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美學風格典範之變易論元和詩歌的文學史意義-
作者:何寄澎 引用關係
書刊名:典範的遞承 : 中國古典詩文論叢
頁次:25-52
出版日期:2002
出版項:臺北:文史哲
主題關鍵詞:美學風格詩歌文學史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
學位論文
1.呂正惠(1983)。元和詩人研究(博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馮班(1985)。鈍吟雜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繼中(1993)。文化建構文學史綱(中唐-北宋)。海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勰。文心雕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嶸(1991)。詩品。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殷墦。河嶽英靈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伯偉(1996)。全唐五代詩格考校。西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乾隆(1997)。唐宋詩醇。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戒(1985)。歲寒堂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肇(1959)。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紫芝(1991)。竹坡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聿(1983)。觀林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若虛(1983)。滹南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維崇(1996)。李白評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師道(1991)。後山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翁方綱(1981)。石洲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方東樹、汪紹楹(1961)。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錢鍾書(1988)。談藝錄。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胡應麟(1973)。詩藪。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韓愈、錢仲聯、徐禮節、余恕誠(1984)。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白居易、朱金城(1988)。白居易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燮(1907)。已畦文集。叢書集成續篇。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正惠(1989)。物色論與緣情說。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正惠(1989)。漢魏晉詩的三個傳統。杜甫與六朝詩人。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瑜(1998)。唐詩學中意境理論的形成。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元稹(1965)。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元氏長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嚴羽(1979)。詩辨三。滄浪詩話。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杜牧(1979)。李府君(戡)墓誌銘。樊川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永瑢(1983)。東坡詞提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易(1988)。析派第五。詞曲史。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夢鷗(1984)。貴遊文學與六朝文體的演變。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廖蔚卿(1997)。從文學現象與文學思想的關係談六朝「巧構形似之言」的詩。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