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一項從詮釋學角度展開的自我反思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作者:袁保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an, Pao-hu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5:1=57
頁次:頁119-136
主題關鍵詞:新儒學詮釋學海德格中國哲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0
  • 點閱點閱:81
期刊論文
1.傅偉勳(1976)。Creative Hermeneutics-Taoist Metaphysics and Heidegger。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3(2),115-143。  new window
2.袁保新(20010600)。從「義命關係」到「天人之際」--兼論「自由」在孔孟儒學中的兩重義涵。中文學報,7,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保新(19970600)。再論老子之道的義理定位--兼答劉笑敢教授「關於老子之道的新解釋與新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7(2)=26,145-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袁保新(19951100)。天道、心性、與歷史--孟子人性論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22(11)=258,1009-10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鼎國(19990900)。「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3)=35,87-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康(19640200)。What Does Lao-Tzu Mean by the Term "Tao"?。清華學報,4(2),150-161。  new window
7.袁保新(20010800)。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義涵。鵝湖,27(2)=314,1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袁保新(2000)。什麼是人?孟子心性論與海德格存有思維的對比研究--兼論當代孟子心性論詮釋的困境及其超克。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55-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唐君毅(1974)。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香港:新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保新(19920000)。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市: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eidegger, Martin、Macquarrie, John、Robinson, Edward S.(1962)。Being and Time。Harper & Row。  new window
5.牟宗三(1975)。現象與物自身。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牟宗三(1963)。才性與玄理。人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牟宗三(2003)。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唐君毅(1971)。述海德格之存在哲學。存在主義與人生問題。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1957)。認識心之批判。香港:友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袁保新(1995)。試論儒家心性之學的現代意涵及其與科學的關係──兼編當代儒學對西方近代科技的理解與回應。當代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袁保新(1995)。盡心與立命--從海德格基本存有論重塑孟子心性論的一項試探。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牟宗三(1971)。存在主義入門。存在主義與人生問題。香港:大學生活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