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林豪編纂地方志書的理念與實踐
作者:潘是輝
作者(外文):Shih-huei Pa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所
指導教授:顏尚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淡水廳志金門志澎湖廳志林豪地方志東瀛紀事Local HistoryLin Ha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2
(略)
(略)
參考書目:

一、未刊資料

「一八七八年(光緒四年)《澎湖廳志》采訪章程」,收入高啟進,《西瀛人物志》,頁112。
伊能嘉矩,〈修志始末〉稿本,收藏於臺灣大學圖書館之「伊能文庫」,編號M001第三冊。
林豪,〈黃濟時墓誌銘〉,收入陳耀明,〈澎湖黃氏一門三秀─黃步梯、黃濟時、黃欽明〉,《硓石古石》第15期,1999年6月,頁37。
林豪,〈蔡玉成母七秩壽文〉,收入高啟進,《西瀛人物志》,頁142。
林豪,《林豪手抄本》,澎湖縣文化局收藏。
楊浚,《楊雪滄稿本》,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收藏。
蔡玉成,〈僉請文石書院膏火稟帖〉,收入高啟進,《西瀛人物志》,頁122~123。
蔡玉成,〈僉懇暫緩派期以遂輿情而成文獻稟帖〉,收入高啟進,《西瀛人物志》,頁134~135、141。
蔡玉成,〈懇請設局建學以全嬰命而養童蒙稟帖〉,收入高啟進,《西瀛人物志》,頁129~130。
鄭用錫等纂,《淡水廳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中研院臺史所圖書館等皆收藏有影印本。




二、書籍

Applyby, Joyce etc.,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 New York: W. W. Norton, 1994.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rn China, Chiz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6.
Foucault, Michel,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Translation of Les mots et les chose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3.
Hunt, Lynn edited,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1989.
Jenkins, Keith, On ‘What is History?’From Carr and Elton to Rorty and White , London: Routledge, 1991.
Jenkins, Keith, Re-thinking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1991.
Meskill, Johanna,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9.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New York : Vintage Books, 1978.
Stone, Lawrence,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81.
White, Hayden,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973.
White, Hayden,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987.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影印出版。
丁曰健編,《治臺必告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
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研究室、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輯部編,《福建‧上海小刀會檔案史料匯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不著撰人,《平臺紀事本末》,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6種。
不著撰人,《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2種。
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一)》,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7年11月。
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二)》,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8年6月。
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三)》,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8年6月。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主編,《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六十七、范咸等纂修,《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
六十七、范咸等纂修,《重修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八冊。
巴兆祥,《方志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方豪,《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出版社,1999年。
毛一波,《方志新論》,臺北:正中書局,1974年12月。
王石鵬,《臺灣三字經》,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62種。
王松,《臺陽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4種。
王記錄,《中國史學思想通史‧清代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
王詩琅等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2年。
永瑢、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據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出版。
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誌》,東京:刀江書院,1928年。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中卷》,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
