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六九小報」的書寫視界
書刊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作者:毛文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Mao, Wen-fang
出版日期:2004
卷期:46
頁次:頁159-222
主題關鍵詞:情慾瑣屑詼諧三六九小報現代性San liou jiou tabloidEroticismTriflesHumorModer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5) 博士論文(3) 專書(5)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0
  • 點閱點閱:148
期刊論文
1.張圍東(19990300)。日據時代臺灣報紙小史。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5(3),49-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克強(20000800)。「玲瓏」雜誌建構的摩登女性形象。二十一世紀,60,92-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姚村雄(19980600)。日據時期的臺灣圖像--由當時的雜誌封面設計談起。現代美術,78,4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向麗頻(20011200)。「三六九小報」「花叢小記」所呈現的臺灣藝旦風情。中國文化月刊,261,48-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曉真(20010500)。世變之亟--由中研院文哲所「世變中的文學世界」主題計畫談晚明晚清研究。漢學研究通訊,20(2)=78,27-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克武、李心怡(20011200)。明清笑話中的身體與情慾:以《笑林廣記》為中心之分析。漢學研究,19(2)=39,343-3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毛文芳(20000900)。閱讀與夢憶--晚明旅遊小品試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3,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毛文芳(20020300)。物的神話--晚明文震亨《長物志》的物體系論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303-3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克武(19881200)。從申報醫藥廣告看民初上海的醫療文化與社會生活,1912-192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7(下),141-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德蘭(20030600)。日治時期臺灣花柳業問題(1895-1945)。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7,99-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毛文芳(2001)。時與物-晚明「雜品」中的旅遊書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怡君(2000)。《風月報》與《南方》通俗性之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文顏(1979)。台灣詩社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華苓(2003)。林語堂「論語」時期幽默文學研究,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邱旭伶(1999)。臺灣藝旦風華。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松榮(1998)。維新派與近代報刊。太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阿瑟.阿薩.伯格、姚媛(200011)。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紹昌(1962)。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史料部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俊雅(1995)。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歐梵(1996)。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梁明雄(1996)。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yotard, Jean-François、車槿山(1997)。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肇淛(2001)。五雜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alinescu, Matei、顧愛彬、李瑞華(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聯芬(2003)。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葉石濤(2000)。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德威(1998)。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毛文芳(20010000)。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蕾、蔡青松(19950000)。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audrillard, M. Jean、林志明(1997)。物體系。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伊夫.瓦岱、田慶生(2001)。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Goodale, Thomas L.、Godbey, Geoffrey(2000)。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昆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歐梵(2002)。摩登上海-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摩登上海-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邱天助(2002)。布爾廸厄文化再製理論。布爾廸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龔顯宗(1994)。臺灣文學家列傳。臺灣文學家列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商偉(1999)。《金瓶梅》、日用類書與晚明的印刷文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寶釵(2002)。日治臺灣藝旦的教育書寫及其文化視野:以「三六九小報花系列」為觀察場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趙孝萱(2002)。才子情淚、兒女愁多:民初小說的感傷特質與時代性特徵。鴛鴦蝴蝶派新論。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