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譯本外的文本:清末民初中國閱讀視域下的《巴黎茶花女遺事》
作者:蔡祝青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i, Chu-ch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紀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巴黎茶花女遺事林紓王壽昌劉復夏康農梁啟超二十世紀大舞臺李叔同春柳社新舞臺二十世紀新茶花寰球中國學生會紅樓夢誨淫說鍾心青新茶花日妓竊圖徐枕亞比較文學玉梨魂民權報鴛鴦蝴蝶派小說翻譯研究重寫研究報刊研究言情小說Bali Chahwanü YishiLinShuWangShouchangLiuFuXiaKangnongLiangQichaoTwentieth Century Great StageLiShutongChunliusheNew StageTwentieth Century New CaméliasThe World’s Chinese Students’ FederationHongloumengZhongXinqingNew CaméliasZheniaYulihunMingqüan BaoMandarin Duck and Butterfly fiction(Yuan-yang Hu-die Pai fiction )translation studiesrewriting studiesjournal stud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48
本研究結合比較文學與文化、當代翻譯研究、以及報刊研究的基本方法與視野,嘗試重訪中國翻譯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林紓與王壽昌合譯出版於1899年的《巴黎茶花女遺事》,並且擴大譯作本身的考察,以「重寫研究」(rewriting studies)的概念梳理清末民初約三十年的時間,以《巴黎茶花女遺事》作為閱讀的起點,進而啟動各種形式的翻譯、重寫、改編、再創作的精彩實踐。表面上看來,這是比較文學研究中所謂的接受史研究,然而,透過各種重寫文本的重新檢視與探討(事實上,有些文本,例如鍾心青的《新茶花》便未曾有學者仔細研究),筆者期待建構出以譯本為中心(而不是原本),以目標語所在的本國讀者(而不是原文作者或來源語所在的讀者)的閱讀視域為最大考量,逐一次第展開各種形式的翻譯、重寫、與改編、再創作研究,尤其不同時空地域下的翻譯、重寫、改編實踐,立即牽涉到重寫者的意圖、理想讀者的設定、以及各種出版機制以及市場的考量,而每一個翻譯、重寫、改編的文本,也都勢必帶出一整套與其唇齒相依的社會與文化關係,新的改寫文本也將與讀者以及接受文化重新建立起新的閱讀距離與聯繫,而這樣的重新創作與閱讀實踐也將再次回饋給譯作、甚至原作本身,讓原作的生命歷久彌新,達到不朽的永生。惟有透過不同時空背景下的重寫研究,我們才有可能建立起相對完整的翻譯文學史樣貌。
在這樣的基本立場下,本研究藉由梳理林紓與王壽昌合譯出版的第一本譯作《巴黎茶花女遺事》在清末民初文學、文化語境下的流傳過程,嘗試去解釋《茶花女》雖名極一時,動人甚深,但因受制於梁啟超新小說革命勢力所主導籠罩的文學脈絡與文化氣氛,使得《茶花女》無法立即得到適切的發展。筆者透過晚清重要的傳播媒介--報刊來呈現出相對完整的晚清論域脈絡,並展開了兩種文類(戲劇與小說),涉及了四種士人階層或知識分子置身參與的不同領域,分別是留學界、伶界、娼界、以及報界,藉此也帶出了或異或同的閱讀視域,並在此基礎上誕生出嶄新的茶花女閱讀方式,進而主導了各種新茶花的改編模式。
在第一章「意外成功的譯作」的討論中,筆者主要就林紓與王壽昌「口授筆記」的合作模式所產生的翻譯文體進行探討,林紓一方面透過古文言情小說的形式展現法國浪漫主義小說成熟發展的敘寫技巧(直敘、倒敘、日記體),另一方面則在喪妻苦悶的心理狀態下,透過口授筆譯的翻譯過程,也將自身猵狹善妒的情觀,以及與亡妻相守十年間病肺咯血與問疾榻前的生命經驗,慢慢釋放、轉譯而為小說文字,正是在文體形式與移情轉化的翻譯實踐中,讓《巴黎茶花女遺事》得以成功流傳於中土。到了1916年《柳亭亭》出版,我們讀到了林紓對於茶花女故事的重寫實踐,作為文言短篇小說,《柳亭亭》捨棄了西方基督宗教的救贖,也摒絕了十九世紀西方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再次服膺中國傳統納妾、傳宗接代的倫理考量,而完成了現世完滿的大團圓結局。另在劉復與夏康農的重譯《茶花女》實踐中,我們看到五四一代所要追求的「以原本為主體」的翻譯觀,即將透過賤斥晚清時期的翻譯實踐而逐一建立起新的翻譯規範。
在圍繞著譯者林紓與譯作《巴黎茶花女遺事》本身的翻譯、重寫、重譯的系列探討之後,筆者進一步展開讀者透過閱讀《巴黎茶花女遺事》,進而成為重寫、改編、創造新茶花故事者,並以文類為區分,第一部分探討清末民初戲劇對於《巴黎茶花女遺事》的閱讀、重寫、與改編實踐,第二部分則探討清末民初小說對於《巴黎茶花女遺事》的閱讀、模仿、進而吸收、轉化的過程。
