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論三蘇之學
作者:涂美雲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夏長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三蘇朱熹宋學蘇氏蜀學洛蜀黨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5)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6
宋代學術自北宋仁宗慶曆以後,即學統四起,學派林立。其中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也以其卓越的文章議論,崛起於仁宗嘉祐年間,進而建立其學說思想體系,形成「蘇氏蜀學」學派,並以異軍突起之姿,鼎立於北宋諸大學派之間,在宋代百家爭鳴的學術園地中,實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北宋哲宗元祐時期,以程頤為首的洛派,及以蘇軾兄弟為首的蜀派,由於彼此間在政治與學術等層面上,存在著種種的扞格衝突,以至於形成「洛蜀黨爭」。其後,哲宗、徽宗親政時期,由於新黨的報復,洛、蜀兩黨在政治層面上皆同罹黨禍,在學術層面上也同遭禁毀的命運。
對蘇氏蜀學來說,除了因「元祐學術」之故,學術著作遭受禁毀之外;又以「洛蜀黨爭」之故,備受程子後學的詆毀攻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即說:「洛、閩諸儒,以程子之故,與蘇氏如水火。」在所謂「洛、閩諸儒」中,對蘇氏蜀學思辨最細、批駁最深的,莫過於南宋朱熹。朱熹本身不僅以儒名家,精研經史傳注,更博觀諸子百家,泛覽詩詞文集,因此對於歷代的學者,以及經史子集各類專著,皆多所鑽研與評議。其中,朱熹對蘇氏蜀學嚴苛的批駁態度,卻引起了四庫館臣的特別注意,因而屢屢指出:「朱子生平,以程子之故,追修洛蜀之舊怨,極不滿於二蘇。」「朱子於蘇氏兄弟,攻擊如讎。」四庫館臣為何會認為朱熹對蘇氏蜀學有如此激烈的抨擊?朱熹評議蘇氏蜀學的焦點主要集中於那些層面?這些批評在宋代學術史上產生如何的影響?這些問題觸發筆者的研究興趣。本文從縱向探討了蘇氏蜀學在宋代的興衰演變,以及橫向探討了蘇氏蜀學與當時其他學術派別的相互關係,以及探討朱熹對蘇氏蜀學評議的重點、及之後所產生的學術影響。
論文的研究次序分述如下:
第一章:論文的開始,首先探討三蘇之學,也就是蘇氏蜀學,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學術派別?它產生的背景如何?學術特色又是什麼?是何原因,使得在不同的時代背景裡,還會重要到令南宋朱熹對它極盡口誅筆伐之能事?本章從世人關注的焦點,以及三蘇自身所重視的學術領域,分文學、經學、史學、以及哲學思想方面,進行探析蘇學的內涵。其次,根據影響三蘇比較深刻的儒家、佛家、道家、以及縱橫家方面,進行探析三蘇學術思想的根源。
第二章:則探討蘇氏蜀學的興起,在北宋發展的過程中,曾有過的一些學術衝擊,其中較為顯著的,是與王安石「新學」的相抗衡,及與程頤「洛學」的相角立,本章著重探討「洛蜀黨爭」對蘇氏蜀學所產生的影響。根據相關的文獻資料,大體上從政治與學術兩大層面,探析黨爭發生的原因,以及由此所衍發的影響。從資料的分析研究上來看,黨爭以後,從學術方面來說,對蘇氏蜀學所產生的直接衝擊,是嚴酷的「學禁」問題;其次,間接而來的,是程子後學的口誅筆伐,而南宋朱熹對蘇氏的「攻擊如讎」,或可在此找到一個重要遠因。
第三章:則重在探討四庫館臣所謂:朱熹對蘇氏「攻擊如讎」的原因。朱熹也曾喜好過蘇氏的學問文章,之後卻轉為深刻的批評,如此的轉變,其中除了可能有「洛蜀舊怨」的因素之外,尤為重要的原因,是與他個人的治學經歷、思辨過程、及之後所堅守的學術立場息息相關。探討朱熹的治學歷程,可看出他從早年的博觀泛覽,到歸本於儒學之後,治學取徑的前後差異性,及學術思考的重大轉變。在這種思維傾向上,使得朱熹逐漸嚴於學術之辨,對佛、老等異學展開嚴謹的反思與批評,進而在同樣的思考基點上,朱熹也重新檢視蘇氏之學的思想內涵,從而衍發必須積極攘斥蘇氏之學的思想與作為。
