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啟蒙到賦權--我國社會教育發展與現代公民培育
作者:董秀蘭鄧毓浩 引用關係
書刊名: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與文化;上冊
頁次:343-371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聯經
主題關鍵詞:啟蒙賦權社會教育公民培育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
期刊論文
1.李天健(20011200)。社區大學的社會定位--發展公民社會:專訪臺灣社區大學運動發起人黃武雄教授。教育研究,92,77-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建興(19860800)。抗戰時期的社會教育。近代中國,54,123-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勝義(19990600)。終身教育與社會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4,133-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勝義(19890500)。如何加強山胞社會教育。社教雙月刊,31,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勝義(19990100)。原住民族社會教育的角色與功能。社會教育年刊,47,3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奕松(19880600)。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社會教育。臺南文化,25,207-2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燦德(20010300)。推動終身學習的社會教育--建構學習社會。社會教育年刊,49,3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東園(19970500)。「同化政策」における社會教育制度についての考察。空大人文學報,6,159-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益興(19920200)。臺灣地區山胞社會教育之現況暨其策進措施。社教雙月刊,47,38-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圍東(19930700)。日據臺灣社會教育與總督府圖書館。書苑,17,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武雄(19990600)。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劃通案。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5,28-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青蓉、丘愛鈴(20090900)。我國新移民識讀教育政策之問題評析與前瞻。教育與社會研究,18,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青蓉(20030900)。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Gibson, C. H.(1991)。A concept analysis of empowerment。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6(3),354-361。  new window
15.黃武雄(20011200)。公民社會與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月刊,92,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杜宜蓁(2010)。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之賦權意涵—以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重光(1981)。我國鄉村建設實驗工作之比較研究(一九二六~一九三六)(博士論文)。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考金(2009)。民國時期江蘇鄉村建設運動研究。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建興(1986)。中國社會教育發展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振春(2008)。社區學習。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晏陽初(1928)。平民教育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漱溟(1970)。鄉村建設大意。臺北:文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經濟部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中華民國臺灣95年至140年人口推計。臺北:經濟部經濟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經觀榮(2006)。梁漱溟的人生思想與鄉村建設運動。臺北: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邦正(1980)。教育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田培林(1976)。教育與文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48)。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相湘(1986)。晏陽初傳--為全球鄉村改造奮鬥六十年。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Kincheloe, Joe L.、Steinberg, Shirley R.(1997)。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Ope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8.教育部(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夏曉鵑(20020000)。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武雄(1995)。臺灣教育的重建。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內政部戶政司(2010)。各縣市外籍配偶人數按國籍分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http://www.ris.gov.tw/ch4/static/m0sb09901.xls, 2010/1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新移民學習中心聯絡表,http://wise.edu.tw/foi.eignarea/learning.php, 2010/10/28。  new window
3.吳文星。臺灣總督府社會教育制度,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793, 2010/0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2010)。1998-2007全國社區大學成立年表,http://www.napcu.org.tw/napcu/office/sumanaly/community-establish_growth.xls, 2010/0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2010)。2010年「數字看社大」,http://www.napcu.org.tw/website/2487, 2010/0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孝信(2002)。成人教育傳統中的知識解放,http://www.phys.nthu.edu.tw/〜colloquium/5-19-04-1.pdf, 2010/0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朝成(2010)。技術者的位置:藝能課程公共化的脈絡思考,http://www.napcu.org.tw/ccscliool/7cat=11&paged=3, 2010/0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教育部(2005)。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http://researcher.nsc.gov.tw/public/8506313/Data/76149591971.doc, 2010/10/28。  new window
9.教育部(2007)。教育改革成果報告,http://www.edu.tw/secretary/publication.aspx?publication_sn=300p, 2010/10/22。  new window
10.教育部(2007)。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http://researcher.nsc.gov.tw/public/8506313/Data/76149591971.doc, 2010/10/28。  new window
11.教育部(2007)。教育部補助設置社區終身學習中心實施計畫,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43991&KeyWordHL=&StyleType=l, 2010/10/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教育部(2008)。教育部設置各鄉鎭市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實施計畫,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6, 2010/12/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教育部(2009)。教育部補助辦理原住民教育實施要點,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475&KeyWord=%e8%80%81%e4%ba%ba%e6%95%99%e8%82%b2, 2010/12/07。  new window
14.教育部(2010)。重要教育統計資訊,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教育部(2010)。教育部99年度施政方針,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9412, 2011/01/03。  new window
16.教育部(2010)。99終身學習行動年計畫,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1/99學習行動年計畫980209fmal.pdf, 2010/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教育部(2010)。教育部補助及獎勵社區大學及其相關團體要點,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9164&KeyWoi.dHL=%e5%bc%bl%e5%8b%a2&StyleType=l, 2010/12/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教育部(2011)。教育部100年度施政方針,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3762, 2011/01/03。  new window
19.說自己的故事--南洋姐妹的記憶創作展覽,http://www.comnews.gio.gov.tw/topic/topic_02.aspx?ai.ticale-id=1926, 2010/10/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教育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http://192.192.169.230/cgi-bin/edu_paper/j_toc?6a746e6f3d653030303032363501766f6c3d305f30016974656d733d3130, 2010/10/22。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重志(2000)。社區大學運動的社會定位。成人的夏山。臺北:左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谷縱•喀勒芳安(2005)。原住民部落大學政策分析與探討。學習型部落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熊光義(1977)。我國社會教育的演進。昨日今日與明日的教育:教育歷程的開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善如(2003)。臺灣婦女志工充權。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傳暉(2000)。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臺北:蔡傳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移住社群的媒體參與:以公視《越南語新聞》為個案研究對象
2. 900公里間的生命軌跡:菲籍新住民婚姻生活轉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3. 新住民文化公民權的理念與發展
4. 談新住民實踐社區服務--以新北市貢寮區為例
5. 東南亞裔女性外籍配偶就業狀態及職業訓練意願
6. 新世紀南方視野:連明偉《藍莓夜的告白》裡的臺籍打工度假青年與國際移工
7. 大學生志願參與推動新住民學習華語文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之研究
8. 新住民相關親權酌定裁判書的文字探勘:對「平等」問題的法實證研究嘗試
9. 打破異國戀的單一想像:臺灣高教育程度女性與民主化國家白人男性之跨文化親密關係初探
10. 「面向臺灣」的影像生產:阮金紅新移民紀錄片的母國觀點與雙向對話錄
11. 評黃應貴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 (新北市:群學,2018年)
12. 新住民女性對媒體再現中的刻板印象觀點研究--以小港地區某新住民協會為例
13. 臺灣國民教育場域裡的新住民語言教育政策
14. 「移住システム論」をとおした「台湾における日本人ロングステイ」の民間推進への考察--「新竹市銀髪族協会」と「台中台日会」のフィールドワークを事例に
15. 「媒介公民權」在臺灣:臺灣新住民對專屬族群電視臺之需求與媒體使用行為研究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