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新釋----試析現代新儒學的內在發展
作者:張子立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述先
何信全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逆覺體證理一分殊同於/通於理一廣義道德實踐內聖外王ni-chüeh-t'i-chengli-i-fen-shuidentical to/accordant to li-ithe wide-ranging creation of valuesnei-shen wai-wa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5)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3
本論文寫作之問題意識,乃基於對儒學在現代社會角色定位與未來走向之反思。在當代,儒學雖逐漸建立作為學術理論的地位,同時也與一般民眾思想、生活漸行漸遠,這種與傳統儒學化成理想有落差的情況,對在現代仍認同儒學或以儒家自許者,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真實問題。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新釋之理論演變,正在尋求其因應之道。此現代新儒學之內部理論發展,內容是走向日用常行化與廣義道德實踐之建立,理一分殊作為方法架構,亦具有應用在種種不同觀點的普遍意義。
首先,就理一分殊新釋而言,一切文化創造活動都屬分殊,只能「通於」、而不能「同於」理一。良知坎陷的範圍也應擴及逆覺體證的行為實踐領域。包括道德行為在內的一切人類活動,都已是理一在某個時空之具體落實,具有侷限而不再等同於無限,但雖不可等同於無限,卻又通於無限。一切人文活動都可通於理一,但因「通」的型態不同,故定位也各異。逆覺體證是「逆」或「返」於理一之「通」,重點在契接、體悟理一;其他人文活動是「順」或「發」自理一之「通」,重點在承繼或順應理一之動用,成就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價值創造。既然都是「通」於而非「同」於理一,就不必強分高下而可同時並重。儒家作為成德之學的道德實踐概念內涵,就不僅限於由逆覺所體證而發之於道德行為之狹義的道德實踐,而可涵蓋一切正面價值創造活動,成為一種廣義的道德實踐。
這種廣義的道德實踐,是具有基本道德操守而同時以仁心與生生之精神為終極託付的人生態度,凡認同此態度而不斷從事正面價值創造者,不論是學者、藝術家、科學家等任何職業與身分,都是現代意義下的儒者。從事儒家思想研究工作而又同時具有以上生活態度的現代新儒學,即取得在儒學架構下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儒家的理想仍然嚮往與追求聖賢境界,卻不再是作為儒者的唯一條件,這是使逆覺體證由聖賢工夫走向日用常行化的轉向。
就廣義道德實踐的立場,內聖是指以仁心與生生精神為終極託付,外王雖主要指涉政治領域,亦可延伸至以仁心與生生為前提,而從事商業、學術、藝術等活動。這種廣義道德實踐的另一個理論效應,則是基於良知與見聞的辯證關係,以及朱子對人之有限性的警覺,將朱子與象山的先後天修養工夫同時並重,而統合於陽明的良知教之下。廣義的道德實踐是以生生之仁為出發點,有關此普遍人性之內涵,牟宗三先生指出是一種心性情合一之普遍道德主體,並以由本心自定自發律則而具現於行為之動態過程,亦即「實踐上的印證」,說明此道德主體之具體化問題。至於道德意識普遍性之證成的落實問題,則需要劉述先先生參與全球倫理運動的「共識上的印證」作補充。這是藉由存異求同的理一分殊方法,與世界各大宗教文化進行平等的對話,從中所得到的共通於各大傳統之極小式的底限共識,亦即人道與金律,可作為說明落實問題之一種可能途徑。
逆覺體證本質上是從工夫論導出哲學理論之系統。可使儒學在指引效力之外逐漸展現出解釋效力,成為一種可以在學術上掌握與論析的理論系統。理一分殊的方法論為這種走向之延續。理一作為人文學科中的規約原則,有別於經驗科學的歸納(induction),因為歸納的方式是取同略異,理一分殊秉持的是存異求同之精神。筆者即嘗試就如何順成朱子所謂「去兩短,合兩長」,以及內聖外王雙向互動之兩行,作為這種方法論應用的實例。這兩個觀點雖非理一分殊新釋之內容,卻可藉由其方法予以證成,正可說明理一分殊方法的普遍意義。
Nowadays, the situation of Confucianism is rather dubious. It used to be the guidelines of politic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ese society. However, Confucianism is now not as influential as it was before. Its practical role has given way to theoretical one. This phenomenon, for many, means the loss of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In my opinion, the prospect of turnaround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i-chüeh-t'i-cheng to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li-i-fen-shu. The content of this progr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he secularization of moral practice, the wide-ranging creation of values and a formation of methodology. At first, ni-chüeh-t'i-cheng emphasizes the request of being sages while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li-i-fen-shu focuses on the obedience to rules of law and decorum. As a result, the moral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is easy for normal people to abide by. Secondly,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li-i-fen-shu advocates not so much moral practice as the creation of values. Accordingly, people belonging to every walk of life are regarded as a Neo-Confucian on condition that he or she has faith in jen(humanity) and sheng-sheng(creative creativity). Taken together, these theses indicate that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tends to lives of modern people.
