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飛登聖域:臺灣日治時期鸞堂賦的書寫策略與場域觀
書刊名:儒學研究論叢
作者:梁淑媛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1
卷期:4
頁次:頁247-281
主題關鍵詞:臺灣賦鸞堂賦書寫策略場域觀人文地理帝國隱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1
  • 點閱點閱:22
在中國賦學史上,宗教類的賦作,較之其他宮廷大賦或抒情小賦,其研究顯得相對闕乏。考諸現今所蒐集的「臺灣賦」作中 1,有以書寫「揄揚設鸞堂盛事,闡述著鸞宏旨」為內容主題,故稱之為「鸞堂賦」之作,其藉騁辭賦作之「鋪張揚厲」、「巧構形似」與「體國經野」、「顯志奏雅」的性質,以書寫鸞堂興建的原委本末及目的。「鸞堂」作為一種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生命情感凝聚力的場域,具備了所謂的「想像的共同體」之特徵。由士子鸞生參與鸞堂宗教之事務,也得以見出一般庶民所反映的宇宙觀與場域觀。這可從數篇鸞堂賦作中,呈現出以蓬萊仙境神話為隱喻的宗教帝國場域觀就得以窺見,然就整體性的書寫來看,其敘述仍無定格。不過這樣的「不定」與「失序」,卻也正反映出人民生活在日治時代,對於一個國家民族應界定的疆界場域,以及文化信仰系統中應反射出的宇宙觀,失去秩序感和安全感的象徵。因此,士人書寫鸞堂賦,在賦作中不是僅為一己的情志的失落而抒懷,更是在一個世亂的時代裡,表達出「體國經野」:「保山河、安社稷」的信念,確保百姓能獲得安居、安定,「適得其所」之幸福感的追求。本文即就此相關賦作展開相關論述:一方面勾勒鸞堂賦的文本本義(meaning),探究其書寫時空環境之場域特色及其文化價值內涵;另一方面就這樣的書寫策略,進一步發掘鸞堂賦在不定與失序的歷史氛圍中,作者所欲表達的隱微之旨(significance)。
期刊論文
1.何沛雄(1990)。〈兩都賦〉和〈二京賦〉的歷史價值。文史哲,200,15-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宗梧(20101000)。臺灣登鸞降筆賦初探--以《全臺賦》及其影像集為範圍。長庚人文社會學報,3(2),275-3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銘銘(2010)。文字的魔力:關於書寫的人類學。社會學研究,2010(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俊雅(20100600)。談談《全臺賦》、《臺灣賦文集》未收的作品。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3,1-3+5-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豐楙(20081000)。感動、感應與感通、冥通:經、文創典與聖人、文人的譯寫。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2),247-2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淑媛(20100600)。眾神花園中善意的缺席:《全臺賦》中的「藏名賦」析論。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3,121-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世慶(19861200)。日據初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臺灣文獻,37(4),111-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豐楙(20100600)。「中央-四方」空間模型:五營信仰的營衛與境域觀。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1)=15,33-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簡宗梧(20100422)。臺灣登鸞降筆賦初探--以《全臺賦》及其影像集為範圍。臺灣賦學術研討會。桃園: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淑媛(200811)。被壓抑的神(女)‧聖(人)性--近現代臺灣報刊中的烟花及善書中的鸞生圖像研究:以《全臺賦》為探討的中心。儒學與語文與思想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8 年11 月)。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95-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見川(2003)。臺灣的齋教與鸞堂(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玉河(2004)。澎湖鸞堂之研究(1853-2001)(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灣省文獻會(1984)。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usserl, Edmund、張慶熊(1988)。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哲永、吳福助(2006)。臺灣賦集。全臺文。臺中:文听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統、李善(1994)。昭明文選。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清山(2005)。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潘朝陽(2001)。明清臺灣儒學論‧論孔子的宗教觀並略談臺灣的民間宗教。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璞、邢昺(1989)。爾雅注疏‧釋地第九。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宜蘭碧霞宮(2011)。治世金針 重視三才。宜蘭縣:宜蘭碧霞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Frye, Northrop、吳持哲(200408)。神力的語言--“聖經與文學”研究續編。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玄、孔穎達(1989)。禮記正義。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見川、李世偉、高致華、闞正宗、范純武(200903)。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台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程章燦(199202)。魏晉南北朝賦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見川(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勰、周振甫(1984)。文心雕龍注疏。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Hayden, Delores(1995)。The Power of Place: Urban Landscapes as Public History。MIT Press。  new window
16.許慎、段玉裁、魯實先(1988)。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包筠雅、杜正貞、張林、趙世瑜(199909)。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徳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晗、費孝通(1948)。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Feuchtwang, Stephan、趙旭東(2008)。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趙世瑜(2002)。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許結(2005)。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世偉(19990000)。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簡宗梧(1980)。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城邦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俊雅、吳福助(2006)。全臺賦。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Husserl, Edmund、Carr, David(1970)。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8.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段義孚、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馬積高(1987)。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見川、李世偉(2010)。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臺北:博揚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智豪(19261108)。宣講要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廖蔚卿(1997)。論中國文學中的兩大主題。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市: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見川(200903)。從大陸到臺灣:中華宗教信仰文化脈絡下的經藏出版事業。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第一輯)。臺北縣:博揚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梓桑(2006)。繼文德馨賦‧挽世金篇。全臺賦。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光直(1990)。連續與斷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中國青銅時代。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見川、范純武、柯若樸(199712)。苗栗客家地區的鸞堂調查。民間宗教。臺北市: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asey, Edward(1987)。How to Get From Space to Space in a Fairly Short Stretch of Time: Phenomenological Prolegomena。Sense of Place。Santa Fe NM: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new window
7.(2009)。醒世新篇‧文真江波賦。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第一輯)。臺北市:博揚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汎森(2004)。明末清初儒學的宗教化--以許三禮的告天之學為例。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Foucault, Michel、吳曣(2010)。自我技術。傅柯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Foucault, Michel(1988)。Technologies of the Self。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Amherst, MA: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