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勞思光宋明儒學方法論辨析
作者:林宏仁
作者(外文):Hong-Ren Li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張永儁
杜保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勞思光牟宗三中國哲學史道德形上學一系三階段三系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5
【摘要】
在當代治宋明儒學的學者相當多,關心儒學如何現代化;與如何能和世界接軌的討論亦不在少數。本文的主旨在討論勞思光先生所撰的《中國哲學史》其如何詮釋宋明儒學的理論?勞先生所詮釋的宋明儒學,乃是依循「發生歷程」與「本質歷程」兩項思考方式為進路。前者,是以歷史之發生,即由先秦孔孟至宋明諸儒等各項理論之演進,乃是一套儒學史的發展歷程。後者,是以儒學的核心精神,亦即拿孔孟儒學之宗旨為標準來檢視儒學史上的各家理論,其所論述之理論內涵是否能夠合於儒家「成德之教」的精神方向。在此兩項標準下,勞先生分判宋明儒學乃是一套「一系三階段」的模式。所謂之一系,該是指宋明諸儒皆是在精神上期許追求「成德之教」的宗旨。所謂之「三階段」乃是勞先生對宋明儒學之分期,此分別是周張的「天道觀」、程朱的「本性論」與陸王的「心性論」三個時期。而且按照「發生歷程」的儒學史進程與「本質歷程」之追求「成德之教」的精神方向相互參看。吾人可知越是後起的儒學理論,越能夠達成儒學「成德之教」的宗旨。亦即整個宋明儒學的演進乃是一步步回歸孔孟「心性論」的運動。而此乃是勞思光看待宋明儒學獨到的見解,其以為「天道觀」與「本性論」不如「心性論」切近儒學宗旨。若就「發生歷程」而言,先秦孔孟儒學乃是以「心性論」(萌芽期)為主的哲學,順著宋明儒學的發展,至第三階段時,乃是陸王的「心性論」(完成期),如此方可謂孔孟精神的回歸。若就「本質歷程」而言,儒學之宗旨乃是一項「成德之教」的精神方向。至於此精神方向要如何落實?則不是由「發生歷程」的儒學史所能評判而知的。而該直接思考「天道觀」、「本性論」與「心性論」之理論內涵何項較能夠落實「成德之教」的精神方向。依此勞思光指出「天道觀」、「本性論」自身有其理論的困境。其次,兩者之設立於「成德之教」的實踐無所助益,又於理論之推演上非必要增設「天道觀」、「本性論」不可(換言之無必然需要的理據)。故勞思光以為儒學之「天道觀」、「本性論」未能切近「成德之教」的宗旨。但當代學者牟宗三先生卻持「道德形上學」的理論肯定宋明諸儒的形上天道之思想。本文考究牟先生所持之理據,並檢視其批評勞思光的論點為何,發現牟先生所肯定之天道近似一套主觀的「信念」所建立而成。此雖然仍算得上是一種建立支持形上天道的理據。但其仍未能正面回應勞先生批評天道觀的理論困境,只能算是另外開闢一套依「信念」所建立的肯定理據。最後本文以勞思光先生所提出中國哲學之「引導型」功能的特質,再回頭檢視其何以如此重視儒家「成德之教」的精神方向,與儒學如何由教化功能恢復其活力。並由此引導型之功能做為挽救西方價值失落與進入世界文化的途徑。
一、古典文獻

(宋)張載,《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
(宋)朱熹,《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鵝湖出版社,1998。
(宋)朱熹,《朱子文集》,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

二、中文專著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全三冊 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第一版new window
牟宗三《從路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1979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華東師範大學出版,2004.07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華東師範大學出版,2004年7月
牟宗三《中國文化的省察》 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十九年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共三卷四冊,
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0月重印3版5刷。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同上,
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重印3版4刷。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同上,
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重印3版4刷。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下),同上,
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5月重印2版3刷。
勞思光著,《思辯錄─思光近作集》
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初版2刷。
勞思光著,《思光時論集》
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78年12月初版。
勞思光著,《哲學問題源流論》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勞思光著,《中國之路向新編》,《思光學術論著新編》(六)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1版2刷。
勞思光著,《文化問題論集新編》,《思光學術論著新編》(七)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勞思光著,《康德知識論要義新編》,《思光學術論著新編》(九)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勞思光著,《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永儁,《二程學管見》,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傅佩榮《樂天知命的人生》業強出版社,1994.2初版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業強出版社,1993.7 初版new window

杜保瑞《工夫理論與境界哲學》北京,華文出版社
杜保瑞《基本哲學問題》北京,華文出版社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灣商務印書,初版一刷:2005年4月new window
杜保瑞《南宋儒學》,台灣商務印書,初版一刷:2010年9月new window

馮耀明著,《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
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78年9月初版。
馮耀明著,《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
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1977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
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1980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民國71年3月初版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蔡仁厚《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
台北,正中出版社,1994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new window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new window
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民國71年2月初版
劉述先《儒家思想開拓的嘗試》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2001.7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new window
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7初版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new window
台北,鵝湖出版,民國87年11月初版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new window
台北:鵝湖出版社,2002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new window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7年3月初版
楊澤波《牟宗三三系論論衡》
復但大學出版社,2006.10一版一刷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三、外國翻譯
Karl Popper《歷史定論主意的窮困》.李豐斌譯
聯經出版,民國五十九年五月初版

四、學位論文
林宏仁:《牟宗三朱子學辯析》(台北:華梵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5年)

沈士勛:《當代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考察:以「基源問題研究法」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6年)

陳逸郡:《從勞思光的主體性觀念探究儒家思想之原型》(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100年)


五、期刊論文
杜保瑞,〈對勞思光宋明儒學詮釋體系的方法論反省〉,《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七期,2003年1月
杜保瑞,〈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意識反省〉,《哲學與文化》27卷9期,2000/9new window
杜保瑞,〈中國哲學的真理觀問題〉,《哲學與文化》34卷4期,2001/11new window
杜保瑞,〈對胡五峰哲學的當代詮釋之反省〉,《台北大學中文學報》5期,2008年9月new window
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反省〉,《哲學與文化》34卷4期,2003new window
金起賢,〈勞思光先生對先秦儒學史研究方法論評述〉《學術月刊》2004卷9期new window
高柏園,〈論勞思光先生之基源問題研究法〉,《鵝湖學誌》12期,1996/4new window
馮耀明,〈直覺與玄思-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哲學與文化》27卷11期,2000/11new window
蒙培元,〈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哲學動態》10期,2003
鄭宗義,〈知識、思辯與感觸-試從中國哲學研究論牟宗三先生的方法論觀點〉《鵝湖學誌》第18期,1997年6月new window
賴賢宗,〈本體詮釋與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省思:以老子為例〉,《哲學與文化》34卷4期,2007/4。new window
林宏仁,〈儒家義命關係的反思—以勞思光、牟宗三兩先生為討論依據〉,《華梵中文生命實踐學報》,創刊號,民國99年7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