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臺灣本土菁英的社會流動之路--以簡阿牛崛起過程為例
書刊名: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王學新
作者(外文):Wang, Hsueh-hsin
出版日期:2016
卷期:33
頁次:頁53-92
主題關鍵詞:地方菁英社會流動簡阿牛布迪厄場域Local eliteSocial mobilityJian A-niuPierre BourdieuFiel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2
  • 點閱點閱:71
期刊論文
1.陳世榮(20021200)。近代大嵙崁的菁英家族與地方公廟:以李家與福仁宮為中心。民俗曲藝,138,239-2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學新(20111200)。從辜顯榮與送迎總督活動談本島人士紳在官方儀式中的角色。臺灣文獻,62(4),281-3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凉(193203)。幻影的消滅。南音,1(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水美里(2012)。在臺日本人商工業者の日月潭発電所建設運動。日本臺湾学会報,14,122-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慈玉(201503)。買辦から資本家へ:日本統治期臺北.大稲埕の李家。立命館経済学,63(5/6),14-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鈴木恒夫、小早川洋一(2014)。大正期における企業家ネットワークの研究--『日本全国諸会社役員録』(大正10年版)の分析。学習院大学経済論集,51(2),103-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龍保(20070300)。日本殖民地下的臺灣人企業--以桃崁輕便鐵道會社為例。國史館學術集刊,11,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家豪(2007)。日治時期桃園輕鐵的經營與發展,1903-1945(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中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建宏(2004)。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雨蒨。廟會與社團的社會網絡建構之研究--以大溪普濟堂與社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顥曦(2005)。日治時期大溪紳商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世榮(2010)。近代豐原地區地方菁英影響力的形成與發揮(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富永豐(1944)。大溪誌。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臺灣私法物權篇。南投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公文類纂。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19)。糖業。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大園市藏(1921)。南邦事情。臺北:南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學新(2015)。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15)地方社會系列1日據時期大溪史料選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皮埃爾.布迪厄、華康德、李猛、李康(1998)。實踐與反: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ourdieu, Pierre、劉暉(2015)。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ourdieu, Pierre、蔣梓驊(2003)。實踐感。南京:譯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亞湘(1995)。大溪鎮參與廟宇慶典活動之社頭調查計畫報告書。桃園:大嵙崁文化促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桃園縣文獻會、郭薰風(1968)。桃園縣志:人物志。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美娥(2013)。魏清德全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詹德筠(1997)。大溪煤礦誌。詹德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雜誌社(1912)。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灣總督府(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戴維.斯沃茨(2012)。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矢內原忠雄、周憲文(1987)。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文星(19920000)。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內藤素生(1922)。南國之人士。臺灣人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Davidson, James Wheeler、蔡啟恆(1972)。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Bonnewitz, Patrice、孫智綺(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大園市蔵(1916)。台湾人物誌。谷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臺灣總督府(1896)。臺灣總督府報,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09)。臺灣時報,臺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32)。南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06)。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897)。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17)。臺灣鑛業會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