在第一部份戲劇之卷的探討中,筆者回歸晚清戲劇改良論的視野,檢視1907年由李叔同所帶領的春柳社員所節演的《茶花女》選段,如何成功學習以坪內逍遙為首的「文藝協會」學會組織,並融合日本新派劇的藝術主張與盛行西洋「翻案劇」(改編劇)的風氣,在祖國江淮水患的急難下,而有「匏止坪訣別之場」的助賑演出。此次演出雖只有短短一幕,但不僅在改良戲劇有成的日本社會造成轟動,並成功拋卻了中國傳統戲曲的影響,而開啟中國話劇史的新頁!然而春柳傳人於1914年回國組織的春柳劇場,雖然以豐富的日本戲劇經驗為基礎,標榜以劇本為中心的藝術準則,當他們重拾《巴黎茶花女遺事》譯本進行忠於原著的改編時,卻反諷地得不到上海觀眾的青睞與支持,在民初上海以「時事新劇」為尚的劇場環境裡,成為陽春白雪、孤掌難鳴的高音!同是春柳成員改編茶花女故事,在1907年的東京與1914年的上海竟有著完全迥異的觀眾反應與評價,在這個實例中,我們清楚看到接受文化的受眾與文化語境成為主導戲劇改編成功與否的關鍵。
相對而言,飽受春柳劇場蔑視批評,卻為晚清時人趨之若鶩、眾口喧騰者,正是由寰球中國學生會與新舞臺所主導編演的時事新劇《二十世紀新茶花》。《二十世紀新茶花》不僅實踐了晚清戲劇改良論,也成功融合了中外古今的文學文本(賣油郎獨佔花魁、才子佳人小說、以及茶花女等),更兼擷取了日俄戰爭期間日妓竊圖的時事軼聞,本是一齣藉由戰爭場景激起國民愛國心的時事新劇,最後竟在新舞臺參與攻打上海製造局的關鍵戰役中,讓新舞臺藝員與《二十世紀新茶花》一劇打通政治現實的舞臺與粉墨登場的舞臺,以身踐履、現身說法,讓寓寄理想的舞臺在眼前歷歷成真,見證了中華民國誕生的歷史時刻!故可堪稱最符合晚清時人期待的時事新劇編演,即使其劇情隨著重起戰爭與隱貶時局的考量,早與《茶花女遺事》無涉。
在第二部分小說之卷的探討中,筆者主要從重讀《紅樓夢》的視野中,展開小說文類對於《茶花女遺事》的吸收轉化。《茶花女遺事》甫譯入中國,晚清社會便以自我文學、文化為基底,作為認識他者的憑據,將《茶花女遺事》讀作是「西方的紅樓夢」,隨著《茶花女遺事》傳播日廣,經過時間的積累,我們看到認同他者的模仿過程,而且是由表面上小說人物的模仿,讀者想要成為「茶花第二」、「東方亞猛」,進一步期待、召喚「東方仲馬」的誕生。在鍾心青所創作的《新茶花》中,我們看到紀實性極強的上海書商與名妓照書談情的過程,也在將《茶花女遺事》當作情愛寶典的模擬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上海租界文化圈已然具備的娛樂文化條件,足以形成中法娛樂文化的文化轉譯場景,就在襟上別上碗大茶花、坐馬車以出風頭、上戲園以吊膀子、租小房子與情人窩心等戲擬茶花的過程中,讓《茶花女遺事》得以更為象徵、分化、片段的形式進入晚清的大眾流行文化,以供眾人戲擬與消費。
而徐枕亞所創作的《玉梨魂》,比起小仲馬之創作《茶花女》,則同具有「懺情」的精神現實,故能注入真情,感人更深,真正成為一個有自己故事可說的「創作者」。當我們檢視「東方仲馬」東方化的創作過程時,除了對《茶花女遺事》敘事手法的模擬,使故事劇情在結尾處有新的跌宕;其重要處還在於藉由《紅樓夢》中黛玉哭花、葬花的文學形象匯通了夢霞之哭梨影(梨花),以及亞猛之哭馬克(茶花),使得中外《紅樓夢》得以藉由《玉梨魂》的聯繫打通任督二脈,使得翻譯小說有機會吸收轉化為中國文學的養分,並且結合傳統言情小說而創生出嶄新的文類:鴛鴦蝴蝶派哀情小說一脈。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revisit the can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history of China-- Bali Chahwanü Yishi, cotranslated by Lin Shu and Wang Shouchang and published in 1899. Combining the methdolog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studies with translation/ rewriting studies as well as journal studies, I intend to expand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Bali Chahwanü Yish not only“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s known as “translation” , but also “intracultural”translations, which Susan Bassnett and André Lefevere propose to call “rewritings”, such as histories, critical articales, commentaries, anthologies, anything that contributes to constructing the “image”of a writer and/or a work of literature.
