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學自傳與詮釋主體--論楊牧《奇萊前書》與《奇萊後書》
作者:鍾怡雯 引用關係
書刊名:后土繪測--當代散文論II
頁次:101-126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北:聯經
主題關鍵詞:楊牧奇萊前書奇萊後書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郝譽翔(20090100)。凝視作家--因為「破缺」,所以完美:訪問楊牧。聯合文學,25(3)=291,1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牧(1978)。楊牧詩集I:1956-1974。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曉虹、王風(2006)。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牧(1982)。年輪。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牧(1984)。搜索者。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牧(1986)。楊牧詩集。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牧(1992)。疑神。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牧(1996)。星圖。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牧(1997)。昔我往矣。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ejenue, Philippe、Leary, Katherine(1989)。On Autobiography。Minneapolis:U of Minnesota P。  new window
10.楊牧(1991)。方向歸零。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牧(2005)。人文蹤跡。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Eakin, Paul John(1985)。Fictions in Autobiography: Studies in the Art of Self-Inven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楊牧(1984)。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牧(1977)。葉珊散文集。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牧(1981)。文學知識。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牧(1982)。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有成(2006)。在理論的年代。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周作人、楊牧(1983)。周作人文選。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牧(2003)。奇萊前書。臺北市: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牧(2009)。奇萊後書。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惠菁(2002)。楊牧。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牧(1977)。柏克萊精神。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牧(1987)。山風海雨。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牧(1989)。一首詩的完成。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沈從文(1996)。沈從文自傳。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大為(20090000)。詮釋的縫隙與空白--細讀楊牧的時光命題。風格的煉成:亞洲華文文學論集。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怡雯(2004)。無盡的追尋--論楊牧《搜索者》。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