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與德國中學生媒體素養之比較研究--以福營國中與Unterrieden中學為例
作者:曾春榮
作者(外文):Chun-Jung Tse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周玉秀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媒體素養媒體教育媒體素養教育media literacymedia education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1
本研究旨在比較臺灣與德國中學生媒體素養的現況,並進而探討如何提升兩國中學生媒體素養的方法,作為臺灣推動媒體素養政策之參考。
本研究首先採用文件研究法,就臺灣及德國有關媒體素養分期的歷史探源、有關媒體教育的政策與相關配套、臺灣與德國媒體教育的課程、教學與師資培訓、臺灣福營國中及德國Unterrieden中學推動媒體教育的方法等作文件的對比與分析。接著依據文獻探討及文件分析之成果,編擬成問卷,調查臺灣福營國中及德國Unterrieden中學的學生,計得有效問卷85份,問卷採用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與統計。再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立意取樣臺灣福營國中及德國Unterrieden中學的老師進行訪談以了解學校對於媒體素養增能可能的努力。最後,依據文件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之分析結果,歸納出主要的研究發現,輔以文獻探討資料,進行綜合討論後作成以下結論:
壹、臺灣與德國媒體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
一、臺灣的媒體教育發展晚且已停滯,德國媒體教育起源早仍在發展。
二、臺灣與德國的媒體素養教育發展均重視官方的正式文件,但德國更奠基於各邦推展媒體素養教育的實踐經驗。
三、德國媒體教育受歐盟政策的約束與影響,臺灣則較能自由發展。
貳、臺灣與德國的媒體教育政策與相關配套之比較
一、媒體教育的推動廣納各種不同背景的人來協助。
二、都重視兒童與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保護。
三、德國與臺灣教育體制不同,推動層級各異。
四、德國的媒體教育目標較全面,臺灣則較偏向反思閱聽人的意義。
五、德國推展媒體教育的問題多在教育,而臺灣多了家長及社區問題。
六、德國把媒體掃盲列為重點,臺灣則強調新媒體素養。
參、臺灣與德國媒體素養教育內涵之比較
一、臺灣及德國的媒體教育目標儘管文字不同,但實際的內容大抵相似。
二、臺灣及德國都有政府成立專責單位負責媒體素養的推廣工作,並經常在法令及經費上給予支持。
三、臺灣及德國的中小學媒體教育都沒有獨立的課程,強調融入課程。
四、臺灣及德國的中小學都有足夠的設備可利用媒體進行教學,也可近用校外的資源進行媒體教育。
五、德國曾把媒體教育列入師資培訓的內容,臺灣未把媒體教育列入師資培訓的內容,而在職教師的媒體教育也僅止於少數的種子教師。
六、由於數位科技的推陳出新,各國已從傳統的媒體素養知能,更新為適合新媒體的數位媒體素養。
肆、福營國中與U中學學生媒體素養現況
一、兩校的學生偏愛電腦網路、電視、手機等互動多媒體的使用,而使用的原因多偏向休閒娛樂。
二、兩校學生在媒體項目信任選序與其使用媒體的時間一致。
三、兩校學生參加過的媒體活動差不多,而兩校學生會使用的媒體工具也很相似。
四、兩校的學生對於公共電視,都有批判的想法。
五、兩校的學生都各有七成以上的學生不會主動將節目內容的好壞,反應給製作單位知道。
六、學生對模仿行為的反應,福營國中學生會先向老師或父母報告,而德國U中學的學生會先尋求法律的保護。
七、推動媒體教育,福營國中採典範模式,而U中學採紮根模式。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media literacy among German and Taiwa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explore how to enhance media literacy approach, and thus to promote media literacy policy reference.
This research paper examines the method adopted on Taiwan and Germany about the history of media literacy staging Origin, the media policy and supporting education, media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Germany,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eacher training, Taiwan Fu camp States and Germany Unterriede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secondary schools to promote media education methods for documents. The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documents, prepare a questionnaire, Taiwan Fu camp States and Germany Unterrieden school students, and received 85 copies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questionnaire using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data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Then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guide, purposive sampling Taiwan Fu camp States and Germany, Unterrieden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were interviewed in order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efforts to increase media literacy. Finally, based on document analysis,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main findings 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data are summariz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I.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media education development among Taiwan and German
1.Media Education in Taiwan late and has been stagnant, the origin of the early German media education is still evolving.
2.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Germany are the official documents of official attention, but more grounded in the German states promoting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experience.
3.German media education to be bound by the impact of EU policies in Taiwan are more able to develop freely.
II.Comparison of Taiwan and the German media education policy and supporting
1.To promote media education recruit a variety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 help.
2.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3.The German education system is different and Taiwan to promote different levels.
4.The German media educational goals more comprehensive, more oriented toward Taiwan to reflec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udience.
5.The German forward multi-media education issues in education, and Taiwan more parents and community issues.
6.The German media literacy as a key to Taiwan emphasize new media literacy.
III.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Germany connotation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1.Taiwan and Germany, although the text in different media educational goals, but the actual content is probably similar.
2.Taiwan and Germany, the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a dedicated unit responsi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media literacy, and often in the Act and funding to support it.
3.Taiwan and Germany have no independe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dia education curriculum emphasizes integ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4.Taiwan and German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ve enough equipment available for teaching media can also be used outside resources for recent media education.
5.Once the German media education in teacher training content, Taiwan is not included in the content of the media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and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is only limited to a small number of media seeds teachers.
6.Because the innov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 countries from the traditional media literacy knowledge, updated to fit the new media digital media literacy.
IV.The status of media literacy comparing among Fuj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Gymnasium Unterrieden students
1.Two school students prefer computer networks, television,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interactive multimedia use, and the use of reason and more biased entertainment.
2.The two schools students selected sequence of trust in media projects consistent with the use of media time.
