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陸游田園詩研究
作者:何映涵
作者(外文):Ying-Han H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齊益壽
謝佩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田園詩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宋詩南宋field and garden poetryLuyouFanchengdaYangwanliSong poetrythe Southern So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8
本文將陸游田園詩置於東晉以降田園詩主題與藝術技巧的發展脈絡下加以觀照,以掌握陸游對田園詩傳統的創變,並透過研究作者身處的時代環境,以及個人創作心態、文化思想、藝術見解等方面,確認其詩的內涵基調。此外,本文也透過比較陸游、范成大與楊萬里之詩,以及探討陸詩對後代的影響,說明陸游為南宋田園詩的重要作者。第二章首先梳理古代與田園詩相關的論詩資料,提出田園詩義界:以田園風景或生活(可簡稱為「田園景事」)為主要題材;且以詩人對田園的觀察體驗、或他由田園體驗直接生發的思想感情為篇旨的詩,就是田園詩。本章接著探究東晉至北宋田園詩的發展脈絡,指出陶詩的主題包括「體合自然的生活態度」與「躬耕守拙的執著懷抱」兩大類型,語言風格則以平淡渾厚為標誌。唐代田園詩「田園樂」的主題以王、孟、儲、韋為代表,它繼承了陶詩遠離塵累、契合自然的基調,但並未繼承陶詩對人生理想的反思與追求。此派詩人擅長營造興象玲瓏的詩境與清淡的語言美,風格雅淡含蓄。「田家苦」主題的代表詩人則為張、王、元、白等新樂府詩人。其詩旨在揭露時弊、關懷民瘼。此派詩人常透過旁觀的敘事角度、聲調流暢的七古與樸素的五古,形成犀利淺切的語言風格。北宋田園詩既繼承唐代「田園樂」與「田家苦」並重的格局,又呈現兩種時代特徵:一,題材與詩旨的日常化;二,與詩人的政治思想與情懷關係更密切。陶詩詩旨在此期的影響則與唐代類似,仍偏重在閒適淡泊一端。語言風格方面,北宋田園詩主要體現出「樸素質直」、「清新輕快」、「精巧生新」三種新樣態。就總體觀之,北宋田園詩的成就無法與唐詩相比。直到南宋中期陸游等詩人的筆下,宋代田園詩才被推上新的藝術高峰。第三章研究陸游田園詩的創作背景,以其揭示陸詩的生成脈絡,並藉此把握陸詩旨趣的基調。主要論點有四。一,陸游生活於南宋的繁榮時期,且在故鄉農村中度過三十年的安定時光。這是他得以創作大量田園詩的重要前提。二,陸游的仕進之志逐漸淡化,並以成德化民為新的人生目標;又堅持以頑強精神面對憂患,這有力地促成了其詩開朗而不頹唐庸弱的基本調性。三,儒家的重農思想與仁愛精神;理學的重視生機之美與強調倫理綱常;道家(道教)貴生、護生、寡欲知分、因任天性等思想;以及禪宗的隨緣任運等,均對陸詩有明顯影響。陸游在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基礎上,融攝道與禪,使其詩在悅樂中不失關懷群體之心。四,陸游「以詩為娛」與「詩材隨處足」的觀念,使其詩不僅以樂境為主,而且呈現空前的開闊詩境。在第二章的基礎上,第四至第七章探討了陸詩在旨趣、語言藝術方面對前人的繼承與開拓。第四章主要論點是:陸游田園詩在旨趣方面承接的傳統,源自唐代王、孟,延續於北宋,旨在抒發閒適愉樂之情。在此基礎上,陸游發展出「日常生活之悅」、「生機蓬勃之趣」、「人情淳古之慕」、「與民同樂之懷」等特色顯著的主題。陸詩的眾多新境,在情感基調方面延續唐代以降「田園樂」的傳統,在取材與精神上,則對北宋詩兩大特色——「抒情寫景生活化」與「民生關懷普泛化」——有較直接與全面的繼承拓展。與他人情感或處境的相通是陸詩最具特色的精神。這使得陸詩擺脫之前田園詩主要旨在抒發個人自適之情的藩籬,展現儒者特有的仁愛胸襟。第五章指出陸詩藉由三類富於個性的主題:「安於貧窮的志意」、「困頓失意的感觸」與「勤勉耕作的心聲」,發揚了陶詩的詠懷傳統。總體而言,陸詩較為全面深入的反映了士人真實田園生活的各種困難面,表達了他面對困厄時的感懷與自處之道,從而使田園詩突破了唐後「士人歸田等於回歸真淳自然樂土」的傳統範式。此外,陸詩也繼承了陶詩抒發自我懷抱、追求價值理想的精神。但一般而言,陸詩的感懷更富於剛毅頑強的意志,並且體現了儒家關切社會政治的人生觀。因此陸詩仍然展現了濃厚的個性色彩,而不只是陶詩精神的單純復歸。論文的第六、七章討論了陸詩語言藝術在各層面的特點,並論及它對田園詩藝術傳統的突破。指出陸詩在「巧妙整飭的語音安排」、「生動鮮明的字詞」、「聲義兼備的疊字」、「圓穩整煉的對偶」、「廣博熨貼的用典」、「顯著的敘事性與細膩的寫景」等層面,極富於個性特徵。這些特點使陸詩展現「工緻曉暢」的代表性語言風格。這種詩風既以較明顯的人工經營區別於王、孟的清淡自然;又以敘事、狀物、達意的詳暢區別於王、孟的含蓄。而且陸詩與北宋詩相較,雖朗暢卻不散漫直率;雖精工卻不奇僻;既清新明快又能包容豐富的經驗感受,不僅代表宋代田園詩藝術的最高水平,更樹立有別於唐代田園詩的美感典範。第八章從物我關係、時空樣態、語言風格、感染力等方面,分析陸詩與范成大、楊萬里田園詩的異同,並初步探討陸詩之影響。主要論點有五。一,與范詩相較,陸詩觀物時透過主觀把握物象的痕跡比較明顯,且詩人的態度與情感較為突出,從而其個人形象也更加鮮明。此外陸詩的時空也較范詩開闊。這兩點使陸詩更具虛實相生之美感。二,與楊詩相較,陸詩很少像楊詩那樣以主觀對景物進行大膽強制的誇張與變形,而是以直觀寫照為主,其詩境也因而較為平易近人。三,在語言風格方面,范詩以樸素為本色,楊詩以新鮮為特點,陸詩則別具工麗整飭之美。四,在感染力方面,范、楊之詩情感流露均極有限,陸詩則具備博厚、崇高、真誠與親切的情感體驗,從而洋溢格外強烈的感染力。五,在對後代的影響方面,陸詩以自我生活細節入詩的創作路線,與工緻曉暢的七律詩風,影響之深遠相較於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毫不遜色。陸詩首度揭露了兼具工秀與明暢的七律詩風與田園題材契合的程度,且其詩軌轍清晰可學、風格雅俗共賞,因此仿效者眾多。綜上所述可知,陸游不僅對田園詩傳統有多方面的開拓,也在南宋三大家中獨樹一格,其影響之深遠更足以與范成大相提並論。由此可知,陸游在南宋田園詩史上確實為足以與范成大、楊萬里鼎足而立的重要作者。
陸游研究(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外國學者排列於後)
專書
于北山:《陸游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中國陸游研究會編:《陸游與越中山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中國陸游研究會編:《陸游與鑒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中國陸游研究會編:《陸游與漢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朱東潤:《陸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2)。
朱東潤:《陸游傳》(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邱鳴皋:《陸游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李建英《陸游閒適詩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張毅:《陸游詩歌傳播、閱讀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鄒志方:《陸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歐明俊:《陸游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7)。
【韓】李致洙:《陸游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new window

學位論文
碩士論文
王敘黃:《論陸游暮年的詩歌創作》,安徽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湯華泉先生指導。
白金花:《陸游詩歌的地域文化研究——以紹興、漢中為中心》,陝西理工學院2014年碩士論文,李銳先生指導。
邢瑞:《陸游民俗詩初探》,華僑大學2009年年碩士論文,徐華先生指導。
宋淑敏:《陸游民俗詩研究》,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雷家宏先生指導。
李慶龍:《陸游七言古詩研究》,安徽師範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余恕誠、郭自虎先生指導。
姜春霞:《陸游農事詩研究》,曲阜師範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張玉璞先生指導。
查澤瀲:《陸游田園詩綜論》,安徽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湯華泉先生指導。
孫科麗:《陸游思想研究》,西北師範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劉建麗先生指導。
張媛:《陸游山陰閒適詩歌研究》,內蒙古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楊新民先生指導。
黃英:《陸游詩歌五十首經典名篇的考察》,江西師範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杜華平先生指導。
楊昇:《陸游的鄉居生活與「鏡湖詩」創作》,浙江師範大學2004年碩士論文,陳國燦先生指導。
農遼林:《陸游晚年閒適詩研究》,福建師範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歐明俊先生指導。
