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跨語一代小說家及其作品研究
作者:余昭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 Chao-W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吳達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戰後跨語台灣文學小說家AfterwarCross languageTaiwanese literaturefictionis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4)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2
本論文題目為《戰後跨語一代小說家及其作品研究》,正文總計約三十二萬字。所謂「跨越語言的一代」,是由林亨泰首先提出,一九六七年四月他向來台訪問的日本人高橋久晴介紹他們這群接受日文教育、用日文創作,而戰後必須改以中文創作的詩人,遂拈出「跨越語言的一代」一詞。本論文則以跨語一代作家中的小說家及其作品為研究對象,主要者為鍾肇政、鍾理和、吳濁流、林鍾隆、鄭煥、葉石濤、陳千武、張彥勳、李篤恭、廖清秀、文心、陳火泉、施翠峰、李榮春等十四位。其創作處於「戰鬥文藝」盛行的四、五○年代,是日治以來新文學的斷層時期,本文將探討作家深受政治干預、語言轉換時所衍生的問題,試圖從時代、作家、作品三者著手來解析小說作品,最後評定其價值與影響,為跨語一代小說家在文學史上找尋更準確的定位。論文共分八章,各章內容大要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各就論文的研究動機及價值、研究範疇及方法、目前困難與預期成果分別介紹,其中研究方法除文學技巧的釐析、歷史背景的考據外,亦側重田野調查以補文獻之不足,並借重西洋文學理論,舉凡「後現代」、「後殖民」主義,或文化評論家巴赫汀為語言所定位的眾聲喧嘩、薩依德對文化的詮釋、盧卡奇「反映論」所拈出「典型人物」、西蒙波娃對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的論述等,均加以援用,以期做更準確的文本詮釋。
第二章綜論戰後初期的台灣文壇,彼時政治局勢主導了文學空間,官方政策下的戰鬥文藝大多表現兩種主題,即懷鄉思舊、反共意識,題材完全背離台灣現實,而重要報刊卻被此種文學潮流所壟斷,於是鍾肇政創刊的《文友通訊》遂別具意義,由鍾肇政發起的此份刊物雖歷時僅一年五個月,卻補救了跨語一代作家在國家文藝體制之中所處的寄生與劣勢的位置,本論文循此出發點去評估《文友通訊》的意義,以期掌握歷史的互動脈絡。
第三章小說家專論,各以其族群、寫作狀況、作品特色分節,依序為客籍小說家鍾肇政、鍾理和、吳濁流、林鍾隆、鄭煥;身兼文學評論的葉石濤;身兼詩人的小說家陳千武、張彥勳、李篤恭;從小說寫作班嶄露頭角的廖清秀、文心、陳火泉;身兼畫家的施翠峰;為創作奉獻一生的李榮春。介紹均以小說家的著述事業為主軸,探討其接觸文學的淵源、文學社群的聯結、創作的歷程、時代對小說題材與作法的影響等。
第四章跨語一代作家創作的語言與心理,討論小說家們從日文跨越到中文的關鍵,先談台灣戰後的語——言政策,再考察語言轉換的困境,最後歸納出由於跨語所造成的創作特色<多音交響的語言,它無形中打破了戰後以北京話為本位的語言階級制,瓦解了官方設定的論述階級,同時也反映出台灣歷史上多種文化混合、衝突、重生的模式。這些小說裡,作者自覺意識在自我(作者)與他者(主角)的對話中逐漸浮現,以雙聲部的複調形式確立自我的主體性。凡此都透露了跨語一代作家突破了官方語言本位的論述方式,及潛藏於此種文學迷思中的政治意義。
第五章小說題材與主題呈現,其主題在政治上有殖民與再殖民的狀況;經濟上是土地政策與錢幣兌換的剝削;精神上則產生孤寂和死亡的威脅;人的情慾上從夫婦、童養媳、慰安婦、到少男少女,各式關係紛雜糾葛。從外在環境到人物心理,在多位小說家筆下都有詳盡細膩的描寫。這些小說不一定有巨大的敘述場域或宏偉異常的主題,但卻呈現人性各種面相,除了時代共象外,也表現出作者個別的風格。
第六章小說藝術技巧研究,分從四個層面來探索:意象與象徵、情節與佈局、情境與特寫、視角與敘事觀點。小說藝術技巧是一種高級的型態,它能表現作家的情感,引起讀者同樣的情感及審美體驗。技巧並非小說創作的直接目的,但卻是小說能夠產生藝術生命力的原因所在,通過它的表現與反映,作品的審美理想才富含價值。跨語一代作家通常利用藝術技巧這種形式的掌握,來書寫社會生活內容,使內容與形式成為一體兩面,達致完美的融合。本章探討其技巧經營及審美特徵,俾能瞭解這些作品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質。
第七章小說典型人物與族群圖象研究,在個人方面,女性、農民、知識分子、浮世畸零人是跨語一代作家最擅於塑造的人物形象,族群方面則涵蓋了客家人、外省人、客家人、日本人。小說是一種敘事的藝術,但其終極目的仍在塑造人物,並表現其思想意識。所以作者對人物的刻劃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選擇最具特性的動作、最傳神的形象,都可以令人物熠熠有光采。本章專在探討小說中的人物,就個人而言有各類典型的形象,就團體而言則是族群圖像的全貌,這些都是人物的典型。
第八章小說價值與影響評估,從寫作主題與歷史價值、寫作技巧與文學成就、對臺灣文學志業的承傳三方面來做評估。重點在評價跨語一代作家的小說,就其主題意涵、美學技巧、寫實手法等,為跨語一代作家小說在台灣文學史上的承傳、影響,找到較公允的定位。
除了本文外,為能明示跨語一代作家的小說創作歷程,本論文書末附錄了這十四位小說家的小說創作與文學活動綜合年表,藉以顯示各年代跨語一代作家彼此間文學活動交叉進行、互相影響的關係,以時間為縱軸,同時顯示這些作家的作品發表情形和文學社群網絡。最後,將與跨語一代作家小說有關的難得見到的出版品封面、作者手跡、早期報刊登載的作品等,做成三十六張圖片,亦附於年表之後,其中可和論文相呼應參看的,都在行文中以括弧註明。至於論文內文牽涉到較龐雜的文獻資料時,則特別以列表方式明其條理,共設計了六份表格。
N/A
呂師興昌曾與林亨泰、陳千武印證過,確認此一用語出現的年代與背景。見呂師著<桓夫生平及其日據時期新詩研究>,《文學臺灣》創刊號,1991、12。
此四篇分別是<故鄉的戰事一——改姓名>,《政經報》,1946、2。<故鄉的戰事二——一個獎>,《政經報》,1946、3。<月光光——光復以前>,《新新》7期,1946、10。<冬夜>,《臺灣文化》2卷2期,1947、2。小說的中文敘述雖然偶有不甚順暢之處,但在戰後短短半年至一年半之間就能以剛學的中文創作出如此的成績已屬不易,呂氏誠有其文學上的不凡才華。
龍瑛宗《紅塵》,臺北:遠景,1997、6。該書早在1978年即於《民眾日報》連載。
楊逵《鵝鳥嫁入》,臺北:三省堂,1946、3。中譯為《鵝媽媽出嫁》,臺北:香草山,1976、5。
例如<春光關不住>,《臺灣新生報》,1962、3、30。<才八十五歲的女人>,《新生活壁報》,1962。
張文環《地這》,1972年撰寫,1975年在日本出版,1976年廖清秀中譯為《滾地郎》,臺北:鴻儒堂,1976、12。
見李魁賢<漏網的鏡頭——懷念張彥勳先生>,《文學臺灣》18期,1996、4。
兩篇分別發表於《臺灣文藝》2卷7期,1965、4,及3卷11期,1966、4。
政府於一九四九年五月頒發「臺灣戒嚴令」,全面實施戒嚴。一九五二年公佈「臺灣出版法」,掌握了文壇與輿論機構。
此事由當年政治犯的回憶得知,例如曾在五、六○年代入獄十四年的政治犯柯旗化回憶道:「一九五一年被捕時,高雄警察局審問室的牆上公然貼著『寧可冤枉一百人也不能錯放一個匪諜』的標語。」見柯旗化<我的經驗 我的啟示>,《臺灣文藝》新生版3期,1994、6。
見江澄祥<五十年來的臺灣政治發展及其問題>,臺灣研究基金會舉辦「百年來的臺灣研討會」論文,並收入《百年來的臺灣》,臺北:前衛,1995、6。
見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76頁,高雄:春暉,1997、8。
發表於《半月文藝》創刊號,1950、3。又收入任卓宣《文學和語文》,臺北:帕米爾,1966、9。
關於這些團體的成立,亦可參閱劉心皇《自由中國文學三十年》。
發表於《新詩》8期,1951、12、24。
見蔡源煌《海峽兩岸小說的風貌》,43頁,臺北:雅典,1989、4。