On Bali Chahwanü Yishi’s case, I examine Lin’s translation, namely “intercultural”translation first. Including his translation style, how he transforming his sorrow of losing wife into words and rewriting La Dame aux Camélias into classical Chinese short story. I also discuss the conditions which new translations emerged. Based on the May Fourth generation’s new norms of translation, Lin’s translation soon turned to be the object attacted by new translators.
Second, in my“intracultural”translations studies, I explore two genre (drama and fiction), mainly focus on four domains which intellectuals participated in during early 20th century China (1899-1929). They are the groups of students abrord, actors, courtesans, and newspaperman.
Part one focuses on drama’s discussion. I try to present drama reform plans and to examine actors’ practices. On Chunliushe’s adapting Bali Chahwanü Yishi, Li Shutong, combining his Shanghai Hu Society’s (滬學會) experiences with Japan’s Literature and Art association’s(文藝協會)assertions, created the first Chinese modern drama. On Shanghai New Stage’s case, Twentieth Century New Camélias created a brand new meaning when the actors actually participated in the Xinhai Revolution. From this viewpoint, the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the actors’ performance lied in both their fulfillment of reform plans and their eminent contributions in building a new country--The Republic of China.
Part two focuses on fiction’s discussion. Standing on rereading Hongloumeng’s viewpoint, I try to demonstrate that in the process of imitating Bali Chahwanü Yishi, known as western Hongloumeng, Zhong Xinqing’s New Camélias have created cultural translation between 19th century Shanghai’s foreign settlement and 18th century Paris. On Xü Zhenia’s Yulihun, we see oriental Dumas have been born. Xü Zhenia wrote down his confessional fiction based on his own affair by combining the image of Daiyü’s burying flowers in Hongloumeng with the arrangement of Marguerite’s diary appeared in last two chapters of Bali Chahwanü Yishi .
Here comes my conclusions: 1. Lian Qichao as the son of public opinion in late Qing period caused huge influence on rewriting texts ; 2. Different horizons created diverse literary rewriting modes ; 3. The whole early 20th century China’s culture and society as a text is the dynamic power of rewriting ; 4. The translation Bali Chahwanü Yishi is effective catalyzer and the afterlifes of the translation are the field mingled with historical reality and social ideology ; 5. We must revalue late Qing’s translations and reconsider the status of transalted literature in literary history of China.
一、英文部分
Bassnett, Susan. “From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 Translation Stud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1993. pp.138-161.
Bassnett, Susan & André Lefevere. eds.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New York: Cassell, 1990.
---.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Philadelphia: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Benjamin, Walter.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Vol.1 1913-1926. Eds. Marcus Bullock and Michael W. Jennings. Cambridge: Harvard UP, 1996. pp.253-264.
Coward, David. Introduction. La Dame aux Camélias. By Alexandre Dumas. Trans. David Coward. Oxford; NY: Oxford UP, 1986. pp.vii-xx.
Foucault, Michel. “The Order of Discourse.” Trans. Ian Mcleod. Untying the Text: 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 Ed. Robert Young.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81. pp.51-76.
Habermas, Jürgen.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German(1962)English Translation 1989)
Hanan, Patrick. Chinese Fiction of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NY: Columbia UP, 2004.
Lefevere, André.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翻譯、改寫以及對文學名聲的控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Liu, Lydia H.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ford: Stanford UP, 1995.
Stanton, Stephen S. Introduction. Camille and Other Plays. By Stanton. Ed. NY: A Mermaid Dramabook, 1957. pp. vii-xxxix.
Yeh, Catherine Vance. Shanghai Love: Courtesans, Intellectuals,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1850-1912. Seattle: U of Washington P, 2006.


二、中文部分
1.
《小說月報》(上海:商務印書館,1910-1931)
《中國近代小說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88-1998)
《民權畫報》,收於姜亞沙編:《清代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1)
《東方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光緒30-民國37)
《俄事警聞》(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時報》 (一)(Eastern times)(香港:蝠池書院,2006)
《時報》 (二)(Eastern times)(香港:蝠池書院,2007)
《浙江潮》(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83再版)
《順天時報》(1901-1930)(北京:出版者不詳,出版年不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光碟。
《晚清小說大系》,三十七卷(台北:廣雅出版公司,1984)
《點石齋畫報》(楊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原刊為吳友如主編,點石齋石印局印行)
《警鐘日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大辭典》(台北:三民書局,1985)
大舞台叢報社編:《二十世紀大舞台》(上海:大舞台叢報社,1904)
上海文化出版社編:《上海掌故》(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2)
上海市文史館,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編:《上海地方史資料》(四)(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
上海書店申報影印組編:《申報》影印本。(上海:上海書店,1986)
上海時報館編:《時報》(上海:時報社,1904.6.12.—1939.8.)
