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過程分析
作者:蔡偉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ei-Hsien Tsai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徐振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政策過程工研院電子所積體電路產業聯華電子公司台灣積體電路公司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Policy ProcessERSOIC IndustryUMCTSMCV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2
本文認為,IC產業的性質,是造成IC產業高度全球專業分工趨勢的根本原因,也是台灣得以參與IC產業全球擴張的結構性基礎;簡言之,台灣IC產業的發展過程,是隸屬於全球IC產業發展史的一個環節,台灣IC產業所扮演的角色,則從被納入全球IC產業發展的跟隨者,逐漸轉變為全球IC產業成長的推動者。
在這過程中,美日的IC產業競爭,是台灣被納入全球IC產業發展的外部因素。而蔣經國政府對於國家建構的危機感,則是台灣能在全球IC產業擴張時期抓住這個介入機會的內部關鍵。
而國家機關的IC產業政策,在方法上是一系列將旅美工程師等知識提供者納入政策決策的過程,在目標上是一連串藉由發展IC技術提高「代工」附加價值的過程,因而IC產業政策仍未改變台灣「製造生產」的產業結構。
本文將藉由討論IC計畫(1974)、聯電(1980)、台積電(1987)與世界先進(1994)等關鍵事件,來呈現上述台灣IC產業發展的全球化與國家建構二大主軸。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electronic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IC) industry parallels, in many ways, the expansion of global IC industry and the sense of security crisis of political-economic elites.
The Government, beginning in the mid-1970s, took the form principally of the creation of the Electronics Research and Service Organization (ERSO), the most important division of Taiwan's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ERSO, by virtue of compacting American trained scholars and engineers, joining Silicon Valley, set up IC companies and assist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of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Van Dijk, 1997). Some detail stories about of UMC, TSMC and VIS, as well as industry policy, will be discussed and cleared up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參考書目
一、西文書目
Alam, M. Shahid. 1989. Governments and Marke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Lessons from Korea, Taiwan, and Japan. New York: Praeger.
Alt, James E. and Kenneth A. Shepsle. 1990. 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Political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msden, Alice. 1979.“Taiwan's Economic History:A Case of‘Etatisme’and a Challenge to Dependency Theory.”Modern China, 5, 3: 341-380.
Amsden, Alice. 1985.“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B. Evans, et. a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78-10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uty, R.M. 1995. Industrial Policy Capture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13: 195-217.
Borrus, Michael, Laura D’Andrea Tyson and John Zysman. 1990.“Creating Advantage: How Government Polices Shap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in Paul R. Krugman ed.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91-113.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Breheny, Michael J. and Ronald W. McQuaid. eds.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New York: Croom Helm.
Cardoso, Fernando Henrique. 1976.“Preface to the English Edition.”Dependence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n, Steve and Cal Clark. 1992. Flexibility, Foresight, and Fortuna in Taiwan's Development: Navigating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han, Steve, Cal Clark and Danny Lam, eds. 1998. Beyon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East Asia's Political Economies Reconsider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Chang, Ha-Joon.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 Policy. London: MacMillan Press.
Chang, P. L. and Hsu, C. W. 1998.“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IEEE Trnas. Eng. Manag, 45, 4: 349-56.
Chang, P. L., Shih, C. T. and Hsu, C. W. 1994.“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aiwan's IC Industry: Method of Technology Transfer.”Technovation, 14, 3: 161-71.
Chang, P. L., and Tsai, C. T. 2000.“Evolution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Formation and Consortia.”Industry and Innovation, 7, 2: 185-97.
Charles, David, Peter Monk and Edmond Sciberras. 1989.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s.
Chu, Wan-Wen. 2003.“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tate: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Taiwan Government in the Economy, 1945-1998, A Book Review.”The China Journal, July 2003, #50: 214-216.
Chu, Yun-han. 1989.“State Structure and Economic Adjustment of the East Asia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3, 4: 647-72.
Cline, William R. 1982.“Can the East Asian Model of Development Be Generalized?”World Development, 10, 2: 81-90.
Clyde, V. Prestowize. 1988. Trading Places: How We Are Giving Our Future to Japan and How to Reclaim it. New York: Basic Books.
Dahkman, C.J. et al. 1987.“Manag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World Development, 15, 6: 759-75.
Diggle, Peter. 2002. 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data. 2nd ed. Oxford New York: Oxford.
Evans, Peter. 1985. “Transnational Linkages and the Economic Role of the State: An Analysis of Developing and Industrializing Nations in the Post-World War Ⅱ Period.” in Peter B. Evans, et a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192-22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1992. “The State as Problem and Solution: Predation, Embedded Autonom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Stephan Haggard and Robert R. Kaufman, eds.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Constraints, Distributive Conflicts, and the Stat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eldhouse, David. 1986. “〝A New Imperial System〞? The Role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Reconsidered.” in Jeffry A. Frieden and David A. Lake, 1995, 3rd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th: 165-78,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Frieden, Jeffry A. and David A. Lake. eds. 1995.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th, 3rd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Frieden, Jeffry A. and Ronald Rogowski. 1996.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on National Policies: An Analytical Overview.” in Robert O. Keohane and Helen V. Milner,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lpin, Robert.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ggard, Stephen. 1990. Pathways from the Periphery: the politics of growth in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aggard, Stephan. 1998. “Business, Politics and Policy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n Henry S. Rowen ed. Behind East Asian Growth: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Prosperity. New York: Routledge.
Haggard, Stephan and Chung-in Moon. 1995. “The South Korean St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Liberal, Dependent, or Mercantile?” in Jeffry A. Frieden and David A. Lake. 3rd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th: 47-60,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Haggard, Stephan and Robert R. Kaufman. eds. 1992.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Constraints, Distributive Conflicts, and the Stat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milton, Alexanander. 1971. “Report on Manufacturers.” in George T. Crane and Abla Amawi, 1991, 2 rd eds. 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37-4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nderson, Jeffrey. 1989. 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Production: Society, Space and Semiconductors i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Hong, Sung Gul. 199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 Policy in East Asia: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Hsu, P. H., Shyu, J. Z., Yu, H. C., You, C. C., and Lo, T. H. 2003.“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cubators and Industry Clusters: The Case of the ITRI Incubator in Taiwan.”R&D Management, 33, 1: 79-90.
Irwin, D. A. and P. J. Klenow. 1994.“Learning-by Doing Spillovers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 6: 1200-27.
Keohane, Robert and Nye Joseph S. 1998.“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Foreign Affairs, 77, 5: 81-94.
Kipnis, David. 1990. Technology and Power.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Kothari, Rajni. 1997.“Globalization: A World Adrift.”Alternatives, 22: 227-67.
Kraft, Michael E. and Norman J. Vig. eds. 1988.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Krasner, Stephen D. 1979.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S.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rugman, Paul. 1994.“The Myth of Asian Miracle.”Foreign Affairs, 73: 62-78.
Kuo, Cheng-Tian. 1995.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Industrial Growth in Taiwan and the Philippines.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Lau, J. Lawrence. 1998.“The Sources of East Asian Economic Growth.” in F. Gerard Adams and Shinichi Ichimura eds, East Asian Development: 41-67. Westport, CT: Praeger.
Lyon, David. 1988.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sues and Illusions. U.K.: Polity Press.
Mann, Michael. 1993.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ume 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thews, J. A. 1995. High-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in East Asia: The Case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Taiwan and Korea. Taipei: Chung-Hua Institution for Economic Research.