管舒:《論陸游鄉居詩中的「太平氣象」》,安徽師範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胡傳志、葉幫義先生指導。
劉雅嫻:《陸游山水行旅詩論》安徽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葉華先生指導。
劉勁文:《陸游、王維山水田園詩之比較》,上海財經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朱迎平先生指導。
謝進昌:《陸游鄉居詩研究》,汕頭大學2005年碩士論文,高利華、張惠民先生指導。

博士論文
呂輝:《陸游七言律詩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08年博士論文,馬歌東先生指導。
徐丹麗:《陸游詩歌研究》,南京大學2005年博士論文,莫礪鋒先生指導。

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
王志清:〈陸游山水田園詩:狂與逸的交滲協和〉,《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
王致涌、陳永建:〈陸游與三山故居〉,《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
王水照、熊海英:〈陸游詩歌取境探源——錢鍾書論陸游之一〉,《中國韻文學刊》,20卷1期,2006年3月。
伍聯群:〈論陸游的佛教思想〉,《船山學刊》,2007年第2期。
呂肖奐:〈地域文化的文學書寫——陸游關於梁益地區的創作〉,《紹興文理學院學報》,33卷2期。
佘德余:〈沉雄蒼涼的崇高感與平淡恬靜的優美感的統一——論陸游後期詩歌創作的美學風格〉,《紹興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
沈家莊:〈論放翁氣象〉,《文學遺產》,1999年第2期。
沈重麗〈陸游與陶淵明田園詩比較〉,《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11期。
邱鳴皋:〈陸游師從曾幾新論〉,《文學遺產》,2002年第2期。
肖養蕊:〈從陸游詩作看南宋時期紹興的農業發展〉,《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6卷1期,2006年2月。
李建華、李繼紅:〈論陸游晚年田家詩語言風格的形成〉,《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7卷11期,2008年11月。
李建華:〈從晚年田家詩看陸游詩歌創作的藝術個性〉,《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7卷5期,2009年10月。
李建英:〈陸游詩研究綜述〉,《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卷3期,2009年9月。
李亮偉:〈論陸游在榮州的處境與悲情〉,《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6卷6期。
呂肖奐:〈「不得體」的社交表達:陸游的人際關係詩歌論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
李建華:〈淺談陸游田家詩中的農本思想〉,《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31卷9期,2012年9月。
周汝昌:〈從《劍南詩稿》中的農村詩說到「俗氣」〉,氏著:《詩詞賞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
胡明:〈陸游詩歌主題瑣議〉,《煙台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2期。
姚大勇:〈娛悲舒憂:陸游文學思想之核心〉,《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9卷1期,2001年3月。
高利華:〈陸游詩歌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浙江學刊》,2002年第4期。
徐丹麗:〈歸來偶似老淵明——論陸游對陶淵明的接受過程〉,《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莫礪鋒:〈陸游「讀書」詩的文學意味〉,《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莫礪鋒:〈陸游詩中的生命意識〉,《江海學刊》,2003年第5期。
莫礪鋒:〈陸游詩中的學者自畫像〉,《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6月,第2期。
莫礪鋒:〈論陸游對儒家詩學精神的實踐〉,《學術月刊》,47卷8期,2015年8月。
陸應南:〈陸游的田園詩淺探〉,《廣州師院學報》,1984年第2期。
張展:〈陸游農村詩初讀〉,《河北師院學報》,1982年第4期。
許文軍:〈論陸游英雄主義詩歌的幻想性質〉,《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卷1期,1994年3月。
麻天祥:〈陸游與松源崇岳交游簡考〉,《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
張福勛:〈白首為農信樂哉——論陸游的農村詩〉,《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1988年第3期。
曾維剛:〈典範確立:論陸游的當世接受〉,《江海學刊》,2014年第3期。
葉幫義:〈二十世紀對陸游和楊萬里詩歌研究綜述〉,《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3期,2004年9月。
鄒志方、章生建:〈陸游三山別業考信錄〉,《紹興師專學報》,15卷3期,1995年。
傅經順:〈論陸游〈遊山西村〉〉,《語文學習》,1980年第5期。
楊昇:〈陸游晚年農村詩的藝術風格及特徵〉,《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8卷3期,2010年9月。
蔣寅:〈陸游詩歌在明末清初的流行〉,《中國韻文學刊》,20卷1期,2006年3月。
鄭永曉:〈《管錐編》論陸游舉隅〉,《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31卷3期,2011年5月。
劉蔚:〈論陸游田園詩的「太平」書寫〉,《東岳論叢》,33卷10期,2012年10月。
歐明俊:〈從齋名變更看陸游的心態歷程〉,《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6卷2期,2007年3月。
劉蔚:〈陸游的村居心態及其田園詩風的嬗變〉,《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11期。
墻峻峰、張遠林:〈陸游詩歌的效果史——兼論「中興四大家」〉,《江漢論壇》,2007年第2期。
駱小倩、楊理論:〈陸游養氣說的詩學闡釋〉,《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4卷3期,2008年5月。
戴干明:〈剖析陸游詩詞中的田園自然思想〉,《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第1期。

田園詩研究(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專書
王凱:《自然的神韻——道家精神與山水田園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周秀榮:《唐代田園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劉蔚:《宋代田園詩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

學位論文
碩士論文
王赫延:《文學變革大潮中的田園詩——漢晉之際田園題材作品的走勢》,東北師範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高長山先生指導。
李晶:《唐宋山水田園詩之比較》,西北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李浩先生指導。
李曉娜:《唐代田園詩主題曲——「田園樂」到「田家苦」的轉變》,西南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劉明華先生指導。
李曉璐:《方回田園詩研究》,河北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王素美先生指導。
陶明香:《中唐田園詩新變及其原因探析》,曲阜師範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曹志平先生指導。

博士論文
孟祥光:《唐代賦役制度與田家詩》,華東師範大學2010年博士論文,朱玉麒先生指導。

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
王步高:〈歷代田園詩略論〉,《溫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4期。
王熙元:〈田園詩派的形成與陶淵明田園詩的風格〉,《幼獅學誌》,14卷2期,1977年5月。
王文進:〈陶謝並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別〉,《東華人文學報》,第9期,2006年7月。new window
