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孔子「美」論思想研究
作者:林盛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eng-Bin Lin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高柏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美感論語RenMeithe BeautySense of Beautythe GoodLun y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3
探索中國文化的特質,不能捨儒家思想。談儒家思想的起源,不能不瞭解孔子。欲了解孔子思想,不能不從《論語》著手。孔子思想的中心在於「仁」,「仁」涉及美與善。而論及孔子思想的終極關懷,是屬於「美」還是屬於「善」?中西學者向來將之歸於倫理與道德層面,少數人則從美學的角度來理解孔子,如郝大維(Hall, David L.)與安樂哲(Roger T. Ames)。那麼,《論語》可以如何理解?孔子的仁學思想體系可以如何建構?從接受理論的觀點來說,所有的解讀方式,只要不離文本,亦即凡是根據文獻資料為根據者,都可以是有效的解讀方法。依此,則孔子思想世界的詮釋將更形豐富與寬闊。因此,本文根據《論語》中一些關鍵章句,如孔子所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等,判斷孔子思想中具有相當的美感傾向,而有孔子「美」論的研究構想。然而,從「美」的概念解讀孔子思想,首先就必須解決「美」的概念問題。要解決「美」的概念問題,也必須討論《說文解字》的界說:「美與善同意」的問題,以及中西方「美」概念內涵的差異問題。因此,本文目的,在於討論美在孔子及其時代中的普遍意義,以及「美」在孔子思想中的本義。其研究成果,不只可以釐清先秦美學的基本概念,也可以作為增進東西方互相了解的一種知性對話。
The thought of Confucius centers on Ren. For many sinologists, Lun-yu is not but a treaty of ethics and morality. For others, they see the development of an aesthetic vision of the world. But, the key to understand Confucius'' thought is in the Sense of Moral or in the Sense of Beauty? My research will begin with a study of certain original texts of the Lun-Yu where appear more apparently the aesthetic sensibility of Confucius, and on which I propose that the Sense of Beauty can present itself as a key of understanding of all work of Confucius and all its thought. I hope that the fruit of this study will allow to make develop mutual understanding East-West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fecundity of intercultural dialogue.
參考書目
壹、西文書目
一、西譯古籍文獻(含校釋注本)
Entretiens de Confucius.Traduction du chonois, introduction et notes par Anne Cheng. Paris:Seuil. 1981.
Les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Traduit du chinois, présenté et annoté par Pierre Ryckmans. Paris:Gallimard, 1987.
Les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et de ses disciples. Traduit par André Lévi. Paris:
Garnier-Flamarion, 1994.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Tran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ger T. Ames and Henry Rosemont, Jr., New York:Ballantine Books, 1998.
Mencius, Traduit par André Levy, Paris :Éditions YOU-FENG, 2003.
Xun Zi(Siun Tseu). Introduit et traduit du chinois par Ivan P. Kamenarovic. Paris :Cerf, 1987.
Les Classiques des sciences sociales: La Chine ancienne. http://classiques.uqac.ca/classiques/chine_ancienne/auteurs_chinois.html

二、一般書目
Aristote, Ethique à Nicomaque, Paris :Flammarion, 1997. Etica a Nicómaco, Barcelona:Ediciones ORBIS, 1984. 2vols. 苗力田中譯,《尼克馬克倫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田力苗中譯,《尼各馬科倫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Aristóteles/Anónimo, Poética/Sobre lo sublime.. Barcelona:BOSCH, 1985.
Barthes, Roland, Essais critiques. Paris: Editions du Seuli, 1964.
Blanchon, Flora (Ed.), Le nouvel âge de Confucius. Modern Confucianism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Paris: PU Paris-Sorbonne, 2007.
Borella, Jean, Penser l’analogie. Genève:Editions Ad Solem, 2000.
Burke, Edmund, 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Cheng, Anne, Histoire de la pensée chinoise. Paris:Seuil, 1997.
