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夾縫中的文化人--江文也及其時代研究
作者:林瑛琪
作者(外文):Ying-Chi Li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瑞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音樂史江文也日本樂壇music historyJang Wen Yei.Japanese music circ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1
  江文也雖然在日本國內頻頻得獎,甚至以《台灣的舞曲》代表日本參加1936年柏林奧運會藝術音樂競賽組得到肯定,但江文也依舊有著創作上想要尋求不同走向的意圖。齊爾品的來日,無疑是更強化了江文也往東方音樂思索的外在力量。1936年的夏季與齊爾品的首次中國旅行與音樂交流的過程中,江文也在北京聽到了「法悅境」似的孔廟音樂,這對他日後的創作有著重大的影響。東方思維逐漸在江文也的創作中膨脹起來,江文也創作了管絃樂《孔廟大晟樂章》與《上代支那正樂考-孔子的音樂論》專書。但是還是以一個日本人的觀點在思考的,北京的確提供了江文也創作上的優良環境,但是那是具有異國風情的北京,在《北京銘》或《大同石佛頌》中,是感受不到戰爭的氣息,我們可以感受江文也喜愛中國名勝古蹟中的蒼茫之感,也喜愛北京胡同中小人物真實生活中發出的聲響。
  把江文也放在日本戰前的作曲家,或是一個文藝青年的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江文也主要是面向了法國。以文藝勢力的角度而言,法國已經取代德國成為世界藝文中心,除了世界風潮之外,戰前日本的文藝思想法國的影響是最大宗,所以江文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吸取了音樂上自德布希為首的印象派音樂,以及後繼的拉威爾,文學上自波特萊爾、馬拉美、梵樂希等前後其象徵主義詩人與紀德。除了法國影響外,另外還有尼采的永劫回歸、正午哲學思想。
  江文也代表著的是一位二十世紀東方音樂家在思索作曲創作突破的時候,在原本吸取西方文藝養分時,回過頭來在東方的思維世界中找到了新的方向。江文也努力的證明東方的音樂,是西方音樂中找尋不到的。有著東方文化還是優於西方文化,這樣的想法,除了江文也個人藝術觀的轉變,江文也所處的日本自昭和7年以來的對西方文化反思的問題,是江文也突顯他所謂的「東方的」重要背景之一 。江文也重新出土代表著台灣人的光榮,而去理解江文也。但是筆者覺得理解他背後的思想與其思想來源的養分是更重要的,從文字中展現初江文也深厚的思想,這才是江文也最迷人的地方。
 When Jang Wen Yei came to China at 28 years old then he changed his music thoughts.Jang Wen Yei loved Chinese style music and lived in China.
The feeling of music called "FA WUEI CHIN"is is the most touching for Jang Wen Yei.
Jang Wen Yei is not only a great musician but also a great poemist.His works published in Japan .When 1945 Jang Wen Yei stayed in China not come back Japan.In this way,we still don't how to idetify where he belong to.
壹、專書
中文書籍
1、李文埼、武田熙編,《北京文化學術機關綜覽》,北京,新民印書館,1940年4月25日。
2、張星(火良),《中西交通史料匯編》(第二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8月初版。
3、柴田南雄著、林勝儀譯,《西洋音樂史-印象派以後》,台北,天同出版社,1986年8月。
4、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釋˙上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年2月。
5、廚川白村著、陳曉南譯,《西洋近代文藝思潮》,台北,志文出版社,1987年6月再版。
6、吳景濂,《音樂家傳記-中國˙新馬˙歐洲》,新加坡,勝友書局,1987年7月。
7、李澤厚、劉綱紀編,《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月。
8、游昌發,《1900-1914歐洲音樂》,台北,藝友出版社,1989年12月。
9、謝冰瑩等譯註,《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2月修訂4版。
10、嚴紹棠,《日本中國學史˙第一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
11、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北京,學林出版社,1991年6月。
12、尼采著、林建國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12月1日初版四刷。
13、劉靖之主編,《民族音樂研究第三輯--江文也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與香港民族音樂學會出版,1992年。
14、堀內敬三等編、李哲洋等譯,《名曲解說全集2-交響曲2》,台北,大陸書店,1992年4月2版。
15、林衡哲編,《現代音樂大師--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6月15日台灣版第三刷。
