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
作者:許鶴齡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福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李二曲體用全學惠能悔過自新真儒明體適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論文摘要
李二曲(1627~1705)的思想距今約三百年,但檢視近年學界研究李二曲概況,不論就專著或期刊論文的量及質而言,皆屬鳳毛麟角,仍有待開發。本文以李二曲的「體用全學」為主要線索,希望將李二曲的「體用全學」思想作一明確而清晰的展示。本文內容共由五章所構成,闡示李二曲「體用全學」的義涵、理論、特色及引伸,期盼藉此棉薄研究能具拋磚引玉之效,引發學界對相關論題予以開發深究,挖掘更多李二曲思想的精萃。
李二曲以「體用」範疇,來架構其所承載的學術思想及所處的社會政治局勢,面對明末學術呈顯的的景況,及儒者所學不能經世致用,造成亡國,另外再加上西學的浸透,李二曲能以體用來反思,也就是以理學與經濟,亦即道德與經濟的體用關係,並提出「體用」二字並舉,為中國禪宗六祖惠能所標出。李二曲在面對整個大時代的趨向,即王學末流走到空疏,程朱之學最後變為章句支離,亦即不是淪於「務上達而舍下學」,就是落於「談工夫而略本體」的治學失衡現象。因此,李二曲透過融攝程朱及陸王之學,以兼採眾長的方式,主張學問兩相資則兩相成,兩相闢則兩相病,期下學上達能一以貫之,以立足陸王心性本體及不遺程朱主敬窮理,將二者融為「體用全學」格局中的明體類,藉由「明體中之明體」及「明體中之功夫」,標舉出二者的特色及優點所在。李二曲希望透過明體適用,以實心行實政,期儒者能學以致用,而非束手談心性,須能符應時代的需求,識時務而作恰當的調整,對於兵法、農田、水利、行政、軍事、奏議,皆要能學習,酌古準今而鑑往知來,如此的內聖外王格局是恢宏的。
李二曲亦深刻了解學術-人心-政治,三者具有環環相扣的密切關係,儒學乃是以經世為宗,而當時學術卻是處於晦暗,亦即不明體也不適用,人心是不正,於是朝中缺乏正人及人材。李二曲認為唯有透過明學術、醒人心才能達匡時救世之效。學術晦暗來自於口舌爭辯,人人只圖舉業,所以在面對聖賢承傳的寶貴資源,雖然物質性的文本是相同,但所採取的態度,卻不能體貼聖賢心意,從中萃取聖人精神血脈,將其涵化充實個人生命;相反的,卻個個以讀書為敲門瓦,藉資獲取掌握通往仕途富貴的保證書,終使目的淪喪為手段。至於人心不正所呈顯的景況,即患有追逐名利聲色病根,於是終身蒙昧過一生。李二曲以中醫治病的方法,透過應病與藥、辯證論治及培本顧源等方法,運用到治學及治國。在治學方面,即學須達學髓而非學膚及學骨,李二曲針砭當時知識份子普遍致力於青紫之階及梯榮取貴之術;在治國方面,守令要能對地方除害興廢,如同應病與藥,才堪稱人民的父母官。
此外,李二曲對於儒釋道三者之辨有其清楚的區辨。李二曲對於關涉身心性命學問,認為只須儒學則足夠受用;但若要研究辨析學術同異,並非只探究儒學內部主張即足夠,必須能出入各家,對異質學說至少進行基礎內涵的瞭解,才能奪贓定罪,而非僅靠淺層表面的認知,或者學術門戶偏見予以對待,如此無有客觀公正立場,作為學術比較研究的論斷,就難能使異質學說信服。李二曲面對學術的客觀標準,了知聖賢發掘真理,乃是其處於不同時空,在面對環境衝撞而產生的片羽靈光,李二曲並瞭解人的生命經驗實是受到制約的,因此,對於異質學說的優點,要能有正確及持平的肯認,不能因其屬於異質學說主張,就一味反對拒斥。
參考書目
一、原典書籍:
(一)李二曲著作
1.﹝清﹞李顒著,陳俊民點校:《二曲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
2.﹝清﹞王心敬纂,李中孚著:《漢學彙編李二曲全集》,(台北:廣文出版社,1980)。
(二)李二曲相關年譜、學譜暨傳記
1.﹝清﹞吳懷清撰,〔當代〕陳俊民校編:《關中三李年譜》,(台北:允晨文化,1992)。
2.﹝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卷12〈二曲先生窆石文〉,(台北:華世書局,1977)。
3.段忱彥:《孫夏峰(奇逢)學術思想-附:『孫夏峰先生年譜』》,(香港:崇文書店,1971)。
4.謝國楨:《孫夏峰李二曲學譜》,(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二、相關史書及學案
1.﹝明﹞周汝登:《聖學宗傳》,(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89《孔子文化大全》)。
2.﹝清﹞孫奇逢:《理學宗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據《清康熙五年孫氏兼山堂刊本》影印)。
3.﹝清﹞黃宗羲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
4.﹝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里仁書局,1987)。
5.﹝清﹞沈佳撰、周駿富輯:《明儒言行錄》明代傳記叢刊.學林類(二冊),(台北:明文書局,1991)。
6.﹝清﹞張烈撰、陸隴敘評:《王學質疑》,(台北:廣文書局,1982)。
7.﹝清﹞徐世昌:《清儒學案》,(台北:世界書局,1966)。
8.﹝清﹞張廷玉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
9.﹝清﹞陳建:《學蔀通辨》,(台北:廣文書局,1971)。
10.《仿宋聚珍四部備要書目提要》,(台北:中華書局,1965)。
11.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開明書局,1982)。
12.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中華書局,1977)。
13.孟森:《明代史》,(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
14.楊向奎:《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1985)。
三、儒學典籍及其註釋
1.﹝宋﹞張載:《張載集》,(台北:漢京出版社,1983)。
2.﹝宋﹞程顥、程頤撰:《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
3.﹝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台北:廣文書局,1972,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
4.﹝宋﹞朱熹:《四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1962)。
5.﹝宋﹞朱熹撰、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6.﹝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台北:里仁書局,1981)。
7.﹝宋﹞楊簡:《楊氏易傳》,(台北:廣文書局,1974)。
8.﹝明﹞薛瑄:《讀書錄》,(台北:廣文書局,1975,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據日本享保七年和刻本影印)。
9.﹝明﹞薛瑄:《讀書續錄》,(台北:廣文書局,1975,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據日本享保七年和刻本影印)。