Finally, ni-chüeh-t'i-cheng is a kind of kung-fu-lun which doubles as a academic theory. Nevertheless, li-i-fen-shu has a facet of methodology. I manage to apply this methodology to two issues in Confucianism: the necessity of ch’u-liang-tuan, ho-liang-ch’ang by Chu-Hsi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i-shen and wai-wang. The significance of li-i-fen-shu will be highlighted if my analysis is justified.
一.中文著作


朱 熹:《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朱子大全》。臺北:中華書局,1985年。
───:《朱子文集》。《四部備要本》。
程顥、程頤:《二程全書》。《四部備要本》。
成中英:《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new window
江日新:《馬克斯‧謝勒》。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休 慈(Alfred Schutz)著,江日新編譯:《馬克斯˙謝勒三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全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68-1969年。new window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74年。
───:《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學生書局,1975年。
───:《歷史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學生書局,1980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政道與治道》。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四因說演講錄》。台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
───:《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
───:《康德:判斷力之批判》。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李明輝、葉海煙、鄭宗義合編:《儒學、文化與宗教:劉述先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李瑞全:《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儒家生命倫理學》。臺北:鵝湖出版社,1999年。
───:〈當代新儒學道德規範根源之建立〉,《鵝湖》,第379期(2007年1月),頁21-31。
何信全:《儒學與現代民主--當代新儒家政治哲學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new window
───:〈儒學與自由主義人觀的對比--以孟子與羅爾斯為例〉,《臺灣哲學研究》,第2期(1999年3月),頁141-162。
───:〈儒學與社群主義人觀的對比--以孟子與泰勒為例〉,《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149-166。
───:〈儒家政治哲學的前景:從當代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爭脈絡的考察〉,《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一)》。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
杜維明:《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吳光(編):《當代新儒家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美國: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年。
───:《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出版社,2004年。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new window
林安梧:《道的錯置:中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結》。台北: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後新儒學的新思考:從外王到內聖-以「社會公義」論為核心的儒學可能〉,《鵝湖》,第350期(2004年8月),頁16-25。
───:〈儒學革命---一種可能的方向〉,《鵝湖》,第309期。(2001年3月),頁13-20。
昂格爾著,吳玉章 周漢華譯:《現代社會中的法律》。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
───:《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
姚才剛:《終極信仰與多元價值的融通:劉述先新儒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new window
高達美(H.G.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new window
張鼎國:〈理解,詮釋與對話:從哲學詮釋學的實踐觀點論多元主義〉,《多元主義》,頁307-335。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8年。new window
───:〈文化傳承與社會批判--回顧Apel, Habermas, Gadamer, Ricoeur間的詮釋學論爭〉,《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5期(1999年1月)。57-76。
張子立:〈再論朱子歸入自律倫理學的可能性〉,《鵝湖》,第305期(2000年11月),頁 54—64。new window
───:〈釋朱子脫然貫通說〉,《東吳哲學學報》,第12期(2005年八月),頁99—125。
───:〈道德感之普遍性與動力性-謝勒與牟宗三的共識〉,《鵝湖》,第379期(2007年1月),頁51—62。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全三卷)。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思辯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文化哲學論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虛境與希望》。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黑 爾(R.M.Hare)著,黃慧英譯:《道德思維》。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9年。
黃慶明:《實然應然問題探微》。臺北:鵝湖出版社,1993年。
黃慧英:《後設倫理學之基本問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儒家倫理:體與用》。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黃慶明:《實然應然問題探微》。臺北:鵝湖出版社,1993年。
陳 來:《有無之境─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陳榮捷編:《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朱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2年。
───:《朱熹》。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出版社,1986年。
───:《中西哲學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大陸與海外:傳統的反省與轉化》。臺北:允晨出版社,1989年。
───:《理想與現實的糾結》。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
───:《當代中國哲學論:問題篇》。美國: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年。
───:《當代中國哲學論:人物篇》。美國: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年。
───:《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
───:《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2001年。
───:《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評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九州學林》,一卷二期(2003•冬季),頁316-334。
───:〈全球意識覺醒下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鵝湖》,第385期(2007年8月),頁15-25。
───:《漢學名家書系:劉述先自選集》。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
───:《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小楓主編:《舍勒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臺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河洛出版社,1980年。
───:《孟子譯注》。臺北:河洛出版社,1977年。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熊十力:《新唯識論》。臺北,明文書局,1990年。
摩 爾(G.E.Moore)著,蔡坤鴻譯:《倫理學原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鄭家棟:《當代新儒學論衡》。臺北:桂冠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錢 穆:《錢賓四先生全集》之《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二.西文著作


Armstrong, W.S.: Moral Dilemmas.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1988.