16、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7月11刷。new window
17、張己任總編,吳玲宜等編,《江文也紀念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2年8月。
18、約翰˙福爾摩斯著、楊忠衡、張強音譯,《大指揮家列傳》,台北,音響論壇雜誌社,1993年10月再版。
19、張泉著,《淪陷時期北京文學八年》,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4年10月。20、馮作民編譯,《尼采的哲學》,台北,水牛出版社,1994年11月3版3刷。
21、繆賽、波特萊爾等著、莫渝編譯,《法國十九世紀詩選》,台北,志文出版社,1996年5月再版。
22、張深切,《北京日記.書信.雜錄》,台北,文經出版社,1998年1月。
23、劉捷,《我的懺悔錄》,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10月25日。
24、黃姿貽,《中國早期鋼琴作品的產生與發展研究(1915-1945)》,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5月。
25、劉其偉,《樂於藝》,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8月5版。
26、張己任著,《談樂錄》,台北,高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出版。
27、葉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學史˙近代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1月。
28、葉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學史˙現代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1月。
29、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譯,《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1月。
30、林慶彰編,《日據時期台灣儒學參考文獻》,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10月初版。
31、服部龍太郎著、張叔懿譯,《100個偉大音樂家》(台北:志文出版社,2001年5月再版)
32、紀德著、李玉民譯,《新食糧》,收於《紀德文集˙散文卷》(廣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1月),
33、賀伯特.畢克斯著、林添貴譯,《裕仁天皇》,台北,時報出版社,2002年2月。
34、李慶,《日本漢學史1-起源和確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35、汪毓和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與華東出版社聯合出版,2002年10月。
36、上田沼著、張淑懿譯,《音樂史欣賞》,台北,全音出版社,2002年10月20日第8版。
37、張己任,《荊棘中的孤挺花-江文也》,台北,時報出版社,2002年12月20日。
38、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台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8月。new window
39、劉健輝著,甘慧杰譯,《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的“近代”體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40、內藤湖南著、夏應元等譯,《中國通史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上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月。
41、李慶,《日本漢學史2-成熟和迷途》,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42、荻生徂徠著、龔穎譯,《政談》,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3月。
43、丹納著、傅雷譯,《藝術哲學》,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5月。
44、吳玲宜,《台灣前輩音樂家群相》,台北,大呂出版社,2004年10月10日增修版。
45、呂赫若著、鍾瑞芳譯,《呂赫若日記》,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
日文書籍
1、川路柳虹,《現代藝術講話》,東京,新詩壇社,大正13年5月27日。
2、中野吉三郎,《北京繁昌記˙卷三》(北京:支那風物研究會,大正14年8月20日。
3、兼常清佐,《支那思想-音樂》(東京:岩波書店,昭和9年10月15日。
4、橋本增吉,《東洋古代史》,東京,平凡社,昭和15年5月20日再版。
5、河上徹太郎,《音樂と文化》,大阪,創元社,昭和16年4月22日第5刷。
6、安藤更生,《北京案內記》(北京:新民印書館,昭和16年11月20日。
7、小川晴陽,《大同の石佛》,東京,アルス,昭和16年12月10日。
8、江文也,《上代支那正樂考-孔子の音樂論》,東京,三省堂,昭和17年5 月25日初版。
9、江文也,《北京銘》,東京,青梧堂,昭和17年8月20日。