Cousin, Victor, Du vrai, du beau et du bien, Paris:DIDER, Libraire-Éditeur, 1854.
Descartes, Discours de la méthode, Paris: GF Flammarion, 1992. 黃金穗中譯,《方法導論》,台北:協志工業叢書,1993年版。
Dufrenne, Mikel, Esthétique et Philosophie I. Paris :Klincksieck,1988. 孫非中譯,《美學與哲學》,台北:五洲出版社,1987年。
Gilbert Durand, Science de l’homme et tradition: Le nouvel esprit anthropologique. Paris:Albin Michel, 1996.
Eno, Robert, The Confucian Creation of Heaven. Philosophy and the Defense of Ritual Master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Étiemble,.René, Confucius. De 551( ?) à 1985. Paris :Gallimard, 1986.
Escande, Yolaine, L’art en Chine. Paris :Hermann, 2001.
Escande, Yolaine, “Art, esthétique et identité cultuelle en Chine”, Yolaine Escande & Jean-Marie Schaeffer (dir), L’esthétique: Europe, Chine et ailleurs. Paris:You-Feng, 2003. pp. 85-98.
Ferry, Luc, Homo Aestheticus, L’invention du goût à l’âge démocratique, Éditions Grasset & Fasquelle, 1990.
Fingarette, Herbert, Confucius, du profane au sacré. Les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2004.
Gernet, Jacques, Chine et christianisme. Action et réaction. Paris :Gallimard, 1982.
Gilbert, K.E. & H. Kuhn, A History of Esthet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54.夏乾丰中譯:《美學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二冊。
Goubet, Jean-François & Gérard Raulet (Dir), Aux sources de l’esthétique. Les débuts de l’esthétique philosophique en Allemagne. Paris : É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2005.
Granet, Marcel, La pensée chinoise. Paris:Albin Michel, 1950.
Hall, David L. & Roger T. Ames, 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蔣戈為、李志林中譯:《孔子哲學思微》,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Hall, David L. & Roger T. Ames, Anticipating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施忠連、何錫蓉、馬迅、李琍中譯:《期望中國:中西哲學文化比較》,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
Hegel, G.W.F., Esthétique, textes choisis par Claude Khodos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0.朱孟實中譯,《美學》,台北:理仁書局,1981年。四冊。
Heidegger,Martin, Sein und Zeit. Traducción de José Gaos, El ser y el tiempo, Madrid: 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 1982.王慶節、陳嘉映中譯:《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出版社,1993年。
Hospers, John & Monroe C.Beardsley,Estética: historia y fundamentos, Madrid: Catedra, 1990,
Huntington, Samuel P. (杭亭頓),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黃裕美中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8年。
Hutcheson, Francis,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our Ideas of Beauty and Virtue. London, fifth edition, corrected, 1753.
http://galenet.galegroup.com/servlet/ECCO
Hu-Sterk, Florence, La beauté autrement. Introduction à l’esthétique chinoise. Paris :You-Feng, 2004.
Jaspers, Karl, Confucius. Traduit de l’allemand par Anne-Sophie Reineke. Ermenonville :Éditions Noé, 2006.
Jaspers,Karl, Way to Wisdom,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周行之中譯,《智慧之路》,台北:志文出版社,1977年。
Kamenarovic, Ivan P., Arts et Lettrés dans la tradition chinoise. Essai sur les implications artistiques de la pensée des Lettrés. Paris:Cerf, 1999.
Kant, Emmanuel,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Felix Meiner Verlag, Haburg, 2001; Traduction et presentation par Alain Renaut, Critique de la faculté de juger. Paris: GF Flammarion, 1995;鄧曉芒中譯:《判斷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Kant, Emmanuel, Anthropologie in pragmatischer Hinsicht, Traduction par Alain RENAUT, Anthropologie du point de vue pragmatique. Paris: GF- Flammarion, 1993.
Lévi-Strauss, Mito y significado. Madrid:Alianza, 1990.
