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離散到“雙邊音聲”:藏戲「阿吉拉姆」前演「頓」之音樂研究
作者:魏心怡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Xin-Yi Wei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吳榮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西藏、西藏自治區、印度流亡藏區、離散、雙邊音聲、藏戲「阿吉拉姆」、前演「頓」、雪頓、覺木隆派、藍面具派、文化適應、溫巴、甲魯、拉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4
The 1959 political breakup caused a “One Tibet, two regions”. One mainly part of Tibetans settled in indigenous Tibet where belongs to the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another part of them located in Qinghai, Gansu,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 in China. The other Tibetans followed their theocratic leader, H.H. 14th Dalai Lama, crossed the Himalayas to build up the Tibetan exile government and settlements in India. To the Tibetan people, the exile was a painful experience. Besides, the 1959 political event was an important watershed for Tibetan history. From then on, the Tibetan opera “a-lce-lha-mo” has distinct developments in the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and in India’s Tibetan Refuge for 50 years. Although in the 50 some years, there have been fragmentary performances, some vocal data products, or interaction through commerce and travel between two regions, basically, the political stance of the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India Tibetan Refugee Area are different and cultural exchanges have also been broken.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ey each maintain their own traditional systems, expressions of performance and musical esthetics. 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such parallel development can be described by using the music terminology “paraphony”, originally used to describe the coexistence of 4th degree and 5th degree interval in music. Later it was used by modern Netherland scholar Mark C. van Tongeren to describe the coexistence of the fundamental and overtone music phenomenon. The author now uses this term to describe the dual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ose residing in Tibet and those exiled from Tibet.
The prelude “don” is the first part of Tibetan Opera “a-lce-lha-mo”. Its music has the most fixed form. In this part, there are three main roles-rngon-pa, rgya-lu and lha-mo. Professor Lobsang Dorjee (blo-b.zang-rdo-rje) ever mentioned the functions of their individual performances as “The rngon-pa cleans and exorcises the bad luck of earth”, “The rgya-lu gives blessings to others”, “The primary mission of lha-mo is to dance and sing”, therefore the character of the prelude “don” is mainly on ceremonial affection rather than on dramatic entertainment. During Tibetan Opera Festival “zho-ston”, “don” has to be performed in different places, symbolizes the consolidation of religious core and social stratum. Nevertheless, the hierarchy of Tibet gradually has been destroyed in two regions after the diaspora of Tibetan people. The Tibetan Opera becomes an artistic form to bond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in exile Tibet and the performance venues have been transferred from temple to school; on the other hand, the “a-lce-lha-mo” i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still celebrated every year in the Monastery and Norbulingka. As the Lhasa residents said, “a-lce-lha-mo” has two drafts scripts, one is to suit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taste and the other is to service the Tibet People. Within Tibe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esthetics developed, one caters to the Chinese leadership''s taste as Han style Tibetan Opera, and the other maintains the folk esthetics of Tibetan Opera.
When anthropologist Julian H. Steward proposed the ecology adaptation and cultural accommodation, he advocated that human behavior is not a routine on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ltural pattern, but is a rational one. In this viewpoint, no matter whether cultural traits are from diffusion or self-invention, they are integrated into a useful organization. Cultural transmission is not unchangeable.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 Tibetan people crossed the Himalayas due to the 1959 political external force and came to Dharamsala in the Kangra area of Himachal Pradesh province in northwest India. They set up the Tibetan government in exile and many communities, schools, etc., all over India for the past 50 some years.
To sum up,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emphasizes the prelude “don”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source of its movements, music analysis, etc. Discuss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 viewpoint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of “a-lce-lha-mo” in different times, the source of “a-lce-lha-mo” and the elements acquired from other religious dance, music, and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s.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instances of field research and music phenomenon after the 1959 political separation, and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the two regions, and explains works lost due to the separation when Tibetans passed down their music. Finally, the author studied the phenomenon of Tibet, from diaspora to the “paraphonic” and expounds the issues such as “From Tibet to India: the music change through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accommodation”, “The two types of Tibetan Opera mechanisms in Tibet”, “In Tibetan Opera, the vanishing pieces by diaspora and migration”,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the cultural pattern”, “The paraphonic: cre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wo social facts”, etc.
于一
1997〈信仰民俗與戲劇、藏戲〉,《西藏藝術研究》,3:26-29。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所編輯部。

三宅伸一郎、石山奈津子
2008 《天翔舞けゐいの—チベツト歌舞劇アチェ‧ラモ三話》。京都市:亞細亞印刷株式會社。

才讓
2009〈牦牛與藏文化〉,《時變‧第五期》(中文篇),頁45。Dharamsala:
時變雜誌。

王志強
2009〈薩迦班智達的《樂論》對藏族戲曲理論的貢獻〉,《青海民族學
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5(1):35-39。西寧:青海民族學院。

