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二戰前後臺灣接收和軍事佔領的論述與籌劃
書刊名:高雄師大學報. 人文與藝術類
作者:楊護源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Hu-yuan
出版日期:2016
卷期:40
頁次:頁1-20
主題關鍵詞:二戰國民政府臺灣軍事佔領接收臺灣省收復計畫大綱World War IIThe National GovernmentTaiwanMilitary occupationPlan for the recovery of Taiwan Provi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6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馬有成(20121200)。臺灣受降籌備組織:臺灣前進指揮所之研究(1945.8.15-10.25)。臺灣史料研究,40,24-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護源(20141200)。〈臺灣省收復計畫大綱〉與〈臺灣省佔領計畫〉的簡介與史料價值。臺灣史料研究,44,88-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護源(20141200)。終戰後臺灣軍事佔領接收的籌備準備(1945.08.15-10.31)。高雄師大學報. 人文與藝術類,37,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Jacobs, J. B.、陳俐甫、夏榮和(19900600)。臺灣人與中國國民黨1937-1945--臺灣「半山人」的起源。臺灣風物,40(2),17-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蘇瑤崇(2003)。葛超智先生(George H. Kerr)託管臺灣論之思想與影響。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嘉義:嘉義大學。521-5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進發(2004)。1944年美軍攻臺計畫的戰情資料--陸海軍聯合情報研究第87號。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學術研討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Fix, Douglas L.(1993)。U. S. Worldtime Intelligence Regarding Taiwan。臺灣史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大歷史系主辦 (會議日期: 1993/09/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高純淑(1993)。戰後中國政府接收東北之經緯(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雲林、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每日新聞社(1965)。太平洋戦争秘史:米戦時指導者の回想。東京:每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illoughby, Charles Andrew、Chanberlain, John(1954)。MacArthur, 1941-1951。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 Inc.。  new window
4.王呈祥(20090000)。美國駐臺北副領事葛超智與「二二八事件」。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諫山春樹、財團法人日本文教基金會(2002)。秘話.台灣軍與大東亞戰爭。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褚靜濤(2013)。國民政府收復台灣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汪宏倫(2014)。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雲漢(1971)。國民革命與台灣光復的歷史淵源。臺北:幼獅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志奇、國立編譯館(1996)。中華民國外交史料彙編。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編輯委員會(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戰後中國。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瑞成(1990)。抗戰時期收復臺灣之重要言論。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阿部賢介(2013)。關鍵的七十一天--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臺灣社會與臺灣人之動向。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景弘(2008)。強權政治與台灣。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丘念台(1962)。我的奮鬥史。台北:中華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近藤正己、林詩庭(2014)。總戰力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國防大學(1959)。美國〈金星計畫--太平洋花崗石戰役計畫第二號〉。台北:國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炎憲(1996)。歷史、文化與台灣。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郭廷以(1986)。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蔣中正(1964)。中國之命運。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Keer, Georgr、陳榮成(1989)。被出賣的台灣。深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King, Ernest J.、Whitehill, Walter M.(1952)。Fleet Admiral King: A Naval Record。W. W. Norton & Co.。  new window
22.Morison, Samuel Eliot(1958)。American Contribution to the Strategy of World War II。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3.伊藤正徳(1961)。帝国陸軍の最後:特攻篇。東京:文藝春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中國陸軍總司令部(1946)。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處理日本投降文件彙編。南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瑞成(19900630)。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梁敬錞(1974)。開羅會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肇嘉(1980)。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戴天昭、李明峻(1996)。臺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岸本美緒、若林正丈、吳密察(2004)。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之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三井(1988)。臺灣近代史事與人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鄭梓(19940000)。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新化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賴澤涵(19930000)。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劉鳳翰(19970000)。日軍在臺灣: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臺北:國史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派該長官兼任台灣省警備總司令檢發收復計劃大綱一份(檔號:34/002.6/4010.2/1/006 0000387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通告本指揮於民國冊四年十月五日到達任所六日開始辦公並公佈各項事項(檔號:0034/002.6/4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前與貴部會同研定之收復台灣計劃大綱業奉批准令行茲附送編制表一份請查照洽辦(檔號:0034/002.6/4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關於收復台灣計劃要點五項摘呈核示由(檔號:0034/002.6/4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421105)。中央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430107)。大公報,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富三(2002)。葛智超與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20世紀台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古野直也(1991)。保甲條例(明治31年8月30日律令第21號)。台湾軍司令部 : 1895-1945。東京都:囯書刊行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