朱小枝:〈貶謫人生中的田園——論蘇軾〈和陶詩〉中的田園詩〉,《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第7期。
李伯齊:〈田園詩瑣議〉,《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5期。
李曉湘:〈王維田園詩漫論〉,《中國文學研究》(大陸),1997年第2期。
李朝軍:〈論晁補之的農事詩〉,《求索》,2007年第9期。
李瑞智:〈論錢澄之田園詩的藝術特色〉,《甘肅高師學報》,13卷3期,2008年。
花志紅:〈「上饒二泉」筆下的田園〉,《文教資料》,2007年第27期。
何映涵:〈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影響史初探——以借鑒、仿效、追和之作為切入點〉(未刊稿)。
周秀榮:〈唐代田園詩興盛原因之探析〉,《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4期,2009年。
周秀榮:〈從文人雅趣到泥土氣息——唐宋田園詩之比較〉,《湖北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
金在龍:〈中國古典山水田園詩的品格〉,《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林繼中:〈試論盛唐田園詩的心理依據〉,《文史哲》,1989年第4期。
周錫䪖:〈中國田園詩之研究〉,《中山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
林繼中:〈田園夕照話晚唐〉,《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林繼中:〈田園詩:人與自然的對話——「唐文化與文學」研究之一〉,《中州學刊》,1993年第6期。
林繼中:〈人的精神面貌在田園詩中的位置——兼論中唐田園詩蛻變之意義〉,《人文雜志》,1993年第3期。
林繼中:〈變遷感:中唐士大夫的心理壓力——中唐田園詩的透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
周秀榮:〈唐五代田園詩創作情形之定量分析〉,《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第6期。
洪順隆:〈田園詩論——由「詩經」到陶淵明暨其餘響看「田園詩」的發展及其特色〉,《華學月刊》,101-105期,1980年5-9月。
胡迎建、呂榮榮:〈論朱熹的田園農事詩〉,《農業考古》,2011年第4期。
侯敏:〈隱者․耕耘者․歌唱者——田園詩人的文化心理透視〉,《北方論叢》,1999年第6期。
郭軼卿:〈宋代田園詩的新特色——回歸真實〉,《大眾文藝‧理論版》,2009年11期。
孫靜:〈談陶淵明田園詩的浪漫主義〉,《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期。
孫瑩瑩:〈論林逋山水田園詩中的隱逸情懷〉,《宜春學院學報》,2007年S1期。
孫超:〈論李之儀《路西田舍示虞孫小詩二十四首》〉,《文學遺產》,2005年第4期。
孫超:〈論李之儀的田園詩〉,《中國韻文學刊》,24卷4期,2010年12月。
張震英:〈姚賈與山水田園詩歌審美主題的嬗變〉,第31卷,2006年1月。
許結:〈從京都賦到田園詩──對詩賦文學創作傳統的思考〉,《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童強:〈論韋應物山水田園詩的寫實傾向〉,《文學遺產》,1996年第1期。
葛曉音:〈論山水田園詩派的藝術特徵〉,氏著:《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葛曉音:〈盛唐田園詩和文人的隱居方式〉,《學術月刊》,1989年第11期。
曾明:〈著壁成繪——試探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特點〉,《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81年第1期。
單啟新:〈王孟山水田園詩別略論〉,《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第5期。
童強:〈論韋應物山水田園詩的寫實傾向〉,《文學遺產》,1996年第1期。
楊德才:〈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所折射的文化心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
楊玉成:〈田園組曲:論《歸園田居五首》〉,《國文學誌》,第4期,民國89年12月。
蔡瑜:〈試從身體空間論陶詩的田園世界〉,《清華學報》,新34卷第1期,2004年。new window
漆俠:〈關於南宋農事詩——讀《南宋六十家集》兼論江湖派〉,《河北學刊》,1988年第5期。
廖美玉:〈「歸田」意識的形成與虛擬書寫的至樂取向〉,《成大中文學報》,第11期,民國92年11月。new window
蔡瑜:〈陶淵明的吾廬意識與園田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8期,2011年3月。new window
劉文剛:〈繁榮美奐的宋代田園詩〉,《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
劉蔚:〈論梅堯臣田園詩的集成與開山意義〉,《寧夏社會科學》,2012年第6期。
劉蔚:〈從言情志到觀民風──論田園詩創作旨趣在宋代的新變〉,《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
劉蔚:〈宋代田園詩的政治因緣〉,《文學評論》,2011年第6期。
劉蔚:〈新世紀古代田園詩研究綜述〉,《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9卷3期,2013年5月。
劉蔚:〈田園與山水合流——論王維、孟浩然田園詩的突破〉,《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盧曉河:〈唐代山水田園詩的道教文化意蘊〉,《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
霍松林:〈白居易的田園詩〉《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3期。
蕭馳:〈陶淵明藉田園開創的詩歌美典〉,氏著:《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 第一卷 玄智與詩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霍然:〈論南宋田園題材作品的美學意蘊〉,《殷都學刊》,2006年第3期。
韓梅、孫旭:〈宋代農事詩的文化闡釋〉,《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33卷5期,2012年5月。
蘭翠:〈論盛唐田園詩人心態的轉換〉,《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古代典籍及其箋注(含資料彙編)
陸游撰著
陸游撰,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陸游撰:《渭南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明華氏活字印本)。
陸游撰,夏承燾、吳熊和箋注;陶然訂補:《放翁詞編年箋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陸游撰,錢仲聯、馬亞中主編:《陸游全集校注》(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其他(依年代順序排列)
南朝宋‧陶淵明撰,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8)。
唐‧孟浩然撰,佟培基箋注:《孟浩然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唐‧王維撰,清‧趙殿成箋注:《王摩詰全集箋注》(臺北:世界書局,1962)。
唐‧韋應物撰,陶敏、王友勝校注:《韋應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唐‧王建撰,尹占華校注:《王建詩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6)。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元稹撰,周相錄校注:《元稹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唐‧皮日休撰,蕭滌非、鄭慶篤整理:《皮子文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清‧馮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蘇軾撰,傅成、穆儔標點:《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第九冊。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
宋‧惠洪:《冷齋夜話》,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第三冊。
宋‧陳彭年等撰:《新校宋本廣韻》(臺北:洪葉文化,2001)。