上海通社編:《上海研究資料》(台北縣永和市:文海出版社,1988)
上海圖書館攝製:《中外日報》(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1989)
---:《民權報》(1912.3.28.-1914.1.21.)(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1989)
---:《笑林報》(1901.4.2.-1910.5.29.)(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1988)
---:《遊戲報》(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1988)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近現代話劇圖志》(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上海環球社:《二十世紀新茶花》,出版年不詳。現藏上海圖書館。
于潤琦主編:《插圖本百年中國文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王汎森等:《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new window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王宏志:〈「暴力的行為」:晚清翻譯外國小說的行為及模式〉。《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 (1997): 593-615。new window
---:〈「以中化西」及「以西化中」--從翻譯看晚清對西洋小說的接受〉,見《世變與維新》(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頁589-632。
王彬主編:《清代禁書總述》(北京:中國書店,1999)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收於《紅樓夢藝術論》(台北:里仁書局,1994)
王森然遺稿,中國劇目辭典擴編委員會擴編:《中國劇目辭典》(石家莊:河北教育,1997)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9(1993))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1998)
---:《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2003)
王韜:《漫遊隨錄》(長沙:岳麓書社,1985)
王韜,顧燮光等編:《近代譯書目》(北京:北京圖書館,2003)
天花藏主人:《畫圖緣》(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
中國戲曲志上海卷編集部:《上海戲曲史料薈萃》總一期(上海:上海藝術研究所,1986)
---:《上海戲曲史料薈萃》總三期(上海:上海藝術研究所,1987)
---:《上海戲曲史料薈萃》總五期(上海:上海藝術研究所,1988)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領域(1895-191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方豪編錄:《英斂之先生日記遺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教研室主編:《文學運動史料選》第一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組織編著:《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玉魫生(王韜):《海陬冶遊附錄》,收於《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1989)
石婉舜:〈川上音二郎的《奧瑟羅》與臺灣—「正劇」主張、實地調查與舞臺再現〉,《戲劇學刊》第八期(民國九十七年),頁7-30。
田本相,焦尚志:《中國話劇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史梅定編:《追憶—近代上海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白蘋:〈茶花女遺事〉,《戲劇叢報‧雜俎》,頁5-6。收於《中國早期戲劇畫刊》第26卷,頁597-598。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吉川健一:〈李叔同清末在日活動考〉,《藝術家》52:1=308 (2001.1): 276-283。
---:〈李叔同與白馬會〉,《藝術家》52:1=308(2001.1): 283-292。
---:〈李叔同的在日演藝活動〉,《藝術家》52:2=309 (2001.2): 337-347。
早稻田文學編輯部:《早稻田文學》(東京:早稻田文學,1892-1944)
朱羲冑:《林琴南先生學行譜記四種》(台北:世界,1961)
---:《林畏廬先生年譜》,收於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三編歷史地理類 76(上海:上海書店,1991)
---:《春覺齋箸述記》、《貞文先生學行記》、《林氏弟子表》,收於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四編 綜合類94(上海:上海書店,1992)
朱雙雲:《新劇史》(上海:上海新劇小說社,1914)本資料藏上海圖書館。
伊藤茂:〈藤澤淺二郎與中國留學生(春柳社)交流的定位〉,《中國話劇研究》第十輯(2004): 59-78。
李仁淵:〈思想轉型時期的傳播媒介—清末民初的報刊與新式出版業〉,收於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頁1-49。new window
李老校長紀念工作委員會編印:《李登輝先生哀思錄》。收於《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82 (北京:綫裝書局,2003)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new window
---:〈中國近代大眾文化中的娛樂與啟蒙—以改良戲曲為例〉,張啟雄主編:《「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論文選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戀戀風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台北:一方出版,2002)
李歐梵講演,季進編:《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李曉主編:《上海話劇志》(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李濤痕(春柳舊主):〈春柳社之過去譚〉,《春柳》第二期(1919): 111-113。
余秋雨:《中國戲劇史》(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重讀石頭記》(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汪康年、梁啟超編:《時務報》(台北:華文,1967)
沈定盧:〈新舞台研究新論〉,《戲劇藝術》(1989年第4期):59-68。
汪優遊:〈我的俳優生活〉,梁淑安編:《中國近代文學論文集(1919-194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頁312-335。
阿英:《晚清小說史》(台北:台灣商務,1996(1937上海初版))
---編:《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北京:中華書局,1960)
---:〈關於《巴黎茶花女遺事》〉,《阿英全集》2(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頁838-844。