見傅怡禎《五十年代臺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146頁,文化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3、6。
收入楊念慈等撰《自由中國文藝創作集》,臺北:正中,1956、5。
收入新創作出版社編輯委員會主編《自由中國創作小說選集》,臺北:新創作,1955、11(再版)。
刊於《文學雜誌》4卷4期,又收入《文學雜誌作品集‧短篇小說選》第六冊,臺北:聯經,1978、6。
刊於《文學雜誌》1卷1期,1956,又收入《文學雜誌作品集‧短篇小說選》第一冊,臺北:聯經,1978、5。
見聶華苓《臺灣軼事》「寫在前面」,北京:北京,1986、3。
見聶華苓<苓子是我嗎?>,收入《臺灣作家創作談》,福州:海峽文藝,1985、5。
刊於《文藝創作》2期,1951、6。
早在對日抗戰期間,葛賢甯即寫長詩《額菲爾斯的青春》歌頌蔣介石,至五○年代又增加《魔鬼》一卷控訴共黨暴行,合為《常住峰的青春》,臺北:撰者印行,1950。
見葛賢甯、上官予編著《五十年來的中國詩歌》,81頁,臺北:正中,1965、3。
見潘人木《漣漪表妹》序中自述。臺北:純文學,1985(二版)。
見陳紀瀅《赤地》序,臺北:重光文藝,1960(四版)。
見姜貴《今檮杌傳》自序,作者自印,1957、10。
《旋風》最新的版本是由臺北:九歌出版社出版,1999、9。最早版本是撰者印行,書名《今檮杌傳》,1957年。另外有臺北:明華書局出版,1959年。高雄:大眾書局出版,1962年,及長城書店出版,1965年。
《重陽》於一九六一年由臺北:作品出版社出版。
見公孫嬿<親其親>,收入《現代名家小說選》,臺北:民間知識,1958、1。
刊於《暢流》半月刊6卷4期,1952、9。
參考李怡庭<臺灣惡性物價膨脹的始末(一九四五——一九五一年)>,《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2卷2期,1990、10。
見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170頁,臺北:文史哲,1989、7。
<舊鄰>收入《中國文藝創作集》,臺北:正中,1954。<兄弟>刊於《野風》雜誌34期,1952、4。
刊於《文學雜誌》3卷6期,收入《文學雜誌作品集‧短篇小說選》第二冊,臺北:聯經,1978、5。
<在飛揚的年代——五十年代文學座談會>,收入《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評論卷文學評論》,臺北:聯合報,1981。
兩段引文分別見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88頁,高雄:文學界,1987。白少帆《現代臺灣文學史》,266頁,瀋陽:遼寧大學,1987。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1953。
見紀弦〈現代派信條釋義〉,《現代詩》13期,1956、2。
這仍是保守的數字,張素貞<五○年代小說管窺>,對此有粗略的估計。刊於《文訊》雜誌9期,1984、2。
據統計,至1956「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徵集作品近萬件,作者約二千人,出版作品合計約一百三十種。1955年10月開始的「國軍文藝金像獎」,以徵文方式直接鼓勵此類創作,在五○年代收件以數萬計,給獎數百件。
參考薛茂松編<五○年代文學出版品目錄初編>,《文訊》9期,1984、3。
見公孫嬿<戰鬥精神重入文藝>,《文藝思潮》7期,1950、7。
見葛賢甯《論戰鬥的文學》,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7。
見《中國時報》開卷版,1990、10、7。內容包括票選揭曉書單、出版回顧、出版前瞻、現象探索、作家追蹤、書序索引等。
發表於《文季》11期,1985、6。又收入臺灣文學研究會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北:前衛,1989、8。
原刊《咿啞》1989、7。收入氏著《從文學讀臺灣》,臺北:前衛,1997、2。
白少帆等主編《現代臺灣文學史》於「光復初期的臺灣文壇」一節稱:「本來,回歸祖國是值得慶賀的,文壇也理應呈現些許活力,但事實並非如此。從臺灣光復到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國民黨政權遷臺為止的大部分時間裡,臺灣文壇相當沈悶,甚至被稱為『文化沙漠』。」(256頁),遼寧:遼寧大學,1987、12。
見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81頁,高雄:春暉,1987、2。
參考葉芸芸的調查結果,見氏著<試論戰後初期的臺灣智識份子及其文學活動>,《文季》11期,1985、6。
見楊逵〈在臺灣新文學的精神所在〉,《文季》,1983、4。
參考陳國祥、祝萍《臺灣報業演進40年》,49頁,臺北:自立晚報社,1989、11。
見王惕吾<奮鬥的夥伴>,收入氏著《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臺北:聯合報,1981、9。
見鍾肇政<早期聯副瑣憶>,《聯合報》1981、9、14。
引自鍾肇政<為文學而生,為文學而死──紀念鍾理和八秩冥誕>,《聯合文學》122期,1994、12。
本表所列發刊詞及創刊宗旨係參考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學雜誌>的整理。《文訊》9期,1984、3。
此為張道藩的敘述,引自尹雪曼編《中華民國文藝史》,85頁,臺北:正中,1975。
見鍾理和1958年12月24日致鍾肇政信函,收入《臺灣文學兩鍾書》,157~158頁,臺北:草根,1998、2。
轉引自張素貞<五十年代小說管窺>,《文訊》9期,1984、3。
見薛茂松<五十年代文藝作家名錄>,《文訊》9期,1984、3。關於五○年代的作家資料尚可參考《中華民國當代文藝作家名錄》(臺北:中華叢書編委會,1970)、《當代女作家文學作品書目》(臺北:中華民國出版事業協會,1984),及《書評書目》雜誌在六○年代所刊的一系列「作家話像」。
其中林海音尚且是在大陸完成教育,而且是在大陸已經成名的作家,不能算是道地的省籍作家。
見鍾肇政<反共?還是反撲?——四十年來的白色文藝政策>,《自由時報》,1992、10、25。
見《臺灣文學兩鍾書》,1958年8月2日致鍾理和書信。臺北:草根,1998、2。
見鍾肇政<也算足跡——「文友通訊」正式發表贅言>,《文學界》5集,1986、1。
見鍾肇政<悼老友榮春>,《自由時報》,1994、3、2。又收入李榮春《懷母》,臺中:晨星,1997、11。
見鍾肇政<春夢了無痕——三談《文友通訊》>,《臺灣史料研究》第9號,47頁,1997、5。
見1957年4月23日鍾肇政予鍾理和函,鍾理和、鍾肇政《臺灣文學兩鍾書》,臺北:草根,1998、2。
見鍾肇政<血淚的文學、掙扎的文學.——七十年臺灣文學發展縱橫談>,為臺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總序,臺北:前衛,1991、2。
本文以下所引用的《文友通訊》內文,係參考《文學界》第五集(1983、1)上的全文重刊。(參見本論文附圖卅六)
見施翠峰〈確立新的文藝批評〉,《新文藝》1卷4期,1952、5。
見陳火泉<八十歲學吹鼓手>,收入《悠悠人生路》,臺北:九歌,1980、1。
見鍾肇政<老兵不死——懷念老友張彥勳>,《文學臺灣》18期,1996、4。
見鍾肇政《鍾肇政回憶錄》(一),231頁,臺北:前衛,1998、4。
見鍾肇政<為文學而生,為文學而死——紀念鍾理和八秩冥誕>,《聯合文學》122期,1994、12。
是鍾肇政的形容,見其<反共?還是反撲?——四十年來的白色文藝政策>,《自由時報》,1992、10、25。
引自鍾肇政<春夢了無痕——三談《文友通訊》>,《臺灣史料研究》第9號,40頁,1997、5。
見鍾肇政<查戶口——白色恐怖年代裡的一個小故事>,《臺灣時報》,1995、8、6。
見葉石濤〈我和泰雅族〉,收入《從府城到舊城》,臺北:翰音,1999、9。
見葉石濤〈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先驅和權威——林曙光〉,收入氏著《從府城到舊城》,前揭書。