10.﹝明﹞吳與弼:《康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1.﹝明﹞吳與弼:《康齋先生日錄》,(台北:廣文書局,1975,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
12.﹝明﹞胡居仁:《胡文敬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3.﹝明﹞胡居仁:《居業錄》,(台北:廣文書局,1975,據日本江戶年間和刻本影本)。
14.﹝明﹞陳獻章著,孫海通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
15.﹝明﹞陳獻章:《白沙子全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16.﹝明﹞湛若水:《甘泉文集》,(清康熙刊本)。
17.﹝明﹞王陽明,葉紹鈞點註:《傳習錄》,(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18.﹝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台北:河洛出版社,1978)。
19.﹝明﹞王守仁,陳榮捷評註:《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臺灣學生,1992)。
20.﹝明﹞王艮:《王心齋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87)。
21.﹝明﹞王畿:《王龍溪全集》,(台北:華文書局,1970)。
22.﹝明﹞王龍谿:《龍谿王先生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75,和刻影印漢籍叢刊,據日本江戶年間和刻本影印)。
23.﹝明﹞王龍溪:《王龍溪語錄》,(台北:廣文書局,1986)。
24.﹝明﹞羅欽順著,閻韜點校:《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
25.﹝明﹞呂柟撰,趙瑞民點校:《涇野子內篇》,(北京:中華書局,1992)。
26.﹝明﹞馮少墟:《少墟集》。
27.﹝明﹞唐荊川:《荊川先生文集》,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 )。
28.﹝明﹞顧憲成:《小心齋劄記》,(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諸子集成續編(六)》,《顧端文公遺書本》)。
29.﹝明﹞高攀龍:《高子會語》,(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諸子集成續編(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0.﹝明﹞劉宗周:《劉子遺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諸子集成續編(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1.孫希旦:《禮記集解》(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32.楊家駱主編《日知錄集釋》(上、下),(台北:世界書局,1996)。
四、道家及佛學原典:
1. 李耳:《老子》,(台北:中華書局,1984)。
2. 莊周:《莊子》,(台北:世界書局,1987)。
3.〔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貫雅文化出版社,1991)。
4.《卍續藏經》,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會印行。
5.〔唐〕法海集:《南宗頓教最上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大正藏》卷48,(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影印,1956,4)。
6.〔唐〕惠能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4)。
五、現代學術著作
(一)專書研究(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中文部分:
1. 王孺松:《李顒》,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收於台灣商務印書館《中國歷代思想家》更新版,第十五冊,頁105-229。
2. 林繼平:《李二曲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西文部分:
1. Anne D Birdwhistell:Li Yong(1627-1705) and Epistemological Dimension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二)相關研究(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1.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2.王茂等:《清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3.王煜:《新儒學的轉變─宋代以後儒學的純與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
4.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5.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台北:正中書局,1995。new window
6.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7.朱葵菊:《中國歷代思想史》(清代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8.朱榮貴:《全體大用之學:朱子學論文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9.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
10.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
11.余書麟:《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下),台北:心理出版社,1994。
12.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13.何冠彪:《明清人物與著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14.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
15.苗潤田:《中國儒學史.明清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
16.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17.林繼平:《明學探微》,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18.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9.姜廣輝:《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20.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宋元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21.高全喜:《理心之間─朱熹和陸九淵之間》,北京:三聯出版社,1992。
