編輯部:《歷代小說序跋選注》(臺北:文鏡文化事業,民國73年6月。)
木鐸出版社編:《中國古典文學辭典》(木鐸出版社,1982年8月。)
王世德:《美學辭典》(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6年12月。)
朱一玄、劉毓忱:《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朱一玄:《明清小說資料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90年。)
沈寶良、施偉達:《文科知識辭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彼得•A.安傑利思著;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哲學辭典》(台北市: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3月。)
侯健:《中國小說大辭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12月。)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木鐸出版社,1983年7月。)
孫楷第:《日本東京所見小說書目》(台北市:鳳凰出版社,民國63年10月。)
孫楷第:《戲曲小說書錄解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孫遜、孫菊園:《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月。)
徐朔方:《小說考信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晁瑮:《晁氏寶文堂書目》(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78年。)
高儒、周弘祖:《百川書志》、《古今書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黃霖、韓同文 :《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潘建國:《中國古代小說書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錢仲聯 等:《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9月。)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辭典》(上海市:上海辭書,1986年。)

四、專著
毛宣國:《中國美學詩學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王汝梅、張羽:《中國小說理論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
王星琦、袁華:《英烈傳系列小說》(瀋陽市:遼寧教育,1992年。)
王星琦:《講史小說史話》(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台北市:藝文印書館,民國47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民國90年2月。)
王靖宇:《左傳與傳統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5月。)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9月。)
幼獅月刊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一輯(臺北:幼獅,1988年。)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市:三聯出版社,1994年。)
伍蠡甫 等:《西方文論選》下卷(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市:時報出版社,1982年。)
吳 俊 編校《魯迅學術論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吳功正:《中國文學美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李辰冬:《三國水滸與西遊》(臺北:水牛出版社,民國85年10月。)
李悔吾:《中國小說史漫談》(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民國76年。)
杜貴晨:《數理批評與小說考論》(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1月。)
杜維運 :《史學方法論》(台北市:三民書局,1997年9月。)new window
杜維運:《中西古代史學比較》(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7年8月。)new window
汪榮祖:《史學九章》(台北市:麥田出版,2002年。)
亞里斯多德:《詩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11月。)
周兆新:《三國演義考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5年。)
周啟志、羊列容、謝昕:《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3月。)
孟昭連、寧宗一:《中國小說藝術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
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竺 青:《列國志系列小說》(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姜一涵、邱燮友、曾昭旭、楊惠南、陳清香、張清治:《中國美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姚苧田:《史記菁華錄》卷一(台北市:聯經,民國68年2月。)
紀德君:《中國歷史小說的藝術流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3月。)
紀德君:《明清歷史演義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胡 適:《胡適文存》第二集(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90年。)
胡士瑩 :《話本小說概論》(臺北巿:丹青, 民72年。)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5月。)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2年7月。)
孫遜、孫菊園:《明清小說叢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民國81年9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
徐復觀:《中國文學精神》(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6月。)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new window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海登•懷特:《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6月。)
馬幼垣:《中國小說史集稿》(臺北:時報文化,民國72年5月。)
馬振方:《在歷史與虛構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康來新:《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12月。)new window
張 方:《虛實掩映之間》(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12月。)
張 俊:《清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
張平仁、段啟明:《歷史小說簡史》(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京媛:《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張虹:《兩晉系列小說》(瀋陽市:遼寧教育,1992年。)