施翠峰亦生於一九二五年,但六○年代創作一些長、短篇小說後即轉向藝術評論、民俗報導,和文學創作只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所以沒有被拿來和四將等人相提並論。
三人的獲獎作品分別是:張彥勳<妻的腳>、鍾肇政<骷髏與沒有數字板的鐘>和廖清秀<金錢的故事>。
吳濁流創辦的「臺灣文學獎」舉行三屆後,一九六八年名稱改為「吳濁流文學獎」。
見鍾肇政<老兵不死——懷念老友張彥勳>,《文學臺灣》18期,1996、4。信函原以日文寫成,鍾肇政譯為中文。
鍾肇政編《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臺北:文壇社,1965、10。
刊載於《文星》97期,1965、11。
刊載於《夏潮雜誌》2卷5期,1977、5。
高雄 文學界雜誌社出版,1987、2。
因為此部小說自傳性濃厚,所以足以代表作者心聲,民國九十年四月十二日筆者訪問時,鍾肇政亦表示該書男主角陸志龍有很深的作者個人投射的成份。
鍾肇政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應是一九五三年的《迎向黎明的人們》,但草稿已遺佚不存。
見葉石濤〈生命力和創造力豐沛的作家——鍾肇政〉,收入《從府城到舊城》,臺北:翰音,1999、9。
引自彭瑞金<鍾肇政與<白翎鷥之歌>>,《臺灣文藝》革新9期,1995、6。
《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共十卷,文壇社出版,1965、10。《臺灣省青年文學叢書》亦十卷,幼獅出版,1965、10。
參考鍾肇政<血淚的文學、掙扎的文學——七十年臺灣文學發展縱橫談>,收入《臺灣作家全集》,臺北:前衛,1991、2。
同註8。
見1984年3月18日鍾肇政致東方白函,收入張良澤編《臺灣文學兩地書》,臺北:前衛,1993、2。
引自黃秋芳<永遠的青少年顯影——專訪鍾肇政>,《文訊》120期,1995、10。
這是鍾理和作品出版的第一套全集,由臺北的遠景出版社出版。
這是鍾理和作品最新的一套全集,由高雄的春暉出版社出版,距第一套全集出版已有二十年之久。
根據張良澤<鍾理和作品概述>的統計。張良澤是最早全面整理、編印鍾理和作品的研究者。
轉引自《鍾理和全集‧總序》,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86年。鍾理和生前唯一出版的著作是中短篇小說集《夾竹桃》,北平:馬德增書店出版,1945年。
鍾理和去世次年,鍾肇政訪晤平妹女士長談經歷後,即發現「理和筆下的『平妹』原都是實有其人實有其事。」見鍾肇政:<美濃行>(收入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卷八》)。鍾鐵民亦稱:鄰人與開山農人往往會出現在父親鍾理和的作品中,「還是同樣的神情同樣的態度,我都可以一一指著他們叫出名字來。」見鍾鐵民<父親‧我們>(《臺灣文藝》一卷五期,1964、10)。又說:「《故鄉》四部中第三篇<阿煌叔>所描寫的主人翁,就是當年家中工頭之一。」見鍾鐵民<鍾理和文學中所展現的人性尊嚴>,《臺灣文藝》創新八號,1991、12。鍾理和小說具有濃厚自傳性,殆已成為定論。
見 1958、8、2致鍾肇政函,收入《鍾理和全集6》,高雄:春暉,1997、10。
見1947、3、22致廖清秀函,收入《鍾理和全集6》,前揭書。
第一獎從缺,這幾乎已成為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的慣例,不論小說或新詩獎,第一獎或甚至第二獎往往從缺。
戰鬥文藝的性質詳見本論文第二章第一節,它是五○年代文壇的主流,始於一九四九年十一月《新生報》副刊「戰鬥性第一,趣味性第二」的創作原則,整個五○年代均籠罩在此口號之下,不過它是一種號召,而非政府正式制定的文藝政策。(見司徒衛<五十年代自由中國的新文學>,《文訊》九期,1984、3)雖然鍾理和不認同戰鬥文藝,他的《笠山農場》卻是在戰鬥文藝的主要機關「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得了大獎,而且與文獎會的徵稿標準——以能應用多方面技巧,發揚國家民族意識及蓄有反共抗俄之意義者為原則——並不符合,可見五○年代文壇有許多複雜的因素,尚待進一步研究。
鍾理和去世頗令文友震驚,一九六○年十月林海音、鍾肇政、文心等人緊急組成「鍾理和遺著出版委員會」出版了中短篇小說集《雨》,由文星書店發行,成為百日祭的獻禮。一九六一年逝世週年祭時,《笠山農場》由學生書局出版,達成作者生前的願望。林海音<一些回憶>一文對出版過程有詳細的記載,《臺灣文藝》1卷5期,1964年10月。
廖清秀《恩仇血淚記》獲一九五一年「中華文藝獎金會」長篇小說第三獎;李榮春《祖國與同胞》於一九五二年獲「中華文藝獎金會」獎助,但全文七十萬字只印行二十萬字,其餘仍未出版。《海角歸人》於一九五八年完成,《公論報‧日月潭》連載,未結集出書。
參考陳紹馨〈臺灣死亡現象之社會學的考察〉,《臺灣文化》1卷5期~3卷2期,1947、8~1948、1。
亞細亞的孤兒》,臺北:草根,1995、7。《功狗》,臺北:遠行,1980。《泥沼中的金鯉魚》,臺南:大行,1975、9。《波茨坦科長》,臺北:遠景,1993。《南京雜感》,臺北:遠行1977。《黎明前的臺灣》,臺北:遠行,1980。《臺灣文藝與我》,臺北:遠行,1977。《吳花果》,臺北 林白,1970、10。《臺灣連翹》,臺北:南方,1987。
見張彥勳〈懷念可愛的老作家——憶鐵漢吳濁流先生〉,《文學臺灣》3期,1992、6。
一九九四年,《無花果》英譯本在德國出版。譯者為Duncan B. Hunter,書名副標題為「臺灣愛國者回憶錄」,列於馬漢茂主編的《中國論文集》叢書第一種,由德國多特蒙德的規劃出版社出版。
也因此事件影響,吳濁流的另作《臺灣連翹》完成時密不公開,他並在遺囑中交代:死後十年才得出版。
見廖清秀<《無花果》出版與吳濁流老>,《文學臺灣》12期,1994、10。
見彭瑞金<揮舞筆劍的文俠——吳濁流集序>,收入《吳濁流集》,臺北:前衛,1991、7。
參考廖清秀<編臺灣文藝五期與吳老>,《臺灣時報》1988、3、24。
見吳濁流<臺灣文藝雜誌的產生>,《臺灣文藝》創刊號,1964、4。
是七十三歲時為《濁流詩草》二千首詩出版紀念而題,此書由臺北的臺灣文藝雜誌社出版,1973。
是吳濁流為《臺灣文藝》十週年的題詩。
如民國五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中央日報》「文藝工作要真做」、《大眾日報》「吳濁流文學獎」、《臺灣新生報》則有葉石濤、鍾肇政、彭歌、寒爵、林海音、司馬中原為文推介。
見趙天儀〈吳濁流先生與《臺灣文藝》〉,收入趙著《臺灣文化的漣漪》,臺中市政府文化局,2000、11。
參考廖清秀<編臺灣文藝五期與吳老>,《臺灣時報》,1988、3、24。
見鍾肇政<著作等身的林鍾隆>,收入《林鍾隆集》,臺北:前衛,1991、7。
見林鍾隆<感>,《臺灣文藝》10卷38期,1973、1
見林鍾隆《情緒人.自序》,臺北:水牛,1987、9。
出版情形分別為:《蘭陽春夢》,《文壇》連載,1968、7。《春滿八仙街》,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0、6。《啟明嶺的少女》,《臺灣新生報》連載,1967、3、29~7、13,原名《女酪農》、《啟明嶺》。
<長崗嶺的怪石>,收入《長崗嶺的怪石》,臺北:幼獅,1965、10。又收入《鄭煥集》,臺北:前衛,1991、7。
<毒蛇坑的繼承者>,收入《毒蛇坑的繼承者》,臺北:商務,1968、10。又收入《鄭煥集》,前揭書。
<禿頭灣的海灘>,《中國時報》,1972、1。又收入《鄭煥集》,前揭書。
<求職記>,《臺灣文藝》2卷6期,1965、1。
<快樂農夫>,《聯合報》,1958、10、25。
即《啟明嶺的少女》,前揭書。
見彭瑞金<蛇與死亡合織的農民故事——鄭煥集序>,收入《鄭煥集》,前揭書。
葉石濤<天譴>,收入葉著《女朋友》,臺北:晨星,1986、9。
見葉石濤〈無用的人〉,收入氏著《從府城到舊城》,臺北:翰音文化,1999、9。
<林君寄來的信>、<春怨>分別刊載於《文藝臺灣》5卷6號、1943、4及6卷3號,1943、7。
見呂昱《獄中日記》,15頁,臺北:南方,1988、1。
見葉石濤〈我所認識的台共〉,收入《從府城到舊城》,前揭書。
