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始儒家「無為而治」思想發展譜系及其中心意義重構
作者:陳靜容
作者(外文):Ching-Jung Che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吳冠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中道無為而治政德原始儒家道德映射詮釋基模堯舜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3
本研究以「先秦原始儒家之『無為而治』自有其符合儒家系統性格的思想性並有思想上明確的承續脈絡」為主要基本假定,實際由比較法切入「挈領提綱」,通過儒、道與儒、法「無為」主張的基本比較,對顯廓清儒家「無為而治」思想之外延;而後進行細緻的文本分析,由直接史料的深度詮釋進一步擬構出原始儒家「無為而治」之基礎詮釋框架,亟欲由「並時性」的思想內部結構處理著手,輔以「歷時性」的「源╱流」關係考察,建立儒家「無為而治」之發展譜系與中心意義,並同時在此基礎框架的客觀理解視域中,進一步思考原始儒家「無為而治」思想之政教效應與內部理路建構,完成主客「視域融合」的有效詮釋與「中心意義」的系統性理論創構。
就道家「無為」主張來說,其顯明且自覺地強調個體生命自然與自由的存在境界;然以儒家而言,「無為而治」的實際義涵卻是非直接表明而以暗示的方式進行傳達的一種隱性意向,且此意向具顯為特定的中心價值,通過天道與人道的的雙向作用以圓滿存在。原始儒家「無為而治」思想以天道為其內在超越根據,在人道中具顯為道德實踐之行動策略的實際內容,同時於政、教處產生作用。為明此天道暨人道的兩重存在型態,與其政教內在實踐效應及中心意義之具體內容,本研究乃以原始儒家的相關文獻為基礎,系統性地還原原始儒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架構與義涵內容,故分別以存在型態、政教實踐模式、中心意義的綰合與「無為而治」內在之動態歷程的重構為中心,迴環觀照儒家「無為而治」思想之整體,並由此綜合、歸納出原始儒家「無為而治」思想之內在深度義蘊。
原始儒家「無為而治」之整體義涵內容與中心意義的完整揭示,除可解開思想史上一個懸而未決的概念癥結外,尚得以通過此研究成果進一步照應此議題研究於現代詮釋學上的理論意義;亦即原始儒家「無為而治」之思想義涵與中心意義的闡發,實是通過一「部份」與「整體」之詮釋循環而產生,因儒家積極實踐的特殊思想性格使然,所謂原始儒家「無為而治」的意義與價值必得由「在世存有」處即「用」而顯「體」,如此一來,「無為而治」雖似預設為一理念上的價值存有,實際上卻是儒家思想的總體運作,即此而扮演儒家思想的「基模」角色,轉而與儒家思想成為「部份」與「整體」的映照。此外,「無為而治」中所引譬之「舜」與「北辰」的喻象,在倫理學與譬喻語言學的雙重範疇認知下,亦寓涵有一特殊的「道德映射」作用,且在攸關儒家思想整體的理解上具有重要的詮釋意義,合理展現「無為而治」由「部份」理解「整體」之詮釋基模角色的十足價值。
none
引用書目
(古籍以時代先後為序;近人著作則依作者姓氏筆劃或英文字母排序)

一、古籍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周•慎到:《慎子三種合帙附逸文》(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秦•商鞅:《商君書箋正》(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許慎,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6年)
漢•揚雄著,朱榮智校釋:《新編法言》(台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劉向:《說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王弼注:《老子道德經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粱傳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梁.皇侃:《論語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譯注:《文心雕龍譯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3年)
宋•司馬光:《疑孟》,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四書類•尊孟辨》卷上,(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1986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宋•陳淳著,熊國禛、高流水點校:《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陸象山:《象山先生全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方孝孺:《遜志齋集》(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四書訓義(上)》(長沙市:嶽麓書社,1988年)
明•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長沙市:嶽麓書社,1998年)
清•毛奇齡:《論語稽求篇》(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清•王聘珍,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段玉裁注,徐灝箋:《說文解字注箋》(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清•孫希旦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焦循:《論語補疏》,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論語集成》,第二十二函,(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二、現代研究論著
(一)專著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方東美:《方東美全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
王叔岷:《陶淵明詩箋證稿》(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朱元發:《涂爾幹社會學引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年)
江明修:《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牟宗三:《道德理想主義》(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增訂新版)new window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余英時:《中國知識份子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吳延環:《論語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吳重禮等著:《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台北:中華文化出版,1954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李建華:《道德單元》(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李咏吟:《解釋與真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蕭濱:《現代政治與傳統資源》(北京:中央編譯社,2004年)
周冰:《巫•舞•八卦》(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