朱熹,《御批通鑑綱目》,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據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出版。
艾爾曼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何培夫主編,《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年。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彰化縣篇》,台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年。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縣篇》,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4年。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澎湖縣篇》,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3年。
余文儀等纂修,《續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史研究》,臺北:東大,1996年。
吳大廷,《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97種。
吳子光,《一肚皮集》,雙風草堂藏板,1875年。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年影印出版。
吳密察、翁佳音、李文良、林欣宜等,《臺灣史料集成提要》,臺北:文建會,2004年。
吳幅員,《臺灣文獻叢刊提要》,臺北:臺灣銀行,1977年。new window
吳鼎仁,《西村呂世宜》,金門:鼎軒畫室,2004年。
吳鼎仁,《金門古書畫藝術》,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6年。
吳德央A《施案紀略》,收入《吳德孕穸陛n,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7種《戴施兩案紀略》。
吳德央A《戴案紀略》,收入《吳德孕穸陛n,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7種《戴施兩案紀略》。
吳錫璜等纂,《同安縣志》,1929年刊。臺北:臺北市福建省同安縣同鄉會,1986年重印出版。
吳懷祺,《中國史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2005年。new window
吳懷祺,《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宋遼金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new window
吳懷祺,《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
吳懷祺,《易學與史學》,臺北:大展,2004年。
呂世宜著、何樹環校釋,《愛吾廬文鈔校釋》,臺北:臺灣古籍,2002年。
宋晞,《方志學研究論叢》,臺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修訂版。
李汝和等纂修,《臺灣省通志‧卷七‧人物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李廷璧、周璽纂修,《彰化縣誌》,泉城塗門外後坂社刻。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出版。
李泰棻,《方志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臺一版。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三冊)》,臺北:三民,2004年。
沈茂蔭等編纂,《苗栗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
沈茂蔭等纂修,《苗栗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
汪文炳等纂修,《富陽縣志》,板存富陽學尊經閣,1906年開雕。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出版。
汪榮祖,《史學九章》,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汪榮祖,《詩情史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來新夏,《中國地方志》,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
周于仁、胡格纂輯,《澎湖志略》,1740年序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4年影印出版。收入《臺灣紀略彙刊》,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四五號。
周于仁、胡格纂輯,《澎湖志略》,收入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鳳山縣志、臺灣志略、澎湖志略》,臺北:文建會,2005年。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五冊。
周于仁、胡格纂輯,《澎湖志略》,收入諸家,《澎湖臺灣紀略、臺灣志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1種。
周元文等纂修,《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
周凱,《內自訟齋文集》,板存愛吾廬,1840年開雕。
周凱,《內自訟齋文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2種。
周凱等纂修,《廈門志》,板藏玉屏書院,1839年開雕。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出版。
周凱等纂修,《廈門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周煌,《琉球國志略》,臺北市: 臺灣銀行,197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93種。
周鍾瑄等纂修,《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
周璽等纂修,《彰化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
林天祝,《上后垵的故事》,金門:著者,2005年。
林天蔚,《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
林文龍,《林占梅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林文龍,《臺灣史蹟叢論》,臺中:國彰出版社,1987年9月。
林文鎮等編纂,《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一‧教育志》,澎湖:澎湖縣政府,2005年7月。
