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心齋與中晚明儒學的轉折─兼論道德自我與社會人倫的衝突與和諧
作者:潘玉愛
作者(外文):Pan Yu-Ai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福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王艮中晚明儒學道德自我社會人倫良知致聖人經世泰州學派Wang Gen 、Confucianism in Middle and Late Ming、Moral Self、Social Ethics、a saint、statecraf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5
本文首先,從外部問題探討中晚明的社會,以及儒者的心理意識為核心,展開探討中晚明期儒學在長期理學的態式之下發展後所產生的內部問題與批判,再往外層政治、經濟的問題,後確立儒士的心態。其次,細觀王心齋個體的本體工夫的存有論,再論王心齋對於儒家社群建構所開展出的儒士社會實踐。再者,檢視王心齋後泰州學派的群己觀,就王襞、王棟、耿定向、李贄等人的型態討論其形上心靈,又針對中晚明儒學內部的批判發掘當時疑難的問題意識。再返回至整體關係之中,探論中晚明儒者所論的聖人與經世的義涵,探察聖人與經世的論述脈絡。最後,以中晚明儒家與西方哲學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交涉,審視中晚明儒家是與社群主義的主張較為相應,王心齋的哲學精神與特質是較近於自由主義,但其公共論述的模式不同:王心齋對於社會的建構是以德性教化,羅爾斯是以契約權利,所以對於公義概念,王心齋稍可見其社會正義的雛型,也以均分的觀念,如以上有冊下有票的方式,而羅爾斯是以客觀的正義原則進行社會分配。
在王心齋與中晚明儒學的轉折探究後,發現中晚明儒學已有自由的因子,良知學的提出是前因,而王心齋與王龍溪、泰州學派則是在儒佛交流下,促使儒學有更鮮明的自由的基礎,尤其生存權的方面,無疑是提出一種人人平等的宣聲,但不是透過契約論的型態,而是透過德行教化的方式觸動人心,使社會有所自覺,以柔性與漸進的方式推動中晚明的發展與前進,即便在當時素以經世為己任的東林學派,也是僅以道德經世一說,這不可諱言是一種德治思維的教化模式,正如同麥金泰爾對於社群主義的論述,個體在相互關係下界定其個體的身份與責任,而此責任不是基於一種義務,而是出於對於個體自身美善真的追求,如此開出許多人文的向度:宗教、藝術、政治或其他等等。道德自我與社會人倫,從《大學》中所揭示是由個體到群體,個體是群體的基礎,群體的個體的完成,道德自我與社會人論即是如此交互作用與影響,在倫理行為上亦是為了統一兩者,達至最高的善(和諧),而王心齋與泰州之人,在中晚明乃是為通往和諧的過程洏奮鬥,所以呈顯一種衝突性,但若以王陽明的順應政權與當時思潮,中晚明思想的啟蒙可能延至清代仍舊不會有經世致用的發展。
參考文獻〈按筆劃順序〉
一、原典:
王艮:《心齋先生學譜》王士緯編,民國三十一年。
王艮:《王心齋先生全集》袁承業刻印本,民國元年。
王艮:《王心齋全集》和刻本,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王艮:《王心齋全集》陳祝生等校點,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艮:《王文貞公集》王世豐重刊本,嘉慶二十一年。
王衣等:《四先生殘稿》袁承業刻印本,民國元年。
王棟:《王一庵遺集》袁承業刻印本,民國元年。
王陽明:《陽明全書》,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王畿:《王龍溪全集》清光緒十五年刊本影印,台北:華文出版社,1970年。
王畿:《王龍溪語錄》台北:廣文出版社,1986年。
王襞:《王東崖遺集》袁承業刻印本,民國元年。
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何心隱:《何心隱集》容肇祖整理,台北:弘文館,1986年。
李摯:《焚書續焚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周敦頤:《周敦頤集》譚松林、尹紅,長沙:岳麓出版社,2002年。
林春:《林東城集》海陵叢本,萬曆二十五年。
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明萬歷二十六年刊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張載:《張子全書》,台北:中華書局,民國1988年。
陸九淵:《象山全集》,台北:中華書局,1987年。
程頤:《易程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中華書局標點本。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南京: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劉安:《淮南子》許匡一譯注,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劉蕺山:《劉子全書》,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明嘉靖刻本。
韓貞:《韓樂吾先生集》刊本,雍正。
聶豹:《雙江先生困辯錄》續修四庫全書,萬歷二十六年薛茂杞等重刻本。
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三年吳鳳瑞刻隆慶六年印本影印。
顏鈞:《顏鈞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顏鈞:《顏鈞集》黃宣民點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羅近溪:《近溪子明道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 :上海古籍,2002年。
羅近溪:《盰壇直銓》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台北:廣文出版社,1960年。
羅近溪:《羅近溪語要》(刊本)。
羅洪先:《念菴羅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羅洪先:《念菴羅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二年劉玠刻本影印。
顧憲成:《小心齋劄記》,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二、相關著作:
于化民:《明中晚其理學的對峙與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尹繼佐、周山:《相爭與相融》,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今關壽麿編撰:《宋元明清儒學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王育濟:《天理與人欲─理學理欲觀演變的邏輯進程》,(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
