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發展與典範轉移之研究
作者:許利彰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道教丹道養生學道教外丹道教內丹認知語言學典範轉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
本論文以認知語言學與典範轉移理論為研究方法,利用這兩種理論來詮釋文本資料,一方面凸顯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的認知結構與思維模式;另一方面勾勒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的典範理論以及內容概念。在進行分析的時候,本論文著重於道教的身體觀與醫療觀,透過這兩個範疇的分析研究,進而理解道教丹道養生理論的內涵以及實踐方法,挖掘出隱藏於歷史結構當中的思想潛流,系統化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的脈絡,提出筆者對於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發展的歷史階段論,進一步建構個人的史觀。
筆者以為,道教丹道養生理論的發展,是由外丹與內丹兩條主線交纏而成的,並不存在所謂的外丹轉內丹,而是在內外丹理論歷史發展脈絡當中,養生理論典範的轉移,當外丹理論的發展無法滿足其追求長生的終極目的時,內丹理論剛好被拿來填補外丹理論的缺口。內丹家透過語言的借用來扭轉思維框架,將外丹理論所建構好的宇宙觀與修道理論,藉由經典的再詮釋以及修煉思維視角的內在化,轉移了道教養生理論的典範框架,將原本肉體長生的成仙實踐,置換成精神超越的心靈修煉,將被神仙方士所歧出的外丹養生理論典範,歸返到自身內煉理論為主的內丹修煉,形成了後世道教丹道養生的主流,建構了可行又具有時代意義的養生理論典範。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thesis focu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paradigm shift theory. Using the two theories explained the text data. On the one hand, highlight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thinking model of Taoism regimen thoughts; and on the other hand, outline paradigm theory and ideological content of the concept of Taoism regimen thoughts. When conducting analysis,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body concept and medical concept of Taoism. Through analysis of these two categories,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ble means of Taoism Regimen Theory dig out the hidden ideological undercurrent among the historical structure, systematize thinking context of Taoism regimen thoughts, and bring up history periodic theory of Taoism regimen thoughts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of individual view of history.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aoism Regimen Theory is entwined from two main lines, Chinese alchemy and internal alchemy. It exists that Chinese alchemy turns into internal alchemy. In fact,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l alchemy and Chinese alchemy, the paradigm of regimen theory shifts. Wh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lchemy Theory cannot meet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pursuit of longevity, Internal Alchemy Theory is used to fill the gap.
Internal alchemist reverses thinking framework through the loan of language. They transferred the cosmology and the religious theory constructed by Chinese Alchemy Theory into a model framework of Taoism Regimen Theory by means of the classic re-interpre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f a thinking perspective. They put becoming immortal of physical longevity into the soul of spiritual transcendence. Chinese Alchemy Regimen Theory Model brought up by the alchemist went back to their own inner alchemy. They formed the mainstream of Taoism regimen and construct the Regimen Theory of feasibility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一、古籍(依經史子集排序)
(一)經部
(唐)孔穎達:《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唐)賈公彥:《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5月。
(二)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9月。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
(劉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66年5月。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6月。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6月。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5月。
(三)子部
袁珂:《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9月。
鄭良樹:《老子新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4月。
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郭慶藩:《莊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96年11月。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9月。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9月。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4月。
畢沅:《呂氏春秋新校》,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2月。
王洪圖主編:《內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9月。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劉韶軍點校:《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王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8月。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3月。
鄭林主編:《張志聰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1月。
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鶡冠子》,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
(四)集部
(戰國)屈原著,崔富章、李大明集釋:《楚辭集校集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東漢)徐幹:《中論》,上海:上海書局,1926年,《四部叢刊初編》,第337冊。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0月。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
二、今著(依姓氏筆劃排序)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1月)。
方立天:《佛教哲學》,(長春:長春出版社,2006年1月)。
王邦雄等編著:《中國哲學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1年2月)。new window
王家范:《中國史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王寅:《什麼是認知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王溢嘉:《中國文化裡的情與色》,(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3月)。
王葆玹:《黃老與老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9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9月)。
何志華、朱國藩編著:《唐宋類書徵引《莊子》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年,《漢達古籍研究叢書》)。
何建明:《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余欣:《中古異相:寫本時代的學術、信仰羽社會‧葛兆光序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
余英時:《史學研究經驗談》,(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2010年,12月)。
