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自法國哲學漢學家朱利安「間距」觀念--研讀余光中詩內的抒情結構
書刊名:成大中文學報
作者:翁文嫻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ng, Man-han
出版日期:2019
卷期:66
頁次:頁191-193+195-232
主題關鍵詞:余光中朱利安間距抒情結構抒情傳統Yu Kwang-ChungFrançois JullienL'écartLyrical structureLyrical trad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18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翁文嫻(20110600)。「變形詩學」在漢語現代化過程中的檢證。國文學報,49,219-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文嫻(20120600)。臺灣後現代詩觀察:夏宇及其後的新一代書寫。臺灣文學研究,1(2),251+253-3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文嫻(20060900)。商禽--包裹奇思的現實性份量。當代詩學,2,116-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維廉(20041000)。雙重的錯位:臺灣五六十年代的詩思。創世紀詩雜誌,140/141,56-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燿德、呂正惠、鄭明娳(19870800)。雙目合視乃得:專訪余光中。自由青年,78(2)=696,56-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翁文嫻(20090200)。「定向疊景」時期的爆發能量--早期葉維廉詩的突路與困境。臺灣文學研究集刊,5,59-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翁文嫻(20100900)。抒情傳統的變體與現代性發展--牟宗三文字的詩性理解。鵝湖,36(3)=423,42-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翁文嫻(20140600)。葉維廉詩學對東西語言材質特性之開發。東華漢學,19,431-4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翁文嫻(20181200)。自法國哲學家朱利安「間距」觀念追探--也斯在中國詩學上打開的「間距」效果。臺大中文學報,63,155-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正忠(20160900)。余光中詩的抒情議題。臺大中文學報,54,223-2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明娳、文訊編輯部(20140100)。林燿德作品目錄及提要。文訊,339,105-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慧如(19981200)。余光中的親性歌吟及其文學史意義。臺灣詩學季刊,25,151-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利安、卓立(2018)。讓我們捍衛文化資源。成大校刊,260,78-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慧如(19990300)。余光中的親性歌吟及其文學史意義。臺灣詩學季刊,26,100-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翁文嫻(20070900)。《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121-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翁文嫻(2003)。鄭愁予詩中「轉動」文化的能力。臺灣前行代詩家論:第六屆現代詩學研討會。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81-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文嫻(2009)。「抒情之外的開展」--林亨泰知性即物美學之探討。看似尋常,最奇崛--林亨泰詩與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五南出版社。91-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文嫻(2014)。古典體質裡的現代性氣魄--再論周夢蝶詩。觀照與低迴:周夢蝶手稿、創作、宗教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文嫻(2015)。「賦比興」在現代詩想形式中的轉化與發展。紀念新詩誕生百年:新詩形式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5/10/30)。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荷生(1993)。觸覺生活:黃荷生詩集。台北市:現代詩季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鼓應、郭楓(1989)。這樣的詩人余光中。臺北:臺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Jullien, François、卓立(2014)。進入思想之門:思維的多元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光中(1969)。敲打樂。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光中(1986)。掌上雨。臺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achelard, Gaston、劉自強(1996)。夢想的詩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光中(1960)。萬聖節。臺北:藍星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顏元叔(1984)。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商禽(2009)。商禽詩全集。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洛夫(1988)。因為風的緣故--洛夫詩選(1955-1987)。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光中(1983)。隔水觀音。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郁達夫(1921)。沉淪。上海:泰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熊秉明(1986)。詩三篇。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Jullien, François、卓立、林志明(2013)。間距與之間:論中國與歐洲思想之間的哲學策略。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芳明(2008)。余光中六十年詩選。臺北:印刻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葉維廉(2016)。晶石般的火焰:兩岸三地現代詩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翁文嫻(2013)。變形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余光中(1969)。蓮的聯想。臺北:大林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卓立(2018)。暢活存在:進入朱利安的思想。臺北:開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葉維廉(20140000)。中國詩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余光中(1986)。余光中詩選1949-1981。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高友工(20110000)。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余光中(1984)。在冷戰的年代。純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葉維廉(1986)。秩序的生長。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余光中(1974)。白玉苦瓜。大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余光中(1976)。天狼星。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洛夫(1969)。詩人之鏡。大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余光中(19770820)。狼來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光中(20040911)。向歷史自首?--溽暑答客四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翁文嫻(2011)。進入事物內質的代價--讀商禽詩。新詩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