王育濟:《理學‧實學‧樸學──宋元明清思想文化的主流》,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3。
古清美:《慧菴論學集》慧菴存稿一,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古清美:《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慧菴存稿二,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甲凱:《宋明心學評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任劍濤:《道德理想主義與倫理中心主義─儒學倫理及其現代處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年。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從陸象山到劉蕺山》第八冊,台北:聯經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
何信全:《儒學與現代民主─當代新儒家政治哲學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new window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頁32-36。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年。
余敦康:《中國哲學論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吳康:《宋明理學》,台北:華國出版社,民國62年。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系年:1522-1602》,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李申:《中國儒教史上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1991年。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李書增等:《中國明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杜維明:《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宗周哲學之精神與儒家文化之未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杜維明《道‧學‧政─論儒家知識份子》錢文中、盛勤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沈清松:《再生的傳統》,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狄百瑞:《中國的自由傳統》李弘祺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周祺主編:《泰州学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林子秋、馬伯良 、胡维定:《王艮與泰州学派》,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9年。
林火旺:《羅爾斯正義論》,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new window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台北:幼獅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new window
侯外廬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俞可平:《社群主義》,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俞揚輯注:《泰州舊事摭拾》,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哈佛燕京學社、三聯書店主編:《儒家與自由主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胡维定:《泰州學派的主體精神》,南京:南京出版社,2001年。
苗潤田:《中國儒學史明清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候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唐君毅全集卷六,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齊魯出版社,1992年。
島田虔次:《朱子學與陽明學》蔣國保譯,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徐梵澄:《陸王學述》,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年。
徐興海、劉建麗主編,《儒家文化辭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荒木見悟:《中國哲學前沿叢書─佛教與儒教》杜勤、舒志田等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張廷玉:《新校本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樹俊:《泰州学派的創新精神》,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卷二,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洪葉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陳鼓應、辛冠清、葛榮晉:《明清實學簡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台北:環球書局,1983年。
勞思光:《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探討》,台北:東大,1993年。
嵇文甫:《左派王學》,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開展─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new window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馮達文:《宋明新儒學略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台北:幼獅出版社,1971年。
