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女人到女鬼--試析李昂《看得見的鬼》之〈不見天的鬼〉
書刊名: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作者:劉文淑
作者(外文):Liu, Wen-shu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4:2
頁次:頁101-116
主題關鍵詞:李昂看得見的鬼不見天的鬼女性主義Lee AngVisible GhostHidden GhostFemi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33
  • 點閱點閱:233
李昂《看得見的鬼》承繼著李昂寫作的一貫特色,在女/性議題上著力甚深,其中尤以之〈不見天的鬼〉可為代表,但其中又有別於李昂過去作品的特色。本文試從本文擬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對《看得見的鬼》中之〈不見天的鬼〉進行分析,並以「對父權的批判」、「女性自覺的萌芽」、「解構性別對立」及「意象的象徵隱喻」作為討論的方向。
Visible Ghost has a consistent feature of Lee Ang Writing and concentrates on the women / sex deeply. “Hidden Ghost” was the distinctive example, but it was different from hers previous novel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essay is to analyze the “Hidden Ghost” from the view of the Feminism. Furthermore, we will also discuss “the criticism of the patriarchy” , “the germination of women conscious”,” the deconstruction of gender opposition”,” the metaphor of imagery”.
期刊論文
1.張雪媃(20040600)。李昂小說的政治性--從「人間世」到「自傳の小說」。當代,84=202,90-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小妍(19951000)。女作家的情慾書寫與政治論述--解讀《迷園》。中外文學,24(5)=281,72-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韜(2004)。向著身體的還原--關於歐陽子與李昂小說中的身體哲學傾向。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慧雅(2002)。性別、族裔與民間信仰:第三世界女作家作品中民間傳說的策略運用(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婉茹(1994)。八十年代臺灣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寶釵(1994)。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主題出發(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足滿(2004)。「陰性書寫/圖像」之比較文學論述:西蘇與台灣女性文學、藝術家的對話(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昂、施淑、高天生(1992)。李昂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e Beauvoir, Simone、楊美惠(1994)。第二性。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昂(2000)。自傳の小說。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碧月(2003)。大陸女性婚戀小說:五四時期與新時期的女性意識書寫。臺北:秀威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昂(2001)。迷園。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易思羽(2005)。中國符號。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絢親(2005)。李昂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維史陀、李幼燕(1996)。野性的思維。北京:商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iles, Rosalind、刁筱華(1998)。女人的世界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約瑟(2001)。中華科學文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昂(1994)。一封未寄的情書。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昂(1997)。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北港香爐人人插。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昂(2000)。禁色的暗夜。臺北:皇冠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昂(2002)。殺夫。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德威(2000)。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顧燕翎、鄭至慧(1999)。大陸女性婚戀小說--五四時期與新時期的女性意識書寫。臺北:女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傑梅茵.格里爾、歐陽昱(2002)。完整的女人。天津:百花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昂(1994)。花季。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昂(2004)。看得見的鬼。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顧燕翎(2001)。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邱貴芬(1998)。(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台灣女作家。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梅家玲(20000000)。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鍾慧玲(1997)。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Kristeva, Julia、彭仁郁(2003)。恐怖的力量。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周英雄、劉紀蕙(20000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芳玫(1997)。《迷園》解析: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的弔詭。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小妍(1997)。李昂小說中的語言--由《花季》到《迷園》。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