第四章:此後三章,則重在探析朱熹評議蘇學的具體內容。雖然朱熹對蘇學隨口而發、或是審慎思辨所提出的評論散見於各領域,但仍有其側重的焦點,本章首先以蘇氏的「性論」為例進行探析。北宋學者普遍有論述「性命」之說的學術風氣,至於蘇氏,秦觀曾指出:「蘇氏之道,最深於性命自得之際。」朱熹也認為:「蘇氏之學,上談性命,下述政理。」可見「性命」之說,是蘇氏之學的一大重心。但是對於蘇氏的「性命」之說,朱熹卻批評為:「全然惡模樣!」朱熹為何有此嚴詞撻伐?本章先探討蘇氏的「性論」,其次詳細分析朱熹嚴詞批駁的原因。
第五章:主要探析朱熹對蘇氏解經的評議。在治學的過程中,蘇氏父子也曾極用心於經學領域的鑽研,在多部經典上發揮了精闢的義理,對蘇氏父子來說,都自視為發明聖賢奧旨、有益後學的無憾之作!至於在朱熹看來,卻自有一番評價。大體而言,朱熹基本上認為蘇氏解經:「雖不甚純,然好處亦自多。」本章分別針對蘇氏父子的經學作一概述,進而探析朱熹褒貶取捨的觀點與評議。
第六章:主要探析朱熹對蘇氏文章議論的評議。自北宋仁宗嘉祐年間,蘇氏一門崛起,蘇氏文章遂盛行於世。而從文章的表現上來說,宋代學者有好為議論的風氣,蘇氏父子更是個中翹楚。因此,朱熹對蘇氏文章議論的評議頗為多見,或從文章技巧上、或從思想義理上,呈現出多元的評論角度。本章分別論述蘇氏父子的文章議論表現,進而分析朱熹評議的觀點。
透過以上各章的探討,一者,可以縱向看到蘇學從北宋到南宋發展和演變
的歷史痕跡,其間起伏消長所留下不同的時代印記。二者,可以橫向看到蘇氏蜀學與其他學派的相互交鋒與衝擊,以此可看出蘇氏蜀學藉此所彰顯的學術特色與價值。三者,從朱熹對三蘇的總體評論意見來說,可看出朱熹多元的評議角度、以及不同性質的對待態度,其中可能有主觀的意氣之爭,卻也有客觀的取捨之道,雖然他曾經激揚振厲的批判,抵制蘇學的發展,以此深深的影響了南宋以後蘇學的學術歷史地位;但也由於他對蘇學有某種程度的肯定與吸收,因此在他的學術著作裡,尚且保存了蘇氏的一些學術遺產,例如蘇軾的《論語說》,大約在元、明之際就已逐漸亡佚不全,至今仍無法得見原本,近年來,大陸學者積極從事輯佚的工作,其中即在朱熹的相關著作中所引蘇軾之說,輯錄了不少殘佚的論述,這未嘗不可說是朱熹有功於蘇氏的一個顯例!因此,要如何看待朱熹評論三蘇之學?以朱熹之語,一言以蔽之來說:「如今看他底,須是識他是與不是處,始得。」亦即透過審慎的辨析之後,對蘇學進行適當的取捨,這才是朱熹看待蘇學的實際態度。這樣在探討朱熹與三蘇之間,所謂理學與非理學這兩種不同的學術派別,其間的衝突與和合,就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了。
Following the Pei Sung Jen Tsung Ching Li, the academic world of the Sung Dynasty saw a plethora of distinct schools of thought. Among them was the father-son school of Su Hsun, Su Shih, and Su Che which gained renown for its superbly written literary works throughout the Jen Tsung Chia You reign. After developing into the “Su Shih Shu School of Thought,” it hel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academic world of the Sung Dynasty. However, during the Pei Sung Che Tsung Yuan You Period, many conflicts regarding politics and academics surfaced between the “Luo Pai” led by Cheng Yi and the “Shu Pai” led by the Su brothers. These conflicts were dubbed the “Luo Shu Tang Cheng.” Afterwards, during the period of Che Tsung and Hui Tsung political reign, both the Luo and Shu schools were persecuted politically and banned academically due in large part to actions taken by the Hsin Tang.
