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主理的觀點看朱子的哲學
書刊名:當代儒學研究
作者:楊祖漢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Cho-ho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5
頁次:頁117 119-140
主題關鍵詞:主理格物致知當然而不容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74
  • 點閱點閱:19
朱子的格物致知論是要對理作充分的瞭解,認為真知理的意義可以給出真正的道德行為,朱子此一義理型態我認為可以用「主理」來規定。雖然說主理,並不表示此一理論是以心外之理作根據,理與心截然為二。即雖然朱子並不以心作為道德實踐的客觀根據,但仍然可以認為心對於理有本具的知識;雖然要通過於事事物物上來格物才能真知所以然之理,但對於所以然之理的瞭解,是以人容易體會到的當然而不容已之道德之理作為根據。本文整理及分析朱子在《大學或問》及《中庸或問》中有關的文獻,說明朱子的格物論是從人心之不容昧,及在孝悌等當然而不容已處來開始做工夫者。由於有人對於理的本來認識、當然而不容已作為根據,則朱子的格物致知論,也可以說是有本源的,甚至是有超越根據的工夫理論。
圖書
1.唐君毅(1974)。中國哲學原論。香港:新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順孫(1992)。大學纂疏、中庸纂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熹(2001)。四書或問.中庸或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康德、牟宗三(1982)。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牟宗三(1969)。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牟宗三(1968)。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橋亨(1929)。李朝儒學史に於ける主理派主氣派の發達。朝鮮支那文化の研究。東京: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祖漢(201310)。韓國朝鮮朝後期儒學的心論:以李華西為中心。東亞視域中的懦學。臺北:中央研究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