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楊時對二程理論的詮釋
書刊名:當代儒學研究
作者:朱雪芳
作者(外文):Zhu, Xue-fa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5
頁次:頁91+93-116
主題關鍵詞:楊時二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75
  • 點閱點閱:28
北宋後期,二程兄弟在洛陽講學數十載,程顥大德敦化、點撥分明,程頣小德川流、細緻慎密,闡釋天道性命相貫通的體用問題。其中,天道論、本體論和工夫論是研究儒學的重要課題,考諸二程學生楊時的語錄和書信等,有關天道論的論述並不多,他主要關心本體論和工夫論方面的課題。因此,文章從天道、性命兩方面的工夫角度,以「仁」、「心」、「性」三組概念為重心,上溯二程的理論,分析楊時對二程理論的詮釋均有不同的側重點。
圖書
1.唐君毅(1977)。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香港:新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彬、饒欽農(2011)。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時(1974)。楊龜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船山、楊堅、邊仲仁(2011)。船山全書。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熹(2001)。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蒙培元(1989)。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牟宗三(1989)。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蒙培元(2002)。情感與理性。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程頤、程顥、王孝魚(1981)。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永雋(1988)。二程學管見。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