“Yuan You Hsueh Shu” was not the only reason that writings of Su Shih Shu Hsueh were burned and prohibited.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was the dispraise and attacks laid upon the school by students of Cheng Yi during the “Luo Shu Tang Cheng.” Among these students, Chu Hsi of the Southern Sung Dynasty criticized most heavily. Chu Hsi was a very learned scholar and thus had plentiful research and commentary in regards to the writings of every scholar from nearly every dynasty. He was especially harsh though, in his criticism of the Su Shih Shu school of thought. This was noticed by the authors of “Szu Chuan Shu Tsung Mu Yi Yao” who believed that Chu His was extremely dissatisfied with the Su brothers. Why would they believe that Chu Hsi would attack the Su Shih Shu school of thought so violently? What was the main point of Chu Hsi’s criticisms? What kind of effects did these criticisms produce in the academic world of the Sung Dynasty? These questions and many similar to them have brought about the interest of this researcher.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deeply analyze the changes of Su Shih Shu Hsueh in the Sung Dynasty, as well as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existing at the time between Su Shih Shu Hsueh and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 Lastly, 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the main point of Chu Hsi’s criticisms of Su Shih Shu Hsueh and the effects they created in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of the Sung Dynasty.
The research order of this thesis is as follows:
Chapter 1 one of this thesis begins by investigating what kind of academic school the Su Shih Shu Hsueh school of thought, also known as San Su Hsueh, is and in what kind of background it was produced. Furthermore, it attemp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What are its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what brought Chu Hsi to criticize it so vehemently? This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content of Su thought from the common academic fields that the Su school valued including literature, study of the classics, history,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also provides an in depth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San Su thought including Ju Chia, Fo Chia, Dao Chia, and Tsung Heng Chia.
Chapter 2 provides an in depth look at the rise of the Su Shih Shu Hsueh school of thought. During its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Su Hsueh had varying academic conflicts. Among the more evident ones are oppositions with Wang An-Shih’s “Hsin Dang” and confrontations with Cheng Yi’s “Luo Xue.” The chapter’s focus is on the effects the “Luo Shu Tang Cheng” had on Su Shih Shu Hsueh. Through data analysis, it was revealed that follow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schools, the direct blow to the Su School came in the form of widespread banning and secondly in the form of was the attacks initiated by students of Cheng Yi. Perhaps an important factor as to what drove Chu Hsi to attack Su Hsueh may be found in this analysis.
Chapter 3 analyzes the various reasons for Chu Hsi attacks on Su Hsueh. At one time, Chu Hsi appreciated literary works from the Su school of thought, but later, this turned into severe criticism. One reason for this shift may stem from past resentments between the Luo and Shu schools. More importantly though, it is likely related to his own academic progression, thought process, and the academic position he later firmly held. Through a close look at his academic progression, we can see that in his early years, his study was very widespread, but later held firm to Ju Chia. This dras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eginning of his life and his later years reveals a major change in his academic thinking. With this in mind, Chu Hsi began to differentiate academic fields and started to criticize and reflect deeply on fields such as Fo Chia, Dao Chia and many others. Similarly, it was at this time that Chu Hsi began to reconsider the contents of Su thought and engage in a critique of it.
Chapter 4 and the following two chapters discuss the actual content of Chu Hsi’s criticisms of Su Hsueh. Although there were many points to Chu Hsi’s criticism of, there were areas on which he focused, such as Su Shih Shu Hsueh’s “Theories on Human Nature.” Many scholars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had academic practices involving discussions of “Human Nature,” including Su Hsueh. Chu Hsi believed that human nature was one of the main focuses of the Su Shih School, although he criticized it heavily. This chapter first introduces Su Shih’s views of “Human Nature” and afterwards analyzes in detail the reasons for Chu Hsi’s harsh criticism thereof.
The focus of Chapter 5 is Su Hsueh’s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texts. At one time, the Su family performed in depth research of the classics and developed their own line of thinking, which they personally valued very highly. Chu Hsi also had an opinion regarding these interpretations. Although he believed Su Hsueh’s interpretations were not pure, he did maintain that they had some redeem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chapter begin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Su Hsueh’s view of the classics and then analyzes Chu Hsi’s point of view and appraisals.
