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孔子心性概念分析
作者:楊晨輝
作者(外文):Hubert You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蔡仁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孔子心性先秦儒家朱熹徐復觀唐君毅牟宗三蔡仁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4
摘 要
  《論語》中之「心」字可見於五章,「性」字可見於二章;其中三章「心」字和一章「性」字皆出自孔子之口,其餘亦間接相關於孔子。對此七章章句文本進行語言文字探討和概念分析研究,可使孔子「心」「性」概念內容獲得堅實的立論基礎。
  朱熹之論說足以代表傳統觀點,徐復觀、唐君毅、牟宗三、蔡仁厚四位先生皆為當代論述之表率。各家分別從不同思考路徑理解孔子,卓然有成;然而在其詮釋孔子「心」「性」之論理中,各家亦或多或少留有尚可再議之餘地。針對這些可再議之處,本文重建關鍵問題進行討論,並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本文主張:孔子之「心」具有「認知力」、「記憶力」、「判斷評價力」、「意志力」、「欲求力」、「意向力」等功能作用;孔子之「性」乃是不學而能、不思而得,先天實踐德行之潛能。據此再依《論語》相關章句探討,可綜合描摹一孔子「心」「性」概念體系;其架構是以「心」「性」為雙核心,再連接「天」、「命」、「道」、「天命」、「天道」、「學」、「習」和以「仁」為首之眾多德行。
  孔子之教即是立基於人人皆有之共同「心」「性」,強調一生不斷正確「學」「習」之重要,於生活中努力實踐以「仁」為首之眾多德行,向上體證通達「天」、「命」、「道」、「天命」、「天道」;最終徹盡「性」中之德行潛能,進而臻至「從心所欲,不踰矩」之完美人格。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古籍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附釋音毛詩注疏》(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阮刻本校刊)。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市:蘭臺書局,1974年,經韵樓臧版)。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阮刻本校刊)。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義,《附釋音禮記注疏》(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阮刻本校刊)。
[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義,[唐]賈公彥疏,《附釋音周禮注疏》(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阮刻本校刊)。
[漢]鄭玄注,[清]孫詒讓疏,《周禮正義》(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清光緒乙巳本校刊)。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阮刻本校刊)。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市:世界書局,1963年,《論語注疏及補正》)。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阮刻本校刊)。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阮刻本校刊)。
[宋]朱熹集注,《四書集注》(臺北縣:漢京文化,1983年,吳志忠刻本)。
〔明〕王守仁,《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臺北市:黎明,1992年)。
[清]劉寶楠正義,《論語正義》(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南菁書院續經解本校刊)。
[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台北市:河洛圖書,1980年)。

(二)專著
于省吾,1981,《甲骨文字釋林》,台北市:大通書局。
方東美,1979,《生生之德》,台北市:黎明文化。
方東美,1980,《中國人生哲學》,台北市:黎明文化。
方東美,1983,《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台北市:黎明文化。
方東美,1987,《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市:黎明文化。
方東美,2005,《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台北市:黎明文化。
王曉波,1972,《先秦儒家社會哲學研究》,台北市:幼獅。
王曉波,1983,《儒法思想論集》,臺北:時報文化。
成中英,1974,《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台北市:三民書局。
成中英,1985,《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台北市:聯經。new window
成中英,1996,《知識與價值:成中英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
成中英,2001,《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new window
成中英,2003,《道與心:成中英自選集》,濟南市:山東教育。
成中英等著,1994,《中西哲學的會面與對話》,第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市:文津。
牟宗三,1953,《荀學大略》,台北市:中央文物。
牟宗三,1968-69,《心體與性體》,台北市:正中書局。new window
牟宗三,1970,《生命的學問》,台北市:三民書局。
牟宗三,1976,《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市:臺灣學生。
牟宗三,1978,《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市:臺灣學生。
牟宗三,1979a,《名家與荀子》,台北市:臺灣學生。
牟宗三,1979b,《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市:臺灣學生。
