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說漁洋,意在滄浪--錢鍾書「王士禛論」及其壓在紙背後的真相
書刊名:清華中文學報
作者:賴位政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ai, Wei-jhe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0
頁次:頁343-377
主題關鍵詞:神韻嚴羽王士禛錢鍾書談藝錄ShenyunYan YuWang ShizhenQian ZhongshuTanyi l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1
  • 點閱點閱:72
期刊論文
1.王小舒(2000)。神韻詩學研究百年回顧。文史哲,6,15-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國能(20060600)。王士禛杜詩批評析辨。漢學研究,24(1)=48,323-3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寅彭(2001)。「唐賢三昧集」與詩、禪的分合關係。文學遺產,2,88-99+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倬瑋(20100100)。論翁方綱《小石帆亭著錄》對「神韻」的解釋。東華人文學報,16,67-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賴位政(2011)。轉型視域下之錢鍾書《談藝錄(增訂本)》「通」義及其實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沈雲龍(1973)。近代中國史料叢刊,93輯。臺北:文海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嘉瑩(2011)。從中國詩論之傳統與詩風之轉變談《槐聚詩存》之評賞。錢鍾書詩文叢說。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卡爾•榮格、龔卓軍(2007)。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立緒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夫之等(1978)。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士禎(1982)。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小舒(199406)。神韻詩史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蔣寅(2001)。王漁洋與康熙詩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垣(1997)。史諱舉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袁枚、顧學頡(1982)。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莊周、郭慶藩(1997)。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夢鷗(20090000)。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紹虞、富壽蓀(1985)。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維廉(2006)。中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翁方綱(1995)。復初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守正(2008)。權力、知識與批評史圖像:《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的文學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健(1999)。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景進(1980)。王漁洋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錢鍾書(1999)。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嚴羽、郭紹虞(1983)。滄浪詩話校釋。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世常(1984)。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Bloom, Harold、徐文博(1990)。影響的焦慮:詩歌理論。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士禛、袁世碩(2007)。王士禛全集。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嚴迪昌(2002)。清詩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孫康宜(2002)。文學經典的挑戰。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唐圭璋(1988)。詞話叢編。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夢鷗(1984)。嚴羽以禪喻詩試解。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季羨林(1998)。禪和文化與文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顏崑陽(2009)。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