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葦橫渡--從「未曾相逢先一笑」之流衍看詩詞在現代之意義
書刊名:國立屏東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類
作者:牟曉麗
作者(外文):Mu, Xiao-l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5
頁次:頁27-50
主題關鍵詞:文學理論創意寫作網路書寫PoetryLiterature theoryCreative writingOnline wri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4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朵思(19931200)。詩作的自我詮釋。創世紀詩雜誌,95/96,9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建平(2015)。從審美距離到審美視角。文史知識,20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雅惠(20151100)。境界與世界:中國文人美學在近現代東亞之流衍變異。哲學與文化,42(11)=498,181-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葉嘉瑩(1998)。好詩共欣賞。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1980)。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aritain, Jacques、劉有元、羅選民(1992)。藝術與詩中的創造性直覺。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夫之(1979)。清詩話。臺北:西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國維(1998)。人間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Freud, Sigmund(1985)。精神分析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振甫(1986)。文心雕龍今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法(2004)。美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慶藩(2018)。莊子集釋。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蕭統(1989)。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靜農(1974)。百種詩話類編。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朵思(1994)。心痕索驥。臺北:創世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Kristeva, Julia、祝克懿、黃蓓(2016)。主體、互文、精神分析:克里斯蒂娃復旦大學演講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玄、孔穎達(2011)。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光潛(2017)。西方美學史。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良志(2017)。二十四詩品講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沈清松(2017)。士林哲學與中國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洪、盧勝江(2004)。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讀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譚正璧(2012)。中國女性文學史・女性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龔顯宗(2011)。女性文學百家傳。台南市:真平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若愚、杜國清(2006)。中國文學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Henry, Robert(2019)。藝術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釋星雲。佛光菜根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1996)。海德格爾選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何晏、邢昺(2011)。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范曄、李賢(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工科數學分析,https://book.qidian.com/info/10113192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