10、江文也,《大同石佛頌》,東京,青梧堂,昭和17年8月20日。
11、久志卓真,《支那上代文化史》,東京,寶雲社,昭和18年1月1日。
12、鐮倉芳太郎,《東洋の雕刻》,京都,大雅堂,昭和18年9月20日。
13、岸邊成雄,《東亞音樂史考》(東京:籠吟社,昭和19年9月30日
14、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編,《東洋文獻索引》,京都,京都大學,昭和26年3月25日。
15、吉田精一,《日本近代詩鑑賞˙大正篇》,東京,新潮社,昭和28年6月5日。
16、掛下慶吉,《昭和樂壇の黎明-樂壇生活四十年の回想》,東京,音樂之友社,昭和48年12月20日。
17、杉山二郎,《木下杢太郎-ユマニテの系譜》,東京,平凡社,昭和49年3月20日初版第2刷。
18、星旭,《日本音樂の歷史と鑑賞》,東京,音樂之友社,昭和51年7月20日6 刷。
19、吉川英史,《日本音樂の歷史》,大阪:創元社,昭和54年7月20日13刷。20、田中純一郎,《日本教育映画發達史》,東京,蝸牛社,昭和54年9月10日。
21、日本交通公社社史編纂室編,《日本交通公社七十年史》,東京,日本交通公社,昭和57年2月。
22、三好行雄編,《島崎藤村全集.別卷》,東京,筑摩書房,昭和61年2月5日類聚版第二刷。
23、宮本百合子,《宮本百合子全集˙第十一卷》,東京,新日本出版社,昭和61年3月20日5刷。
24、吉田精一,《明治大正文學史》,東京,櫻楓社,昭和61年6月10日一版二刷。
25、山根銀二,《音楽批評˙山根銀二の時代》,東京,芸術現代社,昭和61年8月5日。
26、西安宮一郎編著,《モダンダンス江口隆哉と芸術年代史1900-1978》,東京,東京新聞出版局,平成元年11月25日。
27、海野宏編,《モダン都市文学Ⅸ--異囯都市物語》,東京,平凡社,平成3 年2月。
28、瀧遼一,《中国音楽再發見˙歷史篇》,東京,第一書房,平成3年6月25日。
29、三浦俊三郎,《本邦洋樂變遷史》(復刻版),東京,大空社,平成3年10月22日。
30、堀內敬三,《音樂五十年》(復刻板),東京,大空社,平成3年10月22日。
31、園部三郎,《音樂五十年》(復刻板),東京,大空社,平成3年10月22日。
32、富樫康等著、相良侑亮編,《伊服部昭の宇宙》,東京,音樂之友社,平成4年5月。
33、東京音樂協會編,《日本音樂年鑑•昭和八年版》(復刻板),東京,大空社,
平成5年7月。
34、東京音樂協會編,《日本音樂年鑑•昭和十一年版》(復刻板),東京,大空社,
平成5年7月。
35、大日本音樂協會編,《日本音樂年鑑•昭和十三年版》(復刻板),東京,大空
社,平成5年7月。
36、大日本音樂協會編,《日本音樂年鑑•昭和十四年版》(復刻板),東京,大空社,平成5年7月。
37、清水晶,《上海租界映畫私史》,東京,新潮社,平成6年11月20日。
38、新人物往來社戰史室編,《日本陸軍指揮官總覽》,東京,新人物往來社,平成7年9月10日。
39、歌崎和彥編,《証言-日本洋樂レコード史(戦前編)》,東京,音樂之友社,平成10年3月31日。
40、藤原義江,《藤原義江-流轉七十五年 オペラと恋の半生》,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平成10年8月25日。
41、高松敏男、西尾幹二編,《ニーチェ全集(別卷):日本人のニーチェ研究譜》,東京,白水社,平成10年9月30日3刷。
42、染谷周子、杉岡わか子、三宅巖編《戦前の作曲家たち1930-1940--ドキュメンタリ新興作曲家連盟》,東京,國立音樂大學附屬圖書館,平成11年。
43、井田敏,《まぼろしの五線譜--江文也というの「日本人」》,東京,白水社,平成11年7月30。
44、山田耕筰,《自傳 若き日の狂詩曲》,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平成11年12月25日。
45、趙夢雲,《上海˙文學殘像-日本人作家の光と影》,東京,田畑書店,平成12年5月30日。
46、松崎啟次,《上海人文記-映画プロデュサーの手帖から》(復刻版),東京,大空社,平成13年1月。
47、竹中憲一,《北京歷史散步》,東京,竹內書店新社,平成13年4月30日。
48、藤井省三,《現代中國文化探險-四つ都市の物語》,東京,岩波書店,平成14年7月25日2刷。
49、古川隆久,《戦時下の日本映画-人は囯策映画を観たか》,東京,吉川弘文館,平成15年2月。
50、秋山邦晴,《昭和の作曲家たち-太平洋戦爭と音楽》,東京,みすず書房,平成15年4月25日。
51、西原大輔,《谷崎潤一郎とオリエンタリスム-大正日本の中國幻想》,東京,中央公論新社,平成15年7月25日。
52、工藤綏夫,《ニーチェ》,東京,清水書院,昭和15年10月10日27刷。
53、增井敬二,《日本オペラ史》,東京,昭和音樂大學オペラ研究所,平成15年12月25日。
54、ボードレール著,堀口大學譯,《惡の華》,東京,新潮社,平成16年10月30日58刷。
貳、論文
中文論文
1、徐士家,〈在反右戰線上 老牌漢奸、右派分子江文也的嘴臉〉,《人民音樂》,1958年1月號,頁30。
2、本刊記者,〈台灣音樂史話-楊肇嘉先生訪問記〉,《功學月刊》22期,1961年6月,頁16
3、李金傳,〈談台灣音樂的發展-樂界五十年的回憶〉,《台北文獻》6卷30號,1971年3月,頁9。
4、周憲文,〈Paul Ambroise Val`ery年譜〉,《台灣經濟金融月刊》14卷5號,1978年5月20日,頁49-50。
5、歐陽美倫,〈齊爾品的一生及其作品1899-1977〉,《音樂與音響》119期,1983年5月,頁40-42。
6、張良澤,〈江文也的意氣昂揚詩〉,《文學界》11號,1984年8月,頁129-132。7、岡知博著,謝尹東譯,〈日本的現代國樂是這樣的〉,《全音音樂文摘》9期,
1984年9月,頁68-72。
8、Vladimir Ussachevsky著,許玨靈譯,〈悼念齊爾品〉,《全音音樂文摘》69,1984年9月,頁110-111。
9、張己任,〈齊爾品與中國的音樂專業教育〉,《全音音樂文摘》69,1984年9 月,頁112-117。