Mathews, John A. and Dong-sung Cho. 2000. Tiger Technology: The Creation of A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East Asia.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zurek, Jan. 2003. Making Microchips: Policy,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ambridge, Mass.: London: MIT.
Mahoney, James. 2001.“Path-Dependent Explanations of Regime Change: Central Americ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36, 1: 111-41.
Moon, J. Donald. 1975.“The Logic of Political Inquiry: A Synthesis of Opposed Perspectives.” in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ed., Political Science: Scope and Theory: 131-228.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 1)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Moon, Chung-in, and Rashemi Prasad. 1998.“Networks, Politics, and Institutions.”in Steven Chan, Cal Clark and Danny Lam eds. Beyond Developmental State: 9-24. New York: St. Martin's.
Nye, Joseph S. 1991.“Soft Power.”Foreign Policy, 80: 153-71.(Fall).
Nye, Joseph and William Owens. 1996.“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Foreign Affairs, 75, 2: 64-82.
Okimoto, Daniel I. 1989. Between MITI and the Market. Stand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Okimoto, Daniel I. Takuo Sugano, and Franklin B. Weinstein eds. 1984. Competitive Edge: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the U.S. and Japan. Stand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Onis, Z. 1991.“Review Article: The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Comparative Politics, 24: 109-26.
Petrella, Riccardo. 1996.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Dynamics of the Emerging World Order.” in Robert Boyer and Daniel Drache, eds. States Against Markets: the limits of globalization: 62-83,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Prestowitz, Clyde V. 1992. “Beyond Laissez Faire.” in Jeffry A. Frieden and David A. Lake. eds. 1995.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th: 506-18.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apkin, David P. and Jonathan R. Strand. 1995. “Competitiveness: Useful Concept, Political Slogan, or Dangerous Obsession? ” in David Rapkin and William P. Avery, eds.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a Global Economy: 1-20.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Ripley, Randall B. 1985. Policy Analysis in Political Science. Chicago: Nelson-Hall.
Rowen, Henry S., ed. 1998. Behind East Asian Growth: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Prosperity. London: Routledge.
Rubinstein, Alvin Z. and Donald B. Smith. 1984.“Anti-Americanism in the Third World.”Orbis, 28, 3(Fall): 593-614.
Rueschemeyer, Dietrich and Peter B. Evans. 1985. “The State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ward an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s Underly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Peter B. Evans, et. a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44-7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ultx, Siegfried. 1996. “Regionalization of World Trade: Dead End or Way Out?” in Meine Pieter van Dijk and Sandro Sideri, eds. Multilaterlaism Versus Regionalism: Trade Issues After the Uruguay Round: 20-39, London: Frank Cass.
Skocpol, Theda. 1985.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oker, Gerry. 1998. “Governances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55: 17-28.
Strange, Susan. 1988. States and Market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and Basil Blackwell.
Strange, Susan. 1990. “Finance, Information, and Powe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6, 3: 259-274.
Strange, Susan. 1992. “States, Firms and Diplomacy” in Jeffry A. Frieden and David A. Lake, 1995, 3rd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th: 61-68,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Tapscott, Don.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cGraw-Hill.
Tilly, Charles. 1984. Big Structures, Large Processes, Huge Comparisons. New York: Russell Sage.
Tilly, Charles. 1985. “War Making and State Making as Organized Crime” in Peter Evans et a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169-91.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harles. 1985a. “Future History.” Theory and Society, 17: 703-12.
Tyson, Laura D’Andrea. 1992. Who's Bashing Whom? Trade Conflict in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an Dijk, Teun A. ed. 1997. 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Sage Publications.
Wade, Robert. 1990.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de, Robert. 1993. “Managing Trade: Taiwan and South Korea as Challenges to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Comparative Politics, 25, 2: 147-67.