牟宗三,1983a,《中國文化的省察》,台北市:聯合報。
牟宗三,1983b,《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台北市:臺灣學生。
牟宗三,1985,《圓善論》,台北市:臺灣學生。
牟宗三,1987,《智學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市:商務印書館。
牟宗三,1990,《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市:臺灣學生。new window
牟宗三等著,1979,《中國文化論文集》,台北市:幼獅。
牟宗三等著,1982,《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文化傳統的重建》,台北市:時報文化。
牟宗三等著,1991,《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台北市:文津。
牟宗三等箸,楊祖漢主編,1994,《儒學與當今世界》,第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市:文津。
李孝定編述,1965,《甲骨文字集釋》,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明輝,1990,《儒家與康德》,台北市:聯經。new window
李明輝,1991,《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市:文津。
李明輝,2001,《孟子重探》,台北市:聯經。
李明輝,2003,《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台北市: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李明輝編著,1995,《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李明輝編,2002,《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儒學篇》,台北市: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李明輝,邱黃海主編,2010,《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余英時,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市:聯經。
余英時,1992,《內在超越之路:余英時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
余英時,1998,《現代儒學論》,上海市:上海人民。
何淑靜,1988,《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市:文津。new window
李瑞全,1999,《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市:鵝湖。
杜維明,1990,《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台北市:聯經。
杜維明,1991,《儒家思想新論 : 創造性轉換的自我》,江蘇省:江蘇人民。
杜維明,1992,《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杜維明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
杜維明,1996,《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台北市:聯經。new window
杜維明,1997,《儒家思想 : 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市:東大圖書。new window
杜維明著,段德智譯,1999,《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漢市:武漢大學。
杜維明著,錢文忠,盛勤譯,2000,《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市:上海人民。
杜維明著,陳靜譯,2002,《儒教 = Confucianism》,台北市:麥田。
杜維明著,彭國翔編譯,2006,《儒家傳統與文明對話》,石家圧,河北人民。
林安梧編著,1995,《論語 : 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台北: 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
周法高主編,1974,《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林義正,1987,《孔子學說探微》,台北市:東大圖書。
林義正,2007,《孔學鈎沈》,台北縣:巨凱數位服務。
唐君毅,1966-75,《中國哲學原論》,香港:新亞研究所。
唐君毅,1974,《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市:臺灣學生。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市:臺灣學生。
唐君毅,1979,《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市:正中。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市:臺灣學生。
唐君毅,1985,《道德自我之建立》,台北市:臺灣學生。
唐君毅,1986a,《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市:臺灣學生。
唐君毅,1986b,《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市:臺灣學生。
唐君毅,1989,《中國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集》,上海市:上海書店。
唐君毅,1990,《哲學論集》,台北市:臺灣學生。
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徐復觀,1974,《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市:臺灣學生。
徐復觀,1980,《學術與政治之間》,台北市:臺灣學生。
徐復觀,1982,《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台北市:時報文化。