周群振:《儒學義理通詮》(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季旭昇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林安梧:《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台北:臺灣明文書局,1996年)new window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台北: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new window
林安梧:《道的錯置——中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結》(台北: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new window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new window
洪鎌德:《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7年)
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性命圭旨》(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唐文明:《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台北:學生書局,1975年)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收入於《唐君毅全集》卷十五,(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2002年)new window
孫廣德:《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new window
徐北文:《海岱居文存》(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北:八十年代出版社,1979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
徐道鄰:《唐律通論》(上海市:中華書局,1947年再版)
神來譯:《克理特島上的怪物》(天津:延邊大學出版社,2003年)
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再版)
高柏園:《韓非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康有為:《論語注》,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論語集成》,第十三函,(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二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new window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new window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梁海明:《大學•中庸》(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梁啟雄:《荀子簡釋》(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94年)
郭沫若:《金文叢考》(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陳大齊:《孔子言論貫通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new window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2年)
陳科華:《儒家中庸之道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啟天:《韓非子校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new window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勞思光:《大學中庸譯註新編》(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勞思光:《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馮時:《古文字與古史新論》(台北:臺灣書房,2007年)new window
黃信彰:《專制君王的德性論——《韓非子》君德思想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台北:東大出版,1991年)new window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new window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楊鋼、張品興、王相宜編校:《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葉明德:《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董根洪:《儒家中和哲學概論》(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
詹火生:《認識社會學》(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臧克和:《中國文字與儒學思想》(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0年)
劉翔:《中國傳統價值觀詮釋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new window
蔣伯潛廣解:《孟子》(台北:啟明書局,1961年)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
盧瑞容:《中國古代「相對關係」思維探討——「勢」「和」「權」「屈曲」概念溯源分析》(台北:商鼎文化,2004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1年再版)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台北:河洛出版社,1978年)
糜文開、裴普賢:《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龐樸:《稂莠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譚宇權:《孔子思辯方法評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日)竹添光鴻會箋,宋•朱熹集註:《論語會箋》(台北:廣文書局,1999年)
(法)愛彌爾•涂爾幹著,梁棟譯:《社會學與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安樂哲、羅思文:《論語的哲學詮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美)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美)希爾斯(E.Shils)著,傅鏗、呂樂譯:《論傳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美)杜維明著,錢文忠、盛勤譯:《道、學、政—論儒家的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查爾斯•L•斯蒂文森著,姚新中、秦志華等譯:《倫理學與語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英)阿克頓著,侯建、範亞峰譯:《自由與權力》(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奧地利)舒茲:《舒茲論文集•社會現實的問題》,盧嵐蘭譯,(台北:桂冠出版,1992年)