10、Guy Freedman訪問,曾錦梨譯,〈齊爾品專訪〉,《全音音樂文摘》69期,1984年9月,頁118-123。
11、David Ewwn著,樊慰慈譯,〈齊爾品的生平與作品〉,《全音音樂文摘》69,1984年9月,頁127-131。
12、陳碧娟,〈齊爾品的藝術生涯與音樂理論〉,《全音音樂文摘》69期,1984年9月,頁136-141。
13、張己任,〈記齊爾品夫人李獻敏女士〉,《全音音樂文摘》69期,1984年9月,頁142-146。
14、郭芝苑,〈中國現代民族樂派的先驅者江文也〉,《現代音樂大師-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頁65-66。
15、劉美蓮,〈走不完的悲劇歲月-江文也坎坷、浪漫的一生〉,《罐頭音樂》37期,1985年6月,頁6-11。
16、汶江,〈“支那”一詞起源質疑〉,《中國歷史研究》1989年2期,頁110-118。
17、韓國鐄,〈柯政和資料初探〉,《韓國鐄音樂文集(一)》,台北:樂韻出版社,1990年1月,頁183-192。
18、菅野誥和著,衛德全譯,〈史克里亞賓〉,堀內敬三主編,《名曲解說全集2-交響曲2》(台北:大陸書店,1992年4月2 版),頁344。
19、白鳥庫吉著,黃約瑟譯,〈中國古傳說之研究〉,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頁4-9。
20、王光祁,〈東方民族之音樂〉,《王光祁音樂論著選集˙上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年1月,頁126-196。
21、王光祁,〈中西音樂之異同〉,《王光祁音樂論著選集˙上冊》,頁199-203。
22、阿部吉雄著,許政雄譯,〈日本儒學的特質〉,《日本儒學史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頁23-54。
23、李魁賢譯,〈梵樂希(Paul Val`ery,1871-1945)〉,《笠》,期1993年6月,頁65-92。24、蘇其康,〈宇宙視域的探尋-李白、梵樂希、里爾克〉,《中外文學》,23卷9
號,1995年2月,頁95-111。
25、劉麟玉,〈從戰前日本音樂雜誌考證江文也旅日時期之音樂活動〉,《中央音樂學院學報》(北京),1996年第1期,頁4-18。
26、江文也,〈“作曲”的美學的觀察〉,王寧一、楊和平編,《二十世紀中國音樂美學文獻卷》,北京,現代出版社,1996年5月),頁807-8814。
27江文也著,劉麟玉譯,〈從北平到上海〉,秦賢次主編,《海鳴集續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7月,頁250-273。
28、楊儒賓,〈江文也論孔子的音樂觀〉,收於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一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研討會》,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7年6月,頁117-139。
29、金培懿,〈日據時代治台灣儒學研究之類型〉,《第一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7年6月,頁310-311。
30、閻寶林,〈與中國音樂一生結緣的齊爾品〉,《人民音樂》380期,1997年12月,頁37-38。
31、王志,〈論近代日本的華族制度〉,《日本學論壇》 (瀋陽),1999年第2期,頁6-10。
32、賀綠汀,〈聽了祀孔典禮中大同樂會的古樂演奏以後〉,《賀綠汀全集˙4》(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年3月),頁12-15。
33、中村孝志著,李玉珍、卞鳳奎譯,〈「台灣籍民」諸問題〉《台北文獻》129期,民國88年9月,頁167-168。
34、許秦蓁,〈拆閱劉吶鷗的「私件」與「公物」〉,《聯合文學》15卷11號,1999年9月,頁55-59。
34、葉雋,〈《留德學人與德國》系列隨筆--王光祈〉,《德語學習》(北京),2000年4期,50-52。
35、高城重躬,〈我所了解的江文也〉,《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頁62-66。
36、孫星群,〈《樂記》研究 百年回顧〉,《中國音樂》,2000年第4期,頁7-10+35。
37、劉順利,〈《樂記》之“和”論〉,《天津師大學報》,2004年第4期,頁58-69。
38、黃玉燕,〈橫光利一的文學世界〉收於橫光利一著,黃玉燕譯《春天坐馬車來》(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11月),頁Ⅴ。
39、梁華璜,〈台灣總督府與廈門旭瀛書院〉,《台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3月,頁101-130。new window
40、王文俐,〈江文也早期鋼琴音樂創作的現代技法〉,《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2001年4月,頁43-47。
41、張己任,〈江文也與中國近代音樂〉,《當代》171期,2001年11月1日,頁118-139。
42、孫星群,〈《樂記》與《詩學》比較研究中一些問題的思考-中國先秦與古代希臘音樂思想比較〉,《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12-16。
43、楊永賢,〈音樂學家王光祈評述〉,《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2卷3期,2002年6月,頁105-107。
44、劉謀,〈中西音樂審美比較〉,《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2卷3期,2002年8月,頁98-103。