吳為善:《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吾淳:《中國哲學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12月,《民國叢書第四編》)。
宋兆麟:《巫與巫術》,(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5月)。
李玉平:《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7月)。
李建民:《旅行者的史學》,(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年,5月)。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年,5月)。
李零:《蘭臺萬卷:讀《漢書‧藝文志》》,(北京:三聯書店,2011年1月)。
李福印:《認知語言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
李豐楙:《神化與異變: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杜保瑞:《反者道之動:老子的哲學觀念》,(台北:鴻泰圖書公司出版,1995年7月)。
束定芳主編:《語言的認知研究:認知語言學論文精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束定芳編著:《認知語義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
車文博:《人本主義心理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孟乃昌:《周易參同契考辨》,(上海: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8月)。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7月)。new window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別冊》,(臺北:中央研究院,2010年12月)。
侯鈞生主編:《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南京中醫學院校釋:《諸病源候論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年10月)。
姚聖良:《先秦兩和神仙思想與文學》,(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8月)。
姜生、湯偉俠主編:《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南北朝隋唐卷五代》,(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5月)。
姜生、湯偉俠主編:《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漢魏兩晉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4月)。
洪修平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隋唐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胡守為:《神仙傳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9月)。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6月)。
胡曉明主編:《釋中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第三卷)。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容志毅:《中國煉丹術考略》,(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5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導引圖》,(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1月)。
馬繼興等人輯校:《敦煌醫藥文獻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
商偉:《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折:儒林外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9月)。
張之滄、張卨:《身體認知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二集》,(北京:三聯書店,1990年5月)。new window
張崇富:《上清修道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11月)。
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張輝、盧衛中:《認知轉喻》,(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
張麗珠:《中國哲學史三十講》,(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梅新林:《仙話──神人之間的魔幻世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6月)。
畢煥洲:《中國性醫學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9月)。
盖建民:《道教醫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4月)。
許地山:《道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6月)。
陳國符:《陳國符道藏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陳國符:《道教源流考(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4月,第二版)。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注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9年1月)。
陳麗桂:《兩漢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4月)。new window
黃仁宇:《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1月)。
黃光國:《社會科學的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黃煌:《經方的魅力》,(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7月)。
溫明麗:《皮亞傑與批判性思考教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月)。new window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葛兆光:《屈服史與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新華書店,2003年8月)。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寧汝松:《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年3月)。
廖育群、傅芳、鄭金生:《中國科學技術史‧醫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一卷》,(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7月)。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六卷》,(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8月)。
趙匡華、周嘉華:《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
趙洪聯:《中國方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
趙毅衡:《符號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劉伶娣:《漢魏六朝老學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劉固盛:《道教老學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上)》,(台北:學生書局,2009年7月)。
蔡林波:《神藥之殤:道教丹術轉型的文化闡釋》,(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11月)。
鄭林主編:《張志聰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1月)。
魯剛:《文化神話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7月)。
盧央:《葛洪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8月)。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1月)。
蕭登福:《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11月)。
蕭登福:《周秦兩漢早期道教》,(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6月)。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
顧頡剛:《顧頡剛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10月,)。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上)》,(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10月)。new window
龔鵬程:《道教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new window

(日)窪德忠:《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7月)
(法)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野性的思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法)馬塞爾‧莫斯:《巫術的一般理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美)丹尼爾‧高曼:《專注的力量》(台北:時報出版社,2014年4月)
(美)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出版社,2011年9月)