Barcalow, Emmett: Moral Philosophy: Theory and Issues.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1994.
Beauchamp, T. L.: Philosophical Ethics: An Introduction to Moral Philosophy. New York: McGraw-Hill, 1982.
Berlin, Isaiah: Four Essays on Liber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Berstein, R.J.: Beyond Objectivism and Relativism: Science, Hermeneutics, and Praxi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imited, 1983.
Blosser, Philip: Scheler’s Critique of Kant’s Ethics. Athens: Ohio University Press, 1995.
Bok, Sissela: Common Values. Columbia, Mo.: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1995.
Bradley, F.H.: Ethical Study. Bristol: Thoemmes, 1990.
Cahn, S.M./Haber, J.G. (eds.), Twentieth Century Ethical Theory. Englewood, N.J.: Prentice Hall, 1995.
Cassirer, Ernest: An Essay on Ma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44.
Dewey, John: Theory of Valu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2.
Eriksen, E.O./ Weigard, Jarle: Understanding Habermas: Communicative Action and Deliberate Democracy. New York: Continuum, 2003.
Florida, Richard: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New York: Basil Book, 2002.
Foster, M.: Gadamer and Practical Philosophy: The Hermeneutics of Moral Confidence.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1.
Frankena, William: Ethic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1973.
Frings, M.S.: Max Scheler: A Concise Introduction into the World of a Great Thinker. Milwaukee: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 1996.
Frondizi, Risieri: What Is Value?: An Introduction to Axiology. La Salle, Ill.: The Open Court, 1971.
Gadamer, H.G.: Truth and Method. Trans. by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 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rans. & ed. by David E. Linge.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 Hermeneutics, Religion, and Ethics. Trans. by Joe Weinsheimer.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 Reason in the Age of Science. Trans. by Frederick G. Lawrenc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2.
───: Gadamer in Conversrtion. Trans. & ed. by R.E. Palmer.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Hare, R. M.: The Language of Moral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 Moral Thinking: its Levels, Method, and Poi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Habermas, Jürgen: Autonomy and Solidarity: Interviews with Habermas. New York: Verso, 1992.
───: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Remarks on discourse Eth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3.
Harman, Gilbert: The Nature of Mor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th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Hartmann, Nicolai: Ethics. Trans. by Stanton Coit.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2nd ed., 2002.
How, Alan: The Habermas-Gadamer Debate and the Nature of the Social. Brookfield,
V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Hudson, W. D.: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3.
Kant, Immanuel: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 Trans. by Mary Greg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Trans. by T.K. Abbott. Amherst, N.Y.: Prometheus Books, 1996.
Korsgaard, Christine M.: Creating the Kingdom of En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Kukathas, Chandran and Pettit, Philip: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 and its Cri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0.
Kymlicka, Will: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nd ed., 2002.
Liu, Shu-hsien: Understanding Confucian Philosophy: Classical and Sung-Ming.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8.
───: Essentials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Westport, CT:
Praeger Publisher, 2003.
Mandelbaum, Maurice: The Phenomenology of Moral Experience. Glencoe, Ill.: Free Press, 1955.
Moore, G. E.: Principia Eth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Nagel, Thomas: Equality and Parti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Najder, Z.: Values and Evaluations. Oxford: The Clarend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Parfit, Derek: Reasons and Pers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erry, R. B.: Realms of Value, A Critique of Civiliz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Perrin, Ron: Max Scheler’s Concept of the Pers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1.
Pojman, Louis P.: Ethics: Discovering Right and Wrong.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4th ed., 2002.
───(ed.): Ethical Theory: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1995.
Rawls, John: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vised ed., 1999.
Ross, W. D.: Foundations of Ethics. Oxford: The Clarendon University Press, 1939.
───: The Right and The Good. Oxford: The Clarendon University Press, 1930.
Sandel, Michael: Liberalism and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nd ed., 1998.
Scheler, Max: Formalism in Ethics and Non–Formal Ethics of Values. Trans. by M. S. Frings. & R. L. Funk. Evanston: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 1973.
Smith, Michael: The Moral Problem. Cambridge, Mass.: Basil Blackwell, 1994.
Stevenson, C. L.: Ethics and Languag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44.
Taylor, Charles: Human Agency and Language: Philosophical Papers 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 : 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Philosophical Papers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 :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Thiroux, J. P.: Ethics: Theory and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1995.
Tillich, Paul: Systematic Theology. 3 Vol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63.
Warnke, G.: Gadamer: Hermeneutics, Tradition and Reas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 “Walzer, Rawls, and Gadamer:Hermeneutics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K.Wright (ed.), Festivals of Interpretations: Essays on Hans-Georg Gadamer’s Work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pp. 136-16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