22.陶清:《明遺民九大家哲學思想研究》,台北:洪葉文化出版社,1997。
23.容肇祖:《中國歷代思想史》(明代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24.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圖書,1996。
25.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26.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27.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8.淡江大學歷史系編:《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台北:弘化出版社,1987。
29.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
30.麥仲貴:《明清儒家學著述生卒年表》,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31.陳來:《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32.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台北:佛光出版社,2000。
33.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34.陳祖武:《清初學術思辨錄》,河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35.陳福濱:《倫理與中國文化》,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8。
36.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台北:環球書局,1983。
37.陳鼓應、辛冠洁、葛榮晉主編:《明清實學簡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
38.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new window
39.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new window
40.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華正書局,1989。new window
41.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台北:中華書局,1971。new window
42.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台北:幼獅書店,1971。
43.黃秀政:《顧炎武與清初經世學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44.曾春海:《陸象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45.曾錦坤:《儒佛異同與儒佛交涉》,台北:谷風出版社,1990。new window
46.彭勝權主編:《中醫師手冊》,台北:百川書局,1991。
47.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48.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9.喬清舉:《湛若水哲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50.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
51.詹雲海:《清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52.稽文甫:《左派王學》,台北:國文天地,1990。
53.稽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54.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55.劉宗賢:《陸王心學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
56.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new window
57.劉蔚華、趙宗正主編:《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
58.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59.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60.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61.蕭萐叔、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62.謝祥皓、劉宗賢:《中國儒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63.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宋元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new window
64.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清代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new window
65.龔鵬程:《晚明思潮》,台北:里仁書局,1994。new window
六、期刊論文
(一)專文研究(依撰者姓名筆劃排序):
1.孔令興:〈李二曲的思想及其現代價值〉,《唐都學刊》第13卷第4期(1997),頁68-72。
2.王茂:〈倡導理性獨立與精神自由的李顒〉,收於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清代哲學》(人民出版社,1992),頁448-462。
3.王煜:〈評:李顒與儒學知識論﹝〈Li Yong and Epistemological Dimension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Anne D Birdwhistell著﹞〉,《哲學雜誌》(1997),頁226-233。
4.方慶雲:〈李二曲的讀書論〉,《逢甲中文學報》(1991,11),頁187-192。
5.朱康有:〈李二曲心性實學發微〉,《晉陽學刊》第4期(2000),頁30-36。
6.李澤騭、李育生:〈論李顒對認識論及知識論的貢獻〉,《青海師專學報》(1999,1),頁33-36。
7.吳自甦:〈書刊評介─林著《李二曲研究》評介〉,《中華民國哲學會年刊》第1期(1981,12),頁148-157。