張振軍:《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
梁啟超 等:《晚清文學叢鈔 小說戲曲研究卷》(台北市:新文豐,民國78年4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市:里仁,1984年10月。)
盛 寧:《新歷史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1998年10月。)
許 鋼:《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臺北市:水牛出版社,1997年8月)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1月。)new window
郭 丹:《左傳漫談》(臺北:頂淵文化事業,1997年8月。)
郭嵩濤:《史記札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9月。)
陳文新、魯小俊、王同舟:《明清章回小說流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志一出版社,民國84年3月。)
陳平原、夏曉虹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臺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10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1990年5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台北市:二魚文化,2005年。)new window
陳其欣 選編:《名家解讀三國演義》(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陳雪良:《三國演義作者對我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6年8月。)new window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1999年。)
辜美高、黃霖 編:《明代小說面面觀》(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9月。)
黃 霖:《中國小說研究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黃霖、韓同文 編:《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楊 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楊義文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楊 義:《中國古典白話小說史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民國84年10月。)
楊 義:《中國敘事學》,《楊義文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葉 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民國83年11月。)
葉 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5年1月。)
葉 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寧宗一:《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漢斯•羅伯特•姚斯 著,周寧,金元浦 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熊篤、段庸生:《三國演義與傳統文化溯源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年11月。)
趙 聰:《中國四大小說之研究》(香港:友聯出版社,1964年。)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南京:敦煌文藝出版社,1991年9月。)
齊裕焜:《中國歷史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
齊裕焜:《隋唐演義系列小說》(瀋陽市:遼寧教育,1992年。)
劉良明:《中國小說理論批評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7年1月。)
劉知漸:《三國演義新論》(臺北:重慶出版社,1985年6月。)
歐陽健:《古小說研究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5月。)
歐陽健:《歷史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
潘萬木:《左傳敘述模式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8年8月。)
鄭志明:《中國社會與宗教—通俗思想的研究》(台北市:台灣學生,1986年。)
鄭志明:《中國意識與宗教》(台北市:台灣學生,1993年。)new window
鄭振鐸:《中國文學中的小說傳統》(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4年9月。)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鄭振鐸:《鄭振鐸全集》(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11月)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台北市:里仁,民國83年11月。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形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蕭相愷:《宋元小說簡史》(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錢 穆:《孔子與論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0年12月。)
錢鍾書:《管錐編》〈一〉(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月。)
謝昕、羊列容、周啟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3月。)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11月。)
簡宗梧:《鎔裁文史的經典—左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民國88年4月。)
關四平:《三國演義源流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龔道運:《先秦儒家美學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2年2月。)

五、單篇期刊
文少雄:〈淺談「以意逆志說」蘊含的現代文藝理論觀〉,《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0卷第3期,2003年9月。
方正耀:〈中國古代小說的史體結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5期。
方成慧:〈從古代小說序跋看歷史小說創作虛實論的演變軌跡〉,《襄樊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1999年。
王昭、李輝:〈淺析宋元話本對章回小說的影響〉,《黃石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第4期。
王香蘭:〈明清小說序跋中的藝術虛構論〉,《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2003年2月。
申安從:〈《三國演義》的人物塑造藝術〉,《河北建築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2卷 第3期,2005年9月。
白嵐玲:〈明代歷史小說觀念的嬗變〉,《文藝學的走向與闡釋》(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12。),頁268∼279
