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禮記.禮運》的政教文化觀--以人情為核心的考察
書刊名:揭諦
作者:陳章錫
作者(外文):Chen, Chang-hs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9
頁次:頁39-73
主題關鍵詞:天道大同中庸性自命出郭店竹簡Tian-daoThe way of universeDa-tongWorld-wide harmonyJung-iungThe doctrine of the meanXing zi ming chuThe nature originates from commandGou dian zhu ji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8
  • 點閱點閱:78
有關《禮記‧禮運》一文,以往之探討多側重於篇首大同章之分析,本論文則嘗試從該文後半篇以「人情」理論為核心的論述為基礎,再擴及全篇之政教文化觀,藉以對〈禮運〉全文作較全面性地探討。首先,探討〈禮運〉人情論的思想背景,分三小節論述:一、《禮記》與孟、荀人情論之比較;二、郭店竹簡《性自命出》與〈禮運〉人情論的參照;三、〈禮運〉人情論的內涵。其次,指出「天道、人情」是掌握〈禮運〉全文的綱領,分三小節論述:一、「天道、人情」是「大同、小康」所貫注的內涵;二、「天道、人情」藉由禮通貫於歷史文化;三、「禮為體、政為用」是安頓「天道、人情」的政治架構。第三,抉發「禮義」並用以治「人情」的宗教祭祀觀,分三小節論述:一、「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是政教結構的形成基礎;二、禮義是「達天道、順人情」的重要管道;三、禮藉「持情而合危」達成「大順」的最高理想。結論則點出儒家兼顧理想與現實的思想特色,大同小康乃是一體兩面,必須合看才顯深意。而〈禮運〉著重人情,〈中庸〉探討人性,二文配合可突顯儒家作為一性情之教的價值意義。
圖書
1.孟軻。孟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天虹(2003)。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伯峻(1986)。論語譯注。台北:華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淺野裕一、佐藤將之(2004)。戰國楚簡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夫之(1991)。禮記章句。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仁厚(1988)。孔孟荀哲學。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祖漢(1990)。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勞思光(2002)。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丁四新(2000)。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澔(1990)。禮記集說。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戴聖、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唐)孔穎達。禮記正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廖名春(1999)。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中國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龐樸(1999)。孔孟之間--郭店楚簡中的儒家心性說。中國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