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放逐與游牧:談《孽子》的空間景象與身體書寫
書刊名:世新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陳冠勳
作者(外文):Chen, Kuan-hsu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9
頁次:頁217-247
主題關鍵詞:孽子空間景象身體書寫Crystal BoysLandscapeBody wri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8
  • 點閱點閱:218
期刊論文
1.郝本性(2002)。從溫縣盟書談中國古代盟誓制度。華夏考古,2002(2),107-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奭學(20051200)。人妖之間--從張鷟的〈遊仙窟〉看白先勇的《孽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5(4)=60,135-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龍應台(19840300)。淘這盤金沙--細評《孽子》。新書月刊,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謝玫汝(20071020)。罪罰、身體與紅蓮--《孽子》再讀。第一屆台大、政大台文所學生學術論文交流會,臺灣大學臺文所 。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彭待傳(2005)。時間.空間.台北城--從《臺北人》與《孽子》看白先勇小說裡身分認同與時空的關性(碩士論文)。華梵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佳原(1998)。城市荒模中的綠洲臺北市男同志酒吧經驗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佩甄(2006)。臺灣同志論述中的文化翻譯與酷兒生成(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Entwistle, Joanne、郜元寶(2005)。時髦的身體:時尚、衣著和現代社會理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陶潛(1982)。桃花源記。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鷟(2002)。遊仙窟。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脫脫、楊家駱(1992)。新校本金史附編七種。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Lurie, Alison、李長青(2000)。解讀服裝。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Gardiner, Stephen、汪瑞(2006)。人類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白先勇(2001)。孽子。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梓評(1998)。男身。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江寶釵(2008)。時間、空間與主體性的建構--閱讀《孽子》的一個向度。白先勇研究精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素貞(2008)。學習對美的尊重--在巴黎與白先勇一席談。白先勇研究精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曾秀萍(2008)。從同志書寫到人生觀照--白先勇談創作與生活。白先勇研究精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hambers, Aidan、陳佳琳(1999)。在我墳上起舞。臺北市:小知堂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海通、何星亮(2004)。圖騰崇拜。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Strathern, A. J.、王業偉、趙國新(1999)。身體思想。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3)。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Norberg-Schulz, Christian、施植明(2002)。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進雄(1995)。中國古代社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Sennett, Richard、黃煜文(2003)。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白先勇(1995)。第六隻手指。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曾秀萍(2003)。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范銘如(20080000)。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晁福林(2003)。先秦社會形態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Turner, Bryan S.、謝明珊(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袁良駿(1991)。白先勇論。台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進雄(2009)。簡明中國文字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鄭毓瑜(20050000)。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Bourdieu, Pierre、蔣梓驊(2003)。實踐感。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朱天文(1995)。荒人手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小虹(20000000)。不肖文學妖孽史--以《孽子》為例。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