宋‧黃澈:《䂬溪詩話》,《歷代詩話續編》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宋‧蔡正孫:《詩林廣記》(《中國詩話珍本叢書》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宋‧王讜撰,崔文印、謝方評注:《唐語林(插圖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梅堯臣撰,朱東潤編年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范成大撰,孔凡禮輯:《范成大佚著輯存》(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范成大撰,富壽蓀標校:《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楊萬里撰,薛瑞生校箋:《誠齋詩集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
宋‧朱熹:《清邃閣論詩》,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第六冊。
宋‧姜夔撰,夏承燾校輯:《白石詩詞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宋‧嚴羽撰,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宋‧王應麟撰:《經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傅璇琮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1999)。
錢鍾書:《宋詩選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明‧唐汝詢編,王振漢點校:《唐詩解》(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明‧許學夷撰:《詩源辨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明‧鍾惺:《古詩歸》,《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589冊。
明‧胡應麟:《詩藪》,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第五冊。
明‧黃文煥:《陶詩析義》,《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7),集部,第3冊。
明‧鍾惺、譚元春輯:《古詩歸》,《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集部,第1589冊。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王夫之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李重華撰:《貞一齋詩說》,王夫之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賀裳:《載酒園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喬億撰:《劍谿說詩》,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翁方綱撰:《石洲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張謙宜:《絸齋詩談》,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葉矯然《龍性堂詩話續集》,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趙翼:《甌北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吳嵩梁《石溪舫詩話》,張寅彭選輯,吴忱、楊焄點校:《清詩話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第四冊。
清‧沈其光:《瓶粟齋詩話(初編)》,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書店,2002),第五冊。
清‧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清‧吳景旭編:《歷代詩話》(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清‧沈德潛撰,王宏林箋注:《說詩晬語箋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清‧劉熙載撰,袁津琥校注:《藝概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陳衍:《石遺室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2006),第101冊。
清‧袁仁林撰,解惠全注:《虛字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
孔凡禮、齊治平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陸游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程千帆主編:《中華大典‧文學典‧宋遼金元文學分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近人論著(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外國學者排列於後)
專書
于年湖:《杜詩語言藝術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2007)。
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王水照、熊海英:《南宋文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王錫九:《皮陸詩歌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王建生:《通往中興之路:思想文化視域中的宋南渡詩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王順娣:《宋代詩學平淡理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
王運熙、楊明:《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
王琦珍:《黃庭堅與江西詩派》(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王守國:《誠齋詩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王鍈:《唐宋筆記語辭滙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形與流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王國瓔:《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臺北:允晨文化,1999)。new window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
毛妍君:《白居易閒適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孔凡禮:《范成大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5)。
孔凡禮:《孔凡禮文存》(北京:中華書局,2009)。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詩詞曲語辭辭典》(北京:中華書局,2014)。
付長珍:《宋儒境界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古遠清:《留得枯荷聽雨聲:詩詞的魅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朱剛:《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朱承平:《詩詞格律教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朱承平:《對偶辭格》(長沙:岳麓書社,2003)。
朱良志:《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池萬興、劉懷榮:《夢逝難尋——唐代文人心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吳戰壘:《中國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
李澤厚:《美學三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李劍鋒:《元前陶淵明接受史》(濟南:齊魯書社,2002)。
李浩:《唐代園林別業考論》(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
李浩:《唐代園林別業考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李劍鋒:《元前陶淵明接受史》(濟南:齊魯書社,2002)。
李元洛:《詩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new window
沈松勤:《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
