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主體性的呈現,傳播權的實踐--臺灣原住民族自主傳播的發展歷程
書刊名: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作者:林福岳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1
頁次:頁1-24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傳播原住民自主傳播原住民媒體原住民傳播權傳播主體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9
  • 點閱點閱:100
台灣原住民歷經三百多年殖民統治,正處於一種長期壓抑和宰制的過程中,造成了自我主體的扭曲、變形、甚或消失或被取代。這種情況,並不會因為單純的殖民統治消失或離開而完全改變,就後殖民的觀點而言,原住民族主體被侵略的現象,是從被殖民的時刻到目前為止不曾間斷的過程,其間受到殖民影響下的文化。即使殖民時期中止,實質上殖民者的意志仍透過殖民借喻(colonial tropes)的手段,強行嵌入被殖民者,以致其對於土地文化的記憶被扭曲。 主流政治經常運用操作國家教育與傳播,對原住民族進行強制統治、污名化形象,並用以壓迫原住民族。長此以往,造成在傳播環境之中,原住民族的傳播主體性被斲斷,傳播權被剝奪,並且缺乏自有媒體,成為被詮釋的他者,這些都是原住民在傳播方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原住民族重新尋求自我發展的歷程中,傳播方面的運動方向主要切入點就是建立傳播主體性與實踐傳播權。本研究將從原運時期的原住民發行平面刊物開始,做為原住民自主傳播的起點,鋪陳台灣原住民在傳播上以自身為主體的發展歷程,包括平面媒體、廣播、電視、電影、網路等。透過這些歷程的展現,從功能論和自我認同的觀點,說明原住民掌握自主傳播和擁有自我媒體的重要性,透過傳播運作可以達到重塑原住民形象、文化傳遞、形成公共論壇、凝聚原住民共識等功能,進而理解自主傳播對於族群發展的意義。
期刊論文
1.林福岳(200906)。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傳播研究的可能脈絡。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55-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惠雯(2000)。原住民與媒體運作之我見。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8,1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秀蕙(2001)。原住民節目的經營與定位:主體性之建立與雙元論述的可能性。新視野公共電視發展與未來國際研討會大會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葳威(19970700)。原住民傳播權益與電視新聞節目:一個回饋的觀點。新聞學研究,55,76-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福岳、陳楚治(20080300)。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探源及詮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1),59-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錦華、黃浩榮、洪佩民(20030700)。從多元文化觀點檢視新聞採寫教科書--以原住民族群相關報導為例。新聞學研究,76,129-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季平(2006)。原住民族的傳播媒體發展。原教界,9,1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政霖(2005)。「原住民新聞雜誌」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原住民閱聽人觀點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偉姝(1996)。公共電視原住民記者報導觀點之探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彣鴻(2011)。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歷程1945-2010(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鴻邦(2010)。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廣電政策(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正誼(2004)。蘭嶼原住民電台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雅婷(2010)。公民新聞與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實踐--以PeoPo公民新聞平台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孔文吉(20000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嵩音(19980000)。臺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臺北:時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韋伯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官義、李黎、Habermas, Jürgen(1968)。認知與興趣。上海: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宋國誠(2011)。《閱讀材料》後殖民主義概述,gioc.shu.edu.tw/download/941013speech.do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宜妙(2005)。山海文學大事記,http://aborigine.cca.gov.tw/chronicle/chronicle-1.as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謝若蘭(2006)。土地與記憶--從「懷坦吉條約」談原住民認同與權利。當代紐西蘭民主政治。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