8.林繼平:〈從李二曲成學經歷再究宋明理學真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7卷第1期(1974,1),頁3-10。
9.林繼平:〈從李二曲成學經歷看內聖學的形成〉,《鵝湖月刊》第7卷2期(1981,8),頁21-26。
10.林繼平:〈李二學的志抱與著作〉,《陜西文獻》第58期(1985,2),頁6-13。
11.林繼平:〈李二學成學的全部經歷(上)〉,《陜西文獻》第61期(1985,11),頁16-31。
12.林繼平:〈李二學成學的全部經歷(中)〉,《陜西文獻》第62期(1986,1),頁22-34。
13.林繼平:〈李二學成學的全部經歷(2續)〉,《陜西文獻》第63期(1986,5),頁27-37。
14.林繼平:〈李二學成學的全部經歷(3續完)〉,《陜西文獻》第64期(1986,8),頁8-20。
15.林繼平:〈中華文化的新出路─自「李二曲研究談起」〉,《陜西文獻》第49期(1982,4),頁2-9。
16.林繼平:〈李二曲(李顒)的生平及其完人思想〉,《中央月刊》第9卷第7期(1977,5),頁114-119。
17.姜國柱:〈李二曲的人身修養論〉,《咸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4期(2000),頁48-53。
18.姜國柱:〈李二曲的哲學思想〉,《咸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第1期(2001,2),頁44-48。
19.孫萌:〈「李二曲及明末清初學術思潮」研討會綜述〉,《唐都學刊》第13卷第2期(1997),頁37-40。
20.孫萌:〈李二曲「悔過自新」的基本內涵〉,《蘭州大學學報》第29第3期(2001),頁20-25。
21.陳俊民:〈李顒其人其學與其書-《二曲集》點校整理弁言〉,《中國哲學研究論集》(台北:臺灣商務,1994),頁137-152。
22.許春雄:〈李二曲研究(上)〉,《臺北商專學報》第1期,頁370-400。
23.許春雄,〈李二曲研究(下)〉,《臺北商專學報》第2期,頁362-395。
24.陳祖武:〈李二曲思想研究〉,《淡江史學》第5期(1993,6),頁185-202。new window
25.趙吉惠:〈論李二曲堅持實學方向,重建清代儒學〉,《開封大學學刊》第12第4期(1998,12),頁65-70。
26.趙馥洁:〈論李二曲建立價值主體的思想〉,《人文雜誌》第1期(1997),頁24-29。
27.劉滌凡:〈李二曲體用思想發微〉,《孔孟月刊》第32卷第6期(1994,2),頁40-50。new window
28.劉學智:〈心學義趣 關學學風-李二曲思想特徵略析〉,《孔子研究》第2期(1997),頁99-114。
29.鍾彩鈞:〈李二曲思想概說〉,《陝西文獻》第41期(1980,4),頁5-10。new window
30.鍾彩鈞:〈李二曲(顒)思想概說〉,《孔孟月刊》第18卷第3期(1979,11),頁16-19。new window
31.魏文青:〈李顒早期啟蒙思想簡論〉,《山西大學學報》(1997,2),頁26-31。
32.謝丰泰:〈李二曲與天水學者的交往及影響〉,《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00,12),頁42-43。
33.龔杰:〈簡論實學家李顒〉,《西北大學學報》第28卷(1998,2),頁29-32。
(二)相關研究(依撰者姓名筆劃排序):
1.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收於《中37.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2分(1994,6),頁333-373。new window
2.方祖猷:〈實學思潮和人文主義思潮-論晚明的虛實之辨〉,《中國哲學》第16期(1993,9),頁80-96。
3.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1989,12),頁279-300。new window
4.石錦:〈略論明代中晚期經世思想的特質〉,《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4期(1972),頁203-219。
5.包遵信:〈王學的崛起和晚明社會思潮〉,《跬步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頁277-310。
6.李伏明:〈論陽明心學的內在矛盾與江右王門心學的發展〉,《吉安師專學報》(1995,2),頁25-35。
7.姜廣輝:〈理學與人文精神的重建-理學意義追詢〉,《天津社會科學》(1997,3),頁87-92。
8.姜廣輝:〈「實學」概念的歷史內涵〉,《中國哲學》第16輯(1993,9),頁9-34。
9.陳寒鳴:〈明代中葉以後的平民儒學與「異端」運動〉,《浙江學刊》(1993,4),頁53-56。
10.張麗珠:〈理學在清初的沒落過程〉,《國文學誌》(2000),頁99-117。new window
11.張永儁:〈朱熹哲學思想之「方法」及其實際運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3),頁341-371。
12.張永儁:〈清代哲學思想的歷史轉折及其發展〉,(第11屆國際中國哲學會議:「跨世紀的中國哲學:總結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1999,7,25-29),頁1-55。
13.陳寶良:〈論晚明實心任事的精神〉,《社會科學研究》(1993,1),頁77-83。
14.張顯清:〈明代社會思想和學風的演變〉,《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6,2),頁62-70。
15.張顯清:〈晚明心學的沒落與實學思潮的興起〉,《明史研究論叢》第一輯(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4),頁307-337。
16.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1984,4),頁3-19。
17.黃仁宇:〈晚明:一個停滯但注重內省的時代〉,《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229-250。
18.程潮:〈儒家「內聖外王」的源流及內涵新探〉,《嘉應大學學報》(1997,2),頁5-9。
19.溝口雄三,〈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上演變的意義〉,《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頁427-474。
20.楊國榮,〈人我之間:成己與無我-論王陽明對主體關係思考〉,《中州學刊》(1996,5),頁71-77。
21.楊國榮:〈晚明心學的衍化〉,《孔孟學報》第75期(1998),頁115-133。new window
22.楊國榮:〈從現成良知說看王學的衍化〉,《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7期(1990),頁595-604。new window
23.劉輝平,〈王陽明心學與明清之際早期啟蒙思潮〉,《中州學刊》(1994,2),頁70-74。
24.謝祥皓,〈略論中國儒學發展的基本脈絡〉,《理論學刊》(1996,1),頁51-56。
25.龔鵬程:〈羅近溪與晚明王學之發展〉,《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5卷第1期(1994),頁237-266。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