---:〈晚清戲曲小說目〉,見《阿英全集》6(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晚清文藝報刊略述〉,見《阿英全集》6(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林子青:《弘一大師年譜》(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
---:《弘一大師新譜》(台北:東大出版社,1993)
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1988)
林秋敏:《近代中國的不纏足運動(1895~193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林紓:《畏廬文集》、《畏廬續集》、《畏廬三集》、《畏廬詩存》,收於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四編 綜合類94(上海:上海書店,1992)
林樂知主編:《萬國公報》(台北:華文,1968)
孟兆臣編:《老上海俗語圖說大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
孟憶菊:〈又是一段關於李叔同的記載〉,《小說世界》第十五卷第五期(1927)
吳友如主編:《點石齋畫報》上下(楊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90)
吳可為:《古道長亭—李叔同傳》(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
吳哲夫:《清代禁燬書目研究》(台北:嘉興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
吳趼人:《我佛山人筆記》,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八十六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恨海》,晚清小說大系9(台北:廣雅出版社,1984)
---:《新石頭記》,中國近代小說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
吳億偉:〈《圖畫日報》「世界新劇」專欄之研究—以「舞臺圖像」為討論中心〉,《中國文學研究》第21期 (2005年),頁 287-325。new window
---:〈《民呼日報》「甘肅旱荒」新劇畫及其後續影響之研究〉,《戲劇學刊》3(2006.01): 147-173。
---:《近代上海畫報戲劇畫之研究(1884-1912)》。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6。
金梅:《李叔同影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金聖歎:《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金聖歎全集》(一)(二)(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
---:《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金聖歎全集》(三)(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新青年》5.1. (1918):27-42。
---:〈我學國文的經驗〉,收於周作人著,止庵校訂:《知堂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頁7-11。
周作人著,鐘叔河編:《周作人文類編‧本色》(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
周蕾:〈鴛鴦蝴蝶派—通俗文學的一種解讀〉,收於《婦女與中國現代性》(台北:麥田,1995),頁77-165
吳馨等修、姚文栴等纂:《江蘇省上海縣續志》(一),《中華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一四號,據民國七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胡根喜:《四馬路:老上海海派特色文化的一條街》(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胡夢璽:《林琴南軼事》,《福建文史資料》第五輯。
胡適:《四十自述》,胡適作品集1(台北:遠流,1986)
---:〈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胡適文存二集》,歐陽哲生編:《胡適全集》3(北京:北京大學,1998)
---:《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8)
胡曉真編。《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民族國家論述—從晚清、五四到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柳存仁:〈關於鴛鴦蝴蝶派〉,見《人文中國學報》5 (1998): 1-21。new window
柳亞子編:《春航集》(上海:廣益書局,1913)
柳無忌、殷安如編:《南社人物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范伯群:《禮拜六的蝴蝶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繁體字版:《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new window
---主編:《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上下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姚公鶴:〈上海報紙歷史〉,《小說月報》第八卷第一號(1917): 1-8。
---:〈上海報紙歷史〉,《小說月報》第八卷第二號(1917): 9-18。
姜亞沙責任編輯:《民權畫報》,收於《清代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1)
祝均宙:〈中國近現代中文期刊發展脈絡、特色及其館藏來源〉,《兩岸三地古籍與地方文獻》第4期(2002.2)。new window
亞里士多德著,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92)
夏志清著,歐陽子譯:〈玉梨魂新論〉,收於《聯合文學》12(1985.10): 8-35。
…:〈新小說的提倡者:嚴復與梁啟超〉,收於《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1988),頁59-92。
---:〈《老殘遊記》新論〉,收於《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1988)頁285-311。
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991))
---:《晚清文人的婦女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舊戲臺上的文明戲〉,收於《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005)),頁94-120。
---:《閱讀梁啟超》(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馬長林主編:《租界裡的上海》(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袁中道:《遊居柿錄》(台北:新興,1982)