馬薇廎,1971,《薇廎甲骨文原》,雲林縣:馬薇廎印行。
張君勱,1955,《義理學十講綱要》,台北市:華國。
張君勱,1986,《新儒家思想史》,台北市:弘文館。new window
梁漱溟,1982,《中國文化要義》,台北市:里仁。new window
梁漱溟著,李淵庭整理,1993,《梁漱溟講孔孟》,北京市:中國和平。
梁漱溟 著,曹錦清編選,1994,《儒學復興之路 : 梁漱溟文選》,上海市:上海遠東。
陳濟編著,2004,《甲骨文字形字典》,北京:長征。
馮友蘭,1985,《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市:北京大學。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論》台北市:藍燈。
馮友蘭,1995,《新原道》台北市:臺灣商務。
傅佩榮,1985,《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學生書局。
傅佩榮,1993,《儒家哲學新論》,臺北:業強。new window
勞思光,2003,《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
勞思光著,梁美儀編,1998,《中國文化要義: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勞思光著,黃慧英編,2000,《大學中庸譯註新編》,香港;中文大學。
勞思光著,張燦輝,劉國英合編,2001,《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
曾春海,1989,《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
曾春海,1992,《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台北:文津。
曾春海,2010,《先秦哲學史》,台北市:五南。
曾春海,2012,《中國哲學史綱》,台北市:五南。
賀麟等著,1978,《儒家思想新論》,台北市:正中。
楊祖漢,1987,《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市:文津。new window
楊祖漢,1992,《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市:文津。new window
楊祖漢,1998,《當代儒學思辨錄》,台北市:鵝湖。new window
熊十力,1960,《讀經示要》,台北市:廣文。
熊十力,1976,《明心篇,二篇》,台北市:臺灣學生。
熊十力,1988a,《十力哲語》,台北市:畢昇。
熊十力,1988b,《原儒》,台北市:明文。
熊十力,1988c,《論六經》,台北市:明文。
熊十力,1990,《十力語要,初續》,台北市:明文。
裴學海,1973,《古書虛字集釋》,台北市:泰順。
蔡仁厚,1971,《儒家哲學與文化真理》,香港九龍:人生。
蔡仁厚,1984,《孔孟荀哲學》,台北市:臺灣學生。new window
蔡仁厚,1986,《儒學與禮法》,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
蔡仁厚,1987a,《荀子與朱子心性論之比較》,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new window
蔡仁厚,1987b,《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市:文津。
蔡仁厚,1988,《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市:臺灣學生。
蔡仁厚,1990a,《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new window
蔡仁厚,1990b,《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圖書。
蔡仁厚,1993,《孔門弟子志行考述》,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蔡仁厚,1994,《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台北市:正中。
蔡仁厚,1998,《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臺灣學生。
蔡仁厚,2001,《哲學史與儒學論評: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臺灣學生。
蔡仁厚,2009,《中國哲學史》,台北:臺灣學生。
劉述先,1997,《新儒學的開展》,台中市: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劉述先,2000,《儒家思想之現代闡釋論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劉述先,2001,《儒家思想開拓的嘗試》,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
劉述先著,景海峰編,1992,《儒家思想與現代化:劉述先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
劉述先編,1987,《儒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
劉述先編,1995,《當代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劉述先編,1995,《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錢穆,1964,《論語要略》,台北市:臺灣商務。
錢穆,1974,《孔子與論語》,台北市:聯經。
錢穆,1977,《中國思想史》,台北市:臺灣學生。
錢穆,1978,《四書釋義》,台北市:臺灣學生。
錢穆,1988,《論語新解》台北市:東大。
錢穆,1991,《荀子研究》上海市:上海書店。
謝仲明,1991,《儒學與現代世界》,台北市:臺灣學生。
魏元珪,1987a,《孟荀道德哲學》,台北市:谷風。
魏元珪,1987b,《荀子哲學思想》,台北市:谷風。new window
羅振玉,1969,《殷墟書契考釋》,台北縣:藝文。
羅振玉考釋,1979,《殷墟文字類編》,台北市:文史哲。
譚家哲,2006,《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台北市:唐山。new window
譚家哲,2010,《孟子平解》,台北市:唐山。
譚家哲,2013,《論語平解選篇》,台北市:漫遊者。

(三)論文
王曉波,1967,〈先秦儒家倫範思想概述〉,《出版月刊》,第25期,頁11-17。