吳相洲:《唐詩創作與歌詩傳唱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呂肖奐:《宋詩體派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何忠禮:《南宋全史.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何忠禮:《南宋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宋緒連、趙乃增、董維康主編:《唐詩藝術技巧分類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尚永亮:《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周正:《繪畫色彩學概要》(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
周劍之:《宋詩敘事性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易聞曉:《中國詩句法論》(濟南:齊魯書社,2006)。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范淑芬:《元稹及其樂府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
佴榮本:《文學史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胡雲翼:《宋詩研究》(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胡曉明:《中國詩學之精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胡雲翼:《宋詩研究》(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胡懷琛:《中國八大詩人》(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胡明:《南宋詩人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姚文放:《現代文藝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new window
段曹林:《唐詩修辭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陶文鵬、韋鳳娟主編:《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陳貽焮:《唐詩論叢》(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陳鐵民:《王維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陳素貞:《北宋文人的飲食書寫——以詩歌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new window
陳大齊:《平凡的道德觀》(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知識出版社,1988)。
陳國燦、方如金:《宋孝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陳才智:《元白詩派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陳軍:《文類基本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孫力平:《杜詩句法藝術闡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孫力平:《中國古典詩歌句法流變史略》(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孫康宜:《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臺北:允晨文化,2001)。new window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袁行霈:《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馬強才:《中國古代詩歌用事觀念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馬自力:《清淡的歌吟―中國古代清淡詩風與詩人心態》(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5)。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許伯卿:《宋詞題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許總:《唐詩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許總:《宋詩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7)。
章培恒、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新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張煜:《新樂府辭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張志平:《情感的本質與意義:舍勒的情感現象學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張宏:《秦漢魏晉遊仙詩的淵源流變論略》(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張廷銀:《魏晉玄言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張榮翼、李松:《文學史哲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
張興武、王小蘭:《唐宋詩文藝術的漸變與轉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張瑞君:《楊萬里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張繼禹主編:《道法自然與環境保護——兼論道教濟世貴生思想》(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張毅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張榮翼、李松:《文學史哲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
張宏生:《江湖詩派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
張立榮:《北宋前期七言律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張健:《知識與抒情:宋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
葛兆光:《漢字的魔方》(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葛金芳:《中國經濟通史‧第五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馮振:《詩詞作法舉隅》(濟南:齊魯書社,1986)。
傅道彬:《晚唐鐘聲:中國文學的原型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葉嘉瑩:《陶淵明飲酒詩講錄》(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程杰:《宋詩學導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蒙培元:《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褚斌杰:《白居易評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楊理論:《中興四大家詩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楊春時:《文學理論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趙謙:《唐七律藝術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蔣紹愚:《唐詩語言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蔣濟永:《過程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蔣朝君:《道教生態倫理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蔣寅:《大歷詩風》(南京:鳳凰屋出版社,2009)。