(美)阿蘭‧鄧迪斯編《西方神話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美)哥德夏:《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台北:木馬文化,2014年7月)
(美)喬治‧萊考夫:《女人、火與危險事物》(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9月)
(美)喬治‧萊考夫:《別想那隻大象》(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
(美)湯馬斯‧佛斯特:《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台北:木馬文化出版社,2011年9月)
(美)雷可夫&詹森:《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3月)
(英)弗雷澤:《金枝》(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1月)
(英)馬林諾夫司基:《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12月)
(義)安伯托‧艾可:《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台北:皇冠出版社,2012年1月)
(德)卡爾‧亞斯貝斯:《智慧之路》(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8年)

三、道藏引用書目
(一)正統道藏
《雲笈七籤》:(《正統道藏》第18冊,〈洞神部方法類〉)
(二)中華道藏(以冊號排列)
《真誥》:(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第2冊,第21號
《太上昇玄消灾護命妙經頌》:(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6冊,第20號
《三天內解經》:(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8冊,第55號
《道德真經廣聖義》:(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9冊,第23號
《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0冊,第1號
《周易參同契》:(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6冊,第1號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6冊,第4號
《周易參同契無名氏注》:(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6冊,第6號
《周易參同契發揮》:(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6冊,第11號
《太清石壁記》:(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5號
《太極真人九轉還丹經要訣》:(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9號
《黃帝九轉神經丹》:(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11號
《懸解錄》:(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19號
《張真人金石靈沙論》:(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46號
《漁莊邂逅錄》:(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54號
《大丹鉛汞論》:(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60號
《龍虎還丹訣》:(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62號
《上洞心丹經訣》:(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85號
《太清玉碑子》:(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87號
《真元妙道要略》:(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8冊,第92號
《丹諭訣旨心鑑》:(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9冊,第31號
《修真十書》:(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19冊,第99號
《存神練氣銘》:(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23冊,第21號
《服氣精義論》:(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23冊,第26號
《松山太无先生氣經》:(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23冊,第33號
《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23冊,第35號
《氣法要妙至訣》:(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23冊,第44號
《神仙食炁金櫃妙錄》:(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23冊,第46號
《道樞》:(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23冊,第54號
《坐忘論》:(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26冊,第3號
《天隱子》:(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26冊,第4號
《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29冊,第1號
《華陽陶隱居內傳》:(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46冊,第13號
《茅山志》:(北京: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2004年1月)第48冊,第15號
四、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序)
(一)學報與期刊論文
丁貽庄:《「存思法」源流考》(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學研究》,1988年第1期)
尤西林:〈巫:人文知識分子的原型與演變〉(濟南:山東大學,《文史哲》,1996年第4期)
王氏仁:〈明堂形制初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四輯》,1987年1月)
王永平:〈試釋唐代諸帝多餌丹藥之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1999年第4期)
朱越利:〈馬王堆帛書房中術的理論依據(下)〉(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學研究》,2003年,第03期)
朱越利:〈馬王堆帛簡房中術產生的背景〉(成都:巴蜀書社,《百年道學精萃集成‧第五輯》,2014年5月,第05卷)
朱越利:《馬王堆帛書房中術的內容》(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簡帛研究2001》,2001年9月)
李炳海:〈以蓬萊之仙境,化崑崙之神鄉—中國古代兩大神話系統的早期融合〉(濟南:山東社會科學院,《東岳論叢》,2004年第04期)
李零:〈說「黃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道教文化研究第五輯》)
胡孚琛:〈中國外丹黃白術仙學述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輯》,1995年6月)
胡興榮:〈李榮《老子注》的重玄思想〉(北京:三聯書店,《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2002年6月)
晁福林:〈商代的巫與巫術〉(上海: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月刊》,1996年2第10期)
張光直:(鄭州:河南博物館,《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張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覡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1993,12月,第64本,第3分)new window
張崇富:《道教存思術及其養生價值》(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2期)
盖建民:〈道教房中術的性醫學思想及現代價值〉(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學研究》,1996年,第01期)
陳槃:〈戰國秦漢間方士考論〉(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7本,1948年4月1日)new window
陳麗桂:〈道家養生觀在漢代的演變與轉化──以《淮南子》、《老子指歸》、《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為核心〉(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三十九期,2006年)
湯一介:〈論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北京:三聯書店,《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2002年6月)
黃永鋒:〈道教外丹術三題〉(北京:中國哲學史學會,《中國哲學史》,2009年03期)
黃永鋒:〈道教外丹術性質三論〉(北京: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自然辨証法通訊》,第三十卷,2008年,第4期)
童恩正:〈中國古代的巫〉(《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
趙雅麗:〈《文子》的養生之道和尊生思想及其當代意義〉(北京:中國道教協會,《中國道教》,2006年4期)
劉永明:〈從敦煌遺書看道教的醫藥學貢獻—以《輔行訣》和《本草經集注》為核心〉(北京:中國道教協會,《中國道教》,2009年,第02期)
劉長林:〈《管子》論攝生和道德自我超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道教文化研究第五輯》)
劉國平:〈《老子》無死地解〉(彰化:大葉大學共同教學中心,《研究與動態》第12期,2005年6月)
蕭登福:〈道教「守一」修持法之源起及其演變〉(四川: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研究所,《宗教學研究》,2006年第1期,2006年3月)
(二)學位論文
林賢東:《商代巫覡研究》(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