林百川等編纂,《樹杞林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3種。
林焜熿等纂修、林豪續纂,《金門志》,板藏金門浯江書院,1882年開雕。
林焜熿等纂修、林豪續纂,《金門志》,板藏浯江書院,1882年開雕。
林焜熿等纂修、林豪續纂,《金門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0種。
林焜熿等纂修、林豪續纂,《金門志》,臺北:中華叢書,1956年。
林豪,《東瀛紀事》,小巢居閣刊行,1880年。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出版。
林豪,《東瀛紀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種。
林豪,《淡水廳志訂謬》,小巢居閣刊行,1880年。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附於《淡水廳志》後出版。
林豪,《淡水廳志訂謬》,附於林豪等纂修,《澎湖廳誌》,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1922年。
林豪,《淡水廳志訂謬》,附於陳培桂等纂修,《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林豪,《誦清堂詩集》,菲律賓宿霧:大眾印書館,1957年。
林豪等纂修,《澎湖廳志》(1882年稿本),影印收入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五輯第五、六冊。
林豪等纂修,《澎湖廳志》,板藏文石書院,1894年校栞。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出版。
林豪等纂修,《澎湖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64種。
林豪等纂修,《澎湖廳志》,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學術院,1968年。
林豪等纂修,《澎湖廳志稿》(1893年稿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出版。
林豪等纂修,《澎湖廳誌》,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1922年。
林豪等纂修,《澎湖廳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研究叢刊51種,臺灣方誌彙刊卷五。
林豪等纂修、林文龍點校,《澎湖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林豪著、黃典權點校,《東瀛紀事》,臺南:海東山房,1956年7月。
林樹梅,《歗雲山人文鈔》,影印收入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四輯第一冊。
林樹梅,《歗雲詩鈔》,菲律賓宿霧市:大眾印書館,1968年重版。
邱 葵,《釣磯詩集》,金門: 金門縣文獻委員會, 1970年。
金門縣立社會教育館編輯,《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民政局,1992年。
金門縣林氏宗親會編,《金門簡介》,金門:編者,1993年。
姚瑩,《中復堂選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
施瓊芳著、黃典權點校,《石蘭山館遺稿》,臺北:龍文,1992年影印出版。
洪安全等編輯,《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一)》,臺北:故宮,1994年10月。
洪安全等編輯,《清宮廷寄檔臺灣史料(三)》,臺北:故宮,1998年10月。
洪安全等編輯,《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六)》,臺北:故宮,1997年10月。
胡建偉等編纂,《澎湖紀略》,收入胡建偉《澎湖紀略》、蔣鏞《澎湖續編》合刊本,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9種。
胡建偉纂輯,《澎湖紀略》,1771年序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4年影印出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一七號。
胡建偉纂輯,《澎湖紀略》,臺北:文建會,2004年。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12冊。
倉修良,《章學誠和《文史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徐慧鈺編,《林占梅資料彙編》,新竹:新竹市政府,1994年。
高啟進,《西瀛人物志》,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高啟進、陳益源、陳英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5年。
高澍然,《抑快軒文集》,揚州:江蘇廣陵古籍,1998年影印出版。
高澍然等纂修,《光澤縣志》,1870年補版重印。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影印出版。
張默予等編纂,《澎湖縣誌‧卷十二‧教育志》,澎湖:澎湖縣文獻委員會,1973年3月。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1997年。new window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合刊》,臺北:里仁,1995年。
莫渝(林良雅)、王幼華,《苗栗縣文學史》,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
釵p中編輯,《新金門志》,金門:金門縣政府,1959年。
陶榆V,《滿大人的最後二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3月。
陶榆V,《龍井林家的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6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9)。
陶榆V、薛化元、吳文星、張淑雅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年。new window
陶榆V等編纂,《續修澎湖縣志‧卷十四‧人物志》,澎湖:澎湖縣政府,2005年7月。
陶榆V等編纂,《續修澎湖縣志‧卷首》,澎湖:澎湖縣政府,2005年7月。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通史社,1921年。
連橫編,《臺灣詩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4種。
連橫編,《臺灣詩薈》,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郭豫明,《捻軍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正祥,《中國方志的地理學價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65年。
