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編高中本國史(初版)有關臺灣日治時期教材之分析比較及其與國中「認識臺灣(歷史篇)」連貫性之探討
書刊名:歷史教育
作者:陳春梅
出版日期:2001
卷期:8
頁次:頁53-99
主題關鍵詞:高中國中歷史教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9
  • 點閱點閱:48
     本文植基於: 一、為高一教材開放審定之第一年:必要探討,以資再版之參考。 二、斯土斯民之關懷:日治時期在近代臺灣史上,扮演現代化的催化角色,無可忽視。 三、高一值高國中生涯過渡期:教材的連貫銜接,影響學習至鉅。 乃依據: (一)八十四年部頒「高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 (二)同心圓課程理論 (三)教材類化原則 依此三部分,將高中新編六版本國歷史下冊及國中<<認識臺灣(歷史篇)>>教科書相關教材做統計、比對,擬藉量化方式,從數據中做討論。 全文分二大部分探討: 一、高中本國史下冊六版本外部結構之探討: (一)編寫目次方面、(二)題綱方面、(三)注釋方面、(四)大事年表方面。 二、高中本國史下冊六版本實質內容之檢討: (一)課文敘述部分、(二)圖片內涵部分、(三)歷史評價部分、(四)研究與討論部分。以上一、二兩大部分,每小項皆分三小段闡釋,其模式為: 1.在教科書中之重要性 2.高中六版本教材(以表列呈現)與國中<<認識臺灣(歷史篇)>>之比較、分析。 3.針對(1)是否合乎部頒課程標準,(2)是否與國中教材連貫銜接二方面探討做建議。 大體言之:新編高中歷史下冊臺灣日治時期部分教材,除少數版本差距較大外,大致合乎84部頒高中課程標準,且頗能兼顧與國中教材之連貫銜接,在必要重複與內容加深、加廣理想的實踐上,是值得稱許的。 本文不在批評或讚揚任何版本,僅以一高中教師角度,淺層廣面的將各版本相關教材做平實的分析、比較,而非由深窄點去探尋鑽研某種學術論說。期以提供歷史教育第一線上辛勞教師參考,若亦能藉此提醒各版本編者在高中歷史課程標準遵循上、在高國中教材的連貫性上投入更多重視,以避免高國中階段的歷史教育離析割裂之弊,則為教育之幸、學生之福也。
期刊論文
1.李國祁(19921200)。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月刊,59,88-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亞偉(19811000)。對歷史教育改進再提建議。中等教育,32(5),6-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文發(1988)。現行中學歷史教材重複問題的省思。歷史教學,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政秀(1986)。試論現階段中華民國國中歷史教科書的編纂。史學評論,11,169-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元(1998)。從具體描述到深入解析─國中、高中歷史教學的區隔。歷史月刊,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文星。認識臺灣─歷史篇。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5)=59,35-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麗月(1997)。國中歷史本國史上冊的教材綱要與編纂構想。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7(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梅芝(1985)。新編高中歷史課本第一冊研究與討論之探析。中等教育,3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鵬飛(1996)。淺談新編初中中國歷史第一冊的插圖及其運用。中學歷史教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胡昌智(1986)。歷史教學目標的理論與實際。臺北。62-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晉新(1998)。歷史教科書中的人物品評─以高中本國史的四個版本為例。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豐祥(1994)。歷史教學評量的理論與實際。臺北:臺灣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邦正(1983)。教育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維運(1979)。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仲孚(1997)。談新編高中歷史第一冊的編寫經過。歷史教育論集。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煬彬(1991)。高國中本國歷史教材內容連貫性之研究(二)。高國中本國歷史教材內容連貫性之研究(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恆烈(1998)。歷史思維能力研究。歷史思維能力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