趙齊平:《宋詩臆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趙志軍:《作為中國古代審美範疇的自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趙紅玲:《六朝擬詩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趙榮蔚:《晚唐士風與詩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蔡毅:《創造之祕:文學創作發生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劉學鍇:《李商隱詩歌接受史》(合肥: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劉亮:《晚唐樂府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劉寧:《唐宋詩學與詩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劉紹瑾:《復古與復元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1)。
劉孟達、章融:《越地經濟文化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黎運漢、張維耿編著:《現代漢語修辭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
黎運漢:《漢語風格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衛紹生:《六言詩體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潘富俊:《唐詩植物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
劉雨:《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4)。
錢健狀:《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組與文學新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錢鍾書:《七綴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99)。
錢鍾書:《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99)。
龍潛庵編著:《宋元語言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
龍榆生:《詞曲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霍建波:《宋前隱逸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薛天緯:《唐代歌行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謝思煒:《白居易集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謝思煒:《禪宗與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韓立平:《南宋中興詩風演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鍾優民:《新樂府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魏耕原:《唐宋詩詞語詞考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繆鉞等撰:《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里仁書局,2005)。
蘇狀:《「閒」與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人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譚君強:《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譚汝為:《詩歌修辭句法與鑑賞》(澳門:澳門語言學會,2003)。
羅積勇:《用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羅時進:《晚唐詩歌創作格局中的許渾創作論》(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8)。
顧易生、蔣凡、劉明今:《宋金元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顧隨講,葉嘉瑩筆記:《中國古典詩詞感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顧友澤:《宋代南渡詩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龔斌:《陶淵明傳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日】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譯:《中國文學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以魏晉南北朝文學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new window
【日】前野直彬主編,駱玉明、賀聖遂等譯:《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日】吉川幸次郎撰,章培恒等譯:《中國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日】吉川幸次郎撰,李慶、駱玉明等譯:《宋元明詩概說》(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美】梅祖麟、高友工著,李世耀譯:《唐詩的魅力——詩語的結構主義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滕守堯譯:《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美】René Wellek and Austin Warren著,劉象愚等譯:《文學概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美】Michael J. Parsons and H. Gene Blocker著,李中澤譯:《美學與藝術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美】阿諾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著,張敏、周雨譯:《環境美學》(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學位論文
王鵬偉:《文昭及其詩歌研究》,遼寧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柳海松先生指導。
朱我芯:《詩歌諷諭傳統與唐代新樂府研究》,東海大學民國93年博士論文,李立信先生指導。new window
李忠飛:《南宋四大家詩學之文化闡釋——從吟詠情性、胸次與清美追求三方面談》,淮北師範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張兆勇先生指導。
李紅霞:《唐代隱逸風尚與詩歌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02年博士論文,楊恩成先生指導。
李霜琴:《杜甫兩川詩研究》,福建師範大學2004年博士論文,林繼中、陶新民先生指導。
宋志軍:《范成大詩歌新探》,河北大學2001年碩士論文,張瑞君、李蹊、韓成武先生指導。
季品鋒:《錢鍾書與宋詩研究》,復旦大學2006年博士論文,王水照先生指導。
胡建次:《中國古代文論「趣」範疇研究》,上海師範大學2004年博士論文,曹旭先生指導。
陸學松:《費密詩歌研究》,揚州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黃強先生指導。
陳瀟:《清初遺民詩人徐夜詩歌研究》,山東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鄒宗良先生指導。
陳文苑:《宋代梅堯臣接受研究》,廣西師範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王德明先生指導。
唐芳明:《黃生詩歌研究》,安徽師範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魏世民先生指導。
高茜:《清初山左顏山孫氏家族文學研究》,山東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王小舒先生指導。
張震英:《姚賈詩論》,河北大學2003年博士論文,劉崇德、詹福瑞先生指導。
崔英超:《南宋孝宗朝宰相群體研究》,暨南大學2004年歷史系博士論文,張其凡先生指導。
鄭麗霞:《王慎中詩文研究》,漳州師範學院2008年碩士論文,胡金望先生指導。

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
期刊論文
王曉磊:〈「社會空間」的概念界說與本質特徵〉,《理論與現代化》,2010年第1期。
王錦:〈歸屬感探析〉,《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4卷4期,2011年8月。
王禮卿:〈詩豳風恉釋〉,《孔孟學報》,第56期,1988年9月。new window
王立增:〈白居易《新樂府》的「歌辭造型」——兼論其藝術性的評價問題〉,《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6期,2007年11月。