45、聂振斌,〈“大樂與天地同和”-《樂記》的藝術哲學〉,《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2002年10月,頁45-50。
46、羅天全,〈論王光祈在中國音樂史上的主要成就〉,《音樂探索》(成都),2003年第1期,頁7-12。
47、鍾昱,〈試比較《樂記》與《理想國》的音樂觀〉,《音樂探索》,2003年1月號,頁71-73。
48、張雪敏,〈《樂記》之“氣”論〉,《天中學刊》,18卷1期,2003年2月,頁52-54。
49、葉笛,〈用音樂語言寫詩的江文也〉,《創世紀》134,2003年3月,頁140-146。50、逯雪梅,〈論《禮記˙樂記》的“中和”文藝思想〉,《北方論叢》(北京),2003
年第6期,頁15-17。
51、徐興慶譯,〈彪大的他者-近代日本的中國觀〉,陳緯芬等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台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7月),頁
163-176。
52、晁華山,〈印度西北部的希臘文化傳統與創立佛像〉,李明珠主編,《印度宗教、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9月),頁241-257。new window
53、方漢文,〈關於“支那”名稱的來源〉,《蘭台世界》,2003年9月,頁51-57。54、李岩,〈朔風起時弄樂朝-20世紀20年代的西樂社、愛美樂社及柯政和〉,《音
樂研究》,2003年第3期,2003年9月,頁35-41。
55、鍾淑敏的〈日治時期在廈門的台灣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江文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24日,頁1-19。
56、許雪姬,〈1937-1945年在北京的台灣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江文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24日,頁1-27。
57、劉麟玉的〈日本戰時體制下的江文也初探--以1937-1945年間江文也音樂作品與時局關係為中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江文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24日,頁1-20。
58、蘇夏,〈江文也部分樂隊音樂作品評介〉,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江文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24日,頁1-20。
59、張己任,〈江文也音樂創作的歷程-一個文化認同的探索〉,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江文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24日,頁1-14。
60、周婉窈,〈想像的台灣與中國文化的想像--江文也文字作品初探〉,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江文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24日,頁1-18。
61、何義麟的的〈追尋東方的那一顆星-一九八0年代江文也出土現象的文化分析〉,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江文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24日,頁1-16。
62、羅漁,〈江文也與天主教聖樂的創作〉,《歷史月刊》191期,2003年12月,頁141-143。
63、張潔寧,〈20世紀30年代北平現代主義詩人文化心態分析〉,《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頁108-115。
64、趙維平,〈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音樂創作與音樂教育〉,《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第2卷第1 期,2004年3月,頁65-69。
65、熊澤彩子,〈亞歷山大˙齊爾品與中日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1期,2005年2 月,頁65-71。
日文論文
1、箕作秋吉,〈新興作曲家連盟の設立に際して〉,《音樂世界》2卷6號,昭和5年6月,頁28-29。
2、江文彬,〈何を置いても予選曲を〉,《音樂世界》4卷6號,昭和7年6月1 日,頁51-52。
3、神戶道夫,〈音樂コンクール豫選傍聽記〉,《音樂世界》4卷6號,昭和7年6月,頁52。
4、江文也,〈コンクール豫選を通過して〉,《音樂世界》5卷6號,昭和8年6月1日,頁80。
5、作者不詳,〈歌劇「ラ˙ボエーム」上演〉,《音樂新潮》11卷6號,昭和9年6月,頁99。
6、吳天賞,〈音樂感傷-鄉土訪問音樂演奏會を聽きて〉,《台灣文藝》創刊號,昭和9年11月,頁64-65。
7、作者不詳,〈作曲の部〉,《音樂世界》6卷11號,昭和9年11月,頁109。
8、江文也,〈「白鷺への幻想」の生立ち〉,《音樂世界》6卷11號,昭和9年11月,頁108-109。
9、作者不詳,〈近代日本作曲家連盟ニュース〉,《音樂評論》3卷3號,昭和10年1月,頁48-49。
10、湯淺永年,〈チェレプニン氏の代辯〉,《音樂評論》3卷3號,昭和10年1月,頁31-37。