Lewis, C.S., The Four Loves,梁永安中譯:《四種愛》,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
Lacoste, Jean, Qu’est-ce que le beau?, Paris :Bordas, 2003. 272 pages.
Maspero, Henri, La Chine antique. 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5.
Merleau-Ponty, Mauric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Paris :Gallimard, 1945.
Ortega y Gasset, José, Sobre el amor, Obras completas Tomo V, Madrid:Alianza, 1994
Petrucci, Raphael, La philosophie de la nature dans l’art d’Extrême-Orient.
Paris:Librairie Renouard - Henri Laurens, 1910.
Pines, Yuri, Foundations of Confucius Thought. Intellectual Life in the Chunqiu Period, 722-453 B.C.E.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Platon, La République, Paris: Flammarion, 2004.
Platon, Hippias majeur/ Hippias mineur, Paris: Flammarion, 2005.
Platon, Phèdre, Paris: Belles Lettres, 2002.
Platón, Diálogos,México:Porrúa, 1989.
Platón, 王曉朝中譯:《柏拉圖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四卷。
Rickman, H.P., The Adventure of Reason. The Uses of Philosophy in Sociology. London:Greenwood Press, 1983. 姚休中譯:《理性的探險》,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Schaeffer, Jean-Marie, L’art de l’âge moderne. L’esthétique et la philosophie de l’art du XVIIIe siècle à nos jours. Paris:Éditions Gallimard, 1992.
Santayana, George, The Sense of Beauty. N.Y:Dover Publications, 1955. 王濟昌中譯:《森塔亞納美學箋註》,台北:業強出版社,1986年。
Singer, Irving,The Nature of Love, Volume 1: Plato to Luth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高光杰、楊久清、王義奎等中譯:《愛的本性──從柏拉圖到路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Tatarkiewicz, W., Dzieje sześciu pojęc, Warszawa: PWN, 1976. Traducción de Francisco Ridríguez Martín, Historia de seis ideas. Madrid: TECNOS, 1987. 劉文潭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台北:聯經,1993年。
Trottein, Serge, L’esthétique naît-elle au XVIIIe siècle?. Paris:PUF, 2000.
Vandermeersch, León, Études sinologique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94.

三、期刊論文
Chavannes. Édouard, “Confucius”, La Revue de Paris, 15 février 1903, pp. 827-844.
Cheng, Anne, “Le corpus canonique confucéen”, In Des Alexandries I. Du livre au texte, sous la diretion de Luce Giard et Christian Jacob, Paris: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2001, pp.163-178.
Cheng, Anne, “De la place de l’homme dans l’univers: La conception de la traide ciel-terre-homme a la fin de l’antiquité chinoise”. Extrême-Orient Extrême-Occident, No.3,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Vincennes, Paris,1983. pp.11-22.
Gernet, Jacques, « Ce qui distingue l’homme de l’animal », Études Chinoises, vol. XVIII, No. 1-2, printemps-automne 1999, pp.15-30.
Jia, Jinhua, “An Interpretation of ‘SHI KEYI AUN’詩可以群”, T’OUNG PAO, LXXXVII, Brill, Leiden, 2001. Fasc-1-3, p.1-13.
Lévy, André, “À rpopos de quatre mots des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et de ses disciples”, Études Chinoises, vol. XIII, No. 1-2, printemps-automne 1994, pp.285-291.
Makeham, John, “The Earliest Extant Commentary on LUNYU: LUNYU ZHENG SHI ZHU” T''oung pao通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Revue Internationale de Sinologie. Volume LXXXIII, Fasc.4-5, Brill, Leiden,1997. pp.260-299.
Thoraval, Joël. (2005) “Sur la transformation de la pensée néo-confucénne en discourse philosophique moderne. Réflexions sur quelques apories du néo-confucianisme contemporain”. Extrême-Orient , Extrême-Occident, No.27, PUV Saint-Denis, 2005. Pp.91-120.