見葉石濤<白色恐怖時代的來臨>,收入《一個臺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臺北:前衛,1991。
《紅鞋子》,臺北:自立晚報社,1989、5。《女朋友》,臺中:晨星,1986、9。《臺灣男子簡阿淘》,臺北:草根,1996、9。《西拉雅族的末裔》,臺北:前衛,1990、5。
見<為臺灣文學找尋座標——宋澤萊訪葉石濤一夕談>,附錄於葉石濤《小說筆記》,臺北:前衛,1983、9。
《陰天和晴天》,臺北:晚蟬,1969、11。《卡薩爾斯之琴》,臺北:東大,1980、10。《葉石濤自選集》,臺北:黎明,1981、3。《採硫記》,臺北:龍田,1979、2。
依出版年代分別是:《葉石濤評論集》,臺北:蘭開,1968,重新出版為《臺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1979、3;《葉石濤作家論集》,高雄:三信,1973、3;《作家的條件》,臺北:遠景,1981、6;《文學回憶錄》,臺北:遠景,1982;《小說筆記》,臺北:前衛,1983、9;《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臺北:遠景,1985、6;《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2;《臺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公司,1990、1;《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1990、3;《臺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1992、7;《展望臺灣文學》,臺北:九歌,1994、8;《府城瑣憶》,高雄:派色文化,1996、2;《臺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1997、6。
刊於《文星》97期,1965、11。收入《臺灣鄉土作家論集》,前揭書。
葉石濤<無用之人>,收入氏著《展望臺灣文學》,前揭書。
葉石濤<鍾肇政與我>,收入《文學回憶錄》。
葉石濤<八○年代作家的櫥窗>,收入氏著《展望臺灣文學》,前揭書。
葉石濤<臺灣文學的困境>,收入氏著《臺灣文學的困境》,前揭書。
一九四八年陳千武並以「明台」二字為其長子命名。表示嚮往「光明的臺灣」、「建設精明有道理的臺灣」。陳明台先生現年五十三歲,任教於淡江大學日文系。
見「明台報」第4號,1946、6、22。「明台報」中譯全文刊於《臺灣文藝》。
《陳千武詩集》,東京:土曜美術社,1993。
原文刊於日本九州大學《文學論輯》34號至38號,1988、12至1993、3。中譯分別刊於《笠詩刊》165至167期及178期,1991、10至1992、2及 1993、12。又收入《陳千武作品選集》,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11。陳明台編《桓夫詩評論資料選集》,高雄:春暉,1997、4。
見陳千武<我的第一首詩>,《笠詩刊》1979、8。又收入《陳千武作品選集》,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6。
見陳千武<文學少年時>,《民眾日報》,1981、1、3。又收入陳千武《獵女犯: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臺中:熱點文化,1984、11。
二○○○年二月廿四日筆者訪問時,鄭炯明表示在臺中就學期間,每逢週末都與陳千武歡聚、討教。
見施懿琳等著《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258頁,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6
陳千武《獵女犯: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前揭書。
見葉石濤<恂恂「臺灣君子」,謙和長者——陳千武>,收入葉石濤《從府城到舊城》,前揭書。
見張彥勳著《鑼鼓陣.自序》,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11。
見葉石濤<張彥勳論>,收入張彥勳《鑼鼓陣》,前揭書。
見張彥勳《海燈.後記》,臺北:商務,1969、12。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二日筆者訪談時,李篤恭自認自己年輕時是「非常日本式的人」,也具有日本武士般不斷接受外來挑戰的精神。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二日,筆者訪談時,李篤恭的敘述。
引自李篤恭<小黑>,是一九七七年獲「吳濁流文學獎」的短篇小說,收入《李篤恭集》,臺北:前衛,1991、7。
見彭瑞金<孤獨傲岸的文學戰士——李篤恭集序>,收入《李篤恭集》,前揭書。
引自彭瑞金<文學公務員四十年——廖清秀集序>,收入《廖清秀集》,臺北:前衛,1991、7。
《恩仇血淚記》,一九五七年由作者自費出版。
另外尚有一九五三年李榮春的《祖國與同胞》、一九五六年鍾理和的《笠山農場》也獲中華文藝委員會長篇小說獎。
參考林麗如<寫也快樂,不寫也快樂──專訪廖清秀先生>,《文訊》1998、12。
<林金火與田中愛子>,收入《林金火與田中愛子》,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7。《反骨》,臺北:遠景,1993、7。
<司公貴仔>《自立晚報》,1977年。<宰豬的爹>,《臺灣文藝》3期,1964年。<劣子>,《文學臺灣》16期,1995、10。<叫阿公壹佰塊>,《臺灣時報》,1982年。<兄弟>,《中華婦女月刊》,1966、8。、<遺產>,《臺灣時報》,1982年。<私心>《臺灣時報》,1985年。
見鍾肇政編《文友通訊》第一次通訊,1957、4、23,重刊於《文學界》5集,1983、1。
文心和廖清秀一樣,都是經由文藝函授學校小說班的訓練,較早適應語言轉換的問題,很快就有作品出現。就省籍作家的創作而言,文藝函授學校可以說是一條捷徑。
見文心<從日文到國文>,《中央日報》1956、5、17。
見文心<頂樓上>,《聯合報》,1958、5、30。
同上註。
見鍾理和、鍾肇政《臺灣文學兩鍾書》,1957、12、2書簡,臺北:前衛,1998、2。
《千歲檜》,嘉義:蘭記,1958、6。《生死戀》,臺北:東方,1962、9。
《泥路》,1965年11月於《新生報》連載,後由臺北商務印書館出版,1968年。
見文心<千歲檜>,《聯合報》連載,1957、4。又收入氏著《千歲檜》,前揭書。
同上註。
<范家大小姐>,《中央日報》,1957、3、8。。
<夜車>,《聯合報》,1961、3、5。
<回到河上去>,《聯合報》,1960、10、12。
<出路>,《臺灣文藝》21期,1968、10。
<海祭>,《新生報》,1959年。<生死戀>,1958年獲《自由談》雜誌元旦徵文比賽第一名,又收入《生死戀》,前揭書。
<諸羅城之戀>,《文藝創作》,1956年。<土地公的石像>,收入《文心集》,臺北:前衛,1991、7。
原載於《文藝臺灣》6卷3期,昭和十八年七月,本文所據為陳火泉中譯,《民眾日報》,1979、7、7~8、16。
例如兵田隼雄在<談小說<道>>中說它「由心底湧現想成為皇民的熱忱,強烈而直率的描述,無人能出其右。」(《文藝臺灣》6卷3號,1943、7。)此篇小說又被選入日據時代臺灣人唯一的日文小說選——《臺灣小說選》,大本書房出版,1943、11。
見《文藝臺灣》7卷1號,1943、12。
陳火泉當時改用日本名字「高山凡石」,講題是<談皇民文學>,見《文藝臺灣》7卷2號,1944、1。
見星名宏修著、涂翠花譯<陳火泉之皇民文學型態>,《文藝臺灣》132期,1992、9。原文刊《野草》46號,「中國文藝研究會」發行,1990、8。
見陳火泉<被壓迫靈魂的昇華>,收入《抗戰時期文學回憶錄》,臺北:文訊,1987、7。
見陳火泉<踏穩腳步慢慢行>,《中華日報》,1992、10、25。
參考陳火泉<回顧心路,邁向新境>,收入氏著《快樂不是越多越好》,臺北:九歌,1998、10。<最快樂的一刻——為榮獲國家文藝創作特殊貢獻獎而寫>收入《人生 長短調》。
見陳火泉<往者已矣!來者猶可追!>,為一九九二年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慶祝臺灣光復四十七周年徵文比賽入選作品社會組第三名,又收入氏著《快樂不是越多越好》,前揭書。
