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審美直覺
書刊名:中臺學報. 人文社會卷
作者:林群英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5:1
頁次:頁263-287
主題關鍵詞:直覺悟性直發性判斷內視表現心靈能力IntuitionComprehensionIntuitive judgmentIntrospectionExpressionSpiritual abi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93
  • 點閱點閱:19
圖書
1.楊慶豐(1987)。「佛學與哲學」生命境界的探究。台北:頂淵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叔本華、劉大悲。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崇安。佛教的生命觀與宇宙論。台北:慧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尤智表、王小徐、太虛大師。佛法與科學彙編。台北:千葉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慧廣法師。從無我空到達解脫。台北:圓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傅偉勳。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哲學與宗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天儀(1990)。現代美學及其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Tessa, Dalley、陳鳴(1995)。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實務:精神分析.美學與心理治療的整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伸章(1970)。倫理心理學之探究。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佛洛姆。人類之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傅偉勳(1988)。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哲學與宗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振東(1974)。西洋哲學導論。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廣孚(1968)。康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台北谷風出版社編輯部(1987)。美學的思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馬庫色、陳昭瑛(1987)。美學的面向--藝術與革命。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聞笛、水如(1989)。蔡元培美學文選。台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葉航(1988)。美的探索。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漢斯.利希特、吳瑪俐(1988)。達達藝術和反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鍾聖(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畢普賽維克、廖仁義(1997)。胡賽爾與現象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Hogarth, Willian、楊成寅(1986)。美的分析。台北:丹青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南西.艾科夫、張美惠(1999)。美之為物:美的科學。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帕瑪、嚴平(1992)。詮譯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Emst, Cassirer、李日章(1984)。啓蒙運動的哲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Hans, Michael Baumagartner、李明輝(1988)。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Hal, Foster、呂建忠(1985)。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顏崑陽。中國美學論集。南天書局發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子靜。荀子哲學綱要。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容肇祖。魏晉的自然主義。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封思毅。老子述義。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封思毅。莊子詮言。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玉體。教育概論。東華書局印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蕙慧。儒家樂教思想研究。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柏拉圖、羅那德.格羅斯論、廖運範。教育的藝術:名師論教育。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羅曼羅蘭、博雷(1971)。托爾斯泰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繆天綬(1976)。孟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鄭石岩(1975)。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論。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劉其偉(1992)。藝術與人類學。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昌元(1992)。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劉勰、張嚴(1973)。文心雕龍文術論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趙雅博(1979)。抽象藝術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葉衡(1970)。荀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奧茲本、沈因明(1970)。生命之起源與進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彭修銀(1993)。美學範疇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張本楠(1992)。王國維美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張耿光(1994)。莊子。地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黃德馨(1970)。心理衛生與人格教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徐崑生(1970)。中國哲學思想要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高爾泰(1995)。美的抗爭?高爾泰文選之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馬起華(1976)。文以載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封思毅。莊子詮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耶路撒冷、陳正謨(1969)。西洋哲學概念。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胡適(1971)。中國古代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吳東辰(1971)。心理分析與祁克果之存在概念。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林書堯(1969)。視覺藝術。台北:維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來布尼茲、陳德榮(1970)。形而上學序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克羅齊、傅東華(1970)。美學原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谷風出版社(1986)。美學基本原理。台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托馬斯.門羅、安宗昇(1987)。走向科學的美學。台北:五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安海姆、李長俊(1982)。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好時年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池振周(1979)。藝術概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弗洛依德、賴其萬、符傅孝。夢的解析。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成復旺(1992)。神與物遊。商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伍蠡甫(1968)。談藝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達達基茲、劉文潭(1989)。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汪伯琴(1970)。藝事管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李澤厚(1996)。美學四講。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姚一葦(1993)。審美三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曾仰如(1972)。柏拉圖的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羅青(1991)。水墨之美。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姚一葦(1969)。藝術的奧秘。臺北:台灣開明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何懷碩(1991)。近代中國美術論集。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曾仰如(1999)。宗教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Dreyfus, Hubert L.、Rabinow, Paul、錢俊、曾慶豹(1992)。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李澤厚、滕守堯(1987)。審美心理描述。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徐恆醇、Schiller, J. F. C.(1987)。美育書簡。臺北:丹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王朝聞(1981)。美學概論。台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伍至學(1998)。人性與符號形式:卡西勒《人論》解讀。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黃光男(1985)。美感與認知。髙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歐崇敬(1994)。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台北:楊智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朱孟實、宗白華(1985)。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台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李澤厚(1996)。美學論集。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沈清松(1987)。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臺北:牛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傅偉勳(1986)。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高宣揚(19930000)。存在主義。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Kandinsky, Wassily、吳瑪悧(1985)。點線面。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田曼詩(1982)。美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宗白華(1987)。美從何處尋。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虞君質(1992)。藝術概論。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高宣揚(1990)。結構主義。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藍若天(1975)。文心雕龍的樞紐論與區分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鄔昆如(1977)。現代西洋哲學思潮。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顏崑陽(19850000)。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市:華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羅中峰(2001)。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生活方式之研究。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王葆玹(1996)。玄學通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傅偉勳(1994)。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楊辛、甘霖(1991)。美學原理。臺北:曉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蒙培元(1990)。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曾祖蔭(19870000)。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朱狄(1988)。當代西方美學。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趙士林(1988)。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概述。台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朱光潛(1982)。西方美學史。臺北:漢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楊祖漢(1987)。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劉思量(19920000)。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臺北:藝術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淑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熊琬(19850000)。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葉朗(1996)。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姚一葦(19780000)。美的範疇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高宣揚(19990000)。後現代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