袁光大:《清末民初的上海戲曲表演—以「新舞台」(1908~1927)為例》(台北: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袁英光、劉寅生編:《王國維年譜長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996))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荑秋散人:《玉嬌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1)(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
孫玉明:《日本紅學史稿》(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時萌:〈《玉梨魂》真相大白〉,《蘇州雜誌》1997年第1期,頁55-57。
徐半梅:《話劇創始期回憶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
徐枕亞:《玉梨魂》(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原:民權出版社,1912))
---:《枕亞浪墨》(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雪鴻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原:清華書局,1916))
徐枕亞、吳雙熱、李定夷:《玉梨魂》、《孽冤鏡》、《霣玉怨》、《雪鴻淚史》。《中國近代小說大系》(南昌:百花州文藝出版社,1993)
徐維則輯,顧燮光補輯:《增版東西學書錄》,收於王韜、顧燮光等編:《近代譯書目》(北京:北京圖書館,2003)
海上漱石生:〈上海戲園變遷志〉,見《戲劇月刊》,收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制中心,2006)
浙江省圖書館攝製:《新世界小說社報》(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1995)
高玉海:《明清小說續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唐月梅:《日本戲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曹布拉主編:《弘一法師藝術論》(杭州:西泠印社,2000)
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
黃世仲、黃伯耀編著:《中外小說林》(香港:夏菲爾國際,2000)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黃錦珠:〈甲午之役與晚清小說界〉。《中國文學研究》(1991.5): 3-7。new window
黃遠庸:〈新茶花一瞥〉,《遠生遺著》(上海:上海書店,1990)
黃愛華:〈李叔同早期戲劇活動考論〉,見曹布拉主編:《弘一大師藝術論》(杭州:西泠印社,2001),頁17-29。
---:《中國早期話劇與日本》(長沙:岳麓書社,2001)
黃濬:《花隨人聖盫摭憶》(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
盛京時報館編:《盛京時報》(瀋陽市:盛京時報影印組,1985)
陳丁沙:〈春柳社史記〉,中國藝術硏究院話劇硏究所编:《中國話劇史料集》第一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陳正宏、談蓓芳:《中國禁書簡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1989))
---:〈清末民初言情小說的類型特徵〉,收於胡曉真編《民族國家論述──從晚清、五四到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117-136。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陳平原、夏曉虹編注:《圖像晚清》(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陳玉申:《晚清報業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陳芳:《清代戲曲研究五題》(台北:里仁書局,2002)new window
---:〈京劇「汪(笑儂)派」探賾〉,《國文學報》第三十四期(2003年12月),頁141-176。
陳建華:〈林紓與現代“小說”觀念的形成〉,《帝制末與世紀末—中國文學文化考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陳星:《天心月圓--弘一大師 》(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1995(1994))
陳星,趙長春編著:《弘一大師影集》(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1999))
陳振堯:《法國文學史》(台北:天肯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249-276。new window
梅蘭芳:〈戲劇界參加辛亥革命的幾件事〉,見《辛亥革命回憶錄》第一集(北京:中華書局,1961)
梁啟超編:《清議報》十二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編:《新民叢報》(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
---編:《新小說》再版(上海:上海書店,1980)
---著:《飲冰室專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8)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梁淑安編:《中國近代文學論文集(1919-1949),戲劇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郭延禮:《近代西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
---:《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998))
郭長海、金菊貞:〈李叔同的戲劇活動與文獻資料〉,見曹布拉主編:《弘一大師藝術論》(杭州:西泠印社,2001),頁1-16。
郭長海、郭君兮編:《李叔同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郭富民:《插圖中國話劇史》(濟南:濟南出版社,2003)
郭嵩燾:《倫敦與巴黎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84)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台北:大安,1990)new window
許寶強、袁偉選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
許惠文:《報刊輿論與清末預備立憲(1905-1911)--以《申報》、《東方雜誌》為中心之探討》(台北:國曆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張俊才:《林紓評傳》(北京:中華書局,2007)
張奇明主編:《點石齋畫報:大可堂版》(上海:上海畫報,2001)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new window
---:《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1964))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時代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頁37-60。new window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new window
葉靈鳳:《靈鳳小說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據現代書局1934年4月版影印)