見鍾肇政<問題小說「道」及其作者陳火泉>,《民眾日報》,1979、7、7。
見張恆豪<<奔流>與<道>的比較>,《文學臺灣》第4期,1992、9。
原名<七十年前臺北吳老師>,刊於《新生報》,1966、10、20~25。又收入《憤怒的淡江》,臺北:商務,1968、7。
亦收入《憤怒的淡江》,前揭書。
見黃明章<陳火泉——悠悠人生路上的健行者>,《文訊》3期,1983、9。
見<悠悠人生有「道」路——陳火泉老先生訪問記>,《中央月刊》14卷5期,1987、5。
見莊秀美<人海中的勵志舵手——訪作家陳火泉>,《大華晚報》,1988、5、7。
《悠悠人生路》,臺北:九歌,1980。《青春之泉》,臺北:九歌,1981。《個性的發揮》,臺北:九歌,1982。
引自劉淑慧<藝術家與旅行者——訪施翠峰先生>,《文訊》革新第66期,1994、6。
見林海音<多藝多才的施翠峰>,《自由青年》23卷10期,1960、5。
《相信我》,臺北:東方,1964年。
例如<新婚進行曲>首段在中央日報發表的是:「年輕人做的事情,真使我們不能瞭解,也許我們的腦筋太舊了。」出版時則改為:「年輕人做事,真使我們上了年紀的人不容易瞭解,也許我們的腦筋太舊了。」故事結尾時,又在最後重複一次這段對話,是發表的原始版本所沒有的。此外<顧問>、<希望>、<花開時節>等也有類似的文字修飾。
見施翠峰《施翠峰回顧展》自序,臺北美術館,1994年。
《思古幽情集》分一、二冊,1975年、1976年分別由臺北:時報出版。《南海屐痕》分原住民族篇、尋幽探勝篇,1977年均由臺北:時報出版。
見澤田瑞穗<臺灣昔話新收穫──施翠峰編「臺灣昔話」寄>,東京《世界民間文藝通信》第5號,1977、1。
七○年代時施翠峰己決定:「興趣和精力主要仍將放在原始藝術、民俗、古器物的學術研究方面,文學創作可能不再『搞』了。」見<作家話像>,《書評書目》23期,1975、3。
見施翠峰《思古幽情集.前言》,臺北:時報,1975 、7(再版)。
根據李鏡明〈臺灣文藝創作的殉道者——追念四伯父李榮春〉中的統計。刊於《自由時報》,1994、3、7。
見梅遜<我與鍾理和的一段友誼>,《聯合報》,1980、1、23。
見鍾肇政<悼老友榮春>,《自由時報》,1994、3、2。
分別見鍾肇政編《文友通訊》第二、十五次通訊,1957、5、4及1958、7、10。重刊於《文學界》5集,1983、1。
李榮春之侄李鏡明曾明言李筆下的呂炎嶽、劉成都「確有其人,確有其事。」見李鏡明〈關於李榮春的短篇小說〉,《文學臺灣》12期,1994、10。
跨語一代作家坐過政治牢的有葉石濤和張彥勳,張彥勳坐牢時間約幾個月,但最後判決無罪,而葉石濤則長達三年,造成一生的影響。
見鍾肇政編《文友通訊》第十次通訊,1957、12,重刊於《文學界》5集,1983、1。
見黃秋芳<永遠的青少年顯影>,《文訊》20期,1995、10。
見羅蘭.巴特著、李幼燕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82頁,臺北:桂冠,1994、8。
鄭良偉《演變中的臺灣社會語文》,臺北:自立,1990。
羅蘭.巴特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245頁,前揭書。
高行健〈受獎演說——文學的理由〉,《聯合文學》196期,2001、2。此外,高行健於2001年2月10日在臺南成功大學演講「創作美學」時,亦一再詮釋創作語言的本質。
Said, Edward W. “Representing the Colonized:Anthropology’s Interlocutors,” Critical Inquiry 15 (Winter 1989).pp.205-225.
葉憲峻《二次世界戰後初期臺灣之中國化教育——以初等教育為例》,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參考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1994。
國府種武《臺灣國語教育的展開》,臺北:第一教育社,1941。
張振興<臺灣話與日語同化反同化>,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運用研究所編《語言、社會、文化--首屆社會語言學學術討論會文集》,臺北:語文,1991。
張振興<臺灣話與日語同化反同化>,同上註。
葉石濤<一個臺灣老朽作家的告白>,收入氏著《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1990。
葉啟政《制度化的社會邏輯》,臺北:東大,1991、11new window
《行政長官公署公報》67期,1947、6。及《省公報》,1947、9。
參考施正鋒<語言的政治關聯性>,收入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1996、8。
參考洪惟仁《臺灣語言危機》,臺北:前衛,1992。陳恆嘉<日據時期語言政策>,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主辦「臺灣近百年史研討會」,1995。及一九四五年以來各期政府公報。
根據范文芳的研究,阻礙文學發展列為「國民黨五十年來的國語政策對臺灣七大傷害」中的第二項,七大傷害分別是:(一)窄化了語文教育、(二)阻礙了文學發展、(三)減低了認知能力、(四)消除了臺灣的歷史、(五)割裂了臺灣人對土地、同胞的感情、(六)臺灣人變著無自信、(七)造成臺灣內部族群的對立。見范文芳<建國路上的語言障礙>,收入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前揭書。
如著名女詩人杜潘芳格與丈夫傳神表情的語言是日語;前總統李登輝身為元首,亦因某些場合與妻子的交談用日語而受批評。
見臺灣新生報《衝越驚濤的年代》,683頁,臺北:臺灣新生報,1991。
見〈許壽裳先生書簡鈔〉,《新文學史料》2期,1983年。
1947年2月民政處長周一鶚於「自治三個年計劃」中所宣佈,他並且以國語做為能否實施縣市長民選的條件。1947年2月26日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在臺灣電臺廣播中鼓舞臺灣同胞學國語,「以行動來湔雪日寇五十一年內所給我們的侮辱」,見《新生報》,36、2、28。
參考黃宣範<近五十年臺灣語文政策的變遷>,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主辦「臺灣近百年史研討會」,1995。
參考蘇蘅《我國電視節目文化意涵的研究——以方言節目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據臺灣總督府《大東亞戰爭下的臺灣》,臺北:臺灣總督府,昭和18年, 5頁。
見《臺灣新生報》35、2、16,陳長官演講詞。
1946年、11月、15日陳儀主持長官公署第五十次政務會議時指示。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冬字》,720頁。
包恆新《臺灣現代文學簡述》,144頁,上海:上海科學,1988、3。
見王玲〈文壇上的業餘園丁——訪楊熾昌老先生〉,《中央日刊》14卷7期,1982、5。
雍正諭示:「官民上下語言不通,必使吏胥從中代為傳述,於是添飾假借,百弊叢生,而事理之貽誤者多矣,……但語言自幼習成,驟難改易,必徐徐訓導,庶幾歷久可通,應令福建、廣東兩省督、撫轉飭所屬各府、州、縣有司及教官,遍為傳示,多方教導,務期語言明白,使人通曉。」見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卷十一學校,臺北:臺灣大通,1984。
見郭嘉雄《清代臺灣書院沿革初稿》,《臺灣文獻》38卷2期,1987、6。
其中蔡培火且曾編印〈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詞典〉,見蔡培火〈從臺灣鄉土文化看中華文化復興〉,《臺灣文獻》18卷2期,1967、6。
見吳濁流《無花果》,162頁,臺北:前衛,1988、9。此外,葉明勳〈不容青史盡成灰——二二八親歷的感受〉亦有相同記載。收入臺灣新生報編《衝越驚濤的時代》,前揭書。