王琦珍:〈中興四大詩人比較論〉,《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
王群麗:〈論詩歌史上以前人詩句為題創作模式的形成〉,《中國韻文學刊》,21卷3期,2007年9月。
王運熙:〈諷諭詩和新樂府的關係和區別〉,《復旦學報》,1991年第6期。
王兆鵬:〈建構靈性的自然——楊萬里「誠齋體」別解〉,《文學遺產》,1992年第6期。
王星琦:〈「誠齋體」與「活法」詩論〉,《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3期,2002年9月。
王次澄:〈宋初遺民詩人的桃花源——月泉吟社及其詩〉,《河北學刊》,1995年第6期。
方如金:〈試評宋孝宗的統治〉,《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
方立天:〈洪州宗心性論思想述評〉,《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new window
尹占華:〈論張耒的詩〉,《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1卷4期,2004年7月。
左東嶺:〈歷史研究中的文獻闡釋與文人心態研究——羅宗強先生《明代後期士人心態研究》序〉,《長江學術》,2006年第4期。
朱安群:〈中唐新樂府運動的歷史經驗〉,《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期。
朱我芯:〈唐代新樂府之發展關鍵——李白開創之功與杜甫、元結之雙線開展〉,《政大中文學報》,第7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朱剛:〈從類編詩集看宋詩題材〉,《文學遺產》,1999年第5期。
朱竑、劉博:〈地方感、地方依戀與地方認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啟示〉,《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第1期。
任秀芹:〈論古典詩詞疊字的妙用〉,《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2卷6期,2000年11月。
向世陵:〈易之「生」意與理學的生生之學〉,《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沈金浩:〈宋代文人自稱「老子」的文學文化學解析〉,《求是學刊》,33卷2期,2006年2月。
吳建民:〈「發憤」與「自娛」:古代作家創作的基本動力形式〉,《曲靖師範學院學報》,22卷5期,2003年9月。
吳承學:〈論古詩制題制序史〉,《文學遺產》,1996年第5期。
沈松勤、姚紅:〈「崇寧黨禁」下的文學創作趨向〉,《文學遺產》,2008年第2期。
呂肖奐、張劍:〈兩宋家族文學的不同風貌及其成因〉,《文學遺產》,2007年第4期。
花志紅:〈古詩中的時間意識〉,《西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4卷1期,2002年3月。
李景白:〈孟浩然詩歌藝術風格的再思考〉,《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3期。
金立鑫:〈句法結構的功能解釋〉,《外國語》,1995年第1期。
門立功:〈談詩詞中疊字的運用〉,《山東師範大學學報》,1983年第2期。
周裕鍇:〈中國古典詩歌的三種審美範型〉,《學術月刊》,1989年第9期。
周劍之:〈宋詩記事的發達及宋代詩學的敘事性轉向〉,《文學遺產》,2012年第5期。
周偉:〈借鑒 仿效 創新——寫作枝談〉,《南都學壇‧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4期。
范立舟:〈宋儒對理想社會的構思〉,《杭州大學學報》,27卷3期,1997年9月。
郝樸寧:〈論宋詩模式的構創〉,《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年第3期。
胡雄:〈道教生態倫理的哲學涵蘊〉,《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8卷1期,2001年3月。
胡建升:〈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來歷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第4期。
胡克森:〈「重農抑商」:一個儒法相融的歷史案例——以戰國秦漢作為分析範本〉,《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9卷1期,2010年2月。
姚兆余:〈論宋孝宗〉,《北方工業大學學報》,5卷4期,1993年。
胡傳志:〈日課一詩論〉,《文學遺產》,2015年第1期。
段江麗:〈從家庭倫理到政治倫理——《孝經》在儒家孝道思想史上的意義〉,《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
陳蕾:〈試論元結五言詩的敘事性結構與散文化句法〉,《今日南國》,總第160期,2010年6月。
陳允鋒:〈詩樂合一觀與白居易的諷諭詩創作〉,《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陳增杰:〈論唐人七律藝術的發展風貌〉,《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
陳來:〈仁學本體論〉,《文史哲》,2014年第4期。
陳望衡:〈神仙境界與中國人的審美理想〉,《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第2期。
陳增杰〈論唐人七律藝術的發展風貌〉,《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
陶文鵬:〈化用典故 如鹽融水〉,《古典文學知識》,2002年第1期。
陶文鵬:〈在物與物關係中融入感覺情思〉,《文學遺產》,2010年第3期。
陶文鵬:〈疊字摹狀的藝術〉,《中華詩詞》,2011年第1期。
袁曉薇:〈從王維到賈島:元和後期詩學旨趣的轉變和清淡詩風的發展〉,《中國韻文學刊》,第21卷第2期,2007年6月。
袁莉敏、王斐、許燕:〈樂觀的本土化內涵初探與測量〉,《中國特殊教育》,2009年第12期。
孫維城:〈唐詩人孟浩然與宋詞人張先比較及其文化意義〉,《文學評論》,2004年第3期。
馬德富:〈杜詩色彩的表現藝術〉,《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第6期。
馬德富:〈杜詩動詞的力度〉,《天府新論》,2004年第5期。
馬將偉:〈易堂詩歌的主題取向〉,《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馬自力:〈中國古代清淡詩風與清淡詩派〉,《文學遺產》,1994年第6期。
席居哲、左志宏等:〈心理韌性研究諸進路〉,《心理科學進展》,20卷9期,2012年。
徐國能:〈許渾詩和「許渾體」考論〉,《中國學術年刊》,第37期(春季號),2015年3月。new window
徐禮節、余恕誠:〈張王與元白新樂府創作關係考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2005年7月。
徐永靜:〈「化用」修辭手法例化及其魅力釋微〉,《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1卷3期,2006年9月。
高軍青:〈從色彩看王維詩的空靜之美及其文化蘊含〉,《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
高峰:〈姜夔詞的感官意象及其幽冷詞風〉,《江海學刊》,2011年第6期。
張仲謀:〈詩壇風會與詩人際遇——尤袤詩論略〉,《文學遺產》,1994年第2期。
張鳴:〈誠齋體與理學〉,《文學遺產》,1987年第3期。
張煜:〈張王樂府與元白新樂府創作關係再考察〉,《文學評論》,2007年第4期。
張哲俊:〈詩歌為史的模式:日記化就是歷史化——以白居易的詩歌為例〉,《文化與詩學》,2010年第2輯。
張萬民:〈陶淵明的人生觀和玄學人生觀〉,《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
張晶:〈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審美空間〉,《文學評論》,2008年第4期。
張明華:〈試論元結詩歌的散文化〉,《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張海鷗:〈蘇軾外任或謫居時期的疏狂心態〉,《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張西寧:〈論王維詩中的「動」與「靜」〉,《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2期。
梁庚堯:〈南宋的貧士與貧宦〉,《國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16期,1991年8月。
許總:〈論南宋理學極盛與宋詩中興的關聯〉,《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6期。
舒志武:〈杜詩疊音對仗的藝術效果〉,《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60卷,3期,2007年5月。
程杰:〈詩可以樂——北宋詩文革新中「樂」主題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4期。
葛兆光:〈唐代詩人札記——孟浩然‧王維‧李白‧儲光羲‧杜甫〉,《文學評論》,1991年第4期。
葉桂桐:〈五律與七律之平仄比較〉,《山東師大學報》,1985年第6期。