Chapter 6 presents Chu Hsi’s comments on Su Hsueh’s literary works and literary discussions. Beginning in the Jen Tsung Chia You year of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literary works by the Su’s became very popular. Moreover, scholars of the Sung Dynasty especially enjoyed the spirit of debate, and the Su’s were especially talented in this area. Thus, Chu Hsi had many comments on Su Hsueh’s literary works and discussions, displaying differing opinions and comments, which at times were in regard to composition skill and at times in regard ideology. The chapter begins with an account of Su Hsueh’s literary works and discussions and then moves to an analysis of Chu Hsi’s comments and point of view.
Through discussions in the chapters above, the evolution of Su Hsueh extending from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to the Southern Sung Dynasty is clearly laid out.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and opposition between Su Shih Shu Hsueh and other academic factions is also revealed. This in turn shows the uniqu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academic value of Su Hsueh. In another light, by looking at the entirety of Chu Hsi’s criticisms of San Su, we can see the differing perspectives and differing approaches to criticism of Chu Hsi. He at one time harshly criticized Su Hsueh and prevented its growth, which had a deep impact on the position of Su Hsueh in academic history after the Southern Sung Dynasty. Chu Hsi did however maintain a certain level of acceptance and affirmation of Su Hsueh. Thus, in his academic writings, he preserved some of Su Shih Hsueh’s works, including “Lun Yu Shuo” written by Su Shih. The originals of this work were no longer seen after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Mainland China scholars have been actively collecting works. Among these works related to Chu Hsi include large amounts of data dealing with Su Shih’s “Lun Yu Shuo.” Thus, this is a prime example of the work Chu His has rendered for Su Shih Hsueh. In light of this, how should one regard Chu Hsi’s review of the San Su school of thought? To use the words of Chu Hsi, it should involve a careful differentiation, followed by an acceptance of what is appropriate and an abandonment of what is not. This is the very practical approach of Chu Hsi. Through this method, it is also possible to find a logical explanation of the conflict and harmony between the two distinct academic factions of Chu Hsi and San Su.
一、三蘇著作
《嘉祐集箋註》 宋.蘇洵撰,曾棗莊、金成禮箋註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蘇氏易傳》 宋.蘇軾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本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東坡書傳》 宋.蘇軾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本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論語說》 宋.蘇軾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本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東坡志林》 宋.蘇軾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本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蘇軾文集》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蘇軾詩集》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東坡樂府箋》 宋.蘇軾撰,龍榆生校箋 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
《詩集傳》 宋.蘇轍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本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春秋集解》 宋.蘇轍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本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古史》 宋.蘇轍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本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龍川略志》 宋.蘇轍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本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龍川別志》 宋.蘇轍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本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老子解》 宋.蘇轍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本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欒城集》 宋.蘇轍撰,陳宏天、高秀芳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欒城後集》 宋.蘇轍撰,陳宏天、高秀芳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欒城三集》 宋.蘇轍撰,陳宏天、高秀芳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欒城應詔集》 宋.蘇轍撰,陳宏天、高秀芳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二、朱熹著作
《四書或問》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論孟精義》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四書章句集注》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伊洛淵源錄新增》 宋.朱熹編、明.楊廉新增 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出版
臺北:廣文書局發行,1972年
《名臣言行錄》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延平答問》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朱熹集》 宋.朱熹撰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三、經部典籍 (依《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次序序列)
*易類
《周易正義》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書類
《尚書正義》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尚書詳解》 宋.夏僎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56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書經集傳》 宋.蔡沉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58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尚書精義》 宋.黃倫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58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書集傳纂疏》元.陳櫟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61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禮類
