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假名施設」與「名言熏習」試論佛教文化哲學--以勞思光教授的部份觀點為討論起點
書刊名: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作者:郭朝順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Guo, Chao-shu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3
頁次:頁97-130
主題關鍵詞:假名施設名言熏習文化人文文化哲學PrajñaptiNamingAbhilāpavāsanāCultureHumanityCultural philoso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5
  • 點閱點閱:56
一般認為佛教對於文化或者世界有某種否定的傾向,中觀學揭示一切諸法不外是「假名施設」,假名之外並無不變的自性存在,此即所謂「性空假名」;然而唯識學從兩方面入手補充了中觀學的觀點:一是假名的根源乃源自阿賴耶識的「名言熏習」,其次則是唯識所現之境相雖無真性,卻有其境相之自性,然其性乃是唯識之性。是以從中觀之追求畢竟空轉至唯識而論述唯識所現之如幻如化之世界,但一以貫之的是大乘不住涅槃之精神,因此佛教對於文化或者世界之價值,便不能僅以簡單的「否定」傾向視之,其中包含更複雜之觀念。相對而言,佛教之文化哲學的解析,是否亦能提供現代文化哲學思維之可參酌向度,提醒在普遍以世界文化為實有的文化價值觀之外,另一種可能針貶的視野?勞思光先生在其《文化哲學講演錄》一書之中展示了西方文化哲學的古典及近代的諸多模型,但對於佛教部分只有極少的論述,而筆者親向勞先生請教佛教是否可能也包含某種文化哲學的理論模型時,先生雖稱文化問題並非佛教的主要課題,但也同意筆者此刻所進行的主題是一可以嘗試的方向,是故本文亦將藉由勞思光先生《文化哲學講演錄》中的部分概念作為討論線索,以進行佛教文化哲學概念的論述,同時亦藉以表達個人認為勞先生對於宗教神權的文化思想之論述,並不能完全用以含括「佛教」─此一特殊的宗教─的看法。
期刊論文
1.Leung, K.、Koch, P. T.、Lu, L.(1993)。A dualistic model of harmon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nflict management in Asia。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19,201-220。  new window
2.嚴瑋泓(20060300)。論《般若經》的「假名」概念--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四會》〈妙行品〉與《第二會》〈善現品〉的對比作為考察的基礎。中華佛學研究,10,43-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長阿含經。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解深密經。解深密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汝鈞(199308)。印度中觀哲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assirer, Ernst(2003)。人論。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大品般若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澂(1982)。中國佛教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長尾雅人(1982)。攝大乘論─和訳と注解。東京: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勞思光、劉國英、張燦輝(2001)。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龍樹菩薩。中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阿部正雄、王雷泉、張汝倫(1992)。禪與西方思想。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萬金川(19950000)。龍樹的語言概念。南投:正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釋印順(2000)。佛法概論。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勞思光、劉國英(2002)。文化哲學講演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Lakoff, George P.、Johnson, Mark、周世箴(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鎮國(19990000)。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臺北:立緖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勞思光(2002)。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世親。唯識三十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最勝子。瑜伽師地論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世親。攝大乘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上田義文(2002)。大乘佛教思想。大乘佛教思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