11、作者不詳,〈近代日本作曲家連盟ニュース〉,《音樂評論》3卷5號,昭和10年3月,頁60。
12、江文也,〈青年に捧ぐ〉,《台灣文藝》2卷5號,昭和10年5月1日,頁76-77。
13、作者不詳,〈第一回オーデイションの記録〉,《月刊樂譜》24卷6號,昭和10年6月,頁56-58。
14、服部正,〈第二回オーデイション〉,《月刊楽譜》24卷7號,昭和10年7月,頁61-64。
15、作者不詳,〈近代日本作曲家連盟ニュース〉,《音樂評論》4卷3號,昭和10年11月,頁61-63。
16、江文也,〈ペラ バルトック〉,《フィルハーモニー》,昭和10年12月,頁10-16。
17、作者不詳,〈バルセロナ囯際現代音樂祭—一九三六年四月自十八日至二十五日〉,《音樂評論》4卷5號,昭和11年2月,頁55-56。
18、作者不詳,〈近代日本作曲家連盟ニュース〉,《音樂評論》4卷4號,昭和11年4月,頁56-57。
19、新交響樂團理事會,〈「日本現代作曲祭」開催に就て〉,《フィルハーモニー》,10卷6號,昭和11年6月,頁42-43。
20、飯田忠純,〈樂壇人物評論-太田太郎〉,《音樂俱樂部》3卷7號,昭和11年7月,頁57。
21、安部幸明,〈ティボー演奏會よりの感想〉,《音樂評論》,4卷7號,昭和11年7月,頁58-59。
22、宮淳三,〈太田綾子獨唱會〉,《音樂評論》4卷7號,昭和11年7月,頁56-57。23、倉知绿郎,〈現代作曲祭を聽く〉,《音樂評論》,4卷7號,昭和11年7月,
頁60-62。
24、作者不詳,〈巴里萬國博覽會音樂對策委員會の活動報告〉,《音樂評論》,4卷7號,昭和11年7月,頁101。
25、園部三郎,〈新響十一樂季の業績〉,《フィルハーモニー》,11卷7.8號,昭
和11年7月,頁22-25。
26、作者不詳,〈ベルリンの「日本室內樂の夕」〉,《音樂俱樂部》3卷8號,昭和11年8月,頁111。
27、江文也,〈北京から上海へ〉,《月刊樂譜》25卷9號,昭和11年9月,頁
30-43。
28、折田泉,〈作曲界發展の為めの一進路〉,《フィルハーモニー》,11卷9號,昭和11年9月,頁8-11。
29、江文也,〈台灣の舞曲そのほか〉,《音樂俱樂部》3卷10號,昭和11年10月,頁64-65。
30、作者不詳,〈江文也氏がオリムピック「認識章」を授与さる〉,《音樂新潮》13卷10號,昭和11年10月,頁103。
31、作者不詳,〈音樂、舞踊消息〉,《音樂新潮》13卷11號,昭和11年11月,頁109。
32、大田黑元雄,〈日露音樂祭印象〉,《音樂評論》4卷11號,昭和11年11月,頁63。
33、石井文雄,〈孔子音樂觀〉,《東洋音樂研究》第壹輯,昭和11年12月,頁82-89。
34、作者不詳,〈現代日本の音樂-第二放送每週月曜後7.30より卅分〉,《月刊楽譜》,25卷12號,昭和11年12月,頁140。
35、江文也,〈「俗謠に基く交響的エチュード」に就いて〉,《音樂評論》6卷2號,昭和12年2月,頁28-29。
36、江文也,〈「俗謠に基く交響的エチュード」に就いて〉,《フィルハーモニー》11卷2號,昭和12年2月,頁30-31。
37、作者不詳,〈新響ニュース〉,《フィルハーモニー》,10卷2號,昭和11年2月,頁66-67。
38、秋吉原作、鯨井孝、山根銀二、原太郎、園部三郎等,〈新響コンクール合評會〉,《音樂評論》6 卷3號,昭和12年3月,頁24-25。
39、作者不詳,〈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一九三七年度音樂祭於巴里˙六月自二0至二七日〉,《音樂評論》6卷3號,昭和12年3月,頁57、61。
40、作者不詳,〈邦人作品コンクール審查結果發表〉,《フィルハーモニー》11卷3號,昭和12年3月,頁30-31。
41、堀內敬三,〈山田耕筰論〉,《音樂評論》6卷3號,昭和12年3月,頁48-52。42、小林源治,〈作品の貧困か!批評の貧困か!〉,《フィルハーモニー》11 卷
4號,昭和12年4月,頁50-51。
43、渡鏡子,〈二台のピアノの演奏會-ワインガルテンと井上園子〉,《音樂評論》6卷6號,昭和12年6月,頁76-77。
44、日本現代作曲家聯盟委員會,〈日獨交換演奏會の報告〉,《音樂評論》6卷6號,昭和12年6月,頁83-84。
45、〈日本現代作曲家連盟第三回作品發表會〉,《月刊樂譜》26卷7號,昭和12年7月,頁79。
46、作者不詳,〈ワインガルトナー夫妻を圍んで〉,《音樂評論》6卷7號,昭和12年7月,頁58。
47、荻原英一,〈歡迎の挨拶〉,《音樂評論》6卷7號,昭和12年7月,頁59。
48、作者不詳,〈日本現代作曲家連盟ニュス〉,《音樂評論》6卷7號,昭和12年7月,頁65。
49、江文也,〈黑白放談〉,《音樂新潮》14卷7號,昭和12年7月,頁24-27。
50、江文也,〈黑白放談(二)〉,《音樂新潮》14卷8號,昭和12年8月,頁25-28。
51、江文也,〈黑白放談(三)〉,《音樂新潮》14卷9號,昭和12年9月,頁25-28。
52、江文也,〈黑白放談(四)〉,《音樂新潮》14卷10號,昭和12年10月,頁40-43。
53、江文也,〈黑白放談(五)〉,《音樂新潮》14卷11號,昭和12年11月,頁13-16。54、〈日獨作品交換音樂會〉(廣告),《月刊楽譜》26卷11號,昭和12年11月,
頁45。
55、田中正平,〈東洋音樂會誌の發刊を祝す〉,《東洋音樂研究》1卷1號,昭和12年11月,頁2。
56、江文也,〈黑白放談(六)〉,《音樂新潮》14卷12號,昭和12年12月,頁14-18。
57、作者不詳,〈囯際現代音樂公報〉,《音樂評論》7卷5號,昭和13年5 月,頁95。
58、秋葉豐,〈日本作曲界の樂派〉,《音樂俱樂部》,7卷6號,昭和15年6月,頁10-13。
59、井上園子、野村光一(對談),〈南米の旅から〉,《音樂俱樂部》7卷6號,昭和15年6月,頁35-39。
60、松平賴則,〈あの頃を回想しつつ—日本現代作曲家連盟の創立十週年を迎へて〉,《音樂俱樂部》7卷6號,昭和15年6月,頁51。
61、秋山準(即箕作秋吉),〈創立十周年-日本現代作曲家連盟回顧談(四)〉,《音樂評論》9卷8號,昭和15年8月,頁69-72。