Weiss, Linda. 1994.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 in East Asia: The Changing Basis of State Capacity.” Asian Perspective, 18, 2 (Fall-Winter): 85-118.
Weiss, Linda. 1995. “‘Governed interdependence’ rethinking the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East Asia.” The Pacific Review, 9, 4: 589-616.
Weiss, Linda. 1998. The Myth of the Powerless State: Governing the Economy in a Global Era.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eiss, Linda and J. M. Hobson. 1995. Stat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Cambridge, MA: Polity Press.
World Bank. 1993. The East Asian Miracle: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World Bank. 2002.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2.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Yoffie, David B. and Helen V. Milner. 1989. “Between Free Trade and Protection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3, 2: 239-272.
Yoffie, David B. 1990.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petition: Cases and Notes in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二、中文書目
丁萬鳴•許韶芹。2005。〈面板 恐成最賠錢明星產業〉。《聯合報》2005/06/15:B2。
丁錫鏞。2001。《台灣的綠色矽島與知識經濟發展政策》。台北:嵐德。
小宮隆太郎等著,台灣經濟研究所編譯。1986。《日本的產業政策》。台北:台灣經濟研究所。
三橋規宏著,郭德玉譯。1995。《推動當代經濟發展的新技術》。台北:錦繡。
工研院。1975。《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六十四年度工作成果報告》。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研院。1976。〈工業技術研究院發展「積體電路」計劃〉。《無線電技術季刊》15,4:53-58。
工研院。1977。《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六十六年度工作成果報告》。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研院。1987。《積體電路專案計畫對產業影響之追蹤與分析》。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研院。1988。《超大型積體電路發展計畫》。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研院。1992。《微電子技術發展四年計畫執行總報告》。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研院。1993。《工業技術研究院二十年紀要》。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研院。2005。《工研院30年大事紀》。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研院電子工業研究中心。1978。〈電子工業歷史性的一步:積體電路示範工場〉。《電工》21,2:5-12。
工研院電子所。1979。〈電子工業研究所簡史〉。《工業技術》65:1-2。
工研院電子所。1983。《積體電路技術研討會專集》。新竹市: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研院電子所。1991。《1991半導體工業年鑑》。新竹市:工研院電子所。
工研院電子所。1997。《1997半導體工業年鑑》。新竹市:工研院電子所。
工研院電子所。1999。《1999半導體工業年鑑》。新竹市:工研院電子所。
工商時報編輯部。1985。《我們看臺灣經濟:工商時報社論選集》。台北:時報。
工業簡訊。1971a。〈日本電子工業之發展概況〉。《工業簡訊》1,1:7-10。
工業簡訊。1971b。〈電子工業發展要點〉。《工業簡訊》1,2:3-6。
工業簡訊。1977。〈電子工業六年(民65-70年)發展計劃〉。《工業簡訊》7,4:33-4。
小谷豪治郎。1990。《蔣經國先生傳》。台北:中央日報。
天下雜誌。1984。《攀登另一座山:迎接科技時代》。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
天下雜誌編輯。1999。《曹興誠-聯電的霸業傳奇》。台北:天下文化。
尤子彥。2004。〈半導體產業板塊向西移動?〉。《中國時報》2004/10/25:A13。
文現深。1984。〈經建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天下雜誌》42:12-25。
王文岳。2000。〈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國家-產業制度的建立、發展與轉型〉。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王正芬。1999。《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版圖》。台北:財訊。
王仕琦。1998。〈打開國內半導體發展史〉。《工商時報》1998/03/24:26。
王仕琦。2001。〈艾凡思撫今思昔 科技政策官僚今不如昔〉。《工商時報》2001/04/19:14。
王仕琦。2005。〈「捨得,才能順利交棒。」 胡定華適時淡出〉。《工商時報》2005/03/13:8。
王志仁等。1998。〈點矽成金:十倍速獲利,科技英雄定江山〉。台北:天下雜誌。
王志仁。2000。〈科技是經濟也是文化〉。《數位時代》18:16。
王志仁。2000a。〈台積電發展e願景 賣晶片,更賣服務〉。《數位時代》18:http://www.bnext.com.tw/special_mag/2000_12_15/2000_12_15_304.html
王志仁。2003。〈透視英飛凌.茂矽.南亞科的DRAM三角戀情〉。《數位時代》54:46-50。
王志仁•楊芩雯。2003。〈德州儀器執行長安吉伯斯看下世代手機:彩色不是殺手,台灣機會好多!〉。《數位時代》55:46-50。
王克敬。1987。《台灣民間產業40年》。台北:自立晚報。
王作榮。1972。〈今後工業發展的新形勢〉。《自由中國之工業》37,5:21-4。
王作榮。1989。《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台北:時報。
王佳煌。1998。《國家發展》。台北:臺灣書店。
王昭明。1994a。〈溯行經濟奇蹟 油電價政策的省思〉。《遠見雜誌》93:98-103。
王昭明。1994b。〈溯行經濟奇蹟 創導者鴻爪〉。《遠見雜誌》95:110-5。
王昭明。1995。《王昭明回憶錄》。台北:時報。
王信人。1998。〈台灣資訊工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家政•徐榮華。1974。〈電子產品航空運價的爭執與影響〉。《聯合報》1974/09/02:2。
王健全。1996。〈歐美日產業科技政策及其對我國之啟示〉。《美歐月刊》11,4:15-27。
王健全。1998。〈資訊電子業寡占化趨勢的發展對業界影響及其因應之道〉。《經濟情勢暨評論》4,3:23-37。
王盈勛•朱億城。2001。〈IC設計:台灣矽島的下一個築夢聖殿〉。《數位時代》22:118-22。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章陵編著。1999。《蔣經國上海打虎記:上海經濟管制始末》。台北:正中。
王淑娟。2001。〈我國出口表現不佳結構性原因〉。《國民經濟動向季報》8:66-75。
王興毅。2002。〈高科技產業之投資與分析:以半導體產業為例〉。《今日合庫》28,9:45-70。
王興毅•溫啟宏•陳梧桐。1999。《跨世紀我國半導體產業經營探索》。新竹:工研院電子所。
方玉山。2004。〈不惑之齡 ─ 邁入第四十年的近代工程討論會〉。http://www.cie-sf.org/METS/mets40years.html
方至民•翁良杰。2004。〈制度與制度修正:臺灣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路徑變遷(自1973至199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3:351-88。
方俊育•林崇熙譯。Langdon Winner著。2004。〈技術有政治性嗎?〉。吳嘉苓等編《科技渴望社會》:125-50。台北:群學。
方賢齊。1993。〈半世紀交情〉。丘秀芷編《我所認識的孫運璿:孫運璿八十大壽紀念專輯》:122-8。台北:孫璐西。
方賢齊•鄭復寧。1985。〈電子組之成果與檢討〉。《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十屆紀念專集(民國五十五年-民國七十四年)》:63-77。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中國工程師學會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常設委員會。1966。《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專集,民國五十五年》。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中國工程師學會。1971。《中國工程師學會六十年度會務總報告:暨本會近十年來重要會務統計》。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中國工程師學會。1985。《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十屆紀念專集(民國五十五年-民國七十四年)》。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中華徵信所。1973。《台灣區產業年報:電子工業》。台北:中華徵信所。