王曉波,1975,〈孔子思想的形成及其意義〉,《中國文化復興月刊》,第八卷第九期,頁75-84。
成中英,1967,〈論孔子的正名思想〉,《出版月刊》,第22期,頁7-11。
成中英,1988,〈孔子哲學中的創造性原理:論生即理與仁即生〉,《東方雜誌》,第21卷第7期,頁20-27。
成中英,1998,〈論義利之辨與天人合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1期。
成中英,2004,〈儒家和道家的本體論〉,《人文雜誌》,第6期。
成中英,2005,〈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語言和本體論批評〉,《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
李明輝,1999,〈焦循對孟子心性論的詮釋及其方法論問題〉,《臺大歷史學報》,第24期,頁71-102。new window
杜保瑞,2000,〈中國哲學的基本哲學問題意識反省〉,《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9期,頁837-851。new window
杜保瑞,2001,〈儒道互補價值觀念的方法論探究〉,《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11期,頁997-1011。new window
何淑靜,2003,〈論現代研究中國哲學的一種可能途徑─以孟子哲學為例〉,《韓國中國學會第23次中國學國際學術大會論文集》,第6卷。另轉載於《鵝湖學誌》,第31期,頁175-199。new window
何淑靜,2004,〈論荀子對「性善說」的看法〉,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哲學研究所「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第二次小型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李瑞全,1985a,〈孟子 "性命對揚" 章釋義〉,《中國文化月刊》,第64期,頁31-43。
李瑞全,1985b,〈荀子論性與論人之為人〉,《東海學報》,第26期,頁209-224。new window
李瑞全,1990,〈孟子哲學中「性」一詞的意義分析〉,《鵝湖學誌》,第4期,頁31-42。new window
林安梧,2003,〈「道」「德」釋義:儒道同源互補的義理闡述--以「老子道德經」「道生之、德蓄之」暨「論語」「志於道、據於德」為核心的展開〉,《鵝湖》,第28卷第10期,頁23-29。new window
林義正,1987,〈孔子論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10期,頁211-239。
林義正,1988,〈論孔子思想中的「道」〉,《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頁343-354,台北市:國際孔學會議大會秘書處。
林義正,2005,〈孔子的天人感應觀:以〈魯邦大旱〉為中心的考察〉,「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輔仁大學文學院、東吳大學哲學系合辦。
傅佩榮,1984a,〈孔子天論研究 (上)〉,《哲學與文化》,第11卷第10期,頁27-36。new window
傅佩榮,1984b,〈孔子天論研究 (下)〉,《哲學與文化》,第11卷第11期,頁38-43。new window
傅佩榮,1984c,〈孟子天論研究 (上)〉,《哲學與文化》,第11卷第12期,頁35-39。new window
傅佩榮,1985a,〈孟子天論研究 (下)〉,《哲學與文化》,第12卷第2期,頁26-30。new window
傅佩榮,1985b,〈荀子天論研究〉,《哲學與文化》,第12卷第3期,頁41-47。new window
傅佩榮,1985c,〈人性向善論:對古典儒家的一種理解〉,《哲學與文化》,第12卷第6期,頁25-30。new window
傅佩榮,1985d,〈兩種人性論的比較〉,《國立臺灣大學創校四十週年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傅佩榮,1986,〈中國哲學的關鍵概念──天:我對「儒道天論」研究的總結〉,《哲學與文化》,第13卷第1期,頁57-60。new window
傅佩榮,1988a,〈天人合德論:對古典儒家人性論最高理想之詮釋〉,中國哲學之人性論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new window
傅佩榮,1988b,〈儒家論人的自律性:從自律性到人性論〉,《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6期,頁20-30。new window
傅佩榮,1988c,〈儒家新詮釋:人性向善論的有效性〉,儒學的挑戰與展望,新加坡:新加坡大學。new window
傅佩榮,1989,〈儒家的邏輯與認知方法〉,人性與社會科學的哲學基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傅佩榮,1991,〈人性向善論的理據與效應〉,中國社會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臺北:漢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傅佩榮,1993,〈重新詮釋孔子的「仁」〉,《哲學雜誌》,第6期,頁68-81。
傅佩榮,1996,〈孔子論人性與群我關係〉,《東吳哲學學報》,第1期,頁1-11。new window
傅佩榮,1998a,〈解析孔子的「善」概念〉,《哲學雜誌》,第23期,頁172-187。
傅佩榮,1998b,〈解析孔子的人性觀點〉,《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2期,頁106-121。new window
傅佩榮,2000,〈朱注《論語》的商榷〉,朱子學的回顧與二十一世紀的展望研討會,臺北:中國哲學會、輔仁大學。
傅佩榮,2001,〈對孔子「天」概念的再評價〉,《天人之際與人禽之辨》,《新亞學術集刊》,第17期,頁93-106。
傅佩榮,林安梧,1993,〈「人性向善論」與「人性善向論」:關於先秦儒家人性論的論辯〉,《哲學雜誌》,第5期,頁78-107。new window
勞思光,1961a,〈孟子及儒學之發展〉,《大學生活》,第7卷第10,11期。
勞思光,1961b,〈荀子與儒學之歧途〉,《大學生活》,第7卷第13期,頁4-15。
曾春海,1975〈論語中禮義與仁的關係〉,《哲學論集》,第5期,頁42-56。new window
曾春海,1976,〈由論語、孟子看「仁」的自覺〉,《鵝湖》,第2卷第2期,頁43-44。new window