---:《讀書隨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葉靈鳳著,陳子善編:《北窗讀書錄》(上海:文匯出版社,1998)
葛一虹:《中國話劇通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董希文:《文學文本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董健主編:《中國戲劇總目提要》(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單德興:〈翻譯.介入.顛覆:重估林紓的文學翻譯--以「海外軒渠錄」為例〉,《文山評論》1:4 (2000): 23-77。new window
傅軍龍、李柏田、竹天潤:《晚清文化地圖》(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
傅修延:《文本學—文本主義文論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三民書局,1992)
---:《醒世恆言》(台北:三民書局,1995)
曾永義:〈「連廂」小考〉,《臺灣戲專學刊》7 (2003年7月), 頁9-24。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楊蔭深:《中國文學家列傳》(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4)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雷家聖:《力挽狂瀾:戊戌政變新探》(台北:萬卷樓,2004)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6。)
齊如山:《戲界小掌故》,收於《齊如山全集》四(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趙山林:《中國近代戲曲編年(1840-1919)》(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趙孝萱:《鴛鴦蝴蝶派新論》(宜蘭:佛光大學社會學院,2002)
趙毓林編:《新小說》(上海:上海書店,1980年)
熊月之:〈張園—晚清上海一個公共空間研究〉,《檔案與史學》第6期(1996.12.): 31-42。
蔡祝青:〈政治小說化的翻譯小說—以蘇曼殊譯《慘世界》為例〉,收於王旭、徐富美主編:《社會語言學與功能語法論文集》(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2007),頁295-323。
---:〈觸目傷心誠可哀—以《民權報》的論述場域重解《玉梨魂》等哀情小說〉,《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十二期(2008.12),頁121-160。
---:〈舞臺的隱喻:試論新舞臺《二十世紀新茶花》的現身說法〉,《戲劇學刊》第九期(民國九十八年),頁51-101。
蔡世成選編:《申報京劇資料選編》(常熟:白雲印刷廠印刷(內部發行),1994年)
蔡元培、胡適:《石頭記索隱、紅樓夢考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蔣觀雲:〈中國之演劇界〉,見《新民叢報》第三年第十七號,馮紫珊編:《新民叢報》(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
樊增祥:《樊山續集》卷二四〈九疊前韵書感〉(上海:上海古籍,2002)
歐陽予倩:《歐陽予倩戲劇論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自我演戲以來》(台北:龍文,1990)
---:《自我演戲以來》,鳳子主編:《歐陽予倩全集》6(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
歐陽予倩文集編輯委員會:《歐陽予倩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1980)
歐陽健:《晚清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潘月樵:〈潘月樵自傳〉,《半月劇刊》第一卷第二號(1936.8.1.),收於陳湛綺編:《民國珍稀短刊斷刊》上海卷,頁329-332。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里仁,1994(1923-24))
---:〈上海文藝之一瞥〉,收於《二心集》。《魯迅文集》2(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1995))
劉云春等編著:《百年紅學:從王國維到劉心武》(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劉半農:《半農雜文》(北平:星雲堂書店,1934)
---:《半農雜文二集》(上海:上海,1983)(據良友圖書公司1935年7月初版本影印)
劉納:《嬗變:辛亥革命時期至五四時期的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劉崇稜:《日本近代文學概說》(台北:三民書局,1997)
劉揚體:《流變中的流派:鴛鴦蝴蝶派新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1997)
鄭克魯編著:《法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錢益民:《李登輝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增訂本)(台北:明倫出版社,1971)
錢鍾書等:《林紓的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錢鍾書:〈林紓的翻譯〉,《七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985)。
鮑晶編:《劉半農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謝天振:《譯介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1999))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5(1987))
寰球中國學生會編:《寰球中國學生報》,光緒32.5.—光緒33.5.(1906.6.- 1907.7.)。北京國家圖書館數位圖書館「民國期刊」版。
薛綏之、張俊才編:《林紓研究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鍾心青:《新茶花》,中國近代小說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
鍾欣志、蔡祝青:〈百年回顧:春柳社《茶花女》新考〉,《戲劇學刊》第八期(民國九十七年),頁257-281。new window
環球社編輯部編:《圖畫日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韓洪舉:《林譯小說研究:兼論林紓自撰小說與傳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關詩珮:〈從林紓看文學翻譯規範由晚清中國到五四的轉變:西化、現代化和以原著為中心的觀念〉,《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8期(2008): 343-371。new window
---:〈現代性與記憶—五四對林紓文學翻譯的追憶與遺忘〉,《現代文學》第十一輯(2008.9): 91-119。
魏子雲:《中國戲劇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
魏紹昌,吳承惠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上卷:史料部分;下卷:作品部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魏惟儀:編著:《林紓魏易合譯小說全集重刊後記》(台北:魏惟儀,1990)


2.