王希華
2001 〈桑耶寺羌姆略述〉,《西藏藝術研究》,3:38-48。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2003 〈初探門巴戲和藏戲藝術之特點〉,《西藏藝術研究》,4:53-55。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王嵩山
1988 《扮仙與作戲》。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王堯
1998〈藏戲源於佛教述略〉,《佛教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85-200。臺北市:法鼓文化。
王華
2007〈論西藏昌都地區傳統熱巴樂舞及其宗教性〉,《追尋雪域中神聖與世俗的聲音:西藏音樂》,頁148-159。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云聰‧索朗次仁
1996〈山南瓊結縣的“卓”(鼓舞)概述〉,《西藏藝術研究》,1:21-25。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
1993《中國戲曲志‧西藏卷》。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

史徒華 著 張恭啟 譯
1989《文化變遷的理論》。臺北:遠流出版社。

丹增次仁
1999a 〈西藏宗教舞蹈品種展示(二)〉,《西藏藝術研究》,1:4-10。拉
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1999b 〈卓舞略論〉,《西藏藝術研究》,4:4-5。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
輯部。
2001〈羌姆〉,《西藏藝術研究》,2:30-42。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
輯部。
2002a〈西藏舞蹈發展簡史(上)〉,《西藏藝術研究》,2:11-22。拉薩
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2002b 〈西藏舞蹈發展簡史(中)〉,《西藏藝術研究》,3:4-16。拉薩市:
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2003〈藏戲改革的思考〉,《西藏藝術研究》,4:14-18。拉薩市:西藏
藝術研究編輯部。

毛繼增
1992〈《惹麥丹覺》論〉,《第五屆國際民族音樂學會議》,27-48。台北
文建會中國民族音樂中心籌備小組。

白曲
1995〈略談喇嘛嘛尼〉,《西藏藝術研究》,5:29-30。拉薩市:西藏藝
術研究編輯部。
1997〈再談“喇嘛瑪呢”〉,《西藏藝術研究》,3:21。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加拉(o=- =$?,)
2008《2R.- GA- A- tJ- z-3R:C- :L%- 《論藏戲—“阿吉拉姆”的起源及其藝術特徵》。拉薩市:西藏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組碩士論文。(藏文,未出版)
田聯韜 主編
2001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田聯韜
2002 〈藏族音樂文化與周邊民族、周邊國家之交流、影響〉,《西藏藝術研究》,3:17-27。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曲六乙 編 張鷹、張子揚 攝影
1990 《西藏神舞、戲劇及面具藝術》。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吉賽佩‧杜齊(義)著 向紅笳 譯
2004《西藏考古》。拉薩市:西藏人民出版社。

西北民族學院藏文教研組編
1979 《漢藏詞典》。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

西藏流亡政府外交與新聞部
2005 《西藏政教領袖十四世達賴喇嘛》。Dharamsala:達賴喇嘛七十華
誕籌備小組。
2008《西藏流亡政府簡介》。Dharamsala:西藏流亡政府外交與新聞部


次仁朗杰
2009《西藏傳統戲劇阿吉拉姆音樂研究》。拉薩市:西藏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次仁朗杰、衛英
2009 〈略論藏戲唱腔(囊達)的演唱藝術〉,《西藏藝術研究》,1:64-68。
拉薩市:西藏自治區民族藝術研究所。

成都地圖出版社
2009《西藏自治區地圖冊》。成都:成都地圖出版社。

呂心純
2011〈音樂作為一種離散社會空間:臺灣中和地區緬甸華僑的音景與族裔空間建構〉,《民俗曲藝》,171:11-64。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李云、周泉根
2005 《藏戲》。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加東智 等
2009《時變‧第五期》(中文篇)。Dharamsala:時變雜誌社出版。

李宜
2010 〈20世紀國內藏戲研究綜述〉,《西藏研究》,112-120。咸陽:西藏民族學院人文學院。
2011 〈近十年以來國內藏戲研究述評〉,《西藏民族學院文學院》,vol. 32:53-70.