曾春海,1978,〈孟子的性命觀與德修養論〉,《哲學論集》,第11期,頁39-59。new window
曾春海,1981,〈荀子思想中的"統類"與"禮法"〉,《輔大哲學論集》,第13期,頁71-85。new window
曾春海,1999,〈儒家人文生命的實踐:由「敬」的工夫入路省察〉,《東吳哲學學報》,第4期,頁149-164。new window
曾春海,1999,〈莊、孟的生死智慧及其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歷史月刊》,第139期,頁47-52。
曾春海,2000,〈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27期,頁27-50。
曾春海,2004,〈墨學與荀學中的知識原理與方法〉,《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7期,頁59-78。new window
楊祖漢,2003,〈牟宗三先生對孔子的理解〉,《鵝湖》,第28卷第10期,頁15-22。new window
蔡仁厚,1971,〈孟子心性論研究〉,《孔孟學報》,第22期,頁103-104。new window
蔡仁厚,1972,〈孟子的修養論〉,《孔孟學報》,第24期,頁155-170。new window
蔡仁厚,1975,〈荀子的思想體系〉,《華學月刊》,第48期,頁15-36。
蔡仁厚,1982,〈孔子理論的形成與引申〉,《華學月刊》,第124期,頁38-45。
蔡仁厚,1983a,〈心的性質及其實現〉,《鵝湖月刊》,第94期,頁2-8。new window
蔡仁厚,1983b,〈荀子天論與性論之研究〉,《東海學報》,第24期,頁23-38。new window
蔡仁厚,1984a,〈荀子的心論〉,《東海學報》,第25期,頁187-201。new window
蔡仁厚,1984b,〈荀子論道德修養〉,《華學季刊》,第5卷第4期,頁1-12。
蔡仁厚,1987,〈從先秦儒到宋明儒〉,《中國文化月刊》,第94期,頁42-55。
蔡仁厚,1988,〈荀子與朱子〉,《鵝湖學誌》,第1期。new window
蔡仁厚,1989,〈天道與上帝〉,《國際東西哲學比較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頁353-371。
蔡仁厚,1993,〈心性理與才情氣:儒家生命觀〉,《亞非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香港。
蔡仁厚,1998,〈儒家倫理基軸之省察〉,《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5期,頁1-19。new window
劉述先,1997,〈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一個當代新儒學的闡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0期,頁1-23。new window
劉述先,2001,〈哲學分析與詮釋:方法的反省〉,《鵝湖》,第318期,頁11-25。new window
謝仲明,1986a,〈儒家心靈哲學(上)〉,《中國文化月刊》,第75期,頁52-73。
謝仲明,1986b,〈儒家心靈哲學(下)〉,《中國文化月刊》,第76期,頁39-70。

二、英文文獻

(一)專著
杜維明,1989,Confucianism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杜維明,1993,Way, Learning and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 Albany: SUNY.

(二)論文
成中英,1968,“Confucianism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 Chan-Kuo Period”, The Bullen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Vol. XL. Taiwan: Academia Sinica.
成中英,1973,“Theory and Practice in Confucianism”,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2。
成中英,2000,“ Self-Cultivation and Free Will in Classical Confucianism ”, Confucian Moral Philosophy.
成中英,2004,“A Theory of Confucian Selfhood: Self-Cultivation and Free Will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Confucian Ethics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lf, Autonomy, and Commu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傅佩榮,1984a,“Mencius’ Concept of Heaven”,第一屆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臺中:東海大學、中國哲學會。
傅佩榮,1984b,“The Concept of T'ien in Classical Confucianism”,《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3:327-462。
傅佩榮,1985a,“On Human Nature as Tending toward Goodness──An Understanding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Catholic Univ. of America and Fu Jen Catholic Univ.,Taipei.
傅佩榮,1985b,“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Classical Confucianism”, Assembly of the World’s Religions, International Religions Foundation, McAfee, New Jersey, U.S.A..
傅佩榮,1988,“Heaven and God──A Primordial Comparison ”, International Confucian-Christian Conference, Chinese Univ. of Hong Kong, Hong Kong.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