中華徵信所。1980。《台灣地區產業年報:電子工業》。台北:中華徵信所。
中華徵信所。1999。《資訊產業傳》。台北:中華徵信所。
尹啟銘。2000。〈有效的產業政策是強大助力〉。Jason Dedrick & Kenneth L. Kraemer 著,張國鴻•吳明機譯,2000,《亞洲電腦爭霸戰-創造全球競爭新規則》:8-10。台北:時報。
台北市銀行徵信室。1971。《台灣區電子工業調查報告》。台北:台北市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北市銀行徵信室。1973。《台灣區電子工業調查報告續篇》。台北:台北市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北市銀行經濟研究室。1983。《臺灣地區半導體電子工業調查報告》。台北:台北市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1991。《台灣區資訊業調查報告續篇(一)》。台北: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1993。《台灣區電腦產業調查報告》。台北: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1997。《台灣區資訊業調查報告續篇(二)》。台北: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
立法院公報。1972。〈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一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1,70:2-13。
立法院公報。1972a。〈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二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1,72:3-1。
立法院公報。1972b。〈行政院院長施政報告〉。《立法院公報》61,78專載:1-6。
立法院公報。1974。〈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第五十四會期第六次全體委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3,97:48-67。
立法院公報。197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徐主任委員賢修報告工作概況〉。《立法院公報》64,12:17-28。
立法院公報。1975a。〈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第五十五會期第四次全體委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4,35:1-8。
立法院公報。1975b。〈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第五十五會期第六次全體委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4,39:17-26。
田雅惠。2001。〈回首竹科20年 MIT擺渡未來的科技綠洲〉。《數位時代》19:54-5。
史欽泰。1979。〈建立國內的積體電路工業--有感南韓的"矽谷"〉。《工業技術》69:22-4。
史欽泰。1986。《電子工業技術:過去、現在、未來》。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史欽泰。1986a。〈資訊與電子科技〉。經濟部全國第三次科技會議第二中心議題《工業科技(一)》:103-66。
史欽泰。1987。〈我國超大型積體電路工業發展之回顧與展望〉。《工程》60,3:12-22。
史欽泰。1998。〈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經營與運作〉。《體檢產業科技政策及管理制度研討會報告與論文集》。台北:立法院科技協進會。
史欽泰。2001。〈我國IC產業的發展史與未來展望〉。《科技發展政策報導》SR9008:603-9。
史欽泰編。2003。《產業科技與工研院:看得見的腦》。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台灣產經新聞網。2001。〈聯電找到證據證明張忠謀曾認晶圓代工不可行〉。2001/01/11 http://news.taiwannet.com.tw/
台灣經濟研究所。1985。《中華民國資訊電子工業年鑑》。台北:台灣經濟研究所。
台灣經濟研究院。1997。《1997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4。《2004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自由中國之工業。1964。〈現階段工業發展與科學研究座談會紀錄〉。《自由中國之工業》21,5:22-9。
自由中國之工業。1964。〈交大電子研究所與工業界研究合作座談會紀錄〉。《自由中國之工業》21,6:23-7。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0。〈科技顧問組之設置與任務〉。《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廿週年紀念專刊》。台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竹科管理局。2003。〈積體電路產業二十週年紀念專刊〉。http://www.sipa.gov.tw/1/20th/62.htm。
竹科管理局。2004。〈園區25週年回顧〉。http://www.sipa.gov.tw/index.html。
江南。1984。《蔣經國傳》。美國論壇社,未著出版年代,「序」寫於1984年。
江睿智。2004。〈產業轉型面臨結構困境〉。《中國時報》2004/09/01:2。
交通銀行徵信處。1972。《生產事業分業調查報告:台灣電子工業》。台北:交通銀行徵信處。
朱道凱譯。Chu Wan-Wen and Alice H. Amsden著。2003。《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台北:聯經。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蕭新煌等《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139-10。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朱博湧•唐明月•洪堯勳。1998。〈我國半導體製程設備發展策略〉。《經濟情勢暨評論》4,2:65-82。
孝佛。1975。〈工業研究發展的重鎮〉。《科學月刊》6,7:66-7。
阮肇彬。1970。〈工業發展局的未來任務 全盤瞭解聯繫.促進各業發展〉。《聯合報》1970/02/25:2。
呂一銘。1972。〈我國電子工業的前途 韓國專家建議加強研究發展 東南亞外資電子工業 嚴重威脅日優勢地位〉。《聯合報》1972/01/17:2。
呂一銘。1974。〈徐賢修辭國科會主委〉。《聯合報》1974/06/16:2。
呂一銘。1978。〈發展科技最需改進的地方 科技機構繁多•往往各自為政 如何培育人才•革除門戶之見〉。《聯合報》1978/02/03:2。
宋丁儀。2006。〈主動出擊 一石兩鳥〉,〈台積電養金牛 瞄準電源IC〉。《經濟日報》2006/03/06:A3。
汪仲•王克敬。1999。〈麥肯錫總經理杜志亮:台灣科技業挑戰來自本身〉。《工商時報》1999/03/10:2。
何建明•蘇煥智。1998。〈以創投制度促進產業科技研究績效之可行性評估〉。《體檢產業科技政策及管理制度研討會報告與論文集》。台北:立法院科技協進會。
余忠勇譯。Thomas E. Copeland著。2001。《資訊革命與國家安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何錦堂。1998。〈台灣IC產業發展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仁芳。1997。〈聚智分金–台灣企業技術網路建構之探討〉。《第六屆產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2-36。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豐群基金會。
李仁芳等編譯。Michael E. Porter著。1986。《產業分析與競爭策略箇案集》。台北:華泰。
李文雄。1997。〈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發展及其營運生態模型〉。《台北銀行月刊》28,1:22-44。
李文瑞•陳秋宏。1998。〈產業群聚與競爭優勢─我國印刷電路板產業發展與競爭力之分析〉。《經濟情勢暨評論》3,4:209-29。
李松林。1993。《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時代。
李若松。1989。〈展望九O年代 我國可成為資訊大國嗎?〉。《資訊與電腦》113:8-10。
李秀娟。2004。〈發展型國家半導體產業發展之國內因素分析:韓國、台灣與中國大陸為例〉。台北: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
李宗哲。1991。《促進對單一歐市出口貿易研究報告:電子零組件業》。台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李青霖。1999。〈新台灣奇蹟聚光點電子所25年慶〉。《聯合報》1999/09/02:24。
李界木。2001。〈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產業群聚效應之探討〉。《二ΟΟ一年兩岸科技政策論壇》論文集:2A01-2A10。台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
李振昌譯。Richard N. Rosecrance著。2000。《虛擬國家:新世紀的財富與權力》。台北:聯經。