3.Two schools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a media event almost, and two schools students use media tools are very similar.
4.The two schools students think that while public television, but also can criticize the government's policy.
5.Two schools students can critically look at public television.
6.Students react to imitate behavior, Fuj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irst report teacher or parent, while Germany Unterrieden students first seek the protection of the law.
7.Promote media education, Fujn junior high school use model mode, while Gymnasium Unterrieden use rooted patterns.
一、中文部分
Dora(2011.2.13)。德國生活網。取自http://www.livehere.de。
Theo Sommer(2007)。生活在德國。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翻譯。
YAHOO新聞(2010.10.22)。2010全球新聞自由排行榜。取自:http://tw.yahoo.com。
丁志權(2000)。海峽兩岸小學教育之比較分析。輯於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編:海峽兩岸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32。
于治中(2011)。台灣媒體趨勢報告。2014年3月12日取自:http://www.tbsa.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planclass_issue1_2011-9-20&Category=402163
中華書局(1985)。辭海續編。臺北市:中華書局。
中國青年報(2014.2.17)。德國人的閱讀:圖書登聖誕禮物排名榜榜首。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2-17/5843445.shtml。
內政部統計處(2011.2.27)。統計報告。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天下出版社(2000)。天下雜誌2000年教育特刊。臺北市:天下出版社。
尤英愉(2009)。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new window
方永泉(1995)。「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主義對於比較教育研究的挑戰及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方永泉(1999)。資訊時代的媒體素養。成人教育通訊,1,37-42。
王又禾(2009)。媒體素養教育實施之研究--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世英(2009)。國民小學學童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教師媒體素養教育反思。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王永志主編(2006)。2006年世界年鑑。臺北市:中央通訊社。
王東(2002)。日本媒體識讀教育的興起及背景分析。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82,81-83。
王盈鶯(2007)。臺灣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實施之困境與因應:以Bourdieu的「文化資本」觀點論述。網路社會學通訊,64。2011年9月18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09.htm。
王純慧(2009)。國小學童廣告媒體素養調查及其對課程設計的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淑如、王裕德(2001)。教學新策略網路合作學習。臺灣教育,603,33-39。
王健壯(2014)。思考台灣(3):當前媒體的困境與出路。《決定台灣的29堂課》。台北: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王燦發(2003)。談談我國兩岸三地的媒體素養問題。現代傳媒與教育,3(1),70-73。
王藝樺(2004)。媒體識讀與成人教育:以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臺南市。
王麗雲(2005)。進入量化研究的世界。教育資料與研究,62,167-174。new window
世新大學媒體識讀教學研究中心編輯室(2011)。新傳播科技效應,顛覆傳統新聞產製。臺灣立報,2011年6月6日,3版。
古雅馨(2009)。臺北市高中職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外交部(2011)。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駐德國代表處。2011年2月27日取自http://www.roc-taiwan.org。
白佳麒(2005)。媒體素養教育融入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第四階段能力指標與課程發展雛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白彥茹(2005)。論德國中小學課程的改革與發展。《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石文南(2011)。電子書包3年內推廣至150校。2011年10月2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sekyshr/article?mid=111。
任奇(2010)。中國日報網--德國社會中的反移民現象。2010年10月18日取自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x/。
成露茜、羅曉南(2004)。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臺北市:正中。new window
朱其慧(2000)。媒體素養社會行銷研究----以台灣主要推行媒體素養非營利組織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則剛(1995)。公共圖書館的媒體素養教育責任。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2(14),15-19。new window
朱則剛(2005)。加拿大媒體素養教育探討。圖書資訊學刊,3(1/2),1-13。new window
朱則剛、吳翠珍(1994)。我國國小學生電視素養能力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81-0301-H-032-504)。
朱建綾(2011)。六中全會,解決文化衝突軟硬兼施。中國時報,100年10月1日,A22版。
朱順慈(2001)。傳媒教育與教師信念。媒體識讀教育月刊,15〔線上查詢〕。上網日期:2006年01月23日。取自http://www.tvcr.org.tw/life/media/media15.htm
江艾謙(2008)。以ISD模式發展流行文化媒體素養融入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佐藤學(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臺北市:天下。
佘岡祐(2014.3.10)。看見民主的典範。取自http://wisland.org/Web/Main.php?stat=Plan&Id=595。
余陽洲(2003)。媒體公民教育的重要概念與教學特色。師友月刊,10,21-24。
吳木鑾(2007)。頗具特色的德國新聞職業教育。2007年8月22日取自:http://blog.voc.com.cn/tags.php?type=userlist&uid=6589&tagname=%B5%C2%B9%FA。
吳玉明(2004)。推動媒體識讀教育的途徑。師友月刊,450,59-61。
吳知賢(1996)。英國的媒體教育。視聽教育雙月刊,221: 30-37。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視聽教育館。
吳知賢(1998)。兒童與電視。臺北市:桂冠。new window
吳明烈(2000)。德國終生學習的發展現況與趨勢。成人教育雙月刊,58,8-15。
吳政峰(2007)。基隆地區國中生媒體識讀能力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吳美美(2004)。資訊素養與媒體素養--數位時代的素養與素養教育。臺灣教育,629,頁9-14。
吳曼如(2008)。從媒體素養觀點探討校園電視臺規劃—以臺北市JK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晴萍(2002a)。日本推動媒體識讀教育的作法與成效(上) 。媒體識讀教育月刊, 25。2008年9月8日取自於http://www.tvcr.org.tw/life/ media/media25.htm
吳晴萍(2002b)。日本推動媒體識讀教育的作法與成效(下)。媒體識讀教育月刊,26,7-9。
吳翠珍(1993)。專書介紹:瞭解媒體實用篇、瞭解媒體(廣播系列)--媒體教學實務指引。教學科技與媒體,7,54-55。臺北市:中國視聽教育學會。
吳翠珍(1994)。兒童之電視釋義基模初探,新聞學研究,48:1-41。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new window