陳垣,《史諱舉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炳容,《金門城》,金門:自刊,1998年。
陳國瑛等編,《臺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
陳培桂等纂修,《淡水廳志》,1871年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出版。
陳培桂等纂修,《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
陳培桂等纂修,《淡水廳志》,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學術院,1968年。
陳培桂等纂修,《淡水廳誌》,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1922年。
陳捷先,《東亞古方志學探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陳淑均等纂修,《噶瑪蘭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
陳朝龍等纂、林文龍點校,《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陳壽祺等纂修,《福建通志》,臺北:京華出版,1968年。
陳漢光等纂修,《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1968年。
陳漢光編,《臺灣詩錄》,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6月。
陳慶元,《福建文學發展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吳興劉氏嘉業堂栞,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章學誠等纂修,《永清縣志》,板藏永清縣署,1779年,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new window
黃秀政等著,《臺灣史志論叢》,臺北:五南圖書,1999年。new window
黃典權、林文龍、莊永明、李國俊、邱正略等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黃典權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
黃啟文,《新竹史話》,新竹:金泰印刷,1955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10月。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年。new window
黃進興,《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new window
黃葦等著,《方志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
惲敬,《大雲山房集》,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廈門修志局纂修,《廈門市志》,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影印出版。
楊雲萍,《臺灣歷史上的人物》,臺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
楊麗祝等編纂,《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文化志》,澎湖:澎湖縣政府,2005年7月。
葉振輝,《清季臺灣開埠之研究》,臺北:自版,1985年。new window
葉連鵬,《澎湖文學發展之研究》,澎湖縣:澎湖縣文化局,2001年。
詹雅能編撰,《明志書院沿革志》,新竹:新竹市政府,2002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鳳山縣志、臺灣志略、澎湖志略》,臺北:文建會,2005年。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5冊。
趙永紀主編,《清代學術辭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趙翼,《皇朝武布鶷情n,臺北:藝文,1965年。
劉敬等纂修,《金門縣志》,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影印出版。
劉敬等纂修,《金門縣志》,金門:金門文獻委員會,1958年。
蔣鏞等編纂,《澎湖續編》,收入胡建偉《澎湖紀略》、蔣鏞《澎湖續編》合刊本,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15種。
蔣鏞等纂輯,《澎湖續編》抄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出版。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一八號。
蔡青筠,《戴案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6種。
蔡振豐,《苑裏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8種。
諸家,《海濱大事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3種。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1種。
鄭用錫等纂,《淡水廳志》,影印收入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五輯第四冊。
鄭用錫等纂、林文龍點校,《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鄭用鑑著、詹雅能編校,《靜遠堂詩文鈔》,新竹:新竹市政府,2001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
薛起鳳等人編纂,《鷺江志》,影印收入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七輯第十一冊。
謝金鑾、鄭兼才等纂修,《續修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
謝國興,《官逼民反:清代臺灣三大民變》,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3月。new window
藍鼎元,《平臺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
顏尚文、潘是輝,《嘉義賴家發展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顏尚文等編纂,《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澎湖:澎湖縣政府,2005年7月。
顏尚文等編纂,《續修澎湖縣志‧卷三‧人民志、卷四政事志》,澎湖:澎湖縣政府,2005年7月。
魏源,《聖武記》,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三、論文:

Rowe, William, “The Problem of Civi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odern China” Modern China, (April, 1993): 139-157.