事實上楊逵編譯此套叢書的目的也是為了推廣臺灣人士學習中文、認識祖國文化,以打破本、外省籍的隔閡。見楊逵〈臺灣新文學的精神所在〉(《文季》1期,1983、4)中的自述。此套叢書光復初由臺北華書局出版,筆者並未目睹,此處蘇維新「發刊詞」乃轉引自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從文學讀臺灣》,132頁,臺北:前衛,1997、2。
此種民族意識對日據時代的作家亦然,例如賴和一律使用中文寫作,王詩琅的小說全用中文。1937年4月漢文被禁之後,他們也就不再寫白話文,賴和改寫漢詩文類。
見陳火泉<讀者‧編者和我>,收入氏著《人生長短調》。至於陳火泉自修國文的種種細節則發表於<寫到天荒地老>,收入氏著《憤怒的淡江》;<八十歲學吹鼓手>,收入氏著《悠悠人生路》;<享受了祖國文化遺產>,收入氏著《青春之泉》;<忠於良心>、<為歷史作證>收入氏著《個性的發揮》。
見<八十歲學吹鼓手>,「時報週刊」國外版102期,收入氏著《悠悠人生路》,臺北:九歌,1988、3(三十版)。
《辭源》,臺北:商務。《辭海》,臺北:中華。
《新編初小國語讀本》,臺北:中華書局。《初小國語讀本》,臺北:世界。《國語讀本》,臺北:大東。《官話指南》、《北京語基礎》,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8。《最新國語教本(基礎篇)》,臺南:崇文。《初級中學適用初級國文選》,臺北:臺灣,1946、8。以上書籍筆者未見,由下村作次郎〈戰後初期的臺灣文學〉(收入氏著《從文學讀台灣》,前揭書)得知為日人前田均所收藏。
葉石濤在私下或公開場合均明言自己抄《紅樓夢》學中文的往事,1989年筆者為寫作碩士論文《葉石濤及其小說研究》對其訪談時,葉石濤亦如此表示。
王育德亦為府城人,東京帝大文學博士,任教明治大學。據葉石濤回憶錄所述,他在戰前就在東京學了「一口好聽的京片子」,見葉石濤〈離臺前的王育德〉,收入氏著《從府城到舊城》,臺北:翰音,1999、9。
如林瑞明教授請大家要究明葉石濤發言的真實性與深意,並舉「康熙字典」為例,懷疑以此學中文的可能性。1999年5月19日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舉辦「葉石濤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及2001年12月8日「第二屆葉石濤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場中林瑞明教授均如此公開質疑。
2001年8月16日筆者在電話中對鍾肇政訪談時,鍾肇政的說明。
見仙枝〈才華棋溢的鍾肇政先生〉,《中央月刊》14卷10期,1982、8。
見施懿琳等著《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266頁,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6。
見何容〈臺灣推行國語工作的回顧與展望〉,收入《何容文集》,臺北:國語日報社,1975、12。
參考味橄〈臺灣的國語運動〉,《臺灣文化》2卷7期,36、10,臺北:傳文重刊本,1996。
文心<命運的起點>,《自由談》11卷3期,1960、3。
見陳燁<不屈的靈魂——葉石濤記事>,《臺灣文藝》,1991、8。
見鄒桂苑<陳千武研究資料彙編>,《文訊》113期,1995、3。
施懿琳等著《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前揭書。
以上廖清秀學習中文的過程是1998年8月19日廖清秀接受筆者訪問時親自敘述。
陳火泉<溫柔的反抗>,《中華文藝》,1954、7。
陳火泉《憤怒的淡江》,臺北:商務,1968、7。
見陳火泉《憤怒的淡江》後記,前揭書。
鍾理和《夾竹桃》,北平:馬德增,1945。
2000年7月30日筆者訪談時,鍾鐵民的描述。
劉靜娟〈父母的愛——訪詩人巫永福先生〉,《中央月刊》14卷7期,1982、5。
張文環《在地上爬的人》原版日文於1975年9月由日本現代文化社出版,入選當年「全日本優良圖書一百種」,1976年12月由廖清秀譯為中文《滾地郎》,臺北:鴻儒堂。
見張恆豪<人道關懷的風俗畫——張文環集序>,收入《張文環集》,臺北:前衛,1997、2。
參考張建隆<生息於斯的「滾地郎」——張文環>的說法,收入《張文環集》,前揭書。
見公共電視製作節目「臺灣第一位女記者」中記者對楊千鶴的訪談,1998年。
有名的故事是陳秀喜至日本堀口大學訪問時,日本學者疑惑地問:「為何妳的日語這麼好?」她當場作俳句:「我的日語好,是因為我的故鄉有過殖民的傷痕。」該學者隨即對她鞠躬致歉。
見陳秀喜<語言的隔閡>,收入《陳秀喜詩集》後記。
2001年4月12日筆者訪談時,鍾肇政的說明。
見鍾肇政編《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第二輯〈編輯的話〉,臺北:文壇社,1965、10。
詳見廖清秀<金錢的故事——夫妻篇>中的敘述。
江文瑜《有言有語》,48頁,臺北:女書,1996、10。
《初級中學適用 初級國語文選》,臺北:臺灣,1946、8。
施懿琳《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25頁,前揭書。
見陳火泉<踏穩腳步慢慢行>,《中華日報》,81、10、25。
參考鍾梅音<施翠峰其人其書——兼談「日韓琉之旅」>,收入氏著《啼笑人間》,臺北:皇冠,1977。
參考仙技〈才華橫溢的鍾肇政先生〉,《中央日刊》14卷10期,1982、8。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帕米爾,1985。
參考施淑<首與體——日據時代臺灣小說中頹廢意識的起源>,收入《臺灣第一才子》,臺北:聯合文學,1995、7。
參見陳武運《風水--空間意識型態實踐:臺北個案》第四章,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6。柯瑞明《臺灣風月》,171頁,臺北:自立晚報,1991。
日人中村哲曾謂吳濁流在這種臺灣成長,而學會並精通日文創作的人,是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的橋樑。見吳濁流《歪島.序》,日本:書房發行,1957。
見陳千武<我的母語>,收入《陳千武作品選集》,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6。
見陳千武《寫詩有什麼用》,120頁,臺北:笠詩刊社,1990、3。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44、58頁,臺北:自立晚報,1991。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1995、5。new window
白春仁等譯《杜斯妥也夫斯基詩學問題》,47頁,北京:三聯,1988。
葉石濤《紅鞋子》,10頁,臺北:自立晚報社,1989、5。
葉石濤《紅鞋子》,49頁,前揭書。
葉石濤《臺灣男子簡阿淘》自序,臺北:草根,1996、9。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22~23頁,前揭書。new window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189頁,前揭書。new window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188頁,前揭書。new window
Wayne Booth, Introduction to Mikhail Bakhtin,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p.47.
Georg Lukacs,The Theory of the Novel,MIT Press 1971,p.80.
Macdonell, Diane. Theories of Discourse:An Introduction. Basil Blackwell Ltd, 1987.p47.
Ashcroft, Bill. Gareth Griffiths, Helen Tiffin. The Empire Writes Back: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89.