楊天石:《泰州學派》,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鵝湖學術叢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楊鶴皋:《宋元明清法律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賈豐臻:《中國理學史》中國文化史叢書,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趙吉惠等主編:《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劉宗賢、謝祥皓:《中國儒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華:《泰州學派的經濟詮釋》,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劉輔琴:《明代思想史》,台北:臺灣開明書局,1969年。
潘富恩、徐洪興:《中國理學》,鄭州: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
蔣慶:《政治儒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鄭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錢明主編:《陽明學新探》,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應奇:《社群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應奇:《從自由主義到後自由主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1年。
龔杰:《王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龔鵬程:《晚明思潮》,台北:里仁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三、期刊論文:
于雲翰、仝晰綱,〈從王艮到李贄〉,《雖坊學院學報》,第3卷,第3期,2003年5月,頁80-84。
于化民,〈王守仁心學的極端化發展及其主要理學觀點〉,《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2期,2001年,頁54-60。
方國根,〈王艮心學思想發微─兼論王艮與王陽明之心學的異同〉,《中國哲學史》,第3期,1999年,頁93-102。
方國根,〈泰州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側記〉,《哲學動態》,第二期,2002年,頁47-54。
王錦民,〈略釋影響晚明思想發展的兩段歷史〉,《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2004年,頁126-131。
左東嶺,〈李贄研究─順性、自適與真誠〉,《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0年,頁81-90。
左東嶺,〈游俠精神與泰州傳統〉,2000年,頁93-98。
任文利,〈何心隱的思想及其定位〉,《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2年,頁80-86。
安京,〈何心隱考〉,頁71-75。
朱漢民,〈良知的裂變─論王艮〉,《湖南社會科學》, 2000年4月,頁57-59。
何信全,〈儒家政治哲學前景─從當代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爭脈絡的考察〉,《現代價值與儒學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一)》,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頁1-10。
吳琦,〈論晚明異端思想的社會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4期,2000年7月,頁61-66。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二期,1999年12月,頁167-207。new window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二期,1999年12月,頁167-207。new window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第十四期,民國84年6月,頁59-82。new window
李冬梅,〈王艮與王陽明良知思想對比〉,《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39-44。
李承貴,〈顏鈞的平實之學〉,《中國哲學史》,第1期,2002年,頁105-113。
李明輝,〈由「內聖」向「外王」的轉折─現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學〉,《中國文哲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337-350。
谷海英、李英,〈論王艮理學思想的精神內核〉,《河北廣播學院學報》,第8卷,第1期,頁30-32。
和向朝,〈泰州學派與中國通俗文學的繁榮─兼論李贄的異端學說〉,《中國文化研究》,秋之卷,總第25期,1999年,頁69-74。
周利生,〈從泰州學派看吳承恩的創作思想〉,《雲南學術探索》,第4期,1997年,頁52-55。
周群,〈二溪卓吾關係論〉,《東南學術》,第1期,2004年,頁26-32。
季芳桐,〈論泰州學派的性質、分化與消融〉,《孔子研究》,第3期,2001年,頁104-113。
易宗禮,〈淺析羅汝芳論學為政之實施〉,《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4期,1996年11月,頁83-87。
易耀秋,〈近代啟蒙變革的「酵母」─略論以王艮為代表的泰州學派的歷史作用〉,《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1卷,第1期,1999年,頁86-90。
易耀秋,〈酵母〉,《文史研究》,第12期,1998年,頁87-90。
林子秋,〈泰州學派和晚明的啟蒙思潮─紀念王艮逝世460年〉,《揚州職業大學學報》,第5卷,第3期,頁1-6。
林安梧,〈後新儒學的新思考:從「外王」到「內聖」─以「社會公義」論為核心的儒學的可能〉,《鵝湖月刊》,第三十卷,第二期,2004年9月,頁16-25。new window
胡維定,〈王艮「百姓日用之道」中的人性自然觀〉,《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1期,1998年,頁1-3。
胡維定,〈王艮「身本論」的主體存在價值〉,《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0年1月,頁63-66。
胡維定,〈王艮「萬物一體」說的人己平等思想〉,《學海》,2000年3月,頁61-65。
胡維定,〈王艮的中正之到對古典儒學的復歸〉,《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1999年9月,頁12-16。
胡維定,〈泰州學派的人文主義精神〉,《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6期,2001年12月,頁14-17。
胡維定,〈從王艮的「大成仁學」到顏鈞的「大成仁道」〉,《南京師大學報》,第三期,1997年,頁41-44。