(日)中村忠行著,陳凌虹譯:〈春柳社逸史稿〉(一)(二),《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頁32-45;2004年第4期,頁14-30。
(日)吉田登志子著,李毅譯:〈談春柳社公演《茶花女》〉,《中國話劇研究》第五輯(1992):119-127。
(日)伊藤漱平:〈《紅樓夢》在日本的流傳〉,《紅樓夢研究集刊》第1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日)妹尾河童著,姜寀蕾譯:《窺看舞台》(台北:遠流,2008)
(日)狹間直樹編:《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共同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日)德富健次郎著,林紓、魏易譯:《不如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英)哈葛得(Haggard, Henry Rider)著,林紓、魏易譯:《迦茵小傳》(Joan Haste)。林紓魏易合譯小說全集。據民國3年(1914)上海商務印書館林譯小說叢書本影印。台北:魏惟儀,1990。(1903)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Anderson, Benedict),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
(美)米樂(Miller, J. Hillis)著,單德興譯:〈跨越邊界:翻譯的旅行〉,《當代》75期(1992.7.1) : 28-47。
(美)帕瑪(Palmer, Richard E.)著,嚴平譯:《詮釋學》(Hermeneutics)(台北:桂冠,1992)
(美〉張灝(Chang, Hao)著,崔志海,葛夫平譯:《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美)韓南(Hanan, Patrick)著,徐俠譯:《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Novel)(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美)蘇珊‧桑塔格(Sontag, Susan),程巍譯:《作為隱喻的疾病》(Illness as Metaphor),《疾病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美)劉禾(Liu, Lydia)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法)小仲馬(Dumas, Alaxandre, fils)著,林紓、王子仁譯:《巴黎茶花女遺事》(La Dame aux Camélias)(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2臺一版(1930))
(法)小仲馬(Dumas, Alaxandre, fils)著,劉半農譯:《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北京:北新書局,1926)
(法)小仲馬(Dumas, Alaxandre, fils)著,夏康農譯:《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上海:知行書店,1938再版)
(法)小仲馬(Dumas, Alaxandre, fils)著,李玉民譯:《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台北:商周出版,2006)
(法)布呂奈爾(Brunel, Pierre)、比叔瓦(Cl. Pichois)、盧梭(A. –M. Rousseau)著,葛雷、張連奎譯:《什麼是比較文學》(Qu’ est-Ce Que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北京:北京大學,1989)
(法)安克強(Henriot, Christian)著,袁燮銘、夏俊霞譯:《上海妓女—19-20世紀中國的賣淫與性》(Belles de Shanghai: Prostitution et secaulité en Chine aux XIXe – Xxe siècles)(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法)尚‧拉普朗虛(Laplanche, Jean)、尚-柏騰‧彭大歷斯(J.-B. Pontalis)。《精神分析詞彙》(Vocabulaire de la Psychanalsy)。沈志中、王文基譯。台北:行人出版社,2000。
(法)基亞(Guyard, Marius-François)著,顏保譯:《比較文學》(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法)囂俄(Hugo, Victor)著,蘇曼殊譯:《慘世界》(Miserables),收錄於文公直編:《曼殊大師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德)本雅明(Benjamin, Walter)著,張旭東譯:〈譯作者的任務〉,收於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頁63-76。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Gadamer, Hans-Georg)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1993)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Gadamer, Hans-Georg)著,洪漢鼎、夏鎮平譯:《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台北:時報文化,1995)


三、日文部分
《早稻田文學》(東京:早稻田文學社,1892-1944)
中村忠行:〈晚清に於ける演劇改良運動―旧劇ゅと明治の劇壇との交渉を中心として〉(一)(二),《天理大學學報》第七輯 (Mar. 1952): 37-62;第八輯 (July 1952): 51-78。
---:〈「春柳社」逸史稿 --欧陽予倩先生に捧ぐ--〉(一)(二),《天理大學學報》第二十二輯 (Dec. 1956): 17-34;第二十三輯 (Mar. 1957): 23-46。
沢本郁馬:〈図画日報影印版のこと〉,『清末小説から』第57号(2000.4.1.)http://www.biwa.ne.jp/~tarumoto/k5704.html
波多野乾一:《支那劇五百番》(北京:順天時報印字局,昭和2年8月20日增訂再版(1927))
---:《支那劇大觀》(東京:大東出版社,昭和19年4月1日6版(1944))
秋山虔、三好行雄編著:《原色シグマ新日本文学史》(東京:株式会社文英堂,2000)
樽本照雄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濟南:齊魯書社,2003(2002))
瀨戶宏:《中國話劇成立史研究》(東京:株式會社東方書店,2005)
---:〈申報所載春柳社上演広告(上)〉,《長崎総合科學大學》第29卷第1号(1988),頁113-122。
---:〈申報所載春柳社上演広告(中)〉。《長崎総合科學大學》第29卷第2号(1988),頁209-218。
---:〈申報所載春柳社上演広告(下の一)〉,《長崎総合科學大學》第30卷第2号(1989),頁333-340。
---:〈申報所載春柳社上演広告(下の二)〉。《長崎総合科學大學》第31卷第2号(1990),頁235-242。
顧文勳、飯塚容著,瀨戶宏、平林宣和編:《文明戲研究文獻目錄》(東京:好文出版,2007)


四、網路資料
王展雲:〈戲說《八蜡廟》和武老生戲〉。發佈時間:2002.11.13。http://www.kk.gov.tw/onweb.jsp?webno=3333333226&webitem_no=331。徵引日期2009.6.16.
葉兆言:〈林琴南的悲哀〉,2001.1.11《南方都市報》,錄自http://culture.163.com/edit/010111/010111_45180.html。徵引日期2008.8.
劍平木子:李叔同〈中國話劇的先驅〉,錄自「浙江文化信息網」
http://218.108.238.136:82/gate/big5/www.zjcnt.com/zt/lst/page1_6.htm。
徵引日期2009.6.11.
蕭楓:〈弘一大師行誼大事年表詳細版〉,錄自http://www.fjdh.com/booklib/wenji/hongyi/01nianbiao/01hynbs1.htm。徵引日期2009.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