李珣瑛•何易霖。2006。〈典範流傳 工研院悼念孫運璿〉。《經濟日報》2006/03/30:A11。
李祖舜。2006。〈蔣家第三代回憶:他是接班不二人選〉。《聯合報》2006/02/15:A3。
李國鼎。1964。〈第四期四年計劃的發展方向〉。《聯合報》1964/12/25:2。
李國鼎。1969a。〈現階段決定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聯合報》1969/01/01:9。
李國鼎。1969b。〈第五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主要內容〉。《自由中國之工業》31,1:7-15。
李國鼎。1971。〈工程師在發展中國家的使命〉。《自由中國之工業》36,5:7-11。《臺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329-38。台北:正中。
李國鼎。1972a。〈今後工業發展的新形勢〉。《自由中國之工業》37,5:21-3。
李國鼎。1972b。〈談自力更生之道〉。《自由中國之工業》,38,3:2-6。
李國鼎。1975。〈一個參加經濟設計老兵的回顧與前瞻〉。于宗先•陸民仁編《台灣經濟發展總論》:31-87。台北:聯經。
李國鼎。1980。〈推動資訊工業發展之構想與作法〉。《聯合報》1980/12/08:14。
李國鼎。1982。〈台灣工業發展的過程與前途〉。《天下雜誌》17:19-23。
李國鼎。1983。〈一個難忘的日子:九月一日〉。《聯合報》1983/09/02:8。
李國鼎。1998。〈改善環境,才能保持競爭力〉。楊艾俐《IC教父:張忠謀的策略傳奇》:Ⅳ-XIII。台北:天下文化。
李國鼎。1999。《台灣經濟高速發展的經驗》。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
李國鼎。1999。《台灣經濟發展背後的政策演變》。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
李國鼎。1999。《台灣經濟發展中的科技與人才》。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
李國鼎。1999。《台灣的對外經濟合作與加工出口區》。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
李國鼎。1999。《台灣的對外技術合作與外資利用》。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
李國鼎。1999。《台灣的經濟計劃及其實施》。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
李國鼎。1999。《台灣的高新技術與現代化》。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
李國鼎。1999。《台灣的工業化》。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
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台北:聯經。
李雅明。1973。〈我們應有屬於自己的電子工業〉。《聯合報》1973/06/04:2。
李雅明。1999。《半導體的故事》。台北:新新聞。
李道成。2006。〈悲慘式成長 衝擊世界加工廠地位〉。《工商時報》2006/03/09:A7。
李誠•張育寧。2002。《中鋼經驗:中國式管理的典範》。台北:天下遠見。
李碧涵。1994。〈台灣地區後工業轉型之國家與社會〉。《中山學術論叢》12:245-82。
李碧涵。1996。〈台灣企業經濟之結構調整與後工業轉型〉。《中山學術論叢》14:81-121。
李碧涵。2001。〈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競爭優勢與勞動市場風險:國家競爭力的社會經濟分析〉。論文發表於《2001知識經濟社會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327-52。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主辦,2001/05/05。new window
李雙龍。1997。〈台灣半導體代工業核心能耐建構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狄英•楊艾俐。1982。〈經濟學家 Adelman、Ranis談...〉。《天下雜誌》9:38-41。
狄英•林昭武。1988。〈富裕•多元 選擇的年代〉。《天下雜誌》81:84-119。
邢智田•劉叔慧。1999。《你能懂半導體》。台北:大塊文化。
邢慕寰。1993。《臺灣經濟策論》。台北:三民。
邱花妹•李桂芬。1999。〈米粉•玻璃與晶片〉。《天下雜誌》217:222-33。
邱錦田。2001。《製造與生產》。台北: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吳大猷。1971。〈讀報有感〉。《聯合報》1971/12/22:9。
吳大猷。1989。《在台工作回憶》。台北:遠流。
吳仁淼。1996。〈科技政策的效應分析:台灣半導體產業個案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吳永信。2003。〈經濟全球化下跨國資訊產業力量與國家政策職能之探討:從資訊科技協定談起〉。台北: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迎春。1982。〈電動玩具全面禁絕之後 資訊工業的短痛〉。《天下雜誌》12:58-63。
吳迎春。1982a。〈開闢一條新絲路:積體電路技術引進〉。《天下雜誌》16:36-8。
吳迎春。1985。〈華智捨近求遠,為什麼?〉。《天下雜誌》52:54-5。 吳迎春。1986。〈百億大廠與聯華爭奪戰〉。《天下雜誌》62:151。
吳迎春。1990。《站在發現的邊緣》。台北:天下。
吳迎春等。1995。《臺灣競爭力的故事》。台北:天下。
吳忠吉。1998。《產業政策的回顧與前瞻》。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
吳明機。2000。〈台灣IT產業發展現況與展望〉。《經濟情勢暨評論》6,3:1-21。
吳思華。1994。《產業政策與科技政策論文集》。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吳思華。2001。《知識資本在台灣》。台北:遠流。
吳思華•王政堂。1998。〈台灣積體電路(IC)相關產業間共生系統形態之研究〉。《科技管理學刊》3,1:157-84。
吳思華•沈榮欽。1997。〈產業轉型與產業合作網路重構〉。《第六屆產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37-67。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豐群基金會。
吳思華•沈榮欽。1999。〈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的形成與發展〉。蔡敦浩編《管理資本在台灣:台灣產業發展的邏輯》:57-150。台北:遠流。
吳思華•陳宗文。2001。〈一個新興產業的知識建構:台灣半導體產業創世紀1975-1980〉。吳思華編《知識經濟、知識資本與知識管理》:51-121。台北:遠流。
吳泉源。2004。〈研究產業的下一步:評瞿宛文•安士敦,《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台灣社會學刊》32:223-28。
吳欽智╱曹正芬記錄。1998。〈專家觀點 產業分工 台灣半導體業占優勢〉。《經濟日報》1998/03/11:27。
吳緯國。1981。〈我國發展積體電路之展望〉。《臺電月刊》217:32-34。
金碧譯。Craig Addison著。2001。《矽屏障:台灣最堅實的國防》。台北:商智文化。
杜默譯。Nicholas G. Carr。2001。《IT有什麼明天?:資訊科技及消失中的競爭優勢》。台北:大塊文化。
林仁傑。1998。〈政府政策對臺灣積體電路產業發展之研究〉。新竹: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宇庭•趙雨筑。1999。〈曹興誠、張忠謀 搏命對決〉。《今周刊》133:http://www.winwin.com.tw/win133/win133_1.htm
林宏文。2002。〈世界先進首創折價現增 轉進晶圓代工前途難料〉。《今周刊》308:
林秀英。1997。〈高科技產業的推手:剖析台灣創業投資事業的發展動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5:29–36。new window
林宏端。2003。〈積極推動綠色供應鏈 提升競爭優勢〉。《經濟日報》2003/11/11:10。
林亞偉。2004。〈老二的無奈?曹興誠三歎!〉。《今周刊》413:84-7。
林信昌。1999。〈我產業每年付外商技術費逾15億美元〉。《經濟日報》1999/04/12:27。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到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5:1-71。new window
林國賓。2000。〈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 表彰資訊科技革命的成就〉。《工商時報》2000/10/11:3。
林崇熙。2004。〈技術的權力秘密〉。吳嘉苓等編《科技渴望社會》:123-5。台北:群學。
林添貴譯。Jay Taylor (陶涵) 著。2000。《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文化。
林富元。2004a。《創造價值,脫穎而出》。台北:時報。
林富元。2004b。〈科技創投 須反映時代需求〉。《經濟日報》2004/11/03:D4。
林登詳。1982。〈由於專業小組的成立 半導體業展現新貌〉。《經濟日報》1982/01/20:9。
林智玲。1997。《半導體的世界》。台北:台灣書店。
林景源。1976。〈臺灣之工業化:1946-1972年〉。于宗先•杜文田編《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137-211。台北:聯經。
林葦芸。2003。〈1986年美日半導體協定之研究:美國對日本的半導體貿易政策〉。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林榮芳。1971。〈臺灣電子工業中的僑外資〉。《臺灣銀行季刊》22,4:172-8。new window