夏瑰琦,〈略論王艮的哲學思想〉,《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2期,1983年6月,頁19-26。
祝平次,〈社會人倫與道德自我:論泰州王學的社會性〉,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頁1-17。
袁征,〈北宋改革派教育家胡瑗〉,《河北學刊》,第2期,1989年,頁89-93。
張克偉,〈王東崖理學思想初探〉,《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1998年3月,頁116-119。
張克偉,〈泰州王門巨擘─王一庵哲學思想抉微〉,《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1996年6月,頁30-36。
張克偉,〈論泰州王門學派詩人吳嘉紀及其詩作〉,《學海》,第1期,1995年,頁88-92。
張克偉,〈論泰州王門學派對晚明思潮之影響〉,《江西社會科學》,第4期,1995年,頁94-97。
張克偉,〈羅汝芳理想思想析述〉,《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0年1月,頁98-102。
張承懷,〈略論泰州學派對王學的改造與背離〉,頁51-61。
張璉,〈何心隱的社會思想論析〉,《史學集刊》,第1期,1998年,頁24-32。
曹安娜,〈李贄的美學思想〉,《臨沂師專學報》,第1期,1993年,頁57-59。
郭震旦,〈晚明空疏學風與實學風潮〉,《棗莊師範專科學校》,第21卷,第3期,2000年12月,頁20-25。
郭興良,〈情真妙趣發浩嘆─讀袁宏道的《虎丘記》及其他〉,《玉溪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1年,頁13-17。
陳立鑲,〈孟子與王陽明聖人觀之比較研究〉,《高苑學報》,第四期,1995年,頁305-312。
陳俊民,〈宋明「三教合一」思潮中的「心性」旨趣〉,《河北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1年3月,頁15-23。new window
陳郁夫,〈心齋學述評〉,《東吳中文學報》,第二期,民國85年5月,頁39-54。new window
陳寒鳴,〈《顏鈞集》與明代中後葉的平民儒學〉,《中州學刊》,第三期,1997年,頁69-73。
陳寒鳴,〈王艮、何心隱世俗化儒學政治思想〉,《晉陽學刊》,第24卷,第3期,1995年,頁53-57。
陳鳴鐘,〈簡論焦竑〉,《南京社會科學》, 1990年6月,頁90-94。
彭國翔,〈周海門學派歸屬辨〉,《浙江社會科學院》,第4期,2002年7月,頁104-109。
曾春海,〈顧憲成、高攀龍的心性論及其教育理念〉,《哲學與文化》,第353期,2003年10月,頁152-162。new window
曾春海,〈《明儒學案》〉,《哲學與文化》,第十九卷,第四期,民國81年4月,頁371-374。new window
曾翠萍,〈王艮論「中」〉,《船山學刊》,第4期,2003年,頁58-59。
馮達文,〈事的本體論意義─兼論泰州學派的哲學涵蘊〉,《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1年,頁37-41。
黃文樹,〈泰州學派人物的特徵〉,《鵝湖學誌》,第二十卷,第二期,民國87年6月,頁113-178。new window
黃文樹,〈泰州學派的教育思想〉,《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五卷,第一期,民國87年11月,頁1018-1033。new window
黃文樹,〈簡述史家對泰州學派之研究〉,《孔孟月刊》,第二卷,第三六期,民國86年10月,頁39-40。new window
黃卓越,〈王艮的「淮南格物」論概念系統的再疏釋〉,《中國哲學史》,第1期,2004年,頁47-54。
黃宣民,〈明代平民儒者顏鈞的大中哲學〉,《哲學研究》,第1期,1995年,頁49-58。
黃宣民,〈明代泰州學派的平民儒學特徵〉,《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4期,2000年8月。
楊呈勝,〈王艮教育思想探析〉,《揚州職業大學學報》,第6卷,第2期,頁6-9。
楊國榮,〈晚明心學的衍化〉,《孔孟學報》,第75期,1998年3月,頁115-134。new window
劉仁衍,〈試論何心隱的政治理想及思想基礎〉,《吉安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6卷,1995年11月,頁91-98。
劉述先:〈王陽明心學之再闡釋〉,《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十四期,1972年,頁133-156。
劉振華,〈泰州學派的人學啟蒙思想〉,《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1期,2002年,頁141-144。
劉滌凡,〈明代陽明暨泰州學派加速儒學世俗化的考查〉,《高雄餐旅學報》,第五期,2002年12月,頁193-210。
劉輝平,〈江右王門學派思想初探〉,《江西社會科學》,第4期,1988年,頁67-70。
蔣慶,〈王道政治是當今中國政治的發展方向─答何謂王道政治的提問〉,《鵝湖月刊》,第三十卷,第二期,2004年9月,頁26-36。new window
蔡文錦,〈泰州學派中的平民哲學家─論陶匠哲學家韓貞〉,《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4年5月。                     
蔡文錦,〈泰州學派中的教育家與殉道─論何心隱及其思想〉,《揚州職業大學學報》,第8卷,第2期,頁1-5。
蔡文錦,〈論王艮與陸象山的學術宗源關係〉,《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總第34期,2004年1月,頁17-20。                     
蔡桂如,〈王艮之「學道」及現代意義〉,《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卷,第1期,2002年3月,頁72-76。
顏學恕、顏煜開,〈明代平民思想家顏鈞的理想追求〉,《中國哲學史》,第2期,1997年,頁149-156。
羅迦祿,〈羅汝芳生平與家世述略〉,《撫州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1卷,第1期,2003年3月,頁13-17。
羅迦祿,〈羅汝芳簡論〉,《撫州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8年12月,頁27-32。
譚兵,〈試論李贄心學的啟蒙精神〉,《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卷,第4期,2000年11月,頁54-58。
蘇潔,〈泰州狂儒與自然主義〉,《柳州師專學報》,第18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108-110。
四、學位論文:
