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當代特殊教育博、碩士論文主題的發展趨勢
書刊名:人文與社會學報
作者:施安琪
作者(外文):Shih, An-chi
出版日期:2011
卷期:2:7
頁次:頁43-74
主題關鍵詞:特殊教育博碩士論文身心障礙教育資賦優異教育Special needs educationTheses/Dissertation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4
  • 點閱點閱:102
本文探討臺灣特殊教育(1987-2009)的2210 篇博、碩士論文主題,排除重複篇名、雙重特殊生、系統錯誤三項13 篇,歸納為身心障礙教育1861 篇,資賦優異教育336 篇。將身心障礙教育論文主題分為五個層次,以五大類型、十一中類型、十八小類型、五十六個項目和十八個小項目為基準,分別予以歸類。而336 篇資賦優異教育論文主題方面,則分為四個層次,以五大類型、十中類型、六小類型、二十二個項目為基準。歸納上述二個分類系統,得出近23 年臺灣特殊教育論文主題的整體趨勢為:一、研究範圍跨地區化;二、理論缺乏本土化;三、教師教學和學生生活E 化;四、研究對象多元族群化;五、教學策略延展化;六、偏重實證研究取向。鑑往知來,以資國內特殊教育學術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2210 special education theses/ dissertations of Taiwanese 13 graduate schools of special education over the past 23 years. Owing to duplicated these/ dissertations, twice exceptional theses/ dissertations, and system errors, there were 1861 these/dissertations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and 336 in 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 Topics on these/dissertations were all classified using a same categorical system consisting of 4 levels. The system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included 5 large subgroups, 11 middle subgroups, 18 small subgroups, 56 minimal subgroups and 18 categorical items. In addition, the system of 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 also included 5 large subgroups, 10 middle subgroups, 6 small subgroups, and 22 minimal subgroups. Compared the trends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to 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 found six mutual tendencies as follows:(1) cross-regional studies;(2) lacking localization-based theories;(3) e-learning affecting the way teachers teach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and the lifestyles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4) subjects becoming multicultural /diverse;(5) applying strategies of special education to all students;(6) overemphasis on empirical studies. The above-mentioned trends could be referable indicators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those who make efforts in the field.
期刊論文
1.吳武典(200903)。我國資優教育法規變革與因應。資優教育,110,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嘉楓(20100600)。以性別與社會階層觀點論身心障礙者的婚姻現況與困境。身心障礙研究,8(2),111-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照真(20110419)。我不笨,我只要求公平對待。天下雜誌,304,172-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奕龍(20040300)。創造力理論在創造能力資優生鑑定上之應用。資優教育,90,7-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金燮(20030300)。創造力教學的本質與陷阱。資優教育,8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建宏(2008)。普通班級資優化教學策略應用成效之研究。資優教育季刊,107,8-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采明(2005)。學前資優幼兒親職教育方案之探討。資優教育季刊,95,26-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金香、張茂源、王昇泰(2007)。從兒童學習權觀點談「新住民子女」的教育問題。學校行政雙月刊,50,268-2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良惠(2002)。Renzulli 全校性充實課程模式對九年一貫課程之影響。資優教育季刊,84,1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玉佩(2002)。創造力可以教嗎?談影響創造力發展的相關因素。資優教育季刊,84,2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rlin, J. E.(2009)。It's all a matter of perspective: Student perceptions on the impact of being labeled gifted and talented。Poeper Review,31(4),217-223。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施安琪(2010)。美國近十年特殊教育六大名校博、碩士論文主題的分析。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PIRLS 2006報告: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 (計畫編號:NSC 96-MOE-S-008-002)。桃園縣:國科會科學教育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淑貞(2009)。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宜璟(2006)。肌肉萎縮症學生在明星高中求學歷程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昇鵬(1987)。智能不足學生性教育教學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教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里芳(2009)。字族文識字教學法結合字理識字教學法對識字困難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駿畿(2008)。漢字部件併詞彙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兒童識字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玉琴(2002)。東部地區國小學生對聽覺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與互動模式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清一(1997)。阿美族民俗舞蹈對原住民智能障礙學生之自我概念和人格適應影響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簡維君(2007)。人格特質與性別刻板知覺對於女性資優學生生涯成功之預測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鈺涵(2004)。宜蘭地區學前教師對融合教育中發展遲緩幼兒接納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仲川(2002)。花蓮地區國民中小學資源教室經營現況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文煉(1995)。多媒體電腦輔助數學學障生減法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潘裕豐(1992)。國小批判思考教學效果之實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怡婷(2006)。人口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清標(2004)。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滿意與專業角色實踐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施定芬(2004)。高屏地區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評鑑方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莊佩珍(1994)。資優女性的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彥同(2001)。幼稚園至國小三年級學童各類唸名速度能力的發展及其與閱讀能力的相關(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玉華(1995)。自我教導策略對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童之教學效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邢敏華(1989)。啟聰學校畢業生的工作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宛靈(2006)。弱視生閱讀媒介評量之研究:以印刷放大文字及放大鏡放大文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淑屏(2007)。