1966年於《臺灣日報》連載,1969年5月由臺北:正中書局出版,本文所引根據後者。
林鍾隆《太陽的悲劇》,臺北:水牛,1977、5。
見文心<祖父的故事>,1962年獲香港《亞洲畫報》徵文比賽入選佳作,收入《文心集》,臺北:前衛,1991、7。
鄭煥<茅武督的故事>,1967年於《中央日報》連載,又收入氏著《茅武督的故事》,臺北:水牛,1968、9。
鍾肇政《八角塔下》,1975年由臺北:文壇社出版,1998年由臺北:草根出版,本文以下所引乃根據後者。
鍾肇政<前夜>,收入氏著《大肚山風雲》,臺北:商務,1968、6。
<俘虜營的故事>、<南郭崗山>、<配給所的姑娘>俱收入《大肚山風雲》,前揭書。
同上註。
林鍾隆《暗夜》,1966~67年於《臺灣日報》連載,1969年5月由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李榮春《海角歸人》,臺中:晨星,1999、9。
例如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999、8)認為臺灣社會的總的性質是「殖民地社會」,所以將此種社會所產生的文學視為殖民地文學。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7、8)亦有相同論點。
見鍾肇政<血淚的文學、掙扎的文學——七十年臺灣文學發展縱橫談>,為《臺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總序,臺北:前衛,1991、2。
是陳千武應韓國詩人協會邀請,在研討會上的演講,講題<情報化時代的臺灣詩實況>,收入《文學臺灣》5期,1993、1。
為了充份供應軍糧及國家公務員食糧,1947年7月國府公佈實施「臺灣省收購糧食辦法」,翌年又改為「臺灣省收購糧食辦法」,將糧食強制收購加以制度化,國民政府使盡一切手段來推動大規模的米穀徵收,這在通貨膨脹的過程中,造成農民階級更加窮困化。參考劉進慶著、王宏仁等譯《臺灣戰後經濟分析》,59頁,臺北:人間,1995、4。new window
參考段承璞編著《臺灣戰後經濟》,120頁,臺北:人間,1994、7。
所謂舊臺幣是1946年5月20日由正式接收改組後的臺灣銀行發行,以取代原有的臺灣銀行券,至1949年6月15日因金圓券和舊臺幣無限制發行的惡果,於是發行新臺幣,以美金為計算標準,新臺幣五元折合美金一元,而舊臺幣則四萬元折合新臺幣一元。參考鄭天凱<新臺幣的誕生>,《歷史月刊》23期,1989、12。
鍾肇政《綠色大地》,1973年於《中華日報》連載,1974年由臺北:皇冠出版社出版。
陳火泉<莫管谷>,收入《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小說》,臺北:巨人,1972、1。
見葉石濤〈離臺前的王育德〉,收入氏著《從府城到舊城》,臺北:翰音,1999、9。
李榮春《海角歸人》,臺中:晨星、1999、9。
見鍾理和1950年10月14日日記,《鍾理和全集5》,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10。
期間只有一篇<論日本現代文學的特質>,發表於《筆匯》1卷5期,1959、9,但此種外國文學評論完全游離本土考察及作家的感性思維,所以此處略過不論。葉石濤自己也認為:「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六五年,大約有十五年的時間在我的文學生涯中是一片空白。」見葉著<鍾肇政與我>,收入葉著《文學回憶錄》,臺北:遠景,1982。
見<重審五○年代白色恐怖>,《遠望》25期,1989、12。這些數字無法明確估算,另有五○年代最初三年即槍決三千人,監禁八千人的說法,見<「悲情城市」真實版——五○年代政治受難者的歷史見證>座談會,郭仲發言,周穎整理。《民眾日報》,1989、12、26。
此類小說的分析,詳見拙作<狂歌與慟哭——論葉石濤「烏秋村」小說的主題>,《民眾日報》,1990、9、18~20。
<有菩提樹的風景>,《臺灣文藝》革新17號,1980、12。
葉石濤<女人桃花>,《臺灣時報》,1984、4、5。
《紅鞋子》,臺北:自立晚報社,1989。《馘首》,高雄:派色文化,1991。《異族的婚禮》,臺北:皇冠,1994。《臺灣男子簡阿淘》,臺北:草根,1996。《西拉雅族的末裔》,臺北:前衛,1998。《一個臺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臺北:前衛,1991。《不完美的旅程》,臺北:皇冠,1993。《府城瑣憶》,高雄:派色文化,1996。
是陳千武引述臺中一中同學平井克朗的話,平井一九二一年出生於彰化,父親是日本領臺時第一代憲兵隊長,戰後平井不得不回日本,但年年返回臺灣探親。見平井克朗著、陳千武譯<海上墓碑>文前的譯者註,《文學臺灣》8期,1993、10。
見西川滿《神明祭典》跋。
見施翠峰《施翠峰回顧展》自序,臺北:臺北美術館,1994。
<沖繩歸舟>,收入鄭煥《茅武督的故事》,臺北:水牛,1968、9。
<輸送船>,《臺灣文藝》17期,1967、10。又收入《陳千武集》,臺北:前衛,1991、7。
<憤怒的淡江>,原刊《新生報》,1966、10、20~26。又收入陳火泉《憤怒的淡江》,臺北:商務,1967。
《流雲》,臺北:文壇社,1965、10。
〈希望〉,《中央日報》,1958、1、6。
為吳濁流小說處女作,原以日文寫成,發表於《臺灣新文學》,1936年。中譯收入《吳濁流集》,臺北:前衛,1991、7。
<二月>、<夜車>、<笛姐嫁後>,分別發表於《聯合報》,1960、2、18。1961、3、5。1959、5、21。
2001年5月27日筆者訪談時,鍾理和長子鍾鐵民所敘述,鍾理和病重時無錢買藥,病逝時家中湊不出數十元,遺體也是借寺廟一角火化了事。
參考李漢偉《臺灣小說的三種悲情》第二章<臺灣小說的「窮困之悲」模式探索>,板橋:駱駝,1997、10。
見《日本法和亞細亞》,260頁,日本:勁草書房。轉引自吳濁流《臺灣連翹》,19頁,臺北:草根,1995、7。
<戰地新兵>,《文學界》4集,1982、10。
<指甲>,《笠》132期,1986、4。
《獵女犯》,臺中:熱點文化,1984、11。
引自陳千武<霧>,《臺灣文藝》51期,1976年。又收入《獵女犯》,前揭書。
林鍾隆《太陽的悲劇》,臺北:水牛,1977、5。
林鍾隆《暗夜》,臺北:正中,1969、5。
文心<歸宿>,《聯合報》,1958、4、7。
文心<海祭>,《新生報》,1959年。<怒張的太陽>,《純文學》,1967年,均收入《文心集》。<回到河上去>,《聯合報》,1960、10、12。<夜車>,《聯合報》,1961、3、5。
<獄中記>,《幼獅文藝》24卷5期, 1966、5。<河畔的悲劇>《新生報》,1948、6、9。<天上聖母的祭典>,《新生報》1949、3、28。<澎湖島的死刑>,1948、7、21。
《大壩》,臺北:文壇,1964、5。
《江山萬里》,此處引用版本為北京:中國文物,1986、3。
《懷母》,臺中:晨星、1997、11。
李篤恭<小黑>是1977年獲「吳濁流文學獎」的作品,收入《李篤恭集》,臺北:前衛,1991、7。
參考潘乃德著、黃道琳譯《菊花與劍》,第二章「戰爭中的日本人」,臺北:桂冠,1988、3(12版)。
文心<生死戀>,1958年獲《自由談》雜誌徵文比賽第一名,又收入氏著《生死戀》,臺北:東方,1962、9。及《文心集》,前揭書。
廖清秀<女人心>,《臺灣時報》,1986、3、8。又收入《廖清秀集》,臺北:前衛,1991、7。
林鍾隆<不是本性>,《臺灣文藝》5卷18期,1968、1。又收入《林鍾隆集》,臺北:前衛,1991、7。
發表於《臺灣時報》,1989、7、10。又收入《林鍾隆集》,前揭書。
張彥勳曾說:「許多日本作家如川端康成、吉田弦二郎、谷崎潤一郎等,都是我文學的導師,我受他們的影響很大。」見施懿琳等著《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266頁,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6。
<粉拳>,《民眾日報》,1979、7、18~19,又收入《林鍾隆集》,前揭書。<迷霧>,收入《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小說2》,臺北:巨人,1972、1。