林錫銘。1986。〈開發中國家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之研究-我國IC工業實例探討〉。台北: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聲洋。2002。〈台灣創業投資事業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林鐘雄。1988。《台灣經濟發展40年》。台北:自立晚報。
金明。1997。〈尋求長期晶圓代工夥伴 國際半導體大廠新策略〉。《經濟日報》1997/11/24:27。
周玉蔻。1981。〈細數財經首長的背景〉。《天下雜誌》1:8-24。
周素卿。1998。〈科學園區的另一種發展版本:台南科學園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125-64。new window
周溟。1990。〈國內硬體工業現況及展望:產品兩極化•行銷轉型中〉。《資訊與電腦》115:45-9。
周濟等。2000。〈高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之結構性變動分析〉。《產業結構變遷與經濟發展研討會》,中華經濟研究院,台北,2000/04/26,與王旭堂•陳坤銘•郭迺峰合著。
承立平。1997。〈我國科技產業發展政策之做法與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3,3:1-37。
武冠雄。1999。《台灣貿易發展經驗》。台北:智庫文化。
沈榮欽。1997。〈台灣積體電路產業形成的路徑選擇:1974-1982〉。《台灣銀行季刊》9月:55-82。new window
姜雪影•李定健譯。Chalmers Johnson。1985。《推動日本奇蹟的手—通產省》。台北:天下。
施克敏。1970。〈華府看蔣副院長訪美〉。《聯合報》1970/04/18:2。
施敏。1973。〈世界電子工業發展方向〉。《工業簡訊》3,2:4-8。
宣明智╱曹正芬記錄。1998。〈專家觀點 晶圓專工 大有可為〉。《經濟日報》1998/06/25:26。
宣明智。2004。《管理的樂章:明智心經 樂在聯電》。台北:天下文化。
段旭銘。2000。〈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台北:台北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
俞慧芸。1995。〈政府科技專案技術移轉模式與移轉績效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俞慧芸•葉匡時•劉常勇。1996。〈政府研究機構合作研究績效之實證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1996產業科技研究發展管理研討會實務案例暨論文集,第一冊》:63-96。
姚巧梅。1986。〈沒有勝利的戰爭 日本公害給台灣的借鏡〉。《天下雜誌》65:43-6。
胡定華。1983。〈電子研究所未來之發展〉。《經濟日報》1983/06/12:9。
胡定華╱王仕琦記錄整理。2000。〈四項關鍵 造就半導體業風光史〉。《工商時報》2000/04/01:2。
胡定華。2002。〈推薦序:開啟知識經濟時代的成功模式〉。張俊彥•游伯龍編著《活力》:16-7。台北:時報。
胡遜。1983。〈電子工業的「少林寺」〉。《聯合報》1983/11/01:3。
胡勝正•詹維玲。2000。〈台灣資訊產業對總體經濟的影響〉。《自由中國之工業》90,9:1-49。
科學發展。1998。〈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八十六年營運績效〉。《科學發展》26,3:287-8。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蕃地權》。台北:中研院社研所。
柯志明。2005。〈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台灣社會學》10:149-70。new window
孫中英。2006。〈麥肯錫報告 官方也搶著看〉。《聯合報》2006/04/17:A12。
孫文玲。2001。〈策略聯盟實例研析:美國半導體產業聯盟〉。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科技產業革命》:219-29。台北:書泉。
孫明志。2004。《台灣高科技產業大未來:超越與創新》。台北:天下文化。
孫運璿╱徐榮華採訪記錄。1977。〈工業界頻傳佳音 逐漸邁向重化工業 發展工業新觀念 不盲目追求成長率〉。《聯合報》1977/10/30:2。
孫運璿╱宇文正記錄整理。2000。〈半導體工業的誕生〉。《聯合報》2000/12/14:39。
孫震。1994。〈臺灣的總體經濟規劃〉。梁國樹編《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紀念華嚴教授專集》:22-37。台北:時報。
孫震。2001。〈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經濟日報》2001/05/19:28。
洪志洋。2002。〈資金挹注與產業起飛〉。張俊彥•游伯龍編著《活力》:277-318。台北:時報。
洪秀婉。2003。〈台灣半導體產業垂直分工之研究〉。新竹: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淑芬。1997。〈新興工業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與研究》36,6:39-55。new window
洪淑珍。2001。〈EMS成為台灣代工的標竿 矽谷越洋專訪全球第一大EMS廠商——Solectron〉。《遠見雜誌》177:
洪震宇。2005。〈世界是舞台 全球皆基地 超限競爭〉。《天下雜誌》322:62-72。
洪懿妍。2003。《創新引擎──工研院:臺灣產業成功的推手》。台北:天下文化。
徐大麟。2004。〈悼念IBM System/360之父 行政院科技顧問艾文斯〉。《經濟日報》2004/09/09:C4。
徐作聖。1999。《國家創新系統與競爭力》。台北:聯經。
徐作聖•邱亦嘉。2000。《高科技創新與競爭》。台北:遠流。
徐作聖•邱亦嘉。2002。〈國家創新系統研究: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為例〉。《二○○二經濟部技術處學界科專非技術領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33。
徐作聖•陳筱琪。2002。〈台灣IC產業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二ΟΟ二經濟部技術處學界科專非技術領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26-34。
徐作聖•童兆陽•莊明輝。1998。〈國家創新系統與創新政策分析研究—台灣積體電路產業之實證〉。《科技管理學刊》3,2:127-54。
徐作聖•許友耕•鄭志強•邱奕嘉。1999。〈國家創新系統與競爭力─台灣積體電路產業之實證〉。《經濟情勢暨評論》5,3:31-56。
徐振國。2000。〈從威權統合論到新國家論的轉折和檢討〉。《理論與政策》14,2:1-27。new window
徐振國。2001a。〈台灣「商郊」顯示的前現代國家特性和政商關係〉。《東吳政治學報》12:113-40。new window
徐振國。2001b。〈論科學方法論與詮釋學方法論之整合:製作「政治經濟研究資料庫」之啟示〉。《佛光人文社會學刊》1,1:243-64。
徐振國。2001c。〈清末民初的國家建立和政商關係鉅變〉。《東吳經濟學報》35:47-74。new window
徐進鈺。1999。〈流動的鑲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勞動力市場與高科技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5:75-115。new window
徐榮華。1974。〈電子工業諮詢小組成立 給予業者極大鼓舞作用 有關困難問題可獲解決〉。《聯合報》1974/10/08:5。
徐榮華。1975。〈電子工業不應停留在裝配階段〉。《聯合報》1975/01/07:2。
徐榮華。1978。〈國人以新技術製成新品 外國廠商紛來採購試用 國內廠商反而裹足不前〉。《聯合報》1978/02/25:5。
徐碧華。1995。〈一張傲人的成績單〉。《聯合報》1995/10/25:46。
徐賢修。1973。〈科學研究與工商發展〉。《科學發展》1,12:34。
翁良傑。1997。〈開發中國家新興產業的發展歷程:台灣資訊半導體產業分析自1960至1990〉。台北:政治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安海•李念魯。1981。〈發展積體電路工業應有的認識〉。《臺電月刊》219:29-31。
高立夫(Ralph Clough)著,艾思明譯。1987。《台灣的探索:海島中國》。台北:洞察。
高遠。1978。〈積體電路〉。《今日經濟》128:75-81。
高隸民(Thomas B. Gold)著,胡煜嘉譯。1987。《台灣奇蹟》。台北:洞察。
馬道容。2006。〈治國工程師 孫運璿用生命愛台灣〉。《聯合晚報》2006/02/15:4。
夏珍。2003。〈論史單取一面 減損台灣成就〉。《中國時報》2003/09/25:A2。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著。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財訊。1986。《透視財經人脈》。台北:財訊雜誌社。
商周編輯顧問。2001。《閱讀張忠謀:半導體教父的成功傳奇》。台北:商周編輯顧問。
國科會。1977。《六十九年度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計畫執行情形檢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國科會。1997、2004、2005。《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民國八十四年、九十三年版、九十四年版)》。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一蕃譯。1978。〈微電子學:一項技術革命〉。《科學月刊》9,1:20-3。
張力元。2000。《台灣電子產業市場》。台北:華泰。
張力元•陳幸雄。2002。〈積體電路產業是科技的動力泉源〉。張俊彥•游伯龍編著《活力》:140-69。台北:時報。