李姿寬
2005 《佛教梵唄〈大悲咒〉之傳統與遞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007 〈來自西藏高原的歌劇Lhamo拉莫—以《蘇姬寧瑪》為例〉, 《追尋雪域中神聖與世俗的聲音:西藏音樂》,頁160-175。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何玉人
2003〈藏戲劇作的審美風格〉,《西藏藝術研究》,3:79-87。拉薩市,
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沈赫周
2005 《中共改革開放之後藏族傳統文化的變遷與發展研究—以前藏地
區之天葬及藏戲為例》。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邱天助
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更堆培杰
2002《西藏音樂史略》。拉薩市: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4〈略談藏戲阿吉拉姆音樂〉,《西藏藝術研究》,2:38-40。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室。
2008〈聲律文字與藏傳佛教誦經音樂〉,《西藏研究》,2:80-87。拉薩
市西藏大學。
2009《西藏宗教音樂》。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赤烈曲扎
2006《西藏風土志》。拉薩市:西藏人民出版社。

阿旺旦增、平措頓珠
2009 〈藏戲成功申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名錄〉,《西藏藝術研究》,3:79-80。

阿旺克村
1995《西藏舞蹈通史》。長沙市:湖南文藝出版社。

阿旺松熱
2003 〈初論藏戲舞蹈藝術的起源與審美特徵〉,《西藏藝術研究》,4:73-78。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室。

阿旺‧貢噶索南扎巴堅贊著 趙康譯
1990a〈《樂論》註疏(上)〉,《音樂研究》,2:89-93。北京市:人民音
樂出版社。
1990b〈《樂論》註疏(下)〉,《音樂研究》,4:84-93。北京市:人民音
樂出版社。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臺灣小說論述》。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2006

胡金安
1986〈對藏戲聲樂的一點淺見〉,《西藏藝術研究》,2:24-32。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室。

吳榮順
2007a〈雲南地區藏族的民間音樂—鍋庄〉,《追尋雪域中神聖與世俗的
聲音:西藏音樂》,頁176-188。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2007b 《追尋雪域中神聖與世俗的聲音:西藏音樂》。臺北市:國立臺北
藝術大學。
2010〈聲音人類學的問題:聲音的印記與聲音的形態〉,《2010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際音樂學研討會論文》。臺北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施德玉
2004 《中國地方小戲及其音樂之研究》。臺北市:國家出版社。
高宣揚
2002《布爾迪厄》。臺北市:生智出版社。

索次
1997 〈西藏民族說唱藝術探源(上)〉,《西藏藝術研究》,3:16-20。
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1999 〈論喇嘛瑪尼說唱藝術之特色〉,《西藏藝術研究》,1:18-23。拉
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2000〈論喇嘛瑪尼說唱道具“唐卡畫”〉,《西藏藝術研究》,3:44-45。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索朗次仁
2003 〈論藏族說唱藝術和藏戲藝術的共性〉,《西藏藝術研究》,4:105-107。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雪康‧索南塔杰 著 何宗英 譯
2003〈西藏各藏戲流派的藝術特徵與琼結扎西雪巴白面具藏戲的起源
〉,《西藏藝術研究》,4:44-52。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格曲
2003 〈桑耶寺康松桑康林白面具藏戲壁畫繪製年代與內容考辯〉,《西藏藝術研究》,4:36-43。
2005〈藏傳佛教銅號鼓鈸樂隊〉,《西藏藝術研究》,4:34-39。拉薩市:
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格桑德吉
2001〈淺論藏戲〉,《西藏藝術研究》,2:58-66。拉薩市:西藏藝術研 究編輯部。

格桑曲杰
2000 〈囊瑪綜述〉,《西藏藝術研究》,4:24-34。拉薩市:西藏藝術研
究編輯部。

馬成富
2003a〈解析藏族曲藝中的活化石《折嘎》曲種〉,《西藏藝術研究》,2:19-27。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2003b〈嘉絨藏戲與儺文化研究〉,《西藏藝術研究》,4:56-63。拉薩市:
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馬盛德
2003 〈藏族舞蹈在藏戲藝術中的運用與發展〉,《西藏藝術研究》,4:
24-28。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馬達學
2005〈青海民間藏戲面具文化之印象〉,《西藏藝術研究》,4:42-44。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康保成
2004《中國古代戲劇型態與佛教》。上海市:東方出版中心。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 陳以新 譯
2008《離散與混雜》。臺北縣:韋伯文化。

陳怡琳
2004《藏戲近十年來的變遷—以西藏自治區藏劇團為例》。北京市:中
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陸軍
2009 〈試論藏戲的現代轉換—以西藏自治區藏戲團為例〉,《西北民族
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6-22。

