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與元九書〉探析白居易詩學思想的承繼與開展及其諷諭詩底蘊
書刊名:問學
作者:鄒孟潔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8
頁次:頁207-222
主題關鍵詞:白居易與元九書詩學思想詩文載道諷諭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4
  • 點閱點閱:65
白居易有「廣大教化主」之美稱,其詩作「老嫗能解」,正是其所謂「自長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鄉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題僕詩者。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每每有詠僕詩者。」白居易作品的廣為流傳與影響深遠由此可見一斑。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清楚呈現,以知識份子的身分,用創作提出對社會的正面關懷。白居易將自己的詩分爲四類: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其中白居易較重視的是「關於美刺興比者」的諷諭詩,此類作品正是其詩歌理論落實的代表作。諷諭的類別便是傳承自《詩經》的變體,白居易之諷諭詩乃是在《詩經》傳統上有所變,以諷諭詩呈現民生亂世而激起的「不正且悲切之音」。因此,本文以〈與元九書〉為探析對象,探析白居易詩學思想的承繼與開展,以及其諷諭詩的特質與生命力,由此梳理白居易的詩學思想內涵,捕捉白居易在創作上所展現的理念抱負與情志意蘊。
期刊論文
1.許東海(20031200)。諷諭與綺麗:白居易詩、賦論及其與「文心雕龍」之精神取向。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5,2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慧淑(20080600)。白居易詩之當代關懷探研。復興崗學報,91,169-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桂芬、周明儀(20110100)。試析白居易詠花詩中的情與志。臺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10,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顏崑陽(1997)。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篇》為討論起點。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文津出版社。211-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家煌(2007)。白居易詩人自覺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家煌(1999)。白居易生命歷程對詩風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正惠(1983)。元和詩人研究(博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勰、黃叔琳、紀昀、王更生(1987)。文心雕龍。臺北:金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熹、蔣伯潛(1981)。廣解語譯四書讀本--論語。臺北:啟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翼(1968)。甌北詩話。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歐陽修、宋祁、楊家駱(1981)。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慎、段玉裁(2004)。說文解字注。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司馬遷、瀧川龜太郎(2000)。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元洛(1990)。詩美學.五官的開放與交感。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運熙、楊明(1994)。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大杰(2006)。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董誥(1987)。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若愚、杜國清(1977)。中國詩學。臺北:幼狮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昫、楊家駱(1981)。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聖祖、彭定求(1960)。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羅聯添(1989)。唐代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永瑢(193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庭珍(1983)。筱園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拾遺(1983)。白居易傳。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彭年、林尹(1976)。新校正切宋本廣韻。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白居易、朱金城(1988)。白居易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傅隸樸(1985)。詩經毛傳譯解。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舒位(1991)。瓶水齋詩集,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