張守真訪問、趙耀東口述、陳念南、陳慕貞記錄。2001。《中鋼推手:趙耀東先生口述歷史》。高雄市:高市文獻委員會。
張志偉譯。Dick Morris著。2000。《網路民主》。台北:商周。
張忠謀。1998。《張忠謀自傳(上冊)》。台北:天下。
張苙雲。1999。《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北:遠流。new window
張俊彥•游伯龍編著。2002。《活力:台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奇蹟》。台北:時報。
張保隆•許瓊文。2002。〈高科技園區誕生〉。張俊彥•游伯龍編著《活力》:320-49。台北:時報。
張保隆•蔡千姿。2002。〈高居世界第二的積體電路封裝業〉。張俊彥•游伯龍編著《活力》:193-211。台北:時報。
張真卿。2002。《電子、通訊、網路股投資指南》。台北:智富館。
張國鴻•吳明機譯。Jason Dedrick& Kenneth L. Kraemer。2000。《亞洲電腦爭霸戰:創造全球競爭新規則》。台北:時報。
張順教。2003。《高科技產業經濟分析》。台北:雙葉。
張殿文。2005。《虎與狐: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台北:天下文化。new window
張維安•高承恕。2001。〈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分析〉。張維安編《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57-92。台北:聯經。
張毅君。1987。〈賠錢都得做: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光華》12,6:68-72。
莊克寧。1978。〈漫談積體電路示範工場〉。《今日經濟》125:40-7。
許士軍。1982。〈本政府與企業界的合作關係〉。《天下雜誌》11:81-90。
許佳佳。2005。〈台灣IC年產值 將首度破兆〉。《聯合報》2005/12/13:B1。
許彩雪。1994。〈石化業,葉落根猶在〉。《遠見雜誌》1994/08/15:52-8。
許福財。1996。《臺灣創業投資與高科技產業現況(下)》。台北:福訊快報。
許靜娟•徐聞天。1999。〈台灣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管理之探討〉。《資訊與電腦》:63-72。
許瓊文。2003。〈研究機構形成產業創新機制〉。史欽泰編《產業科技與工研院》:69-104。新竹:工研院。
常志恆。1997。〈國家機器與半導體產業發展:中、韓兩國之比較研究〉。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章長錦。1972。〈蔣經國的新觀念、新作風〉。《經濟日報》1972/05/18:2。
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卓越。
康寶煌。1977。〈推動台灣電子工業之發展〉。《電工》20,23:15-7。
茅家琦。2003。《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台北:臺灣商務。
曹明正。2004。〈環境模擬很遼闊 引擎技術當訓練〉。《星報》2004/10/03:B1。
曹興誠。1983。〈從國際經濟融合的角度談工業升級的一些概念和作法〉。《工商時報》1983/10/31:。
曹興誠。1998a。〈資訊業方興未艾 發展潛力無窮〉。《工商時報》1998/10/26:3。
曹興誠。1998b。〈專業晶圓代工 台灣有很強的競爭力〉。《工商時報》1998/10/26:3。
葉偉文譯。Michael Riordan and Lillian Hoddeson著。1998。《矽晶之火》。台北:天下。
富士總合研究所編著,黃百偉譯。2001。《資訊家電商機最前線》。台北:遠擎管理顧問。
曾孝明。2001。《台灣的知識經濟:困境與迷思》。台北:群學。
曾孝明。2004。《台灣產業的對焦與失焦》。台北:御書房。
曾梁興。2004。〈不滿產業政策 化工業嗆聲〉,〈污染產業?過街老鼠喊冤〉。《經濟日報》2004/12/18:B4。
曾國雄•李孟育。2002。〈人力資源是資訊產業的推手〉。張俊彥•游伯龍編著《活力》:350-92。台北:時報。
曾銘深。1987。〈創業投資與我國高科技工業之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0,4:33-7。new window
黃玉珍。2003。〈產業綠色供應鏈體系〉。《經濟日報》2003/02/15:10。
黃玉珍。2003。〈工業會議決議:四新興產業納入租稅獎勵〉。《經濟日報》2004/11/03:A2。
黃邦。2003。〈設備廠商機 延燒到神州〉,〈募資、建廠 帆宣、亞翔等各顯神通〉,〈商機滿天飛無塵室工程接不完〉。《工商時報》2003/10/17:4。
黃重球。1998。〈經濟部技術處報告〉。《體檢產業科技政策及管理制度研討會報告與論文集》。台北:立法院科技協進會。
黃昭勇。2004a。〈聯電推動綠色供應鏈 率十家供應商與工研院合作 參與永續產業發展計畫〉。《經濟日報》2004/05/29:5。
黃昭勇。2004b。〈國際環保法規日趨複雜與嚴格〉,《經濟日報》2004/06/23:36。
黃昭勇。2004c。〈成也IDM 敗也IDM〉。《經濟日報》2004/10/29:A6。
黃昭勇。2005。〈聯電 每隔五年 一大變革〉。《經濟日報》2005/04/24:A5。
黃素芬。2001。〈我國IC製造業〉。《產業調查與技術》138:103-16。
黃浚欽。1998。〈國家機關、產業與市場之政經分析: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台南: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婉玲。2004。〈台灣半導體產業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研究途徑〉。台北: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黃國基。2001。〈全球化的台灣資訊產業發展〉。嘉義: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智銘•陳雅蘭。2006。〈大廠玩弄鐘擺效應 制衡代工廠〉。《經濟日報》2006/01/23:A11。
黃欽勇。1995。《電腦王國R.O.C. : Republic of Computers的傳奇》。台北:天下文化。
黃欽勇。1997。《跨世紀資訊商戰》。台北:天下文化。
黃維明譯。Cass Sunstein著。2002。《網路共和國》。台北:新新聞。
陳正宇。1999。〈電子級特化產業 快速起飛〉。《經濟日報》1999/09/28:28。
陳令軒。2004。〈新聞分析 競爭者眾 雙雄光芒漸退〉。《經濟日報》2004/10/08: A2。
陳玉璽。1999。〈從奇跡到危機-東亞危機發展模式重探〉。《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5:53-78。
陳玉璽。2004。〈資訊經濟與東亞政治經濟學的蛻變〉。孫以清•郭冠廷編《政治與資訊科技》:195-221。台北:楊智。
陳良榕。2005。〈台積電 專注成就世界級格局〉。《天下雜誌》322:98-104。
陳東升。1997。〈高科技產業組織間關係的權力分析:以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的設計公司為例〉。《台大社會學刊》25:47-104。new window
陳東升。2003。《積體網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社會學分析》。台北:群學。new window
陳泳丞。1999。〈景氣變動迅速 廠商介入速度攸關輸贏〉。《工商時報》1999/03/10:2。
陳泳丞。2004。《台灣的驚嘆號:台日韓TFT世紀之爭》。台北:時報。
陳怡慈•林上祚。2006。〈麥肯錫提醒:台灣參與中國機會之窗 只剩2~3年〉。《中國時報》2006/04/14:A5。
陳修賢。1987。〈半導體業「設計」成風〉。《天下雜誌》74:148-54。
陳修賢。1987a。〈記憶晶片出走日韓〉。《天下雜誌》76:58。
陳易聰。2003。〈台灣的國家機關與軟體產業發展關係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雀。2001。〈兩岸國家創新系統之探索性比較研究:以半導體產業為例〉。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訓。2004。〈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國民經濟的觀點〉。南投: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建宏。2003。〈從互動觀點探討台灣半導體產業之發展〉。新竹: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恆鈞。1996。〈生物科技政策知識應用:政策研究者之新挑戰〉。《公共政策學報》17:43-71。
陳恆鈞。2000。〈由國家轉型職能談我國資訊產業發展〉。《理論與政策》14,3=55:117-36。new window
陳恆鈞。2001。〈政策制定者應用政策知識之困境分析〉。《臺灣政治學刊》5:132-77。new window
陳恆鈞。2002a。〈由相互授能觀點分析我國公益彩券決策過程〉。《中國行政評論》11,2:115-38。new window
陳恆鈞。2002b。《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台北:商鼎文化。
陳恆鈞。2004。〈資訊運用與政策制定〉。《國家政策季刊》3,1:81-98。
陳恆鈞•黃婉玲。2004。〈臺灣半導體產業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研究途徑〉。《中國行政》75:1-28。
陳恆鈞等譯。Charles E. Lindblom and Edward J. Woodhouse著。1998。《政策制定的過程》。台北:韋伯。
陳敦源•郭承天。2000。〈基督教倫理與民主制度發展:從美國經驗看台灣〉。論文發表於2000/06/10東海大學「2000年學術與信仰倫理研討會」。
陳博志。1997。〈我國經濟計畫引導產業發展成效之評估〉。于宗先•李誠編《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臺灣經濟發展之評價》:321-35。台北:中經院。
陳雅蘭。2006。〈培養自主能力 不怕琵琶別抱〉。《經濟日報》2006/01/23:A11。
