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抗戰時期中央控制地方之再思:以蔣中正對楊全宇、吳肇章囤積案的處理為例
書刊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作者:王超然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Chaoja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89
頁次:頁125-182
主題關鍵詞:抗戰蔣中正國民黨田賦徵實囤積居奇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Chiang Kai-shekGuomindangLand tax in kindHoard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4
  • 點閱點閱:70
大後方在抗戰時期出現嚴重的糧價高漲,引發財政、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危機。蔣中正為挽救危局,在1940年8月設立全國糧食管理局,藉此管理民間糧食市場,至1941年改推田賦徵實以掌握糧源,皆是為掌握重要物資,並穩定大後方社會。中央在戰時於地方推動糧食管理,一方面顯示國家機制擴大化,也為中央控制地方模式帶來新的變化。蔣中正推動此政策,必須面對中央內部不同調、地方實力派抵制以及基層豪紳的反彈等問題。過去研究,大多注意到後兩項因素,而忽略第一項,以致對戰時中央控制地方議題,留下許多討論空間。蔣中正推動糧食管理的核心理念為「嚴禁囤積居奇」,而在實踐上需要由中央到地方各環節相互配合,方能發揮作用。本文描繪蔣中正處理楊全宇、吳肇章兩件囤積居奇案件的過程,藉此顯示三種因素在其中交互影響的面向,也顯示國府抗戰時期中央控制地方模式的侷限與不足之處,並以此進一步討論國共雙方的中央控制地方模式有何不同。
期刊論文
1.張瑞德(2005)。遙制--蔣介石手令研究。近代史研究,2005(5),27-49+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ian, Morris L.(2005)。Building State Structure: Guomindang Institutional Rationalization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Modern China,31(1),35-71。  new window
3.石體元、劉選琛、趙世厚(1991)。潘昌猷經營重慶商業銀行內幕。四川文史資料選輯,39,12-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化雲(1984)。新都事變始末。新都文史資料,1,113-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米慶雲(1988)。張羣先生主川見聞。成都文史資料選輯,18,185-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文孚(1983)。抗日中期蔣幫製造成都「搶米」事件鎮壓中共四川地下組織的真相。成都文史資料選輯,4,33-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興亞(1981)。蔣介石殺楊、楊、程實況。四川文史資料選輯,25,118-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雁翬(1982)。張羣與川康經濟建設委員會。四川文史資料,29,188-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為炯(1965)。西康建省及劉文輝的統治。四川文史資料選輯,16,23-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澤本(1996)。前成都市長楊全宇被殺始末。成都文史資料選輯,29,371-3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雷治新(1988)。姻長張嶽軍生活與處事片段。成都文史資料選輯,18,193-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蘇劍威(1984)。蔣介石槍斃吳肇章原因何在?。成都文史資料選輯,1,147-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天野祐子(2004)。日中戦爭期における国民政府の食糧徴発:四川省の田賦実物徴収を中心に。社會經濟史學,70(1),25-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金普森、李分建(1996)。論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的糧食管理政策。抗日戰爭研究,1996(2),7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侯坤宏(19860200)。抗戰後期四川省田賦征實政策之研究。近代中國,51,122-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侯坤宏(19880600)。抗戰時期田賦徵實的實施與成效。國史館館刊,4,149-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秀孟(20120300)。國家、社會與糧食:抗戰時期四川省臨時參議會有關糧食政策的討論。國史館館刊,31,39-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維真(20090500)。戰爭與國家塑造--以戰時中國(1931-1945)為中心的探討。漢學研究通訊,28(2)=110,5-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葉高樹(19971200)。抗戰時期軍法執行總監部的設置及其運作。中華軍史學會會刊,3(上),441-4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Esherick, W. Joseph(2001)。War and Revolution: Chinese Society During the 1940s。Twentieth-Century China,27(1),1-37。  new window
21.Kirby, W. C.(1990)。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odern China: Economic Planning on the Mainland and on Taiwan, 1943-1958。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24,121-141。  new window
22.楊維真(20040900)。1938年四川省政府改組風潮始末。國史館學術集刊,4,101-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能士、楊維真(19980500)。抗戰前國民政府與地方實力派之關係--以川滇黔為中心的探討(1928-193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5,199-2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維開(20040500)。國防最高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1,135-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簡笙簧(2000)。全國糧食管理局對戰時四川糧荒因應措施之探討:民國二十九年七月至三十年六月。臺北:國史館。1775-1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秀孟(2011)。抗戰時期省級民意機構的建立:以四川省臨時參議會為例的討論(1939-194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成濬、何慶華、沈雲龍、傳記文學出版社(1986)。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縱、姚孔行(1998)。唐縱失落在大陸的日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侯坤宏(1999)。糧政史料。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8)。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臺北:國民黨黨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自進、潘光哲(2011)。蔣中正總統五記。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克文、陳方正(1982)。陳克文日記1937-1952。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四川省郫縣志編纂委員會(1989)。郫縣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四川省郫縣志編纂委員會(1994)。新都縣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笹川裕史、奧村哲(2007)。銃後の中国社会:日中戦爭下の総動員と農村。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四川省文史研究館(1993)。川康實力派與蔣介石。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trauss, Julia(1988)。Strong Institutions in Weak Polities: Personnel Policies and State Building in China, 1927-40。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2.Van de Ven, Hans J.(1925)。War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5-1945。Routledge。  new window
13.蕭李居、薛月順、蔡盛琦、葉惠芬(2010)。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沈雲龍、張朋園、劉鳳翰(1990)。劉航琛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開慶(1972)。民國川事紀要(中華民國二十六年至三十九年)。臺北:四川文獻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財政經濟戰略措施研究課題組(1988)。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財政經濟戰略措施研究。四川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Bian, Morris L.(2005)。The Making of the State Enterprise System in Modern China: The Dynamic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8.Eastman, Lloyd E.(1984)。Seeds of Destruction :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Revolution, 1937-1949。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9.Kapp, Robert A.(1973)。Szechwan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 Provincial Militarism and Central Power, 1911-1938。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0.王世杰、林美莉(2012)。王世杰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國防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專藏史料:戴笠史料,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倉單,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634, 2013/3/10。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笹川裕史(2005)。重慶戦時糧食政策の実施と四川省地域社会。民国後期中国国民党政権の研究。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笹川裕史(2004)。兵士の戦時と農村の社会変容:四川省の事例を中心に。重慶国民政府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美莉(2006)。蔣中正與抗戰後期的物價決策:以侍從室的活動為中心。蔣中正與近代中日關係。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凱普(1980)。中國國民黨與大後方:戰時的四川。中國現代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trauss, Julia(2000)。The Evolution of Republic Government。Reappraising Republican Chin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