(德)卡爾•曼海姆著,艾彥譯:《意識形態與烏托邦》(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德)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編譯:《宗教與社會:韋伯選集(Ⅱ)》(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德)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編譯:《支配社會學Ⅰ》(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
(德)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等編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Ⅲ》修訂版,(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德)韋伯(Max Weber)著:《經濟與社會》(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主編,林正弘審訂:《劍橋哲學詞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E. D. Gagne,C. W.Yekovich ,F. R. Yekovich著,岳修平譯:《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George Lakoff,雷可夫&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二)期刊論文
吳冠宏:〈儒家成德思想之進程與理序〉,《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
李美枝、李怡青:〈我群與他群的分化:從生物層次〉,《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0期,2003年12月
杜保瑞:〈儒道互補價值觀念的方法論探究〉,《哲學與文化》,28卷11期,2001年11月new window
杜鋼建:〈仁政寬容與無為而治—關於儒道互補之新仁學思考〉,《中國研究月刊》第3卷6期,1997年9月
林文華:〈先秦諸子「無為」思想之探究〉,《美和技術學院學報》18卷,2000年
林安梧:〈「道」「德」釋義︰儒道同源互補的義理闡述——以《老子道德經》「道生之、德蓄之」暨《論語》「志於道、據於德」為核心的展開〉,《鵝湖》第28卷第10期(總號334),2003年4月new window
林碧慧:〈時空越界—由「肉身感知」解析時間表述的空間方位映射〉,《東海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7月new window
洪巳軒:〈荀子無為而治的治道理想〉,《中國文化月刊》第266期,2002年5月new window
孫瑋騂:〈淺談孔、老的無為政治觀〉,《孔孟月刊》第45卷第3、4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徐麗霞:〈「無為而治」儒道釋義〉,《中國學術年刊》第9期,1987年6月new window
耿傳明:〈清末民初「烏托邦」文學綜論〉,《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張星久:〈儒家「無為」思想的政治內涵與生成機制—兼論「儒家自由主義」問題〉,《政治學研究》第2期,2000年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12月
傅佩榮、林安梧(主講):〈「人性向善論」與「人性善向論」——關於先秦儒家人性論的論辯〉,《哲學雜誌》第5期,1993年6月new window
彭華:〈「無為」思想發凡—以先秦漢初的儒家和道家為考察中心〉,《孔孟學報》第80期,2002年9月new window
曾春海:〈試由馬賽爾的「主體際」詮釋《論語》的「仁」〉,《哲學雜誌》第6期,1993年9月
黃俊傑:〈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中的兩種張力〉,《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楊儒賓:〈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葉坦:〈儒家「無為」說—從郭店竹簡談開去〉,《哲學研究》第7期,1999年
葉海煙:〈儒家哲學的當代型態及其可能性研究〉,《哲學與文化:儒家倫理學專題》第348期,2003年5月
劉慧珠:〈阮籍《詠懷詩》的隱喻世界—以「鳥」的意象映射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16期,2004年7月new window
劉錦賢:〈儒家之無為觀〉,《興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鄭祖邦:〈韋伯的政治社會學:對「民族國家」與「支配」的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6期,2006年3月new window
謝大寧:〈儒學的基源問題—「德」的哲學史義涵〉,《鵝湖學誌》第16期,1996年6月new window
顏崑陽、蔡英俊「百年論學」學術對談記錄稿:《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現代視域與方法》,《政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龐樸:〈古墓新知〉,《讀書》第9期,1998年

(三)專書論文與會議論文
吳瑞卿譯,劉殿爵:《孟子所理解的古代社會》,《採掇英華——劉殿爵教授論著中譯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林碧玲:〈儒學形上思想探原——以周初的天命觀為核心〉,《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
孫效智:〈與他者的關係—倫理學導論〉,沈清松編:《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
張宏輝:〈結構化論的旗手——季登斯〉,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當代社會思想家》(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張海燕:〈先秦無為說述論〉,《中國哲學》17輯,(湖南:岳麓書社,1996年)
張豐乾:〈思孟學派與「民之父母」〉,杜維明主編:《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熙遠:〈聖王典範與儒家「內聖外王」的實質義涵—以孟子對舜的詮解為基點〉,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年)
劉述先:〈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詮釋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new window
劉笑敢:〈「儒家不能以道家為忌」:試論牟宗三「以道釋儒」之詮釋學意義〉,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傳統儒者解經方法及其現代轉折》(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
鍾彩鈞:〈孟子思想與聖賢傳統的關係〉,黃俊傑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顏崑陽:〈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用」〉,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顏崑陽:〈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文學與美學》第三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