吳翠珍(1996)。媒體教育中的電視素養。新聞學研究,53,39-59。new window
吳翠珍(1997)。高雄區媒體素養公民教育教師研習講綱,臺北市:富邦文教基金會。
吳翠珍(1998)。「兒童收看電視卡通行為研究 : 兼論媒體素養」。理論與政策,47,145-164。new window
吳翠珍(1999)。媒體素養:地球村的公民教育核心。公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1999年4月16日。
吳翠珍(2002)。 媒體素養行動派:別小看我--九年一貫互動教學手冊。臺北市:政大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
吳翠珍(2004)。媒體素養教育教什麼?如何教?。載於吳翠珍等編著,媒體素養暨教案徵選教師研習手冊(頁1-16)。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
吳翠珍(2007)。從媒體到素養─從書寫時間到配置空間。媒體素養與教育研討會。臺北市:師範大學教育政策研究小組。
吳翠珍、陳世敏(2004)。媒體素養教育核心概念之建立與實踐研究計劃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吳翠珍、陳世敏 (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市:巨流。
吳翠珍、鄭如雯編著(2001)。新聞鼻靈不靈-新聞特質與新聞價值。載於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發行「別小看媒體互動教學手冊」,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
吳翠珍、關尚仁(1999)。媒體、公民、素養:媒體公民教育訓練教師手冊。臺北市:富邦文教基金會、媒體公民教育發展小組。
呂佳蓓(2010)。 國立成功大學赴國外姊妹校交換留學生回國報告書。2011年5月23日取自http://140.111.34.84/data/98/dot_000500_report484.pdf。
呂傑華、陳逸雯(2009)。參與媒體素養研習之國民小學教師實施媒體素養教育之調查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2(1),1-40。new window
呂儀君(2008)。國民小學的讀報教育與媒體識讀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宋良君(2008)。澳大利亞英語、藝術學科中的媒體素養教育。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2,136。
李凡卓、班建武(2009)。論媒體素養教育的文化研究向度。當代教育科學,2009年第1期,7-11。
李月蓮(2002)。台港媒體識讀教育經驗交流。媒體識讀教育月刊,17。2008年9月8日取自於 http://www.tvcr.org.tw/life/ media/media17.htm。
李宗薇、林作逸(2007)。應用媒體提升國小資優班學生批判思考技能之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79,45-55。new window
李宗祐(2011)。媒體素養融入國中數學教案實例-新聞真相追追追。科學教育月刊,340,41-53。
李承宇(2002)。閱聽人思考的變革:媒體素養意涵新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律鋒(2011a)。媒體素養新紀元,基礎教育新視野。世新大學媒體素養教育網《教育電子報》,22(2011/08/14),2011年9月16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3/article.php?storyid=795。
李律鋒(2011b)。新媒體的生活想像,新未來的人機合體。臺灣立報,2011年6月13日3版。
李紀平(2010)。德國:網路分級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大陸法制日報,2010年10月26日取自CNKI。
李倖君(2007)。電視劇《危險心靈》之批判媒體識讀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家麗(2000)。德國中小學教改的新動向。德國研究,15(3),45-47。
李楠崇(2008)。國小六年級學童實施媒體素養教育教學成效之研究-以讀報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嘉梅(2003)。學齡前兒童媒體識讀教育之初探-台北市幼稚園兒童電視觀看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李德竹(2000)。資訊素養的意義、內涵與演變。圖書與資訊學刊,35,1-25。new window
李曉媛(2002)。媒體素養融入國小高年級社會科之合作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曉雲(2010)。尼爾∙波茲曼的媒體生態學研究。世界文學評論,2010年第2期,284-285。
李聰民(1994)(譯)。日本財團法人教科書研究中心著。教育課程的國際比較(總論篇)。臺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蘇(2010)。德國大眾媒體的發展演變。2011年01月04日,取自:http://www.dedecn.com/。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市:正中。
沈莉(2008)。世界媒介教育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運城學院學報,26(3),94-96。
阮海紅(2010)。現代情報,30(10), 33-35。
卓然總編(2001)。我把遙控器變聰明!國小媒體識讀教學手冊。臺北市:媒體識讀推廣中心。
周立銘(無日期)。邁向數位電視新世紀之關鍵因素--閱聽人數位化素養之探討。2011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edu-on-air.org.tw/document/1811.doc
周玉秀、陳姿文(2006)。邁向標準化的德國中學教育。中等教育,57(6),74-91。new window
周玉秀(2010)。網路對人類認知與行為模式的影響。載於媒體素養教育國民中小學教師參考手冊,頁61。台北市:教育部。
周玉秀(2011)。他國教育創新案例研究—德國跨文化教育交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出國報告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惠民(2003)。德國史。臺北市:三民。
周偉莉(2007)。德國媒介的現狀。當代電視,2007年3月。87-88。
周傳玖(2010)。德國威瑪的基礎媒體素養教育。臺灣立報,2010年4月20日, 3版。
周慧美(1999)。國小學童電視識讀能力之探討及電視識讀教學成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院,臺南市。
周韞維(2003)。媒體素養教育現況調查(九十二年調查報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林士珍(2006)。媒體識讀能力與第三人效果之研究—以2006年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林子斌(2000)。媒體識讀與多元文化課程----以日本偶像劇為課程設計素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林子斌(2006)。媒體素養教育在英國。北縣教育,58,27-31。
林作逸(2006)。國小資優班媒體素養批判思考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佩璇(2000)。行動研究和學校本位課程評鑑。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林佳蓉、林宇玲、林曉薇、陳彥文等譯(2010)。媒體素養教育:兒童、青少年與媒體。臺北市:華騰文化。
林佳儀(2007)。媒體素養教育之教學指引架構發展-以「轉化媒體再現刻板印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怡萱(2004)。女性主義教育學與媒體識讀教育:一個行動研究的成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承宇(2008)。從菸品訊息的識讀到行動:一個橫跨健康傳播與媒體素養的行動研究啟示。中國傳播學評論,3:136-147。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芳瑜(2009)。批判思考教學運用在媒體素養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盈均(2005)。以麥當勞化觀點評析國小媒體素養教學計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家羽(2013)。夢想德國。臺北市:柿子文化。
林雅華(2013.6.21)。德國媒體發展的倫理困境與對策。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0d193f0101d25c.html+&cd=4&hl=zh-TW&ct=clnk&gl=tw。
林瑞堂(2010)。智慧電視。2011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ie.ksu.edu.tw/ie1/99ie/web/files/download/20101202.%E6%9E%97%E7%91%9E%E5%A0%82.pdf。
林誼宣(2008)。淺談批判思考技巧與學童學業成就之相關。南投文教,27, 114-117。
林鎮坤(1997)。兩岸特殊教育政策之比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邱民才(2002)。高中實施媒體識讀教育之評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邱音潔(2007)。大學生網路媒體需求與媒體素養關係之研究:人際關係的中介效果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