曹婭麗
2001《青海藏傳佛教寺院的儺舞“羌姆”—藏族面具舞表演藝術》,2:
43-52。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2003 〈青海果洛“格薩爾”藏戲藝術〉,《西藏藝術研究》,4:64-68。
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黃應貴 主編
1995《空間、力與社會》。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1999《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曾毓芬
2005〈在舊傳統與新思潮的衝擊下,一個新美學觀的成形〉,《南投傳
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139-170。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斯安竹
2007《海外藏族的文化變遷與適應—以達蘭薩蘭的藏族為例》。臺北
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有慶
1997〈雪域名川、勝地、古剎溯源〉,《西藏藝術研究》,3:72-81。拉
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張怡蓀 主編
1984 《藏漢大辭典》。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1993 《藏漢大辭典》。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1999 《藏漢大辭典》。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2004《藏漢大辭典》。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張鷹
2009a 《節慶禮儀》。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b《藏戲歌舞》。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鷹、李書敏 主編
2001 《面具藝術》。重慶市:重慶出版社。

曾永義
1992 《參軍戲與元雜劇》。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強巴曲杰
1999〈三論藏文古籍中對舞蹈的論述〉,《西藏藝術研究》,4:6-13。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2003 〈略探藏戲舞蹈的審美特徵〉,《西藏藝術研究》,4:69-72。拉薩
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2007〈略探“魯古拉姆”藏戲的源流與藝術特色〉,《西藏藝術研究》,
3:16-22。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強巴曲杰、次仁朗杰
2008《西藏傳統戲劇阿吉拉姆研究》。拉薩市: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西劇課題組。(未出版)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2011《西藏的天空》,第五期。臺北市: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楊蔭瀏
1977《中國古代音樂史略,上冊》。臺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楊嘉銘、楊環
2008〈藏戲及其面具新探〉,《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版)》,
4:8-12。成都:西南民族大學。

趙康 譯註
1989 〈樂論〉,《中央音樂學院學報》,4:23-30。北京:中央音樂學院。

嘉雍群培
2008《西藏民間樂器》。臺北市:山月文化有限公司。

黎薔
2001〈吐蕃苯教與中印佛教戲劇文化關係考〉,《西藏藝術研究》,4:64-76。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鄭怡甄
1996《藏戲〈諾桑王傳〉人神關係之分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
族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志明
2001《中世紀音樂史》。臺北市:全音出版社。

劉志群 主編
1999 《中國藏戲藝術》。北京市:西藏人民出版社。

劉志群
1998a 〈吐蕃王朝時期的文藝〉,《西藏藝術研究》,3:31-43。拉薩市:
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1998b 〈西藏分散割據時期的文藝〉,《西藏藝術研究》,4:35-44。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1999a〈元明清時期的西藏文藝(上)〉,《西藏藝術研究》,1:30-43。
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1999b 〈春風款款入雪欲 奇葩熠熠斗芳菲-西藏1986年(藏曆繞迥火虎年)雪頓節日記〉,《西藏藝術研究》,3:3-25。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1999c〈元明清時期的西藏文藝(下)〉,《西藏藝術研究》,4:26-40。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2000《藏戲與藏俗》。石家庄:河北兒童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3 〈藏戲研究的長足進展和有待深入、開拓的理論命題〉,《西藏藝術研究》,4:91-104。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室。
2009 《中國藏戲史》。拉薩市:西藏人民出版社。

劉延芳
2008《修行教育制度與儀式音樂的轉變—以藏傳佛教直貢噶舉禪定尼
院(:VA- $%- 2!:- 2o.- 24/- .$R/- 2?3- $+/- A%-)為例》。臺北市:
臺灣大學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光
1988〈論衛藏地區藏戲音樂〉,《中央音樂學報》,4:3-39。北京市中央音樂學院。

謝雍君
2003 〈亟待繼承和保護的藏戲藝術“2003年全國藏戲發展學術研討會”綜述〉,《西藏藝術研究》,4:108-111。拉薩市:西藏藝術研究編輯部。

羅伯特‧比爾 Robert Beer著 向紅笳 譯
2007《藏傳佛教象徵符號與器物圖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

邊多
2006 《西藏音樂史話》。北京市:中國藏學出版社。

魏心怡
2001《邵族儀式音樂體系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藝術學院
音樂研究所音樂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2009〈藏戲前演「頓」之音樂功能探微—以西北印度區西藏表
演藝術學院之《諾桑法王》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
學音樂學研究所2009年音樂學研討會論文》台北市:國
立台北藝術大學。
2010 〈在“斷”、“連”之間:藏戲「阿吉拉姆」唱腔「南
木踏兒」之結構技法探微〉,《民族音樂學在臺灣:
國際傳統音樂學會臺灣分會暨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
樂學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國際傳統音樂學會臺灣分
會。

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元)著 趙康 譯註
1985〈樂論〉,《西藏歌舞》。4:33-40。拉薩市:西藏歌舞
編輯部。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