Thoraval, Joël (2003) ‘‘Expérience confucéenne et discours philosophique—réflexion sur quelques apories du néo-confucianisme contemporain’’.China Scholarship, Pékin, vol.4, No.2. pp.1-37。

貳、中文書目
一、古籍文獻(含校釋注本)
《十三經注疏》,阮元編著,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尚書集釋》,屈萬里著,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毛詩鄭箋》,鄭玄箋,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詩經譯註》,程俊英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大戴禮記今註今譯》,高明註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莊子》,郭象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
《四書章句集註》,(宋) 朱熹撰,台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
《四書訓義》,王夫之著,:嶽麓書社出版,1998年。
《論語正義》,劉寶楠撰,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論語新解》,錢穆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年。
《論語今讀》,李澤厚著,台北:允晨文化,2002年。
《論語義理疏解》,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等著,台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論語譯注》,楊伯峻編著,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
《國語集解》,徐元誥撰,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孟子譯注》,楊伯峻譯著,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
《禮記今註今譯》,王夢鷗註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荀子集解》,王先謙著,台北:華正書局,2003年。
《呂氏春秋新校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許慎撰,段玉裁注,台北:洪業文化事業,2001年。
《說文解字六書疏證》,馬敘倫著,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
《說文解字新訂》,許慎撰,臧克和、王平校訂,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孔子家語通解•附出土資料與相關研究》,楊朝明主編,台北:萬卷樓,2005年。
《孔叢子》,孔鮒撰,宋咸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文心雕龍》,劉勰撰,黃叔琳註,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史紀》, 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書藝文志注釋會編》,陳國慶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二、論孔子與儒家書目
文幸福,《孔子詩學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new window
史華慈:〈論孔子的天命觀〉,《世紀之交的宗教與宗教學研究》,湖北:武漢大學,2000年6月,頁136-149。
伍曉明,《吾道一以貫之:重讀孔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祁海文,《儒家樂教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冬君,《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俞志慧,《君子儒與詩教-先秦儒家文學思想考論》,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唐明貴,《《論語》學的形成、發展與中衰──漢魏六朝隋唐《論語》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黃懷信、李景明主編,《儒家文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曾昭旭:《讓孔子教我們愛》,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4.年。new window
臧克和,《中國文字與儒學思想》,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信芳,《孔子詩論述學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
蕭振邦,〈當代新儒家美學研究新探〉,《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台北 :文津出版社,1991年,頁447-475。
聶振斌,《儒學與藝術教育》,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三、一般書目
于民、孫通海,《中國古典美學舉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王邦雄,《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new window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0年。new window
王延林,《常用古文字字典》,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
王振復、陳立群、張豔豔著,《中國美學範疇史》第一卷,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國維,《王國維學術經典集》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
朱志榮,《商代審美意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朱淵清,《中國出土文獻與傳統學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安樂哲,《和而不同:比較哲學與中西會通》,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new window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new window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商榷:以合目的性之原則為審美判斷力之超越的原則之疑竇與商榷>,牟宗三譯,《康德「判斷力之批判」》卷首,台北:聯經,2003。new window
汪祚民,《詩經文學闡釋史(先秦─漢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 圃主編,《古文字詁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 零,《上博楚簡三篇教讀記》,臺北:萬卷樓,2002年。