邱鈺茜(2012)。台中地區大學生新媒體素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
邱燕玲(2013.3.22)。臺灣人不愛閱讀,每人每年只看兩本書。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r/22/today-life10.htm。
姜如珮(2007)。台灣與加拿大媒體教育之比較。收錄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舉辦之「2007台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光碟】。頁40-58。
柳敏(2006)。海峽兩岸媒體素養教育之比較與啟示。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8(6),121-124。
胡秀珠(2011)。媒體大解構,媒體不像媒體。2011年4月15日,取自http://newideas.cc/magazine/article.php?AKEY=1648。
胡華濤(2009)。國外兒童媒體識讀教育理論範式的發展。學前教育研究,175,49-55。
祝壽臣(2009)。新聞媒體六大發展趨勢。2011年4月18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gjx/2009-07/13/content_11702192.htm
草根力影響力文教基金會(2014)。閱讀式微?1天看書20分鐘,滑手機160分鐘。聯合報,2014年5月10日,A10版。
倪惠玉(1994)。國民小學教師科技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唐可歆(2009)。成人媒體識讀課程其知識創造社會化過程的探索研究──以某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孫玉珍(2009)。大學生媒體素養之調查研究:以天主教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孫詩旻(2009)。我國青少年媒體素養教育之探討。2011年9月18日取自www.inf.cyut.edu.tw/AIT2009/Paper/ft_349.pdf。
康嘉峻(2010)。國小學童運用部落格於媒體素養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師大媒體素養研究中心(2009)。媒體素養簡介。2011 年6 月22,取自http://www.ntnu.edu.tw/cml/cmlhome.htm。
徐文松(2008)。我國中小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學術月刊,2008年2月。47-49。
徐宜君、周宜芳(2012)。赴德國考察「2012法蘭克福書展」出國報告書。臺北市:文化部。
徐照麗(2001)。我國推展國民小學電視媒體教育課程之研究。臺北市:財團法人媒體識讀教育基金會。
秦梅心(2006)。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內涵認知及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市:三民。new window
翁懿新(2005)。國小家長對電視識讀教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袁苑(2008)。德國媒體的發展趨勢。2014年5月10,取自http://www.deyinxiang.org/web/c_000000020003/d_2464.htm
袁磊、陳曉、霍娟娟(2010)。港台地區媒體素養教育現狀及其啟示。中國電化教育,282,33-36。
馬嘉穗(2007)。國小六年級實施媒體素養教育之合作行動研究-以性別刻板印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高政嚴(1986)。批判性傳播理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戰學校,臺北市。
世界第一部規範Internet的法律:德國多媒體法(1996)。計算機世界報,24期。2012年9月11日取自CNKI。
新聞自由排名,臺灣勝日美(2006年,10月15日)。自由時報,A04版。
世界人口統計年鑑(2009)。2011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hldoc.com/doc/file569.html。
歐洲旅遊網:德國媒體的言論自由(2010)。2011年2月27日取自:http://eur.bytravel.cn/art/dgc/dgcmyjj/。
國立教育資料館(2014.3.21)。國教目標的階層結構。取自http://subject.naer.edu.tw/2d/citizan/outline/outline0301.asp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草案。國家教育研究院,新北市。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1)。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簡介。2011年9月16日取自http://www.ncc.org.tw。
國際力:電話亭變身圖書館(2013.5.20)。取自聯合報好讀週報。http://www.udncollege.com/learning/pages/readerDetail2.jsp?jId=209&dirNo=2&head=5。
莊雪華、黃繼仁(2012)。媒體教育的發展及在中小學課程與教學的應用。課程與教學,15(1),35-65。new window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的國民素養與教育。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周刊,175,9-10。
張帆(2005)。自由社會樣板—柏林電影節的成長。2011年6月20日取自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26/44276/44289/3181070.html。
張光輝(2014)。德國文化產業與媒體發展印象。2014年5月20日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4/0416/c383791-24904917.html
張佑仲(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與學校行銷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宏源(2001)。媒體識讀:如何成為新世紀優質閱聽人。臺北市:亞太。
張宏樹(2004)。媒體素養:大眾傳播理論新方向。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5,294-297。
張志儉(2001)。傳媒教育在香港中學課程改革中的角色。媒體識讀月刊,14,5-8。
張秀雄(2000)。應把媒體素養納入公民教育。社教雙月刊,98,23-24。
張妤玥(2014)。保證如期完成?小心過度樂觀的偏誤。2014年8月11日取自http://www.360d.com.tw/news/view/1349.htm。
張其錚(2002)。公視自製兒童媒體素養節目之品質管理研究---以「別小看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張俠讓(2007)。『我愛黑澀會』綜藝節目對國小五、六級學生媒體素養之影響以大寮鄉永芳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張春炎(2010)。媒體素養,各國積極倡導。臺灣立報,2010年9月16日,2版。
張梅(2006)。論台灣地區媒體素養教育與媒體互動的理論與實踐。東南學術,2006年第4期,155-160。
張梅(2008)。理念推廣、政策確立與政策執行—論台灣媒體素養教育發展的三階段。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7(6),122-126。
張舒涵(2011)。教師行動革命,力推媒體素養。臺灣立報,2011年8月23日,3版。
張鈞淳(2009)。媒體素養教學方案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嘉倫(2006)。我國國小媒體素養教育能力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毅民(2000)。非營利組織運用議題管理協助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富邦文教基金會「媒體素養公民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張瀞文(1997)。女性的母職:社會學觀點的批判分析。社會學雙月刊,77,20-25。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服務計畫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1994)。媒體。2011年4月18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梁鳳鳴、閻謹(2004)。一絲不苟德國人。新竹市:理藝出版。
章五奇(2000)。電視文化批判課程之研究─從批判教育學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章明哲(2008)。從部落格認知與使用探究高中職校學生數位媒體素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2010)。教育部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網頁,2011 年6 月18,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1831。