馮乾:〈近二十年來江湖詩派研究綜述〉,《文史知識》,1998年第1期。
賀秀明:〈論李白山水詩的飛動特徵及其他〉,《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4期。
鄒西禮:〈韋應物詩歌淵源及影響〉,《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1999年3月。
游任逵:〈論曾幾的詩〉,《溫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2期。
黃寶華:〈從「透脫」看誠齋詩學的理學意蘊〉,《文學遺產》,2008年第4期。
董乃斌:〈古典詩詞研究的敘事視角〉,《文學評論》,2010年第1期。
董乃斌:〈中國詩學之淵源論〉,《文學遺產》,2003年第4期。
鄢化志:〈「歸去來兮」辨〉,《文藝研究》,2001年第3期。
楊柳:〈玄言詩定義新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期,2008年3月。
寧松夫:〈孟浩然求仕新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3年6月。
鄧大情:〈論「歌行則學流蕩於張籍」〉,《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6期,2005年12月。
鄧牛頓:〈說趣〉,《南開學報》,1994年第1期。
蔡瑜:〈陶淵明的「自然」〉,《中國語文論譯叢刊》,第21輯,2007年8月。
蔡毅:〈文學感染力特性描述〉,《雲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鄭永曉:〈南宋四大家與江西詩派之關係〉,《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5卷1期,2005年1月。
熊海英:〈詩歌審美範疇的全新開拓——論「誠齋體」主於「趣」〉,《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1卷3期,2012年5月。
熊海英:〈古典詩歌審美傳統的大突破——論「誠齋體」的變雅為俗〉,《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9卷4期,2011年12月。
熊海英:〈師法自然的自由創作——對「誠齋體」之「自然」特質的深層闡析〉,《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卷3期,2012年。
熊海英:〈楊萬里詩歌創作進階與「誠齋體」的成型〉,《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3卷1期,2012年1月。
熊海英:〈經典生成與闡釋範式的流變——以清代對楊萬里詩歌的接受為中心〉,《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30卷2期,2011年4月。
潘竟翰:〈張籍繫年考證〉,《安徽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2期。
劉紹瑾:〈論陶淵明的遠古情結〉,《江蘇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
劉明華:〈拗體三論〉,《漳州師院學報》,1998年第3期。
魯克兵、陳正敏:〈論疊詞和聯綿詞對陶淵明詩文整體風格的影響〉,《修辭學習》,2000年第5、6期合刊。
錢志熙:〈宋詩與宋代詩學概談〉,《古典文學知識》,2011年第3期。
駱小所:〈試析疊字及其修辭功能〉,《楚雄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
鮑鵬山:〈中國古典詩歌內在結構之變遷——兼論「詩中有畫」問題〉,《文史哲》,1997年第3期。
韓成武:〈試論七律的定型與成熟〉,《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卷1期,1997年3月。
戴武軍:〈「誠齋體」的形成原因初探〉,《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卷4期,1992年10月。
魏耕原:〈論陶淵明詩的散文美〉,《文學遺產》,2008年第6期。
蹇長春:〈白居易諷諭詩的人道理想〉,《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1期。
謝思煒:〈從張王樂府詩體看元白的「新樂府」概念〉,《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謝思煒:〈白居易諷諭詩的詩體與言說方式〉,《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第33卷第3期,2004年5月。
謝思煒:〈從張王樂府詩體看元白的「新樂府」概念〉,《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謝琰:〈子學復興、史學通俗化和程式化對宋詩生活化題材的擴展〉,《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2001年6月。
謝宇衡:〈宋詩臆說〉,《文學遺產》,1986年第3期。
顏崑陽:〈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輔仁國文學報》,第29期,2009年10月。new window

專書論文
李豐懋:〈山水詩傳統與中國詩學〉,收入羅宗濤等著:《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
李軍:〈論作家精神個性對語言風格的影響〉,氏著:《語用修辭探索》(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呂正惠:〈元和新樂府運動及其政治意義〉,氏著:《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new window
金中樞:〈宋代公教人員退休制度研究(五)〉,氏著:《宋代的學術和制度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第6冊。new window
侯迺慧:〈唐代郡齋詩所呈現的文士從政心態與困境轉化〉,氏著:《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臺北:三民書局,2005)。new window
高友工:〈文學研究中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氏著:《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陸灝:〈讀《容安館札記》的札記〉,氏著:《東寫西讀》(上海:上海書店,2006)。
陶東風:〈自然的世俗化——心物論〉,氏著:《中國古代心理美學六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陳華昌:〈唐畫的色彩運用和唐詩的色彩描寫〉,氏著:《唐代詩與畫的相關性研究》(西安 :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3)。
陳伯海:〈釋「意象」〉,氏著:《中國詩學之現代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張巍:〈溫李詩的對仗、聲律、用典技巧——兼論類書和駢文對溫李詩的影響〉,氏著:《杜詩及中晚唐詩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1)。
張海鷗:〈中國文化中的「疏狂」傳統與宋代文人的疏狂心態〉,收入黃天驥主編:《中國古代戲曲與古代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new window
張鳴:〈即物即理 即境即心——略論兩宋理學家詩歌對物與理的觀照把握〉,陳平原、陳國球主編:《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第三輯。
葉維廉:〈中國古典和英美詩中山水美感意識的演變〉,氏著:《飲之太和——葉維廉文學論文二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new window
葉嘉瑩:〈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後之研究〉,氏著:《迦陵談詩(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7)。
賀麟:〈樂觀與悲觀〉,氏著:《文化與人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聞一多:〈文學的歷史動向〉,氏著:《神話與詩》(北京:中華書局,1959)。
蔣寅:〈清:詩美學的核心範疇〉,氏著:《古典詩學的現代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
蔣寅:〈古典文學研究三「執」〉,氏著:《學術的年輪》(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錢穆:〈論春秋時代人之道德精神〉,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第一冊。
錢穆:〈再論中國傳統文化中之士〉,氏著:《宋代理學三書隨劄》(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
【日】柳田節子著,游彪譯:〈宋代的父老——關於宋代專制權力對農民的支配〉,收入《漆俠先生紀念文集》編委會編:《漆俠先生紀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