Stone, Lawrence,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Reflections on a New Old History, ” Past and Present, 85(1979), pp.3-24.
方志強,〈「歷史事實」─「事實」與「解釋」的互動〉,《新史學》第13卷3期,2002年9月。new window
方志強,〈西洋史學史的定義及其內涵的演變─兼論歷史與史學的定義〉,《中正大學學報》第8卷1期,1997年。
方豪,〈修志專家與臺灣方志的纂修〉,收入方豪,《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出版社,1999年。
方豪,〈記新抄《苗栗縣志》兼論臺灣方志的型態〉,收入方豪,《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出版社,1999年。
方豪,〈清代中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臺灣人文》第3期,1978年4月。
方豪,〈清代前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臺灣人文》第2期,1978年1月。
方豪,〈清代後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臺灣人文》第4期,1978年7月。
毛一波,〈從《澎湖廳志》說到臺灣全面修志〉,《方志通訊》第3卷1、2期,1954年6月。new window
市村榮,〈清朝官撰臺灣府縣志類(一)〉,《圖書館雜誌》第114號,1929年5月。
市村榮,〈清朝官撰臺灣府縣志類(二)〉,《圖書館雜誌》第115號,1929年6月。
江柏煒,〈從軍事城堡到宗族聚落:福建金門城之研究〉,《城市與設計學報》第7/8期,1999年3月。new window
余英時,〈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收入余英時,《中國傳統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1987年。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收入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台史所籌備處,1997年。
吳密察,〈臺灣大學藏「伊能文庫」〉,《臺灣大學圖書館》第1卷第3期,1997年。new window
李知灝,〈王松《臺陽詩話》版本考述與校刊〉,《臺灣文獻》第55卷第2期,2004年6月。
林文龍,〈清末寓臺詩人林豪事略〉,《臺灣文獻》第30卷4期,1979年12月。new window
林孟輝,〈澎湖文石書院學約析論〉,《硓石古石》第25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林豪著、南史點校,〈東瀛紀事(下卷)〉,《臺南文化》(舊刊)第5卷第2期,1956年7月。
林豪著、南史點校,〈東瀛紀事(上卷)〉,《臺南文化》(舊刊)第5卷第1期,1956年2月。
洪安全,〈臺灣道沿革研究〉,收入馮明珠主編,《文獻與史學─恭賀陳捷先教授七十嵩壽論文集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遠流,2002年。
夏長樸,〈《四庫全書總目》與漢宋之學的關係〉,《故宮學術季刊》第23卷第2期,2005年冬季。
徐先堯,〈西洋史學史的涵義與課題〉,《史學彙刊》第2期,1969年。new window
徐慧鈺,〈林豪之澎湖經歷初探─三任文石書院山長〉收入《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2年4月。
高志彬,〈《淡水廳志》纂修考─兼論「陳培桂竄改林豪底稿、修改楊浚草稿」說〉,收入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編輯,《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9年。new window
高志彬,〈﹝光緒﹞《澎湖廳志》〉,收入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三)》,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8年6月。
高志彬,〈﹝光緒﹞《澎湖廳志稿》〉,收入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三)》,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8年6月。
高志彬,〈﹝同治﹞《淡水廳志》〉,收入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二)》,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8年6月。
高志彬,〈﹝乾隆﹞《澎湖紀略》〉,收入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三)》,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8年6月。
高志彬,〈﹝乾隆﹞《續修臺灣府志》〉,收入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一)》,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7年11月。
高志彬,〈﹝康熙﹞《諸羅廳志》〉,收入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二)》,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8年6月。
高志彬,〈﹝道光﹞《澎湖續編》〉,收入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三)》,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8年6月。
高志彬,〈記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澎湖廳志》十五卷抄本〉,收入傅樂成教授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史新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8月。new window
高志彬,〈臺灣分館館藏方志史料及其利用價值〉,收入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推廣組編,《慶祝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建館七十八週年暨改隸中央二十週年紀念館藏與臺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4年4月。
高志彬,〈臺灣方志之纂修及其體例流變述略〉,《臺灣文獻》第49卷3期,1998年9月。new window
張勝彥,〈臺灣清代地方志之研究─以康熙年間所編之臺灣府志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0卷第5期,2000年2月。
曹甲乙,〈纂輯《淡水廳志》的楊浚〉,《臺灣文獻》第6卷2期,1955年6月。
陶榆V,〈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4期,1985年6月。