石 麟:〈古代小說的娛樂功能和審美功能〉,《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3期,2004年6月。
吳波:〈論明清歷史演義創作觀〉,《三峽學刊》第12卷第3期,1996年。
李小樹:〈宋代商業性講史的興起與通俗史學的發展〉,《史學月刊》,2000年第1期。
李冰燕:〈古書序跋及作用〉,《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2004年第6期。
李志宏:〈《三國志演義》作為歷史通俗演義範式的文類意義及其話語表現〉,《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0期,2005年11月。new window
李育紅:〈從新歷史主義看史傳與中國古典小說的親和性〉,《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6期,2005年11月。
李忠明:〈中國古代小說概念的演變與小說文體的形成〉,《明清小說研究》,2005年第1期。
李紀祥:〈中國史學中的兩種「實錄」傳統〉,《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民國92年12月。
李釗平:〈話本二題〉,《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1期。
李舜華:〈「小說」與「演義」的分野〉,《江海學刊》,2004年1月。
李舜華:〈「史」與「瞽」—初興期章回小說確立的兩極規範〉,《社會科學輯刊》,1999年第4期。
李舜華:〈歷史煙雲與市井風情—初興期章回小說形象群的演變與交織〉,《北方論叢》,2000年第5期。
杜貴晨:〈情感─藝術的「肯定的標志」─論《三國演義》的情感描寫及其創作性質〉,《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4卷第1期,2002年3月。
孟昭連:〈明代小說創作虛實論〉,《南開學報》,1998年第2期。
於淑華:〈孔子《詩》論及其美學價值〉,《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4期。
易存國:〈詩教與中國藝術精神〉,《古今藝文》第27卷第2期。
侯忠義:〈論歷史演義小說〉,《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3期。
紀德君、洪哲雄:〈試論宋元平話的審美文化追求〉,《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
紀德君:〈宋元平話與明清歷史演義小說析異〉,《學術研究》,2001年第12期。
紀德君:〈論明清歷史演義作家的創作動機〉,《社會科學輯刊》,2004年第2期。
紀德君:〈關於歷史演義序跋評點研究的幾點思考〉,《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張利群:〈孔子美學思想的影響及其意義〉,《廣西社會科學》,1997年第5期。
張景艷、謝莉莉:〈以美養善,美善合一—孔子的音樂審美觀〉,《寧波教育學院學報》,第4卷第2期,2002年6月。
張樹文、吳微:〈《三國演義》神異敘事的範型特徵及其文化透視〉,《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3年4月。
陳文忠:〈論《三國演義》空幻藝術的審美特征及文化闡釋〉,《廣東青年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陳文新,龔峻嶺:〈關于明清章回小說流派劃分的思考〉,《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5卷第3期,2002年5月。
陳平原:〈英雄與歷史:以民間敘事為根基—明代章回小說論略〉,《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總第12期,1996年。
陳維昭〈論歷史演義的文體定位〉,《明清小說研究》第1期,2000年。
陳艷艷:〈明清歷史演義序跋中的「虛」「實」論〉,《閱讀與寫作》,2008年第3期。
彭知輝:〈《隋史遺文》與晚明評話及民眾心態〉,《湖南第一師範學報》,第一卷第一期,2001年10月。
彭知輝:〈論史官文化心態對歷史演義小說的影響〉,《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9期,2007年9月。
曾禮軍:〈史統散而小說興—論馮夢龍的小說文體意識〉,《語文學刊》,2004年第1期。
馮麗麗:〈從古代目錄看傳統小說觀念的演變〉,《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5卷第4期2004年12月。
黃 霖、楊緒容:〈「演義」辨略〉,《文學評論》,2003年第6期。
楊建國、項朝暉:〈宋元講史話本的通俗化特徵初探〉,《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春之卷。
趙慶元:〈論《三國演義》的審美意象〉,《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劉 軍:〈論歷史演義的虛構性〉,《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6期,2003年12月。
劉滌凡:〈儒家德報通俗化轉折面相的考察〉,《高雄餐旅學報》第四期,2001年12月。
樓含松:〈論歷史演義的命名及其界定〉,《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2000年9月。
潘建國:〈古代通俗小說目錄學略論〉,《文學遺產》第6期,2006年。
蔡愛國:〈明清歷史演義觀中文史定位之分歧與走向〉,《明清小說研究》,2005年第4期。
鄧百意:〈明中晚期講史小說的小說觀及敘事操作之演變〉,《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4期。
薑開勇:〈實錄與虛擬—《三國志》對《三國志通俗演義》敘事模式影響初探〉,《現代語文》,2008年2月。
韓偉表:〈《三國演義》與講史平話淵源關系研究述評〉,《浙 江 海 洋 學 院 學 報( 人 文 科 學 版 )》,第 24卷第1期,2007年3月。
韓暉:〈《左傳》的實錄美管窺〉,《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1997年12月20日。
羅書華:〈史傳的實錄及其對章回小說的影響〉,《學術論壇》,2000年第1期。
羅書華:〈史傳與章回小說間的重要一環—講史的角色創造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21卷第1期,2000年1月。
羅陳霞:〈《隋史遺文》對傳奇化英雄的凸現〉,《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4月。
羅陳霞:〈奇趣雅韻—論《隋唐演義》走向世俗化〉,《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
譚 帆:〈演義考〉,《文學遺產》,2002年第2期。
譚 帆、王慶華:〈中國古代小說文體流變研究論略〉,《文藝理論研究》,2006年第3期。
關四平:〈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三國志演義》虛實藝術新論〉,《哈爾濱學院學報》,第22卷 第6期,2001年11月。
龔鵬程:〈講史的門庭〉,《讀書》,2002年12期。

六、學位論文
牛佳音:《虛與實的相克、相生—對《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紅樓夢》這四部作品所體現的虛實觀念的辨析》,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
胡立新:《古代文藝美學中虛實範疇的義項疏辨》,湖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9月。
張曼娟:《明清小說評點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9年5月。new window
陳福智:《明代歷史章回小說序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7月。
楊建文:《明清小說藝術真實論》,湖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4月。
廖文麗:《古典小說虛實論研究—以「三國演義」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7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