莊于緻(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於電視廣告媒體識讀教育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許育典、陳碧玉(2008)。以青少年保護為核心的媒體素養教育:從管制「性」資訊談起。教育研究集刊,54(4),85-112。new window
許怡安(2000)。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碧月(2004)。國小教師對媒體識讀教育之認知與實踐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許誌宏(2005)。國小學童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玉慧(2012)。媒體人與教育人跨界合作媒體素養教育之行動研究—以讀報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佳穎(2005)。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媒體素養教育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丹、韓春豔、馬林(2010)。中學生媒體素養現狀分析—以西安市兩所中學為例。2011年9月18日取自www.cnki.net。
陳世敏(2005)。媒體素養的基本概念,周典芳、陳國明(編)媒體素養概論,3-22。臺北市:五南。
陳孝凡(2000a)。全民監督媒體聯盟 搭起觀眾與媒體的橋樑。中國時報,2000年,6 月5 日。2007 年5月22日,取自http://kmw.ctin.com/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query
陳孝凡(2000b)。「新聞橋」停播,十一年共播出五七O集。中國時報2000年11月7日。2007年5月22日,取自http://kmw.ctin.com/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query
陳尚蕙(2006)。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new window
陳怡誠(2009)。臺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媒體素養教育的課程意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教育,臺南市。
陳東園(2011)。大眾傳播學期中複習。2011 年6 月22,取自https://lhl.nou.edu.tw/~research/book/book_up/2417/12703.htm。
陳建儒(2004)。台灣偶像劇弔詭價值觀分析及國小學童實施議題中心法教學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思妤(2008)。國中生對電視偶像劇飲酒行為訊息媒體識讀與飲酒行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映先(2009)。國小六年級學童電視新聞媒體素養能力之初探研究-以金門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柏帆(2009)。策略性更新過程中之中階主管的角色-台灣某報系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陳容(2012)。發現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一所國民中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素娟(2012)。「ARCS動機模式」結合網路新聞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媒體素養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淑敏(2002)。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的理論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47,100-105。new window
陳清河(2010)。數位電視發展藍圖規劃構想研究報告。臺北市:交通部。
陳惠珍、戰寶華(2008)。大學圖書館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之具體策略與做法。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0,83-106。new window
陳琬字(2011)。臺灣與澳洲媒體素養教育發展與課程內涵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陳逸雯(2006)。國民小學媒體素養種子教師實施媒體素養教育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new window
陳順孝(2003)。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臺北市:五南。
陳榮裕(2002)。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朝野同聲一氣。中國時報,2002年1 月4 日。2007 年5 月22,取自http://kmw.ctin.com/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query。
曹仁德、梁忠銘(2002)。臺灣師資培育制度變遷之考察--師範院校? 教育院系所培育機構的變革。臺東師院學報,13,211~240。new window
彭后諦(2001)。「新聞橋」為何走入歷史?從「新聞橋」停播看新評會重新定位。目擊者,21,75-76。
彭雯莉(2005)。國民小學教師媒體使用行為及媒體識讀課程內涵理解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提歐.蘇默(Theo Sommer)編著,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譯(2007) 。生活在德國。臺北市:臺灣商務。
曾士珊(2004)。以三大新聞為例看台灣媒體素養的現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曾慧佳、徐曉菁(2004)。世界各國推動學校人權教育之比較研究報告。臺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計畫編號:92000012)。
覃遵君(2003)。德國素質教育的特色-責任心的培養。中學政治教學參考,6月號,51-53。
游美惠(2002)。性別教育小詞庫:增能/增權/培力/彰權益能/權力增長(empowerment)。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98-101。
無國界記者(2010)。德國之聲中文網:全球新聞自由排行榜。2010年5月3日,取自:http://www.dw-world.de/dw/0,,293,00.html。
須文蔚(2000)。掀開螢光幕 嗅出陳腐——評介《布赫迪厄論電視》(Sur la television)。載於傳學鬥電子報,8。
須文蔚(2005)。解決媒體亂象,重新學習看媒體。2011年2月28日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13003031。
黃伊瑩(2004)。幼兒媒體素養教學之研究---以解構性別刻板印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光弘(2005)。學習的科技-媒體素養融入教學活動的理論與實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
黃哲斌(2011)。成功大學學生論壇:解析臺灣媒體亂象,學做聰明閱聽人。2011年5月28日取自http://news.secr.ncku.edu.tw/files/16-1054-78602.php。
黃富順(1993)。如何進行有效的成人教育。成人教育雙月刊,13,6-12頁。
黃雅玲(2009)。從媒體識讀落實人權法治教育—以線上遊戲廣告識讀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雅莉(2005)。流行奇「機」--以手機廣告進行媒體識讀的性別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黃新生(1987)。媒體批評—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黃楊(2010)。華夏經緯網:臺灣的媒體概況。2010年1月18,取自http://www.huaxia.com/。
黃嘉雄(2011)。運用彰權益能評鑑於校本課程之方法。國民教育,51(3),24-35。
黃鏗嘉(2008)。電視置入性行銷對學童的影響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之媒體識讀能力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麗芸、吳素柔(2008.10.16)。青少年媒體使用情形調查,媒體世代崛起。取自中央社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128034。
黃麗芸(2013.7.27)。青少年使用媒體一週53小時。取自中央社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39335。
黃馨慧(2003)。媒體素養教育融入國小五年級課程之研究─探討教學方案設計與資源教材分析及網站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新聞局(2011)。臺灣電影網:產業情報。2011年2月27日,取自:http://www.taiwancinema.com/mp.asp?mp=1。
雷克(2014)。從舒馬克受傷看追星-德國人關心明星新聞嗎?2014年1月26日取自新京報,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126/c40606。