62、久保田公平,〈江文也の「台灣舞曲」-邦人作品吹込に關して〉《音樂評論》10卷7號,昭和16年7月,頁98-99。
63、瀧遼一,〈孔子廟の音樂〉,《レコード》2卷3號,昭和17年3月,頁49-51。64、岸邊成雄,〈「孔子廟の音樂」に就いて〉,《音樂之友》2卷4號,昭和17 年
4月,頁91-93。
65、清瀨保二,〈現代日本の管絃樂及び室內樂曲-續日本作曲家作品の批判的紹介〉《音樂之友》2卷4號,昭和17年4月,頁51。
66、園部三郎,〈現代日本ピアニスト論(6)-井上園子論〉,《音樂公論》2卷9號,昭和17年9月1日,頁27-29。
67、野間宏,〈新感覺派文學の言葉〉,《文學》,昭和33年9月號,收於《橫光利一と新感覺派》,頁262。
68、清瀨保二,〈戦前の作曲界-新興作曲家連盟を中心として〉,《音樂藝術》21卷5號,昭和38年5月,頁12-21。
69、小宮多美江,〈山根銀二年表(1906-1982)〉,山根銀二,《音樂批評˙山根銀二の時代-山根銀二著作集》,東京,藝術現代社,昭和61年8月5日,頁294-338。
70、清瀨保二,〈近代音樂祭〉,清瀨保二著作集編集委員會編,《清瀨保二著作集-われわれの道,東京,同時代社,昭和58年2月19日。
71、作者不詳,〈時事新報社略史〉,時事新報編,《時事年鑑•18卷》(復刻版),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ー,平成5年2月,頁10-11。
72、伊藤一彥,〈“支那”と中囯〉,《中囯研究》565號,平成7年3月,頁50-51。
73、王強,〈日中戦爭期の華北新民會〉,《現代社會文化研究》(新潟)20號,平成13年3月,頁204-215。
74、山田耕筰,〈音樂の法悅境〉,後藤暢子、團伊玖磨、遠山一行編,《山田耕筰著作全集˙1》,東京,岩波書店,平成13年6月20日,頁117-121。
75、山田耕筰,〈綜合藝術より融合藝術へ〉,後藤暢子、團伊玖磨、遠山一行編,《山田耕筰著作全集˙1》,東京,岩波書店,平成13年6月20日,頁121-129。
76、山田耕筰,〈Una Ooera Dada Ⅱ〉,後藤暢子、團伊玖磨、遠山一行編,《山田耕筰著作全集˙1》,東京,岩波書店,平成13年6月20日,頁199-210。
77、後藤暢子,〈解題〉,後藤暢子、團伊玖磨、遠山一行編,《山田耕筰著作全集˙1》,東京,岩波書店,平成13年6月20日,頁627-642。
78、劉麟玉,〈台灣人作曲家江文也の日本における音樂活動年表〉,《創立五十週年記念論文集》,善通寺,四國學院文化學會,平成12年3月,頁271-290。
79、保昌正夫,〈作家案內-橫光利一〉,收於橫光利一,《上海》,東京,講談社,平成13年8月 12刷),頁304-307。
80、川島真,〈近代「文化」都市北京の建設とその風景〉,《アジア遊學》,第40期,平成14年6月5 日,頁146-154。
81、太田丈太郎,〈アレクサンドル˙チェレプニンと音楽における日本主義〉,中村喜和、長繩光男、長與進編,《異鄉に生きる-来日ロシア人の足跡Ⅱ》,東京,成文社,平成15年月4日20),頁73-83。
82、子安宣邦,〈大いなる他者--近代日本の中國像〉,《「アジア」はどう語られてきたか--近代日本のオリエンタリズム》,東京,藤原書店,平成15年7月5日初版第三刷,頁149-169。
83、楢崎洋子〈1930年代の日本の民族主義と江文也〉,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江文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24日,頁1-13。
84、仲万美子,〈江文也が帰屬する文化空間と創作活動の關係試論〉,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江文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24日頁1-28。
參、報紙
中文報紙
1、《申報》,民國29年9月4日。
2、謝里法,〈故土的呼喚--臥病北平的台灣音樂家〉,《聯合報》,1981年3月8日,37版。
3、韓國鐄,〈作曲家江文也的復興〉,《聯合報》,1981年5月29日,37版。
4、許常惠,〈台灣前輩音樂家系列(五):國際性作曲家 江文也 前衛卻沒有人知道尋根卻選錯時候〉,《民生報》,1989年3月29日14版。
5、許常惠,〈台灣前輩音樂家系列(五):國際性作曲家 江文也 遭遇奇異難釐清 愛國卻沒有歸屬〉,《民生報》,1989年3月30日14版。
6、〈文化界盡一份心意 肯定江文也 演奏江文也〉,《民生報》,1989年6月15日,14版。
7、江文也著,劉麟玉譯,〈從北平到上海〉,《聯合報》,1997年7月29日至8 月3日。
日文報紙
1、〈待望に背かぬ  ミユウズの寵兒 聲樂、作曲の躍進ぶり示して〉,《時事新報》,昭和9年11月19日。
2、〈時事新報の悲劇-讀賣紙面の方向轉換〉,《日本學藝新聞》第19號,昭和12年1月15日,收於《日本學藝新聞•卷一》(復刻版),東京,不二出版社,昭和61年5月10日),頁86。
3、《中外商業新聞》,昭和12年12月9日。
4、《報知新聞》,昭和12年11月30日夕刊。
5、〈全楽壇を一丸に/う音楽の翼贊/三十団体が新結盟〉,《東京朝日新聞》昭和15年11月23日。
5、〈音楽臣道の实践〉,《東京朝日新聞》昭和15年11月25日。

肆、博碩士論文
1、吳幸姬,『《樂記》美學思想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7月。
2、許秦蓁,『重讀台灣人劉吶鷗(1905-1940):歷史與文化互動的考察』,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12月。

伍、辭典
中文辭典
1、汪培元,〈布魯赫〉,《中國大百科.音樂舞蹈卷》(台北:錦繡出版社,1993年12月),頁74。