《周禮注疏》 漢.鄭元(玄)注、唐.賈公彥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禮記正義》 漢.鄭元(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四書類
《論語注疏》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論語全解》 宋.陳祥道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6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孟子注疏》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尊孟續辨》 宋.余允文撰 《百部叢書集成.守山閣叢書》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68年
*小學類
《法言》 漢.揚雄撰、李軌注 據江都秦氏本校刊,《四部備要》本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
*《四庫全書》以外其他類
《經學歷史》 清.皮錫瑞撰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
四、史部典籍 (依《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次序序列)
*正史類
《史記》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 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舊唐書》 晉.劉呴等撰 臺北:鼎文書局,出版年月不詳
《宋史》 元.脫脫等撰 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
*編年類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宋.李燾撰、清.黃以周拾補
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宋.李心傳撰 明鈔校聚珍本影印本
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靖康要錄》 宋.佚名撰 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史全文續資治通鑑》 宋.佚名撰 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紀事本末類
《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宋.楊仲良撰 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宋史紀事本末》 明.陳邦瞻撰 臺北:三民書局,1973年
*雜史類
《戰國策》 漢.劉向集錄 臺北:里仁書局,1990年
《太平治蹟統類》 宋.彭百川撰 校玉玲瓏閣鈔本
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
*詔令奏議類
《盡言集》 宋.劉安世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印涵芬樓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明隆慶覆宋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傳記類
《道命錄》 宋.李心傳編 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宋元學案》 明.黃宗羲撰、清.全祖望續修、清.王梓材校補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朱子年譜》 清.王懋竑纂訂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政書類
《文獻通考》 宋.馬端臨撰 臺北:新興書局,1958年影印本
*目錄類
《郡齋讀書志》 宋.晁公武撰 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直齋書錄解題》 宋.陳振孫撰 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 清.紀昀等纂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史評類
《宋大事記講義》 宋.呂中撰 《四庫全書》珍本二集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宋論》 明.王夫之撰 影印四部備要本 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
*《四庫全書》以外其他類
《習齋記餘》 清.顏元撰 《叢書集成.簡編》 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宋學淵源記》 清.江藩撰 臺北:明文出版社,1985年
《鄭堂讀書記》 清.周中孚撰 臺北:世界書局,1960年
五、子部典籍 (依《四庫全書總目.子部》次序序列)
*儒家類
《新編荀子》 周.荀卿撰、廖吉郎校注
臺北:國立編譯館,鼎文書局經銷,2002年
《張載集》 宋.張載撰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朱子語類》 宋.黎靖德編 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黃氏日鈔》 宋.黃震撰 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年
*法家類
《增訂韓非子校釋》 周.韓非撰、陳啟天校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雜家類
《習學記言》 宋.葉適撰 《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能改齋漫錄》 宋.吳曾撰 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野客叢書》 宋.王楙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852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困學紀聞》 宋.王應麟撰、清.翁元圻注 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師友談記》 宋.李廌撰 《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曲洧舊聞》 宋.朱弁撰、王根林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元城語錄解》 宋.馬永卿編、明.王崇慶解 《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春渚紀聞》 宋.何薳撰、張明華點校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避暑錄話》 宋.葉夢得撰、徐時儀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卻掃編》 宋.徐度撰、尚成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寓簡》 宋.沈作佶撰 《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欒城遺言》 宋.蘇籀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864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雲麓漫鈔》 宋.趙彥衛撰、傅根清點校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游宦紀聞》 宋.張世南撰、張茂鵬點校 《唐宋筆記史料叢刊》本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
《梁溪漫志》 宋.費袞撰、金圓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老學庵筆記》 宋.陸游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鶴林玉露》 宋.羅大經撰、王瑞來點校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貴耳集》 宋.張端義撰、李保民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捫蝨新話》 宋.陳善撰 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儒學警悟》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隱居通議》 元.劉壎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866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小說家類
《澠水燕談錄》 宋.王闢之撰、韓谷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後山談叢》 宋.陳師道撰、李偉國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孫公談圃》 宋.劉延世編 《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鐵圍山叢談》 宋.蔡絛撰,馮惠明、沈錫麟點校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道山清話》 宋.佚名撰、孔一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默記》 宋.王銍撰、孔一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玉照新志》 宋.王明清撰,汪新森、朱菊如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邵氏聞見錄》 宋.邵伯溫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邵氏聞見後錄》 宋.邵博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桯史》 宋.岳珂撰、吳企明點校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西塘集耆舊續聞》 宋.陳鵠撰、鄭世剛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癸辛雜識》 宋.周密撰、王根林校點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道家類