福營國中(2014.1.2)。新北市立福營國中學校網站。取自http://www.fyjh.ntpc.edu.tw/。
楊仁興(2001)。國民小學教師科技及資訊素養基本能力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2, 75-105。new window
楊宜樺(2010)。彰化縣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教師攝影教學媒體素養能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春霞(2007)。簡論媒介素養教育的實施途徑。中國成人教育,2007(9),73-74。
楊昭瑾(2011)。媒體素養特色中心學校。師友月刊,526,21-25。
楊洲松(2008)。批判性媒體素養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0,25-36。new window
楊美玲(2001)。淺談香港傳媒教育。媒體識讀教育月刊,14: 1-4。台北:媒體識讀推廣中心。
楊美玲(2002)。淺談港日傳媒教育。媒體識讀教育月刊,21,4-7。
楊國賜(1976)。比較教育方法論。臺北市:正中。
楊舜慧(2014)。德國Funke媒體集團運用巨量資料分析的新媒體創新應用服務。2014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7016。
楊寧(2011)。中國印刷術對歐洲的劃時代影響。大紀元評論,2011年5月28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1/5/28/n3269931.htm 。
葉育杉(2007)。電腦連線遊戲媒體素養教育之初探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縣。
葉亭君(2009)。媒體素養種子教師實施媒體素養教育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董建文(2006)。香港地區中學媒介素養課程的實施策略評析。中小學中教,2006(10),76-78。
賈馥茗(主編)(199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實力媒體(2009)。臺灣媒體市場總體檢報告。2009年1月6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RealNewsContent.aspx?ID=11911。
趙家齡(2004)。青少年電視使用行為與流行文化偏好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臺德比較(2014.6.8)。取自http://www.taiwan.ahk.de/cn/country-info/did-you-know/。
劉小明(2004)。德意志的智慧:激情與理智的極致追求。臺北市:新潮社。
劉仁儷(2012)。運用紀錄短片教學培養國小五年級學童媒體素養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劉虹伶(2007)。詮釋觀點之媒體素養融入教學-師生對話模式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劉莉娟(2005)。中小學教師媒體識讀教學認知對課程設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劉瀏、張敏(2009)。香港媒體素養教育特色分析與借鑒意義。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7,23-25。
潘雲潔(2011)。青少年身體意象之媒體素養教育介入成效研究-以新北市某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慧玲譯(Epstein, E. H. 原著)(1992)。比較教育中「比較 」之疑義。載於楊國賜、楊深坑主編之比較教育理論與方法,1-23。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慧玲、黃馨慧、張樹倫、陳琦媛(2002)。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總綱修訂問卷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鄧志哲(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實施媒體素養教學成效之研究 -以學童自製媒體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鄧宗聖(2010)。從電腦繪畫社群論網路媒體使用在藝術教育上的意義。國際藝術教育學刊,8(1),149-193。new window
鄭玉琴(2009)。人機介面互動、操控、內容之結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鄭羽傑(2013)。網路探究方案中台灣中部非英語系大學生英文讀寫表現、多元文化覺察及多元媒體素養之效益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鄭宛鈺(2012)。鏡頭、真實與對話—我與國小高年級學生媒體近用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雲林縣。
鄭明萱譯(2006)。Marshall Mcluhan原著。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鄭智仁(2006a)。媒體素養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第二學習階段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智仁(2006b)。媒體素養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北縣教育,58,61-66。
蔣麗麗(2014)。確保網路安全,全國加強頂層設計。2014年2月26日取自:http://big5.cri.cn/gate/2165s4439522.htm
蕭俊勇(2008)。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對媒體識讀教育之態度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賴可欣(2009)。社會行動取向之媒體素養教學方案發展研究:以「破解電視商業廣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慧玲(2008)。學前幼兒媒體素養教學手冊之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盧世祥(2014)。網路引發的世代變革。2014年4月27日自由時報A6版政治新聞星期專論。
盧家銀(2012)。德國青少年線上活動的法律保護框架。青年記者,2012(21)。
戴秀玲(2002)。兒童之批判觀看技能與觀看靈異節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薛宇初(2009)。閱聽人之收視行為及媒體識讀能力的探討-以偶像劇《痞子英雄》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謝宜芳(2001)。資訊素養的相關概念。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7(4),91-103。
謝雯伃(2011)。數位媒體素養席捲,震盪教育基本架構。臺灣立報,2011年8月8日,3版。
謝筠(2009)。台灣民眾生活型態與其媒體識讀能力之研究-以2006、2007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謝銘珈(2007)。國小學童網路媒體素養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中年級網路媒體素養」為例的教學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簡芸心(2011)。國中公民教師詮釋教科書中媒體素養內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鍾安淇(2011)。犀利人妻發燒,偶像刻解構愛情觀。臺灣立報,2011年4月25日,3版。
鍾蘭鳳(2007)。評價理論、英語報刊教學與媒體素養教育。山東外語教學,117,28-32。
韓仁瑞、臧連運(2008)。英國媒介素養教育特色分析與借鑑意義。現代教育技術,18,17-20。
聶曉陽(2008)。德國媒體現狀暨年輕記者培養。2011年10月12日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40628/6902954.html。
顏湘婷(2006)。應用媒體識讀教育於國小學童教師行動研究---以報紙新聞實施讀報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魏吟珊(2009)。以ADDIE模式發展媒體素養融入國小社會領域課程之研究-以性別平等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羅健豪(2009)。東部地區國小學童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蘇惜巧(2009)。媒體素養納入國中小課綱。臺灣立報,2009年4月23日,2版。
蘇鑰機(2010)。歐洲報刊和電視的發展趨勢。2014年3月22日取自rthk.hk/mediadigest/20100715_76_122629.html。
饒淑梅 (1995)。國民中學實施電視素養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二、外文部分
Abdullah, M. H. (2000). Media literacy. ERIC Digest 152.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2147)
Adams, D. M., & Hamm, M. E. (2001). Lliteracy in multimedia age. Norwood, MA: Cristopher-Gordon.