2、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法悅〉,《佛光大辭典˙第四冊》,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5月初版6刷,頁3379。
3、繆天瑞、吉聯抗、郭乃安主編《中國音樂辭典》,北京,新華書店,2000年1 月第2刷,頁117。
4、別宮貞雄,〈米堯〉,林勝儀譯,《新訂標準音樂辭典》,台北,美樂出版社,1999年8月20日,頁1155-1159。
5、松平賴則,〈奧乃格〉,林勝儀譯,《新訂標準音樂辭典》,台北,頁847-850。
日文辭典
1、竹島,〈ウンコー〉,《東洋歷史大辭典˙第一卷》,東京,平凡社,昭和12年3月4日),頁2355、
2、藤枝,〈ガンダーラ〉,《東洋歷史大辭典˙第二卷》,東京,昭和12年月日,頁92-96。
3、藤枝,〈ペキン〉,下中彌三郎編,《東洋歷史大辭典˙第七卷》,東京,平凡
社,昭和13年4月23日),頁498-502。
4、井上和男,〈グリンカ〉,《音樂辭典˙人名篇》,東京,音樂之友社,昭和38年5月20日改定版8刷,頁155-156。
5、大田黑元雄,〈スクリャービン〉,《音楽辞典˙人名篇》,頁282。
6、牛山充,〈ドヴォルジャツク〉,《音樂辭典˙人名篇》,頁350-354。
7、井上和男,〈バラキレフ〉,《音樂辭典˙人名篇》,頁432-433。
8、坂本良隆,〈ヒンデミット〉《音樂辞典•人名篇》,頁468-470。
9、上沼八郎,〈伊澤修二〉,《國史大辭典.第一卷》,東京,吉川弘文館,昭和61年6月20日第1版第5刷,頁486-487。
10、平林一,〈高山樗牛〉,日本近現代歷史辭典編輯委員會主編,《日本近現代史辭典》,東京,東洋經濟新社,昭和53年4月5日,頁396。
11、江口圭一,〈肉彈三勇士〉,日本近現代史辭典編輯委員會編,《日本近現代史辭典》,頁491。
12、宮川寅雄,〈日本美術院〉,日本近現代史辭典編輯委員會編,《日本近現代史辭典》,頁531。
13、中村元,〈法悅〉,《佛教語大辞典˙下卷》,東京,東京書籍株式會社,平成3年9月7日4刷),頁1229。
14、瀧藤義滿,〈生田長江〉,三好行雄、竹盛天雄等編,《日本現代文學大事典˙人名、事項篇》,東京,明治書院,平成6年6月20日,頁21。
15、高橋英夫,〈河上徹太郎〉,三好行雄、竹盛天雄等編,《日本現代文學大事典˙人名、事項篇》,頁100。
16、小野寺凡,〈高山樗牛〉,三好行雄、竹盛天雄等編,《日本現代文學大事典˙人名、事項篇》,頁201-202。
17、中島國彥,〈永井荷風〉,三好行雄、竹盛天雄等編,《日本現代文學大事典˙人名、事項篇》,頁242。
18、荻久保泰幸,〈保田与重郎〉,三好行雄、竹盛天雄等編,《日本現代文學大事典˙人名、事項篇》,頁352-353。
19、大久保利謙,〈華族制度〉,《國史大辭典.第三卷》,東京,吉川弘文館,平成9年8月20日第1版第6刷,頁335-336。
20、五野井隆史,〈南蠻文化〉;真榮平房昭〈南蠻貿易〉,《日本史大事典.第五卷》,東京,平成2年11月18日,頁438-441。
21、佐藤伸宏,〈堀口大學〉,《日本現代文學大事典˙人名˙事項篇》,頁311。
22、田中純一郎,〈川喜多長政〉,臼井勝美等編,《日本近現代人名詞典》,東京,吉川弘文館,平成14年3月20日1版4刷),頁311。
23、河村政敏,〈北原白秋〉,臼井勝美等編,《日本近現代人名辭典》,東京,吉川弘文館,平成14年3月20日第1版第4刷,頁342。
24、杉森久英,〈滝田橒陰〉,臼井勝美等編,《日本近現代人名辭典》,東京,吉川弘文館,平成14年3月20日第1版第4刷,頁614。
25、佐佐木隆,〈林銑十郎〉,臼井勝美等編,《日本近現代人名詞典》,東京,吉川弘文館,平成14年3月20日第1版第4刷,頁646。

陸、CD解說
1、施炳建,《故都素描唱片解說》,1985年,上揚有聲出版公司。
2、《江文也:香妃、一宇同光、阿里山的歌聲CD解說》,1993年,上揚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柒、日本網路資源
http://www.tanken.com/kokutaikigen.html。
http://www.butokuin.com/nbi-sugata-k12.html
http://sound78rpm.ne.jp/air/opera.air.html。
http://erikaakoh.com/JB_takada.htm
http://www.internettacademy.co.jp/~s1107507/egu.htm
http://www.gunka.jp/sakuban/siryou/syou-sp/s-colu1.htm
http://www.jmdb.ne.jp/1938/bn000710.htm
http://www.jmdb.ne.jp/p0310410.htm。
http://ja.wikipedia.org/wiki。
http://www.pandaemonium.net/menu/devil/m_norina.html
http://www.jmdb.ne.jp/person/poo97240.htm。
http://www.geocities.co.jp/CollegeLife-Lounge/3924/article/movie.htm
http://www14.big.or.jp/~hosoya/who/fu/fujita-susumu.htm
http://www.jmdb.ne.jp/person/p0150230.htm
http://www.chuyakan.jp/01chuya/words/wordsa01.html
http://www.jmdb.ne.jp/person/p0185680.htm。
http://www.confuchina.com/
http://www.jmdb.ne.jp/person/p0150230.htm。
http://www.sbofmhk.org/Chinese/cNews/cNews74/cnews74.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