《老子道德經注》 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 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
六、集部典籍 (依《四庫全書總目.集部》次序序列)
*別集類
《韓昌黎文集校注》 唐.韓愈撰、清.馬其昶校注 《四部刊要》本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小畜集》 宋.王禹偁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常熟瞿氏藏宋刊配舊鈔本,《四部叢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河南穆公集》 宋.穆修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杭州葉氏藏述古堂影宋本,《四部叢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范仲淹全集》 宋.范仲淹撰,李勇先、王蓉貴校點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
《徂徠集》 宋.石介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090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歐陽修全集》 宋.歐陽修撰 夏學叢書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樂全集》 宋.張方平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104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 宋.司馬光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常熟瞿氏藏宋紹興本,《四部叢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曾鞏集》 宋.曾鞏撰 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臨川先生文集》 宋.王安石撰 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
《集註分類東坡先生詩》 宋.王十朋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南海潘氏藏宋務本堂刊本,《四部叢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張耒集》 宋.張耒撰、李逸安等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淮海集》 宋.秦觀撰、徐培均箋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石門文字禪》 宋.釋惠洪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圖書館藏明徑山寺本,《四部叢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毛滂集》 宋.毛滂撰、周少雄點校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龜山集》 宋.楊時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125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浮溪集》 宋.汪藻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武英殿聚珍版本,《四部叢刊.初編》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和靖集》 宋.尹焞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136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文定集》 宋.汪應辰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138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文忠集》 宋.周必大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147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方舟集》 宋.李石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149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東萊別集》 宋.呂祖謙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150冊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攻媿集》 宋.樓鑰撰 《四部叢刊》正編,55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九華集》 宋.員興宗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158冊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誠齋集》 宋.楊萬里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日本舊鈔宋本,
《四部叢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宋.郎曄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烏程張氏南海潘氏合藏宋刊本,《四部叢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葉適集》 宋.葉適撰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江湖長翁集》 宋.陳造撰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166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鶴山先生大全文集》 宋.魏了翁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烏程劉氏嘉業堂藏宋刊本,《四部叢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漁墅類稿》 宋.陳元晉撰 《四庫全書》珍本初集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疊山集》 宋.謝枋得撰 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印涵芬樓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明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魯齋王文憲公文集》 宋.王柏撰 續金華叢書本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年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金.趙秉文撰 《叢書集成.簡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隱秀軒集》 明.鍾惺撰 《四庫禁燬書叢刊》本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潛研堂文集》 清.錢大昕撰 國學基本叢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總集類
《二程集》 宋.程顥、程頤撰 《四部刊要》本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文章正宗》 宋.真德秀撰 《四部叢刊》三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詩文評類
《六一詩話》 宋.歐陽修撰、何文煥編訂 《歷代詩話》第五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
《中山詩話》 宋.劉攽撰、何文煥編訂 《歷代詩話》第五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
《風月堂詩話》 宋.朱弁撰 《叢書集成新編.寶顏叢書》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庚溪詩話》 宋.陳巖肖撰 《叢書集成新編.百川叢書 》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漫堂詩話》 清.宋犖撰 《叢書集成新編.學海叢書 》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四庫全書》以外其他類
《北江詩話》 清.洪亮吉撰 《叢書集成新編.粵雅叢書》
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七、近人著作:(以出版年度為序列)
《儒學之目的與宋儒之活動》 日‧諸橋轍次撰、唐卓群譯
南京:國民印務局,1937年
《宋學概要》 夏君虞撰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北宋 於 儒學 展開》 日‧麓保孝撰
東京:書籍文物流通會,昭和42年(1967年)
《宋代蜀文輯存》 傅增湘纂輯 香港:龍門書店有限公司,1971年
《宋明理學概述》 錢穆撰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宋人疑經改經考》 葉國良撰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發行,1980年