養女制度的興起,大致有五種原因,主要是本文提到的節省聘金費用、融洽婆媳與夫妻感情,其次還有聯絡二家情誼、分粧奩產、吉凶喜慶時排場的需要等,詳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清國行政法第二回報告書第二卷下》,230頁,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臺北:南天,1979。
發表於《自立晚報》,1977、12、19~20。又收入《廖清秀集》,前揭書。
《恩仇血淚記》是廖清秀於一九五二年獲中華文藝獎金委原會長篇小說獎的作品,作者自費出版,1957、1。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紘一於一九九二年一月十三日及二十一日的談話及記者會中,承認舊日本軍曾參與慰安婦問題,並為此表示道歉。
參考陳美鈴<臺籍慰安婦首次田野調查分析報告>(《當代社會工作學刊》3期,1997、7),文中分析臺籍慰安婦的家庭背景,多是貧困或身為養女,其被徵召的理由則是以開食堂的端菜工作、「看護婦」之名,或煮飯勞務等加以誘騙。
<丈夫的權利>,《臺灣春秋》15號,1990、1。
<養蝦人家>,《臺灣文藝》革新3號,1977、10。
《流雲》,臺北:文壇社,1965、10。
鍾肇政<大龍峒的嗚咽>,收入氏著《大龍峒的嗚咽》,臺北:皇冠,1974年。
李篤恭<軀殼>,收入《李篤恭集》,臺北:前衛,1991、7。
陳千武<迷惘的季節>,《文學界》8集,1982、11。又收入《陳千武集》,臺北:前衛,1991、7。
見卡勒著、李平譯《當代文學入門——文學理論》,45頁,瀋陽:牛津精選,1998。
見魯原《當代小說美學》,203頁,廣西:教育,1990、12。
陳火泉除了早年以「道」做為處女作的題目,中年後寫散文也以「悠悠人生路」為人生三書的總書名,象徵的涵義更是顯著。道路所表現的現實性、力行精神,正與他困知勉行、努力不懈的態度相契合。
《亞細亞的孤兒》自一九四年出版以來,中日文的版本眾多,書名也迭經更換,參見本論文附圖十二、十三,此處引用版本為臺北:前衛,1991、7。
是李榮春生前遺稿,1997年11月始由臺中:晨星出版社出版。
《西拉雅族的末裔》,臺北:前衛,1990、5。
<三姑和她的情人>,收入葉石濤《異族的婚禮》,臺北:皇冠,1994。
<邂逅>,收入葉石濤《府城瑣憶》,高雄:派色文化,1996。
<鐵檻裡的慕情>,收入葉石濤《府城瑣憶》,前揭書。
<唐昌蒲與小麥粉>,收入葉石濤《異族的婚禮》,臺北:皇冠,1994。
<警部補的女兒>,收入葉石濤《異族的婚禮》,前揭書。
<紅柑仔的幫傭生涯>,收入葉石濤《馘首》,高雄:派色文化,1991、6。
<臺灣的鄉土文學>,發表於《文星》97期,1965。又收入葉石濤《臺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1979、3。
<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發表於《夏潮雜誌》2卷5期,1977。又收入葉石濤《臺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1979、3。
見許南村<「鄉土文學」的盲點>,《臺灣文藝》新生版2期,1977。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73頁,臺北:時報,1994 年。
<捕蛙父子>,發表於《中華日報》,1964年。又被選入《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第二輯,臺北:文壇社,1965年,及《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小說第一輯,臺北 巨人,1972年,及《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臺北:天視,1979年。又收入《張彥勳集》,臺北:前衛,1991、7。
<一個死>,《文學界》12集,1984、10。又收入《張彥勳集》,前揭書。
<守夜>,《臺灣文藝》,1969年。又收入《張彥勳集》,前揭書。
<斷崖>,《文學界》10集,1984、6。
<爹的情人>,《中華日報》,1965年。
<阿K和他兩個兒子>,《文學界》5集,1982、1。
<他不會再來>,《臺灣文藝》,1970年。
<大地之子>,《文壇》109期,1969、7。
見亞理斯多德著、傳東華譯《詩學》,69頁,臺北:臺灣商務,1971、3(二版)。
廖清秀《恩仇血淚記》,作者自費出版,1957年。《第一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6。
最早對《恩仇血淚記》的情節批評的是施翠峰,他提出三個誇張之處:第一、愛子的哥哥不可能願意妹妹受人強姦。第二、愛子恨澄人入髓,不可能會嫁給他。第三、戰後愛子陷入私娼,這個三六○度的轉變,太突然了,而且事實上也不可能。(見《文友通訊》,1957年9月9日第七次通訊,重刊於《文學界》5集,1983、1。)這些情節的確有違常理,但若就作者以突兀情節來增加波瀾的目的而論,這些轉折其實都加強了亂世滄桑感,正彰顯了愛恨情仇的主題。
見維吉妮亞.吳爾芙《論現代英國小說》,182頁。new window
陳千武<哀愁的一夜>,原以日文發表於《軍民導報》,1951、7、3。本文所引乃作者自譯的中文,刊於《民眾日報》,2000、6、10。
見佛斯特(E. 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114頁,臺北:志文,1995年。
文心<諸羅城之戀>是一九五六年獲「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創作獎金的作品,該年發表於《文藝創作》月刊。又收入《文心集》,臺北:前衛,1991、7。
吳濁流<陳大人>,原作日文,刊於《新新雜誌》,1945、3。中譯文收入《吳濁流集》,前揭書。
<銅臭>、<功狗>、<三八淚>、<波茨坦科長>均收入《吳濁流集》,臺北:前衛,1991、7。
見羅勃.史密斯著、楚茹譯《小說創作法》,115頁,臺北:阿波羅,1971、4。
黃金分割線原是由希臘數學家提出的一種長度比例,即將一條直線分割為二,使其全長與其一部分的比值為1:0.618,約為3:2或5:3,人們認為這種比例普遍適用於造型的形式美,所以將這樣的分割稱為黃金分割。如書本的長寬、畫面的重點都大體合於這個比例,文學中也有這樣的黃金分割線,即將精彩處放在三分之二或五分之三的地方。參考裴斐《文學原理》,北京:中央民族學院,1990、12。
見鍾肇政<月夜的召喚>,收入《鍾肇政集》,臺北:前衛,1991、7。
見葉石濤<群雞之王>,《中國時報》,1968年。又收入《葉石濤集》,臺北:前衛,1991、7。
見金健人《小說美學結構》,72頁,臺北:木鐸,1988年。
本文所引是陳千武自己的中譯,與下文所引的<秋風吹起的傍晚>、<衰老的怪僻勞工>合為<短篇三題>,刊於《文學臺灣》22期,1997、4。
<葫蘆巷春夢>,《徵信新聞》1968、1、6~7。<決鬥>,《青溪》1卷9期,1968、3,又收入《採硫記》,臺北:龍田,1979、2。、<群雞之王>,《徵信新聞》1968、3、19~20。<墮胎>,《徵信新聞》1968、1、2,又收入《晴天和陰天》,臺北:晚蟬,1969、11。<騙徒>,《臺灣新生報》1968、6、23,又收入《晴天和陰天》。<晴天和陰天>,《臺灣新生報》1969、1、17~28,又收入《晴天和陰天》。
見李榮春《海角歸人》,30頁,臺中:晨星,1999、9。
見葉石濤<鍾理和評介>,《自由青年》36卷5期,1966、8。
參考吳錦發<鍾理和小說中的客家女性塑像>,《民眾日報》,1990、12、7~9。作者提出客家女性有勞動、生命韌力、淡泊的階級性、既含蓄又敢愛敢恨、生活的現實主義者等五項特色,《笠山農場》中的女性亦具備這些特質。
第一人稱敘事觀點中的「我」若為主角,本身是當事人,則為自知觀點,若「我」只是旁觀者,就是旁知觀點。前者是主要人物自敘,後者是次要人物側敘。
本篇於一九五八年獲《自由談》雜誌元旦徵文比賽第一名,收入《文心集》,前揭書。
見鍾肇政<骷髏與沒有數字板的鐘>,收入《鍾肇政集》,臺北:前衛,1991、7。
《女朋友》,臺中:晨星,1986、9。
<賽跑>,作於1950年,收入《李篤恭集》,臺北:前衛,1991、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