高雄市國小高年級資優班女生生涯成熟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彥融(2009)。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于曉平(2007)。高中數理資優女生性別角色、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之關聯及角色楷模課程實驗之影響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可欣(2005)。國中啟智班「職業生活」課程實施現況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冠琛(2003)。國中普通班裘馨氏肌肉萎縮症學生在校需求與因應策略之個案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淑仙(2000)。臺灣中部地區國中啟智班實施障礙學生家長親職教育意見之調查(碩士論文)﹝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淑霞(2001)。國中教育人員對於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吳昆壽(1987)。資賦優異與智能不足兒童家庭與社區生活調查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吳芳年(1991)。國小資賦優異學生不同訊息類型記憶能力之比較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吳宥靚(2009)。共譜一曲生之悅--一位音樂才能優異視障兒童家庭教養經驗之敘說探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芃娟(1998)。聽覺障礙學童國語塞擦音清晰度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琛玫(1996)。國中一般能力資優生、美術資優生與普通生之視覺空間認知能力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李瑩香(1989)。國中輕度智能不足學生個人--社會技能學習效果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周德君(2006)。國民小學資源班搭擋教師互動歷程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孟令夫(2000)。腦性麻痺與典型兒童手側化發展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李靜芬(1989)。智能不足者職業技能及其工作適應之調查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秀泓(2008)。高中職普通班教師其教師效能之研究--以十二年就學安置為例(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林國花(1990)。國小閱讀障礙兒童成就與能力差距鑑定方式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柳秀蘭(1995)。資優學生、普通學生、山地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比較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胡金枝(2007)。國中低成就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與支持系統之建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許小莉(2005)。一位罕見疾病學童學校支持系統建構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長益(1998)。臺北地區中學資優學生生涯發展之調查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舒椀(2007)。中部地區國中美術班學生藝術與人文領域表現與其他六大領域成就相關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儀糖(2007)。國中肌肉萎縮學生特殊教育需求及支持提供之個案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陳惠琴(2006)。國小學童文本朗讀速度分析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鄭黛麗(1993)。臺北市國小二年級語言障礙學生自我概念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陳霖(2007)。冒險式治療活動影響妥瑞症兒童及青少年情緒、社交與自信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彭成訓(2009)。新移民女性子女學業成就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蔣明珊(1996)。臺北市國小資優資源班課程實施狀況之調查分析(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賴均美(1996)。國小啟智班性教育「自我保護」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蕭金土(1987)。聽覺障礙學生「社會—情緒」評量表之修定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薛育青(2005)。國小資優生資優標記接受度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林國花(1990)。國小閱讀障礙兒童成就與能力差距鑑定方式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楊貴榮(2004)。克服與未克服低成就高中生其心理特質、自我概念及外在支持系統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鄒小蘭(2008)。身心障礙資優生優弱勢分析及支援服務系統之探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廖秀娟(2009)。字理識字運用於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之研究--以桃園縣南勢國小二年九班為例(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廖雯玲(1996)。溝通輔助器材對腦性麻痺學生溝通技能影響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張春惠(2008)。三位佛教徒父母養育特殊需求兒童之歷程(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張淑宜(2007)。運用問題本位學習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對國小學生創造力的影響(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羅志森(2007)。「文化刺激」與「任務限制」對國中學生創造力之影響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羅祥妤(2008)。動身、啟程,國小與國中交錯的生活--一位參與加速制亞斯伯格資優生的學校適應(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蘇純瑩(2004)。智障成人社區自主能力、認知功能與就業表現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蘇雅琪(2005)。中途致殘者的宗教信仰與其障礙適應關係之探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賴君達(2008)。與音符共舞的另類天才~一位學者症候群學生之個案探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黃文慧(2002)。從生活看標籤□由二位雙重特殊學生的成長故事談起(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黃玉琪(2006)。自然科心智圖法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與自然科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黃恒萱(2009)。國民中學特教班教師與家長參與十二年就學安置現況之研究(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素貞(2006)。資源教室方案與經營。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武典、蔡崇建(1981)。三十年來我國特殊教育圖書摘要與論文索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毛連塭(1995)。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宏熾(2000)。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鈕文英(2009)。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鈕文英(20080000)。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臺北: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孔繁鐘(2007)。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世英、呂淑妤、楊志堅、石富元、吳明玨、張雲龍(2009)。罕見疾病學童就學需求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思偉(1994)。比較教育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紀念蔡保田教授逝世三周年。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吳越春秋/第009卷,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90%B3%E8%B6%8A%E6%98%A5%E7%A7%8B/%E7%AC%AC009%E5%8d%B7。  new window
2.(2001)。教育階段別身心障礙學生數,http://www.set.edu.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曉慧,沈志明(2010)。新移民教育子女,數學學習最困難,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006/201006080490761.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瓊珠(2005)。閱讀障礙學生識字教學研究回顧與問題探究。突破學習困難:評量與因應之探討。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