Anonymous(2007).Study on the current Irends and approaches to Media Literacy in Europe--country Profile:Germany.
Armin Hottmann (2009).Towards Media Education Across the Curriculum. Retrieved October 11, 2010 from theWorldWideWeb: http://www.mediaeducation.net/resource/pdf/downloadMEACbooklet.pdf
Aufenanger, Stefan (2003). Medienkompetenz und Medienbildung, in: ajs-Informationen 1(2003), S. 4-8.
Bayerisches Staatsministerium für Unterricht(2009). Medienpädagogik und Informationstechnik Ausbildung. S 1356-5625 III.4 – 5.
Berlakovich Beate(2009a). Vermittlung und Erwerb von Medienkompetenz in der Schule. Diplomarbeit, Universität Wien. Fakultät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 BetreuerIn: Bauer, Erik
Berlakovich Beate(2009b). The European Charter for Media Literacy. Retrieved July 20,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euromedialiteracy.eu/.
Blumer, H.(1939). The mass, the public and public opinion, in A.M. Lee (ed.), New Outlines of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New York: Narnes and Noble.
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2009). Aufgaben und Funktionen der Medien . Retrieved April 18,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bpb.de.
Buckingham David(2003/2006).Media education :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Chevallier, J. (Ed.) (1980). Cine-club et action educative. Paris: CNDP, 64 p.
Dieter Baacke(1990). Medienkompetenz. Retrieved July 20, 200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ieligmann.de/ikt/?tag=medienkompetenz
Dieter Spanhel(2009). medienkompetenz und verschlagwortet mit medienbildung, medienkompetenz, medienpädagogik von Thomas. Retrieved May 20,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blog.bullino.ch/2009/02/08/medienpaedagogik-medienkompetenz-medienbildung/
Donsbach,W.(1987). “Die Theorie der Schweiogespirale” in: M. Schenk(1987): Medienwirkungsforschung. Tübingen:J. C. B. Mohr, pp.324-343.
Fedorov, Alexander (2008). Media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 Brief History. Acta Didactica. 2008. N 2, p.57-68.
Foehr,U.G.(2006).Media Multitasking among American youth:Prevalence,Predictors and pairings.Menlo Park,CA:Henry J.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Freire, P. (1992).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 Continuum.
Gail Hawisher & Cynthia Selfe. (1999). Global Literacies and the World Wide Web. New York: Routledge.
Glynn,C. J. & J.M. Mcleod(1985).”Implications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for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In:K.R. Sanders etal.(eds)(1985):Political Communication Yearbook.Edwardsville,pp.43-65.
Gymnasium Unterrieden(2014.3.12). Gymnasium Unterrieden. Retrieved from the World Wide http://www.gymnasium-unterrieden.de/.
Hart,A.(1991). Understanding the Media: A Practical guide. London: Routledge.
Hart, A.(1998). Teaching the Media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LEA.
Hart Andrew ,& Süss Daniel (2002). Media Education in 12 European Countrie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ching Media in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Research report from the Euromedia Project, co-ordinated by Andrew Hart at the Media Education Centre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awkins R. & Pingree(1981). “Uniform Content and Habitual Viewing: Unnecessary Assumptions in Social Reality Effect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7:291-301.
Heller,M.A.(1982).”Semiology: A Context for TV Criticism,”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6(4):847-854.
Hicky, J. R.(1968).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control on perception of centrality. Journalism Quarterly,45:49-54.
Hobbs, R. (1997). Expending the concept of literacy. In R. Kubey (Ed.), 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urrent perspective.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163-183.
Hobbs, R.(2000).Media literacy. New York:Newsweek Education.
Horst Lohl(2002).Media Education in Germany.Media. Education in 12 European Countries,44-54.
Jane Tallim. (2007). The Media Awareness Network. Retrieved Nov. 18, 2007, from http://www.media- awareness.ca/english/teachers/media_literacy/what_is_media_literacy.cfm
Jensen,K.B. & K.E. Rosengren(1990). “Five Traditions in Search of the Aud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207-238.
Johnson(2006).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Organizing the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Online Submis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8th, Orlando, FL, 2006).pp.3041-3048.
Katz, E., Blumer, J. G. & Gurevitch, M.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individual. In Blumer, J. G. & Katz, E.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 pp.19-34. Beverly Hills, CA: Sage.