陶榆V,〈明清兩代國人對澎湖群島的認識及防戍〉,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6月。
陶榆V,〈清代臺灣總兵的特質〉,《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期,1983年。
陶榆V,〈福建臺灣建省的研究─由建省到分治〉,《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期,1985年。
陶榆V,〈興泉永道與臺灣的關係〉,《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3期,1981年5月。
章觼A〈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36期,1973年。
連慧珠,〈「萬生反」─十九世紀後期臺灣民間文化之歷史考察〉,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連慧珠,〈紅旗白旗反─轉型期的社會衝突〉,《臺灣文獻》第55卷第4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郭伶芬,〈清代臺灣中部望族的對立與聯合─從戴潮春事件的觀察〉,收入《史學的傳承》編輯小組編輯,《史學的傳承:蔣永敬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近代中國,2001年。
陳正祥,〈《淡水廳志》的地理學評價〉,《臺灣文獻》第11卷4期,1960年12月。new window
陳正祥,〈《澎湖廳志》的地理學評價〉,《臺灣文獻》第7卷1、2期,1956年6月。new window
陳漢光,〈光復前北臺官志纂修史〉,收入盛清沂編,《臺北縣文獻叢輯‧第二輯》,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56年4月。
陳漢光,〈林豪先生傳記及詩文〉,《臺灣文獻》第18卷2期,1967年6月。
陳漢光,〈臺灣印行官撰福建方志彙目〉,《福建文獻》第4期,1968年12月。
陳漢光,〈臺灣地方志纂修簡史〉,《方志通訊》第2卷2期,1953年11月。
陳耀明,〈澎湖黃氏一門三秀─黃步梯、黃濟時、黃欽明〉,《硓石古石》第15期,1999年6月。new window
黃兆強,〈章學誠研究述論─前人所撰有關章學誠對史學、方志學及目錄學之貢獻及影響述論〉,《東吳歷史學報》第11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黃知音,〈記新見《澎湖廳志》抄本─並論抄本與刻本《澎湖志》的異同〉,《公論報》第六版,「臺灣風土」第143期,1951年10月5日。
黃美娥,〈清代流寓文人楊浚在臺活動及其作品〉,《臺北文獻》直字第127期,1999年3月。
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7月。new window
楊永智,〈明清臺南刻書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楊永智,〈金門林樹梅刻書考〉,《東海中文學報》第15期,2003年7月。new window
楊志遠,〈章學誠的方志理論〉,《吳鳳學報》第9期,2001年5月。
楊清池,〈辛酉一歌詩(一)〉,《臺灣新文學》第1卷第8號,1936年10月。
楊清池,〈辛酉一歌詩(二)〉,《臺灣新文學》第1卷第9號,1936年11月。
楊清池,〈辛酉一歌詩(三)〉,《臺灣新文學》第2卷第1號,1937年2月。
楊雲萍,〈林豪〉,收入氏著《臺灣歷史上的人物》,臺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
楊雲萍,〈楊浚は楊承藩にあらず〉,《文藝臺灣》第1卷第3號,1940年5月。
楊雲萍,〈臺灣研究必讀書十部【續】(五)《淡水廳志》〉,《公論報》第六版,「臺灣風土」第57期,1949年7月4日。
楊鏡汀,〈平議《新竹縣志》兼論林豪《淡水廳志訂謬》〉,收入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研究組編輯,《七十九年臺灣史蹟源流研習會研究班論文集》,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90年9月。
葉振輝,〈中法戰爭澎湖之役〉,《硓石古石》第20期,2000年9月。new window
臺史公(伊能嘉矩),〈臺灣修史始末(一)〉,《臺灣慣習記事》第4卷第10號,1904年10月。
臺史公(伊能嘉矩),〈臺灣修史始末(二)〉,《臺灣慣習記事》第4卷第11號,1904年11月。
臺史公(伊能嘉矩),〈臺灣修史始末(三)〉,《臺灣慣習記事》第4卷第12號,1904年12月。
潘是輝,〈《雲林縣采訪冊》之研究(一)〉,發表於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協進會、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在雲林縣文化局舉辦之第五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2006年4月30日。
潘是輝,〈清代嘉義地區村際組織之研究〉,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學術發展〉,收入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1994年12月。
鄭吉雄,〈中國方志學的跨世紀展望〉,收入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
鄭政誠,〈連橫《臺灣通史》內有關「列傳」體例問題之研究〉,《輔仁歷史學報》第9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鄭喜夫,〈吳芸閣先生年譜初稿(三)〉,《臺灣風物》第31卷3期,1981年9月。new window
盧胡彬,〈清代臺灣方志之研究〉,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盧嘉興,〈清代官守臺灣的古文學家周凱〉,收入中國文化學院臺灣研究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文物論集》,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6年。
盧嘉興,〈清季流寓臺灣的大詩人楊浚〉,《古今談》第24期,1967年2月。
盧嘉興,〈清季流寓臺灣編志專家林豪〉,《古今談》第23期,1967年1月。
盧嘉興,〈開台唯一父子進士施瓊芳與施士洁〉,《古今談》第21期,1966年11月。
盧嘉興,〈澎湖唯一的進士蔡廷蘭〉,《古今談》第19期,1966年9月。
戴寶村、連慧珠,〈歷史事件與鄉土史教育─以戴潮春事件為例〉,收入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推廣輔導組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年。
羅士傑,〈清代臺灣的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為討論中心〉,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羅士傑,〈試探清代漢人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戴潮春事件為中心〉,《臺灣史蹟》第38期,2001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