李 凱,<「詩可以怨」與「怨而不怒」再解讀>,收錄於李天道主編,《古代文論與美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頁90-100。
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4年。
李澤厚,《美學三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李澤厚,《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李澤厚、劉綱紀編著,《中國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林同華,《中國美學史論集》,台北:丹青出版社,(無出版日期)。
周來祥主編,《中國美學主潮》,山東大學出版社,1992.年。
施議對 譯注,《人間詞話譯注》,台北:貫雅文化事業,1991年。
姜一涵、邱燮友、曾昭旭、楊惠南、、陳清香、張清治等著,《中國美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2年。
洪湛侯,《詩經學史》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郭 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袁濟喜,《和:審美理想之維》,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
袁濟喜,《興:藝術生命的激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張少康,《古典文藝美學論稿》,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
笠原仲二,《古代中國人的美意識》,魏常海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陳良運,《美的考索》,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曾昭旭,《充實與虛靈:中國美學初論》, 台北:漢光文化,1993年。
彭亞非,《先秦審美觀念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
樊美筠,《中國傳統美學的當代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廖名春,《中國學術史新証》,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
漢寶德,《漢寶德談美》,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劉 方,《中國美學的基本精神及其現代意義》,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劉若愚,《中國詩學》,杜國清中譯,台北:幼獅,1977年。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杜國清中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
葉 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臧克和,《單位觀念史考述》,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香港:商務印書館,1984年。new window
錢鍾書:〈詩可以怨〉,收錄於李孝弟主編,《儒家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81-96。
霍 然,《先秦美學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蕭 兵,《楚辭與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魏士衡,《中國自然美學思想探源》,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4年。
羅倬漢,《詩樂論》,台北:正中書局,1982年。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鳴宇出版社,1979年。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萬卷樓,2000年。
顧頡剛,《古史辨》第三冊,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四、期刊論文
巴 東,〈論中國知識界傳統與藝術界的隔(上)──道德與藝術之範疇分際〉,
《鵝湖月刊》,第321期,2002年03月,頁6-14。
巴 東,〈論中國知識界傳統與藝術界的隔(下)──道德與藝術之範疇分際〉,
《鵝湖月刊》,第323期,2002年05月,頁49-55。
毛宣國,〈「詩可以興,詩可以觀,詩可以群,詩可以怨」──孔子詩論的解釋學意味〉,《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4期,總第71期,頁3-8。
周春塘,〈從歷史與文化的觀點讀《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章〉,《華梵人文學報,第二期,1994年1月。頁1-22.。new window
周群振,〈與林安梧教授關於「內聖外王」問題的探討〉,《鵝湖月刊》,第355期,2005年01月,頁13-19。new window
吳國源,〈《上博﹝七﹞凡物流行》零釋〉。http://www. confucius2000. com/index.htm
范玉秋,〈孔子的聖人觀初探〉,《鵝湖月刊》,第323期,2002年05月,頁44-48。new window
許又方,〈《論語》「子罕言利」章析論〉,《鵝湖月刊》,第326期,2002年08月,頁35-42。
張立文,〈略論郭店楚簡的「仁義」思想〉,《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頁1-15。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1264
黃興濤,〈「美學」一詞及西方美學在中國的最早傳播——近代中國新名詞源流漫考〉,《哲學在線》,15-02-2007: http://philosophyol.com/pol04/article/Index.html
游莞葦、曾昭序、凌德麟、張育森,〈 審美層次與恢復:以中國美學建構的恢復理論〉,《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n° 13,2006年03月。頁 33-43。new window
陳俊輝,〈孔子的「志於道」之聯想──試從祁克果對「原始基督(宗)教」的關懷談起〉,《哲學雜誌》,1993年10月,台北,頁98-116。
曾昭旭,〈論忠恕與仁的本質關連──從本體論到工夫論〉,《鵝湖月刊》,第356期,2005年02月,頁21-25。new window
曾春海,〈試由馬賽爾的「主體際」詮釋《論語》得的「仁」〉,《哲學雜誌》,1993年10月,台北,頁82-96。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對孔子的理解〉,《鵝湖月刊》,第334期,2003年04月,頁15-22。new window
詹艾斌,〈孔子「游于藝」命題讀解〉,Jianghan Tribune,2005 年04月,頁126-130。
盧鳳鵬,〈《説文》「美」的語義取象考釋〉,《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第21卷 (總第81期),頁 82-86。
顏承繁,〈由孔子論詩見儒家精神〉,《鵝湖月刊》,第17期,1976年11月,頁42-44。new window
羅義俊,〈中國道統:孔子的傳統──儒家道統觀發微〉,《鵝湖月刊》,第355期,2005年01月,頁20-27。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