陳雅蘭•黃智銘。2006。〈獨特理論 勾勒產業面貌〉。《經濟日報》2006/01/23:A11。
陳瑋玲。2004。〈台灣科技產業世界級製造模式之建構:IC產業之實證〉。新竹: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慧玲。1996。〈我國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現況與前景預測〉。《經濟情勢暨評論》2,1:107-13。
陳鴻基•王俊程。1999。《台灣地區資訊產業傳》。台北:中華徵信所。
單驥•王健全。1997。〈臺灣的科技與產業發展策略之探討〉。于宗先• 李誠編《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臺灣經濟發展之評價》:191-238。台北:中經院。
彭琡靜。2001。〈樂在工作、隨緣自得-專訪旺宏電子董事長胡定華〉。《交大友聲》389:66-72。新竹:交通大學校友會友聲雜誌社。
彭慧明。2001。〈總統頒揚孫運璿、李國鼎〉。《聯合報》2001/04/26:21。
彭慧鸞。1992。〈從高科技產業全球化看產業政策與貿易政策的互補性:美日半導體貿易問題剖析〉。《問題與研究》31,5:54-66。new window
彭慧鸞。1993a。〈從半導體產業振興方案看形成中的美國產業政策〉。《問題與研究》32,1:30-40。new window
彭慧鸞。1993b。〈美日半導體協定-雙邊協定對GATT的衝擊〉。《問題與研究》32,8:73-83。new window
彭慧鸞。1994a。〈半導體貿易與國家角色的變遷:美國對日本半導體貿易個案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彭慧鸞。1994b。〈美國半導體「產業政策」的決策分析〉。《問題與研究》33,8:83-103。new window
彭慧鸞。1994c。〈從半導體貿易體制看美國國家角色的變遷〉。《美歐月刊》9,11:29-47。new window
彭慧鸞。1995。〈科技創新、產業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經濟研究的新趨勢〉。《問題與研究》34,3:49-64。new window
彭慧鸞。1996。〈二十一世紀美國亞太政策的新方向-科技優勢下的「柔性霸權」〉。《美歐月刊》11,6,2:4-19。
彭慧鸞。1997。〈亞太地區的科技競爭與合作〉。《問題與研究》36,2:33-47。
舒勤。1986。〈起飛之後聯華電子目標100億〉。《資訊與電腦》12月號:18-32。
舒碧霞。2001。〈胡定華讓臺積、聯電王見王--曹興誠、曾繁城都叫他老師〉。《數位周刊》33:88。
舒碧霞。2001a。〈20顆總價值逾2兆的金雞蛋〉。《數位周刊》35:38-44。
鈴村興太郎等著,台灣經濟研究所編譯。1986。《產業政策與產業結構》。台北:台灣經濟研究所。
電子時報。2000a。《半導體趨勢圖示》。台北:電子時報。
電子時報。2000b。《矽晶大勢》。台北:電子時報。
電子時報。2001。《縱橫IA》。台北:電子時報。
電子時報。2002a。《矽導新勢力:半導體與零組件產業趨勢》。台北:大椽(電子時報)。
電子時報。2002b。《探索IT新契機》。台北:大椽(電子時報)。
資策會。2000a。《產業•科技•人》。台北市:資訊與電腦出版社。
資策會。2000b。《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訊工業策進會。
經合會。1968。〈臺灣的電子工業〉。《自由中國之工業》29,3:2-7。
經合會。1970。〈臺灣電子工業發展概況〉。《自由中國之工業》33,2:11-9。
經建會。1980a。〈我國電子工業現況與評估(上)〉。《自由中國之工業》54,2:13-23。
經建會。1980b。〈我國電子工業現況與評估(下)〉。《自由中國之工業》54,3:12-9。
經建會。1980c。《中華民國電子工業部門發展計畫(1980-1989)》。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建會。2000。《綠色矽島願景與推動策略》。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濟部工業局。1993。〈十大新興工業發展策略及措施〉。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經濟部。。〈台灣電子資訊工業發展願景與策略〉。台北:經濟部資訊工業發展推動小組。
經濟部。。〈台灣半導體工業全球競爭力之發展願景與策略〉。台北:經濟部資訊工業發展推動小組。
經濟部技術處。2001。《後PC時代之資訊周邊產品發展趨勢》。新竹: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經濟部技術處。2002,2003。《我國製造業現況與趨勢》。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經濟部技術處。2003。《新興IT領域關鍵零組件台灣發展機會探索》。台北: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經濟部技術處。2004。《2004產業技術白皮書》。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經濟部譯,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著。1971。《中華民國電子工業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應用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聯繫小組。
經濟人。1984。《財經決策強人》。台北:經濟人雜誌社。
楊丁元。1979。〈發展以積體電路為基礎的電子工業〉。《工業技術》65:3-6。
楊丁元。1979a。〈影響電腦工業發展的幾個因素〉。《經濟日報》1979/08/05:10。
楊丁元。1980。〈期待國內電子工業發展「積體電路」〉。《臺電月刊》213:43-44。
楊丁元•陳慧玲。1996。《業競天擇:高科技產業生態》。台北:工商時報。
楊千。2002。〈專案管理是桌上型電腦業的致勝關鍵〉。張俊彥•游伯龍編著《活力》:238-54,張俊彥•游伯龍編著。台北:時報。
楊方儒。2006。〈半導體最精采的時代〉。《遠見雜誌》235:142-6。
楊方儒。2006a。〈低價衝量?還是高價衝毛利?〉。《遠見雜誌》235:160-4。
楊艾俐。1989。《孫運璿傳》。台北:天下文化。
楊艾俐。1997。〈IC教父-張忠謀的策略傳奇〉。《天下雜誌》190:116-40。
楊艾俐。1998。《IC教父:張忠謀的策略傳奇》。台北:天下文化。
楊明炯。2001。〈半導體廠商的競爭策略與核心優勢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裕球。2002。〈懷念趙曾玨老前輩〉。《交大友聲》393:34-5。新竹:交通大學校友會友聲雜誌社。
楊維敏。2001。〈領導台灣走出戰後蕭條 蔚為資訊大國:畢生奉獻 人如其名〉。《中國時報》2001/05/22:4。
虞有澄(Yu Albert)著,季安 譯。1999。《Intel創新之秘》。台北:天下遠見。
游啟聰。1998。〈我國半導體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經濟情勢暨評論》4,2:38-64。
游啟聰•王建彬。2001。〈台灣產業研究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以ITIS計畫為例〉。吳思華編《知識經濟、知識資本與知識管理》:123-85。台北:遠流。
詹雄偉。2004。〈2005,科技的Renaissance年!〉。《數位時代雙週》95:14。
溫世仁。2002。《未來經濟新模式》。台北:未來書城。
溫世仁。2003。〈IT產業金三角快速成長〉。《中國時報》余紀忠先生逝世週年紀念論文摘要2003/04/09:4。
費景漢。1989。〈臺灣經濟發展政策的演變過程〉。馬凱編,1994,《臺灣工業發展論文集》:103-27。台北:聯經。
費驊。1971。〈一九七○年代我國的經濟發展趨勢與經濟問題〉。《自由中國之工業》36,1:2-6。
趙曾玨。1985。〈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的衝擊〉。中國工程師學會《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十屆紀念專集(民國五十五年-民國七十四年)》:55-7。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趙澎生。1984。〈國內微電腦IC之需求現況及未來發展〉。《經濟日報》1984/03/11:4。
廖國寶。2000。〈半導體教父擘畫新世紀--瞄準台灣GDP的狙擊手〉。《數位時代》18:http://www.bnext.com.tw/special_mag/2000_12_15/2000_12_15_305.html
廖國寶。2000a。〈十年生聚,搶攻1000億美元山頭〉。《數位時代》18:http://www.bnext.com.tw/special_mag/2000_12_15/2000_12_15_308.html
齊若蘭。1984。〈電子工業界的新星 聯華的崛起〉。《天下雜誌》32:44-7。
齊若蘭。1984a。〈台灣捲入半導體全球戰〉。《天下雜誌》42:57-65。
齊若蘭。1985。〈電話機工業絕地反攻?〉。《天下雜誌》48:28-32。
齊若蘭。1985a。〈半導體業趕搭最後班車〉。《天下雜誌》49:104-9。
歐信宏等譯。Barry B. Hughes。2002。《最新國際政治新論》。台北:韋伯。
郭建中。1992。〈政治經濟學與台灣政經發展經驗〉。《中山學術論叢》10:89-107。
郭宜瑄。2004。〈DRAM苦果難下嚥世界先進轉向晶圓代工〉。《新新聞》911:88-9。
郭美懿。2001。〈宣明智:沒有台積電,聯電會寂寞〉。《數位時代》20:。
郭南宏。1993。〈海外華人科技專才協助推動臺灣經濟發展〉。《世界經濟中的華人角色與臺灣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39-49。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劉大年•顧瑩華•劉孟俊。2000。《日本及韓國IC工業之發展策略與國際競爭力分析》。台北:經濟部。
劉小梅•劉鴻基譯。Linsu Kim著。2000。《模仿是為了創新-南韓經驗:技術學習的典範》。台北:遠流。
劉兆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