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書刊名:高雄文獻
作者:洪國勝
出版日期:2018
卷期:8:2
頁次:頁120-152
主題關鍵詞: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番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5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洪麗完(20111200)。族群互動與遷徙、擴散:以清代哆囉嘓社人遷徙白水溪流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8(4),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克隆(20091100)。十八世紀初葉的臺灣平埔族歌謠--以黃叔璥〈番俗六考〉著錄為例。文史臺灣學報,1,3-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幼華(20030600)。清代臺灣平埔族歌謠書寫研究。興大人文學報,33(上),213-2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盧胡彬(20100300)。方豪對臺灣方志研究的貢獻。臺灣文獻,61(1),29-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顏文雄(1966)。臺灣山胞民謠與平地民謠之比較。臺灣文獻,17(4),5-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胡民祥(2006)。唯「蓬山八社情歌」夠「望春風」的臺灣風土。臺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臺南:開朗雜誌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克隆(1998)。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曼容(1987)。台灣地方音樂文獻資料之整理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簡炯仁(2004)。高雄縣旗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郁永河(1996)。裨海記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欣慧、吳中杰(1999)。屏東地區馬卡道族語言與音樂研究。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孝上(1982)。臺灣先民奮鬥史。臺北:臺灣文藝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萬益嘉(2008)。西拉雅詞彙初探:以新港語馬太福音研究為主例。臺南:臺南縣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簡上仁(1992)。台灣民謠。臺北:眾文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藍鼎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平臺紀略。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珂(1965)。清稗類鈔選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潘英(1998)。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洪敏麟(1972)。台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良哲(2015)。臺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耀錡(2002)。臺灣平埔族社名研究。臺北:南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洪敏麟(1980)。台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文達(1968)。鳳山縣志。臺北:國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Gravius, Daniel、陳炳宏(2005)。臺南SIRAYA語基督教信仰要項解讀。臺北市:陳炳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Gravius, Daniel、陳炳宏(2001)。臺南SIRAYA語馬太福音註解。臺北市:陳炳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Gravius, Daniel、陳炳宏(2009)。臺南SIRAYA語馬太福音註解。臺北市:陳炳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小川尚義(2006)。臺灣蕃語蒐錄。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沈富雄(1972)。增補彙音寶鑑。雲林:文藝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江樹生(2000)。熱遮蘭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珀姬(2004)。舞弄鬥陣:陳學禮夫婦傳統雜技曲藝.金聲玉振(音樂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淑慧(2006)。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翁佳音、陳怡宏(2013)。平埔蕃調查書。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炳宏(2011)。古雲林地區文史探查。臺北市:陳炳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謝貴文(2013)。內門鴨母王朱一貴。高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簡炯仁(2000)。高雄縣平埔志。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蕭燦輝、龔文雄(1993)。羅漢門的故事:內門鄉志。高雄:內門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伊能嘉矩、江慶林、劉寧顏、程大學(1991)。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詹素娟、張素玢(20010000)。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北臺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黃叔璥(1996)。臺海使槎錄。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蔣毓英(1993)。臺灣府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平埔族群的分類與分佈,https://ianthro.ioe.sinica.edu.tw/%E5%B9%B3%E5%9F%94%E6%97%8F%E7%BE%A4%E7%9A%84%E5%88%86%E9%A1%9E%E8%88%87%E5%88%86%E4%BD%88/。  new window
2.宋澤萊。論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的實與虛--並論浪漫傳奇文學作家的理性與非理性書寫,https://twnelclub.ning.com/profiles/blogs/3917868:BlogPost:38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上仁(20140903)。從〈鹽埕區長〉到〈我愛高雄〉--高雄歌謠50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第(1959)。東番記。閩海贈言。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旗尾山人(1988)。蕃薯寮管內新港卓猴及大傑顛社熟蕃之移居及沿革。台灣慣習記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村孝治(2002)。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板橋: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仕玠(1956)。下淡水社寄語。小琉球漫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方豪(1996)。[裨海紀遊]弁言。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