Kellner, D. (1998). Media Literacy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Retrieved Oct 4, 2008. From http://www.gseis.ucla.edu/courses/ed253a/new DK / medlit.htm
Kist, W.(2005).New Literacy in Action: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ultiple Media. NY: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Kubey, R. (1998).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 58-69.
Länderkonferenz MedienBildung: kompetenzorientiertes Konzept für die schulische Medienbildung 2005, S. 3 in: Niedersächsische Staatskanzlei: Medienkompetenz in Niedersachsen – Meilensteine zum Ziel, 2012
Lang, G.E. & K. Lang(1981). “Watergate: An Exploration of the Agenda-Building Process”, in C. Cleveland Wilhoit & Harrold de Bock (eds.)(1981),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2, Sage, pp.447-468.
Levi-strauss, Claude(1963).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NY:Basic Books.
Lewin K.(1958a).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II. Chanels of Group life; Social planning and action research. Human Relation,1:143-153.
Lewin K.(1958b). Group Decision and Social Change,in E. E. MacCoby,T.M. NewComb &E.L. Hartley (eds.), 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 3d ed., NY: Holt, Rinehart and wiston, pp.197-211.
Lim(2011). Microsoft Education Forum Taiwan 2011: a new generation of citizens of the world cross-border learning in lectures.
Livingstone, S.(2004).Media literacy and the challeng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he communication Review, 7, 3-14.London:Transaction.
Lloyd-Konlkin, D. & Tyner, K. R. (1991). Media and You: An elementary media literacy curriculum. Englewood Cliffs ,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Masterman, L. (1985). Teaching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Masterman, L. (1997). A Rationale for media education. In R. Kubey (Ed.) , 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p.15-68). London: Transaction.
McCombs,M.E. & D. shaw(1972).”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i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176-187.
McLaren, P. (1998). Life in School: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3th ed.). NJ: Longman.
McQuail, D.(1987).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 Sage.
Media Awareness Network(2003). The introduce to Media Awareness Network .Retrieved July 20, 200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media-awareness.ca/english/resources/media_kit/news_releases/2003/media_pulse_initiative.cfm.
Meyrowitz, J. (1998). Multiple Media Literaci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96-109.
Noetzel,D.(1978).”Über einige Bedeutungen des Erwerbs politisch-ideologischer Deutungsmuster“, in D. Oberndörfer (Hrsg.)(1978): Wählerverhalten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erlin, pp.215-263.
Potter, W.J.(2004).Theory of media literacy: a cognitive apporach.Thousand Oaks, CA : Sage.
Potter,W. J. (2001). Media literacy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rensky, M.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part 2: Do they really think differently? On the Horizon, 9 (6), 1-6
Pungente, J. (1987). Media education in Europe: An overview of several countries. Associacion mesicana de investigadores de la comunicacion: Medios de informacion y recepcion critica. Mexico City: Universidad Iberoamericana.
Pungente, J.(1993). The second spring : Media education in Canada’s secondary schools.Canada Journal of education, 22(1), 47-60.
Quin, R. (1998). Media education in western Australia. In A. Hart (Ed.), 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107-126).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afferty, C. S., (1999).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Education Leadership, 57(2), 22-26.
Rogers,E. M.(198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Rubin, A. M. (1998). Editor’s note: Media literac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 (1), 3-4.
Salmon, C. T. & F.G. Kline(1985).”The Spiral of Silence Ten Years Later. An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In: Sankers,K. R. et al.(eds.)(1985).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Yearbook.Edwardsville,pp.3-30.
Saussure, F. (1966).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Y.:McGraw Hill.
Saussure, F. (1985). The linguistic sign. In: Semiotics: An introductory reader. Innis, R. E.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Schwarz, G. (2001). Literacy expanded: The role of media literacy in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Spring, 111-119.
Sekretariat der Ständigen Konferenz der Kultusminister der Länder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ed.)(1997).Neue Medien Und Telekommunikation im Bildungswesen. Beschlub der KMK Februar 1997.
Share, J., Jolls, T., & Thoman, E. (2005). Five key questions that can change the world. 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 Retrieved July 17,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medialit.org/reading_room/article661.html.
Shepherd, R. (1993). Why teach media literacy. Center for Media Introduction, OntarioMedia Literacy Homepage. Retrieved October 28, 2008 from theWorldWideWeb: http://www.media-awareness.ca/english/resources/educational/teaching_backgrounders/media_literacy/why_teach_shepherd.cfm.
Shibata, K. (2002). Analysis of “critical” approach in media literacy –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Japan and Canada.Keio communication review, 24, 93-110.
Silverblatt, A. (1995). Media literacy: Keys to interpreting media messages. Westport, CT:Praeger.
Silverblatt, A.(2001).Media Literacy:keys to Interpreting Media Messages.(2nd).Westport : Praeger.
Silverblatt,A., Ferry, J., & Finan, B. (1999). Approaches to media literacy: A handbook. Armonk, NY: M. E. Sharpe.
Sim, J.C. (1977). Mass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S.A. In: Media Studies in Education. Paris: UNESCO,pp.74-88.
Stefan Aufenanger (2003, 1999) bestimmt den Begriff Medienkompetenz mit sechs Dimensionen, die „in einem Zusammenhang gesehen werden und (...) nicht einzeln dominieren (dürfen)“ (Aufenanger 2003, S.5).
Suzuki Midori(2000).citizens and media literacy in Japan, for example.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c Education in the media. WU Cui-zhen chair. Taipei: Fubo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Tichnor,P.J., G.A. Donohue & Olien C.N.(1970).“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i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4:159-170.
Tulodziecki Gerhard (2001).Medienkompetenz als Aufgabe von Unterricht und Schule. Retrieved May 20,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dbbm.fwu.de/semik/publikationen/downloads/tulo_vortrag.pdf
Tyner, K. (2000).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S.A and the glob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Media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c Education, Taipei.
White, D. M.(1950). The Gatekeeping. Journalism Quarterly, 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