吳雲霞:《民本與師道的復歸》,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李靜:《顏鈞與泰州學派》,廣州: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步紅芳:《泰州學派羅汝芳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周志文,《泰州學派對晚明文學風氣的影響》,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民國66年。
周林根:《王畿、鄒守益思想之比較》,鄭州: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季芳桐:《泰州學派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0年。
馬曉英:《顏鈞思想研究》,北京:中央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張璉,《王艮的尊身思想與社會參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1999年。
許建平:《李贄思想演變史》,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陳麗文,《王心齋思想與泰州學派》,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1996年。
黃文樹,《泰州學派的教育思想》,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1997年。new window
葉守恒,《王艮思想及其對王學的承繼與轉化》,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1998年。
謝旭彬:《泰州學派倫理思想》,廣州: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五、外文著作與譯著:
〈英〉Anthonu .de .Jasay :《重申自由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Bell, Daniel,《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Communitarianism and Its Critics),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Giddens, Anthony,《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趙旭東、方文譯,北京:三聯書局,1998年。
C. Wright Mills米爾斯,《權力菁英》〈THE POWER ELITE〉王逸舟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De Bary 狄百瑞:《亞洲價值與人權─從儒學社群主義立論》陳立勝譯,台北:正中書局,2003年。
Emmanuel Mounier, Persolailism , Notre Dame:Notre Dame University Press, 1952.
MacIntyre, Alasdair C ,After virtue :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Notre Dame, Ind. :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4.
Robert P. George, Natural Law Liberalism And Morality , New York: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Wm. Theodore de Bary , Asian Values and Human Rights: A Communitarian Perspectiv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Wm. Theodore de Bary,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 New York and Lond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吉爾松,《中世紀哲學精神》沈清松譯〈L’Esprit de la philosopie médiévale〉,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陳嘉映編著,《存在與時間讀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
麥金泰爾〈 MacIntyre A.〉:《倫理理論研究:追尋德性》〈After Virture: A Sutdy of Moral Theory〉宋譯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年。
羅爾斯(John Rawls):《當代思潮系列叢書 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羅爾斯(John Rawls):《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黃丘隆譯,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六、網站資料:
布拉德雷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bradley/
自由主義 http://en.wikipedia.org/wiki/A_Theory_of_Justice#Objective
林火旺,〈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見於網路大學http://210.60.194.100/life2000/professer/linhowang/1people.htm
社群主義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communitarianism/
夏清瑕,〈晚明王門後學的思想革新運動〉,《世界弘明哲學季刊》,2000年3月。http:/www.whpq.com
陳劍鍠,〈陽明後學所產生之諸問題〉,見網站孔子2000,2003年9月5日。http:/www.sonfucius2000.com/Confucian/chenj1.htm
彭國翔,〈良知異見:中晚明陽明學良知觀的分化與演變〉,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an/zyjzwmymxlzgdfhyyb.htm 2003/9/5
景海峰,〈清末經學的解體和儒學形態的現代轉換〉,見於孔子2000網站,2003年3月22日http:/www.donfucius2000.com/Confucian/qjxjtryxah.htm
有無於佛學之中的意涵http://www.buddhismcity.net/master/details/123
http://thinker.nccu.edu.tw/bigi/must-take/C-History/90.10.09_2.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