《宋明理學史》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四川思想家》 賈順先、戴大祿等編 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宋代儒釋調合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
蔣義斌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撰 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
《宋明理學與文學》 馬積高撰 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朱子書信編年考證》 陳來撰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尚書學史》 劉起釪撰 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三蘇及散文之研究》 陳雄勳撰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中國經學史》 馬宗霍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北宋文化史述論》 陳植鍔撰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中國宋代哲學》 石訓、姚瀛艇等撰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國思想通史》 侯外廬編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北宋黨爭研究》 羅家祥撰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蘇軾資料彙編》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
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推十書》 劉咸炘撰 成都:成都古籍書店影印,1996年
《蘇軾思想研究》 唐玲玲、周偉民撰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宋代蜀學研究》 胡昭曦等撰 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中國人性論史》 姜國柱、朱葵菊撰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鄧廣銘治史叢稿》 鄧廣銘撰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 朱剛撰 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蘇軾論》 朱靖華撰 北京:京華出版社,1997年
《宋代地域文化》 程民生撰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 余敦康撰
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 高海夫主編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兩宋文化史研究》 楊渭生等撰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蘇軾年譜》 孔凡禮撰 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朱熹與宋代蜀學》 粟品孝撰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北宋文人與黨爭》 沈松勤撰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宋史新探》 李裕民撰 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三蘇研究》 曾棗莊撰 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中國歷代官稱辭典》 趙德義、汪興明主編 北京:團結出版社,1999年
《朱熹文學研究》 莫礪鋒撰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全唐文新編》 周紹良編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宋代文化研究》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 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蘇轍年譜》 孔凡禮撰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 關長龍撰 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宋元老學研究》 劉固盛撰 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 美.包弼德撰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 蕭慶偉撰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朱熹與中國文化》 蔡方鹿撰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宋代文學史》 孫望、常國武主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朱熹思想研究》 張立文撰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宋明理學研究》 張立文撰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宋學的發展和演變》 漆俠撰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宋代散文研究》 楊慶存撰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巴蜀歷史文化論集》 胡昭曦撰 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中國史學思想通史》 吳懷祺撰 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
《宋代思想史論》 美.田浩編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 冷成金撰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朱熹的歷史世界》 余英時撰 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出版,2003年
八、期刊論文:(以出版年度為序列)
〈元祐洛蜀黨爭和蘇軾的反道學鬥爭〉 何滿子撰
載《遼寧學刊.社會科學》,1984年,第2期
〈蘇軾歷史哲學觀探微〉 夏露撰 載《社會科學研究》,1984年,第4期
〈蘇氏哲學為什麼長期被埋沒〉 王國炎撰
載《江西社會科學》,1987年,第5期
〈蘇軾思想大雜燴論辨〉 李慶皋撰
載《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7年,第3期
〈論蘇軾與理學〉 夏露撰 載《河北學刊》,1987年,第1期
〈論蘇軾對儒釋之融合立場及對釋道(教)之不同取舍〉 劉石撰
載《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38輯,1988年
〈東坡易傳之思想及朱熹之評議〉 林麗真撰
載《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宋代蜀學雛論〉 胡昭曦等撰
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
〈朱熹論蘇軾學術〉 吳長庚撰
載《宋明思想和中華文明》(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蘇軾的史論〉 張元撰
載《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五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蘇軾朱熹文化人格之比較〉 張毅撰 載《文學遺產》,1995年,第4期
〈蘇軾的《東坡易傳》〉 余敦康撰
載《國學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論蘇氏蜀學衰隱的原因〉 粟品孝撰 載《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第1期
〈朱熹評議蘇氏蜀學─立足于《朱子語類》的考察〉 粟品孝撰
載《宋代文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淺析蘇軾複雜矛盾的世界觀〉 楊豔梅撰
載《遼寧學刊.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關於蘇學之辯─回顧朱熹對蘇軾的批評〉 謝桃坊撰
載《孔孟月刊》,1997年,第36卷,第2期
〈蘇洵易學淺論〉 金生楊撰
載《宋代文化研究》第九輯,(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理學與非理學之間:朱熹對蘇軾學術的批評和吸取〉 粟品孝撰
載《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第1期
〈蘇氏蜀學與程頤洛學在思想領域中的對立〉 漆俠撰
載《河北學刊》,2001年,第5期
〈論蘇學─紀念蘇軾逝世900周年〉 曾棗莊撰
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從《東坡易傳》看蘇軾文藝思想的基本特徵─兼與朱熹文藝思想比較〉冷成金撰載《文學評論》,2002年,第2期
九、學位論文(以出版年度為序列)
《蘇轍詩集傳研究》 陳明義撰 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兩宋道學家文學論研究》 洪光勳撰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蘇轍古文研究》 王素琴撰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蘇轍《古史》中的歷史思想》 王治平撰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宋儒解老異同研究》 樊鳳玉撰 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蘇軾史論散文研究》 謝敏玲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